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根据1991-1994年连续4年观测资料的平均值,对44个柚品种果实VC与酸含量的相关关系,通过计算机编程进行了直线方程,双曲线,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S型曲线和二次多项式曲线等8种常见方程式配合,确定了二次2多项式Y=132.12-135.18X+50.43X^2为其最适合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以45个柚品种为试材,对果实中V_c含量与酸含量、糖酸比和糖分的关系分别作了相关分析。据两年分析结果表明:①柚品种果实中V_c含量与酸含量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两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30和r=0.7547,回归方程分别为Y=49.6008X~(-0.5601)和Y=47.7008X~(0.5206);②V_c含量与糖酸比间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403和r=0.7933,回归方程分别为Y=2.8322X~(0.5463)和Y=2.8334~(0.5277);③V_c含量与糖分无关。由此证实,柚品种中高V_c含量与低酸含量为一对相关性状。  相似文献   

3.
44个柚品种果实Vc与酸含量回归关系的计算机拟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林 《四川果树》1998,26(2):11-15
根据1991-1994年连续4年观测资料的平均值,对44个柚品种果实vc与酸含量的相关关系,通过计算机编程进行了直线方程、双曲线、指数函数、  相似文献   

4.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嘉平大枣’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糖、酸及维生素C含量在各年间虽有差异 ,但均遵循各自的规律变化 ,与生长期有极显著的相关性。果实全糖含量随果实成熟逐渐增加 ,到完熟后期剧增 ,与生长期呈极显著的指数曲线正相关 ,3年均值回归方程为 :Y =1.4 4 46e0 .0 2 57x,r=0 .9833 (n =7)。果实酸含量呈高→低→高的变化规律 ,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反抛物线 ,相关系数r =0 .9958 (n =7)。维生素C含量呈低→高→低的变化规律 ,果核完全硬化时达最高 ,完熟后期缓慢减少 ,拟合曲线为 3次多项式 ,3年均值回归方程为 :Y =0 .0 0 76X3- 1.84 8X2 138.4 3X - 2 4 90 .8,r=0 .980 7 (n =7)。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保存在广西柑桔研究所柚品种资源圃的39个柚品种果实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连续2年测定结果,提出了柚品种果实糖酸含量可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5级及其分级标准.这—标准的确定为柚果实风味的评价和不同地区的柚果实风味的比较提供了参考依据.通过对柚果实糖酸含量的测定和对果实口尝品评的结果,对糖酸含量与果实风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风味优良的品种,其糖酸比值在7—25的范围,偏高者风味偏甜,偏低者风味偏酸,而糖酸比值小于5的风味不佳.优质的品种,其果实的含酸量多为中等(0.4%一0.99%),含酸量极高者风味最差.含糖量变化不大,而含酸量变化大,因此,风味的优劣受含酸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苹果成熟期间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8年生陆奥、王林和富士苹果为试材,经套袋处理使三者果实着红色,对果皮花青素含量与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回归方程的拟合结果表明:所有供试品种及处理,花青素含量与可滴定酸含量、pH值以及固酸比之间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抛物线相关关系;而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陆奥达极显著相关。着色果皮的红色与果实硬度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苹果品种果实糖,酸含量的分级标准与风味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对渤海湾地区129个苹果品种果实可溶性糖、可满足酸含量连续2年测定结果,提出了苹果品种果实糖、酸含量可以分为极高、高、中、低、极低5级及其分级标准。这一分级标准的确定,为苹果果实风味的评价和不同地区果实风味的比较提供了参考依据。根据对苹果果实糖、酸含量的测定和对果实口尝品评的结果,对糖、酸含量与果实风味的关系做了探讨。风味优良的品种,其糖酸比多在20-60的范围,偏高者风味趋甜,偏低者风味偏酸。而糖酸比值小于10的风味均不佳。优质的品种,其果实含酸量多为中等(0.40—0.69%),合酸量极高者风味最差。果实含可溶性糖的变化幅度不大,而含可滴定酸的变幅较大。因此,风味的优劣受含酸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对不同产地井冈蜜柚果实品质进行综合分析,为井冈蜜柚的良种筛选、种植推广以及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97个不同果园井冈蜜柚果实为试材,对其单果重、纵径、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柚皮苷、柠檬苦素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利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评价井冈蜜柚果实品质的核心指标,根据综合得分对97个不同井冈蜜柚果园进行排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以及不同品种间井冈蜜柚果实品质指标存在差异,两者对其品质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同一品种间,不同产地的可滴定酸、糖酸比、柚皮苷、柠檬苦素含量和诺米林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品种间,金沙柚与桃溪柚之间果实品质差异较大,金沙柚与金兰柚之间差异较小。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1.248%,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排名前3的果园是金沙柚万安-06、金兰柚吉安-09、金沙柚青原-04,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桃溪柚外观品质较好,金兰柚在风味上更具特色,金沙柚综合品质更优,吉安和青原两地不同品种果实品质均较好。  相似文献   

