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周晔 《花木盆景》2014,(3):99-99
上世纪80年代,郑州互助路有个自发的花卉市场,闲暇之时喜欢在这里逛,开始接触到了盆景。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我购买了相关书籍和期刊杂志,其中《花木盆景》杂志以内容丰富翔实、实用性强吸引着我,不少盆景造型技法和盆景植物方面的知识都是从这里得到的。  相似文献   

2.
2007年3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赵庆泉、王选民应文清园江一平先生之邀,赴金坛紫薇苑别墅区考察并进行了盆景创作。王选民先生完成了对几棵黑松盆景的雕刻,取得良好效果。赵庆泉先生也稍施技艺,将几棵大坂松组合成一盆别具意境的水旱盆景佳作,现将其创作过程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悬崖式盆景,尤其是主干飘垂长度超过盆底的大悬崖式盆景。大悬崖式盆景树相雄伟、灵动,干身变化强劲,充满力度美,突出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十余年来,不觉创作了此类盆景近八十盆,特与同好交流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4.
<正>在观赏盆景时,很多人都喜欢拿日本盆景与中国盆景作比较,并且认为日本盆景要比中国盆景好。我认为两者各有所长。比如,在作品的创意、神韵、灵气、意境上,日本盆景不如中国盆景,但在盆景的健康、长势上,日本盆景又要略胜一筹。中国盆景有相当部分处于"亚健康"状态,色泽不亮、颜容不佳,少数盆景还提前进入退化衰老状态,令人惋惜,而日本盆景从整体形态上给人一种苍劲葱郁、生机勃勃的感觉。我想,差距的形成主要还是在培育管理方面。我们不妨从日本民族性格谈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名盆景爱好者,平时喜欢摆弄盆景,也喜欢阅读《花木盆景》杂志及一些盆景书籍。我读书刊,主要是想从中学些盆景的制作技艺和养护方法,希望能直接指导我的实践,而对于盆景的理论与历史则兴趣不大。去年五月号上,“盆景教室”栏目开始连载由中国农业大学李树华老师撰写的《中国盆景文化史》一书。这些文章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对我国盆景文化的发展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岳子付,安徽阜阳人,上世纪90年代末,有机会结识阜阳盆景前贤陶洁之先生,陶洁之先生对盆景的挚爱、执着之情深深打动岳子付,受其影响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盆景。阜阳地处皖西北平原地带,没有盆景桩材资源,甚至盆景用土也得从山区拖回,但岳子付痴迷盆景二十余年,但有闲暇都驱车百里之外的山区寻找桩材,多年积累下来,逐渐拥有数百各式各样的桩材,以刺柏、真柏、黑松、赤松、五针松等为主,也有榆树、雀梅、石榴、黄杨等杂木树种,十余年的精心修剪、创作,一批岳子付亲手创作出的盆景日渐成熟,众多盆景参加安徽省、全国盆景展都获得不错的成绩,也让阜阳盆景在安徽盆景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正>榕树为热带、亚热带最具特色的树种,喜欢雨水充沛阳光充足的湿热环境,多气势磅礴。榕树盆景虽风格各异,但多以磅礴恢宏、稳健气度见长。本期作品是柯成昆先生榕树盆景新作,雄霸的古树桩头,参差斑驳,如古柯遍布,沧桑古拙。板状干身上生长出一棵棵活力蓬勃的枝干,看似无规则疏密深远变化,恰如山崖上生长的密林,无人力之  相似文献   

