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度市作为农业大市,应延长种业发展链条,扎实提升全市种业产业发展水平,以种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增效赋能。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平度市种业发展现状,阐述了平度市商业育种体系现状,研究了平度市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平度市种子产业发展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郑渝 《种子世界》2003,(1):14-16
1 中国种业发展优势 1.1 种业基础设施基本具备,种子生产、加工能力初具规模 经过九五"种子工程"的实施,我国种业基础设施大大改善,到2000年全国拥有国有良种场2000个,总面积25.73万hm2;各类种子库314万m2,加工用房72万m2,检验室14万m2,经营门市37万m2,办公用房330万m2;各种种子加工单机近万台,成套设备达到800条,检验仪器4万台.  相似文献   

3.
以国内外两个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先导,体制创新为动力,组建大公司、建设大基地,开拓大市场,加快新品种选育,加大制种技术研究与创新,拓展扩充制种作物,实施名牌战略,提升内蒙古种业。 2 发展方向 区委最近要求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以发展生态、高效、特色农业为方向,实行集约化经营。发展精品农业。种业的方向必须和农业调整方向一致,围绕生态、高效、特色做文章,发展精品种业。由没有多少优势的大宗粮食作物品种经营向具有更多地区优……  相似文献   

4.
金融支持是深化种业体制改革、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金融功能视角,分析了金融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要从强化金融服务种业意识、鼓励种业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完善多层次种业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种业金融支持保障体系及构建种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等5个方面来构建我国现代种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以期推动金融支持现代种业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推进江苏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江苏省种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稻麦审定品种优质率达95%以上,良种保供能力明显提升,企业育种能力不断提高,对标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部署,江苏省种业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良种攻关、制繁种技术优化、专业化服务队伍培育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剖析当前江苏省种业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新形势下种业发展机遇,就现代种业发展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力求促进种业发展转型升级,助力江苏省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种业安全的视角,对我国目前种业发展现状及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借鉴美国发展经验,对我国发展现代农作物种业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现代种业是科技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联结科技和资本,打通研发和市场,最佳的组织形式就是企业。要把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出成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种业根基,就必须做优做强一批具备集成创新力、适应市场需求的种业龙头企业。但目前,我国种业企业存在竞争力弱、发展同质化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规划引领,提升企业竞争“软实力”。从发展特征、战略要求、重点任务等方面梳理企业战略规划编制的要点,并着重针对风险防范提出意见建议,为种业企业编制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乡村产业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本文阐述种业在引领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种业引领产业发展的现实优势、瓶颈和制约因素,并提出通过融合发展、品牌建设、科技创新、深挖特色、精准施策等措施引领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9.
种业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关键。通过对上海市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从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科研育种创新、加大种业企业扶持、加大种业基地建设、强化种子质量检验能力等方面提出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种源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自种业振兴行动以来,上海市农作物种业得到长足发展。对种业振兴背景下上海市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进行介绍,指出在企业发展、育种创新及种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短板,并从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进一步促进科企合作、加强特色种质资源挖掘利用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谋求种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乡村产业振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产业兴旺,这是值得研究的紧迫而现实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从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分析,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简要回顾,并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7年,传统产业缓慢发展;第二阶段:1978—2000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三阶段:2001—2011年,新型产业不断涌现;第四阶段:2012年至今,乡村产业绿色"转型"。同时也指出了当前中国乡村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即:产业门类少、生产规模小、产业层次浅、产业链条短、生产效率低、特色产业弱、品牌产业缺、产业环境差、产品质量低和缺乏竞争力。最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遵循的6大原则和10项具体措施,以期为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种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兴旺、农民增收、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对酒泉市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结合酒泉实际和新时代种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关于酒泉种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力求为酒泉种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农产品质量的竞争,核心是良种的竞争.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种子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们应认真分析研究种业市场现状,加快培育全省种子产业,促进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柴玮 《种子世界》2006,(11):1-3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国内巨大的种业市场和商机潜力吸引较多世界大型种业跨国公司纷纷投资,建立合作关系,使中国种业逐步融入世界性的竞争。为此,我国种子企业必须把握世界种业发展趋势,在全面分析市场潜力、内部优势及劣势、外部机遇和威胁的前提下,理性地选择企业战略定位,不断提高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努力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道路,以适应国际种业的挑战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浅谈我市种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施行的第1年。我市认真贯彻学习《种子法》及其相关配套规章及省农委制定的《实施意见》,但由于当前种子生产、经营方式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怎样利用有力形势,克服困难,尽快建立起正常有序的种子生产、经营秩序,使种子管理工作早日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是当前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16.
贾明进 《种子科技》2002,20(3):125-126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种子市场国内国际一体化进程加快,种子产业体系需要重新构建。在分析山西种业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改制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支撑,以依法管理为保障,尽快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群,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参与国际种业大循环。  相似文献   

17.
种子检验是以国家现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为依据,应用科学的方法,对农业生产上使用的种子质量进行检测、鉴定、分析,以判断其使用价值的过程。种子质量是由种子不同特征、特性综合而来的一个概念。检验中的 种子质量应从种子的播种适合性、生产性能和增产潜力等角度综合考虑,可概括为八大方面的指标:真、纯、净、饱(千粒重)、壮(芽率)、健(病虫感染)、强(活动芽势)、干。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一体化改变了中国种子行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形势,种子行业国际化成为种子行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中国种子企业要在全面分析内部优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的前提下,理性分析和选择企业战略发展路径。制订符合自身条件的企业战略,以应对国际种子行业竞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世界种业发展趋势出发,分析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我国发展现代种业的外向创汇型、都市型、种子科技园区型、区域性资源综合利用型和专业化规模经营型5种模式和遵守客观规律、推进产业化经营、强化科技带动、健全法律保障体系4项对策,对推进种子产业实现现代化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詹孟于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35):141-146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而通过发展形式多样的农业规模化经营,不但可以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还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特殊的经营主体,基本覆盖了目前中国农业的上、中、下游生产组织形式,参与和衔接了农业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本文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内涵和现状,功能定位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质量、土地使用规模、金融制度建设、人才培育体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服务农户的能力和意识及信息化和数字化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目的是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这四大特征方面发展更加完善,在中国绿色农业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