9.
2000-2020年,对无性系甜橘柚园中不同品系甜橘柚进行了果实大小、精品率、单株结果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糖量、出汁率、固酸比、丰产性等指标的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初选的6个品系15株甜橘柚个体中,有3个品系7株甜橘柚个体在1个或多个果实性状指标上表现比较突出,其中鲜食高品质的有TJY5-1、TJY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总酚、三萜酸含量的差异及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方法】以‘金太阳’‘凯特’‘华县大接杏’‘沙金红’‘金香’‘早金艳’等6个杏品种为试材,对不同品种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总酚、三萜酸的含量及清除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进行分析测定。【结果】1.供试各品种杏果实中类黄酮、总酚、三萜酸含量均在果实发育早期(花后30 d)最低,其后随着果实的发育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不同品种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总酚和三萜酸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华县大接杏’在花后54 d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均达到最高,‘沙金红’在花后68 d三萜酸含量达到最高。3.供试杏果实的类黄酮、总酚及三萜酸的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均存在相关性,其中杏果实中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2,P0.01);杏提取物清除·OH的能力和清除·O2-的能力呈显著相关(r=0.376,P0.05)。类黄酮、总酚含量与杏果实提取物清除DPPH·的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r=0.488、0.608,P0.01);三萜酸含量与杏果实提取物清除·OH的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r=0.494,P0.01)。【结论】不同品种杏果实发育过程中类黄酮、总酚含量与杏果实提取物清除DPPH·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三萜酸含量与杏果实提取物清除·OH的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类黄酮、总酚和三萜酸是杏果实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华县大接杏’具有较高的类黄酮、总酚含量和清除DPPH·的能力,‘沙金红’具有较高的三萜酸含量和清除·OH的能力,均是功能性杏果及杏加工制品选择的理想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倍性西瓜果实维生素C含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10个西瓜品种的二倍体及其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三倍体为材料,研究不同倍性西瓜成熟果实Vc含量的差异及果实发育过程中Vc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倍性西瓜中Vc含量差异较大,9个品种三倍体或四倍体的Vc含量高于二倍体(P<0.05);不同倍性西瓜果实中Vc含量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幼果期较高、果实膨大期较低、成熟期较高,且呈近似"V"型变化曲线。其峰值的出现顺序为2X、3X、4X,倍性越高,其峰值出现越晚。不同染色体倍性西瓜果实Vc含量较高的时期均为成熟期。  相似文献   

12.
甜瓜数量性状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个甜瓜高世代自交系分成两组,按NC-Ⅱ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对12个自交系和36个组合的15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7个最大的特征根累计百分率为86.27%,在影响甜瓜的数量性状中,首先考虑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果肉厚度、可溶性糖、干物质重,其次是果皮硬度、蛋白质、果实发育期,最后是有机酸。利用亲本15个数量性状计算遗传距离。以遗传距离为自变量,杂种优势为依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重和游离氨基酸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均为显著直线关系,回归方程分别是Y=118.8425-39.5625X和Y=-15.1048+9.7646X;而果肉厚度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不存在直线关系,却较好地符合Density模型,且达显著水平,回归方程为Y=(1.0000+0.1000X)^(-1/1.0000)。  相似文献   