8.
对节白蜡生长快,伤口愈合能力强,桩型苍劲挺拔,枝条耐蟠扎,定型快,根系发达,生命力强,是湖北盆景素材的最佳树种,深受广大盆景爱好喜欢。韦金笙先生在《花木盆景》2003年第八期《中国盆景谁主沉浮》一中,把对节白蜡列为长寿树种,为对节白蜡盆景定了性,我们也进一步认识到了对节白蜡盆景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更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由于资源有限,加之多年采挖,要想得到一棵没有截面、收头完美的坯桩很难。目前,所采挖的树桩大多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9.
石中玉 《花木盆景》2007,(11):14-15
翻开本刊第9期杂志,张夷先生的《砚边梦谈·月山野风孤绿》等山水盆景,立刻吸引了我,我马上联想到他以往发表的许多山水盆景。我觉得张先生一直在致力于山水盆景的创新,他的作品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与惯用的山水盆景程式(每一盆的山,都是一大一小、一高一低)拉开了距离,极具个性,很有诗情画意,给人面貌一新的形式美感。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中旬,浙江宁波茂松园园主黄敖训受杭州怡然园之托,精心改作了一棵圆柏盆景。黄敖训精湛的技艺,严谨的创作态度折服现场众多的观,今将改作过程刊出,以期让广大盆景爱好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一)风格形成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由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气候差异也大,植物生长都各有特点,各地区用以制作树桩盆景的树种不一,因而创作的题材和技法也就各不相同。而且盆景艺术是反映作者的主观意趣、思想和文化倾向的,于是自然会形成多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盆景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盆景爱好者的年龄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王子昊便是其中一员,他从小就对盆景怀着一种朦胧的情感,高中毕业后喜欢上了小品盆景,并爱上了小品盆景创作,经常在国内小品盆景专业论坛盆景乐园网站上与大家互相交流学习,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3.
正榕树是福建盆景即闽派盆景最具代表性的树种,榕树堪称是福建大地的精灵与图腾。柯成昆先生,一个地地道道的福建人,一个踏踏实实践行着把闽派盆景发扬光大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或许在许许多多人眼里,柯成昆先生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是一个对盆景痴迷的收藏家,但许多人并不了解,柯成昆先生对盆景之痴迷早已经超越简单的收藏与欣赏。"喜欢盆景但如果不能亲自动手去创作,那种喜爱于我看来就如隔靴搔痒,没办法痛快淋漓,那种  相似文献   

14.
<正>盆景鉴赏是盆景界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盆景的好坏,众说纷纭,难有一个令绝大多数盆友信服的评判标准:有人说盆景无好坏,喜欢就好;有人称卖得了高价的就是好盆景;也有人喜欢大盆景,认为盆景大、老、粗就是好。盆景到底如何来鉴赏,盆景鉴赏到底有没有依据与标准呢?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最为基本的当然要从自然美、艺术美等方面进行欣赏和品评。  相似文献   

15.
柳树型盆景     
玉山 《花卉》2014,(7):37-37
柳树枝条下垂,随风摇曳,是一种极富诗情画意的植物,历代咏柳的诗词数不胜数。不少人也想用盆景这一艺术形式来表现垂柳婀娜多姿的风采,但由于自然界的柳树枝长叶大,用其制作盆景,表现垂柳的风姿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我爱小盆景     
被誉为“立体画、无声诗”的盆景,不论大小,均为自然景观的艺术缩影。大者雄伟壮观,小者玲珑清秀,观后都能给人以慧思。但在日常生活中,我更爱小型盆景,它虽小却灵气,摆置方便,寓意深远,结构简单,艺术精湛,往往以小见大,使人联想翩翩,感到余味不尽。  相似文献   

17.
盆景二则     
张钧和 《花卉》2012,(1):34-35
(一)绿树盆景迎新春 新春期间,人们喜欢布置居宅,于鲜艳金桔之间。摆上一两盆绿树盆景,  相似文献   

18.
柯孝仁 《花木盆景》2005,(11):20-20
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上有一件题名为《瑞气祥云》的榕树盆景,让我们喜出望外——人们见到了盆景盎上一棵自然树,一棵自然率真、野趣地道的树,此树高不过1.2m,胸径可有40cm多,  相似文献   

19.
图1、这是苏州遂苑杨贵生先生收藏的一棵大阪松盆景,该盆景桩材由日本引进,经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樊顺利精心改作,成为一件极富中国审美情趣的大阪松盆景佳作。  相似文献   

20.
汉代我国开始出现盆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植物盆景的形式初期,而植物盆景的发展则始于唐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