13.
两种果树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究杏、枣树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采用SPAD-502叶绿素计与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金太阳"杏与"灵武"长枣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分析其相关性,建立拟合方程,并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金太阳"杏、"灵武"长枣的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间的相关性极显著;"金太阳"杏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的回归方程为:y=0.0576SPAD-0.4648(R2=0.849**),"灵武"长枣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的回归方程为y=0.0859SPAD-0.7461(R2=0.8923**)。"金太阳"杏与"灵武"长枣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实测值与回归方程预测值间均无显著差异。采用回归方程,通过SPAD值可以预测"金太阳"、"灵武"长枣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4.
GA3和CPPU对猕猴桃果实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沃德猕猴桃为试材,探讨了不同浓度的GA3和CPPU对果实生长发育及果形指数、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有机酸和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GA3处理的果实生长曲线为双S型,CPPU处理的果实生长曲线为单S型;GA3能提高果实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有机酸含量,但使Vc含量降低;CPPU能显著增加果实的单果重,但降低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有机酸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小型西瓜京秀为试材,研究了基质无土栽培情况下增施有机肥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中增施有机肥对西瓜单瓜重和亩产量有一定影响,对提高西瓜的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具有显著效果,能显著改善西瓜品质。增施一定量的有机肥能提高西瓜的单瓜重和亩产量,在低水平有显著效果,以每立方米基质增施8kg为好,继续增施效果不明显;在每立方米基质增施15kg发酵鸡粪对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的效果显著,继续增加有机肥含量效果不明显,但是对于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效;基质中有机肥含量越高,可溶性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6.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6 个黄色或橙黄色果肉和5 个白色或绿白色果肉杏品种维生素含量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杏果肉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E、B1、B2、B6 和C含量均有较大差异。其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与果肉颜色有关,黄色或橙黄色杏品种的果肉β-胡萝卜素含量高于白色或绿白色果肉14 倍,而大多数白色或绿白色果肉杏品种维生素E含量显著高于黄色或橙黄色果肉杏品种。从营养价值分析,供试骆驼黄和龙泉务香白杏2 个品种为营养型优良品种,应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抗寒性强的宜昌橙(Citrus ichangensis)、抗寒性中等的本地早(Citrusreticulata)和抗寒性弱的 Verna 柠檬(Citrus limon)的叶片为试材.分析其叶片总磷脂、可溶性蛋白质以及各种磷脂含量与柑桔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柑桔叶片总磷脂含量、磷脂与蛋白质的比值与抗寒性呈正相关.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的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正相关,溶血磷脂酰胆碱(LPC),磷脂酰乙醇胺(PE)和磷脂酸(PA)的含量与抗寒性呈显著负相关.而磷脂酰肌醇(PI)和双磷脂酰甘油(DPG)与抗寒性相关不显著.由此说明用叶片磷脂含量可以鉴定柑桔抗寒性的强弱.  相似文献   

18.
不同瓤色西瓜果实中Vc含量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杰  程志强 《辣椒杂志》2010,8(3):34-36,43
西瓜富含维生素C,但不同瓤色西瓜果实中Vc含量的差异没有报道。以37个二倍体西瓜品种、19个三倍体西瓜品种及25个四倍体西瓜品种为材料,采用碘量法测定了西瓜成熟果实中V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瓤色材料的Vc含量差异显著,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黄瓤品种Vc平均含量分别是红瓤品种的1.88倍、1.86倍、1.32倍。选种或食用时选用黄瓤品种能获得较多的Vc。  相似文献   

19.
对腾冲过路黄的物候期进行观察,并绘制出物候图谱。测定其各器官生长动态,结果显示:腾冲过路黄的根系集中分布层深度为10~26 cm,其茎含水量平均为82.02%,叶含水量平均为79.87%,根含水量平均为85.68%。采用相关分析及建立生物量一元线性回归方程,茎、叶、根的生物量(干重Y)可分别用Y=0.0213X4.3369、Y=0.0565X3.9657、Y=0.0382X3.517来推测。  相似文献   

20.
新型保鲜剂处理茂谷柑采后的常温保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不同浓度的新型保鲜剂蔗糖基聚合物和施保克对采后茂谷柑进行涂膜处理后进行常温贮藏,对几项主要生理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蔗糖基聚合物涂膜可以减缓Vc、可溶性固形物(TSS)、总糖和可滴定酸等营养物质的损耗,保持较高的糖酸比和固酸比,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在延缓果实组织的衰老,延长贮藏寿命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施保克也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