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芒秆是五节芒、类芦、芒等一些草本植物的统称,其中(五节芒)大叶芒秆在我市分布广,数量多,再生速度快,是我们加工芒秆屑的主要原料。芒秆屑粗蛋白的含量为3%~3.5%,高于杂木屑的0.39%,含碳水化合物的粗纤维等成分为50%~70%,接近杂木屑的73%~78%,芒秆屑的营养总水平接近杂木屑,而成本略低于杂木屑。因此,在有芒秆资源的地方,可用它替代一部分杂木屑栽培食用菌。  相似文献   

2.
以芦笋秆为试验对象,筛选以芦笋秆为主料栽培杏鲍菇的最适菌株和栽培配方,探讨其栽培杏鲍菇的可行性。通过观察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等来确定最适菌株及栽培配方。结果表明,杏-Y杏鲍菇为最适菌株,30%芦笋秆为最适添加比例,芦笋秆可应用于杏鲍菇栽培。  相似文献   

3.
4.
浙北杏鲍菇简易架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军凯  姚祥坦 《食用菌》2007,29(1):52-52
杏鲍菇营养成分丰富,含氨基酸15.85%,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6.65%,含粗脂肪3.5%,多糖类物质6.3%。但由于受到栽培规模的限制,市场上杏鲍菇量少价高,如何利用简易的栽培设施进行杏鲍菇的优质高产栽培已成为生产上一大课题。因此,研究摸索在简易大棚中栽培杏鲍菇的生产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木薯秆屑为主原料,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原料木屑、棉子壳栽培杏鲍菇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70%~80%木薯秆屑与棉子壳复合配方栽培杏鲍菇,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烟秆培养基栽培杏鲍菇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烟秆屑组成培养基栽培杏鲍菇,试验表明,烟秆屑可以用于栽培杏鲍菇,烟秆屑在培养基中加入比例15%-30%,有利菌丝生长、产量较高;产品经检测,食用安全性达欧盟标准。  相似文献   

7.
8.
近几年,龙泉市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并连续获得丰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预计2010年香菇、木耳生产量将达2亿袋。但随着食用菌生产规模扩大和木制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木材资源越来越匮乏,已远远不能满足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促进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我们开展了利用象草、芒秆等草本植物替代木屑栽培黑木耳的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芒秆不同基质化处理方式对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及其营养成分的影响,将芒秆进行5种基质化处理后栽培大球盖菇,并以木屑和桂花枝叶发酵的基质分别为2个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配方4 (碎芒秆97%、麸皮2%、生石灰1%,发酵处理)栽培的大球盖菇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产量(鲜质量)达11.56 kg·m-2,生物学效率达56.03%。  相似文献   

10.
木薯秆屑、木薯渣栽培杏鲍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木薯秆屑、木薯渣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制培养基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木薯秆屑、木薯渣经过合理搭配.完全可以满足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要求,其中以配方3产量高,品质好;配方1出菇快,第一潮菇产量高,在木薯产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反季节层架式平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艳萍 《食用菌》2014,(4):39-40
<正>山西长治地处太行山之巅,被太行、太岳山所环绕,构成高原地形,又称"上党盆地"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于12℃,年降水量丰富,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反季节栽培平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7、8、9月正是河南、河北的高温季节,没有平菇流入长治市场,反季节栽培平菇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缺。11月到次年2月是冬季的农闲季节,劳力充足,接种制袋与其它农事活动不相矛盾,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冬闲劳动力的作用。由于和常规的栽培季  相似文献   

12.
方国平 《食药用菌》2012,(2):106-107
近年来,桑枝屑栽培杏鲍菇已成为浙江省开化县发展名优新食用菌的推广项目,被列为县生态循环农业特扶项目,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变废为宝,为开化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新增一条渠道。本文介绍的是桑枝屑栽培杏鲍菇的技术要点。1生物学特性1.1水分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培养料含水量以60%~6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13.
周保亚 《现代园艺》2011,(18):27-28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口感好的珍稀食用菌,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由于其主要生产原料棉子壳的涨价,影响了杏鲍菇的发展,本研究避开了高价棉子壳的常规栽培模式,探索了一套以麦草栽培杏鲍菇的技术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杏鲍菇的推广提供了一套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成群 《中国食用菌》2012,31(2):65-66
通过对黄姜废渣栽培杏鲍菇技术研究的总结,就黄姜废渣营养、培养料配方、菌袋制作、发菌管理、出菇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介绍,对本地区综合利用黄姜废渣栽培杏鲍菇技术的具体操作和推广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木薯秆屑木薯渣营养成分及栽培杏鲍菇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启苞 《食用菌》2008,30(2):30-31
以木薯秆屑、木薯渣为主要原料按不同比例配制培养基栽培杏鲍菇,结果表明,木薯秆屑、木薯渣经过合理搭配,完全可以满足杏鲍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的要求,其中以配方3产量高,品质好;配方1出菇快,第一潮菇产量高,在木薯产区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是一种肉质肥厚、质地脆嫩、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口感好的珍稀食用茵,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由于其主要生产原料棉子壳的涨价,影响了杏鲍菇的发展,本研究避开了高价棉子壳的常规栽培模式,探索了一套以麦草栽培杏鲍菇的技术方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杏鲍菇的推广提供了一套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葡萄采用密植栽培,每666.7平方米定植330~660株,能实现1年壮苗、2年见果、3年丰产,达到早投产、早收益的效果。葡萄密植栽培需要通过科学施肥用水、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调节剂应用、地膜覆盖和整穗套袋等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其中,采用合理的架式,科学整形修剪是一项较为关键的技术措施,一般采用以下架式和整形方法:1 双壁篱架式此种架式应用较广,产量高,投产快。如采用此种架式,可按照行株距2米×0.5米或2米×1米定植。定植后立即建架,距定植行40~50厘米立2行高2米左右的支柱,柱距依架材而定。距地面50~60厘米顺行绑1道铁丝…  相似文献   

18.
洪金良 《食药用菌》2012,(5):305-306
猴头菇是一种高档的食、药兼用菌,自古以来有"山珍"的美誉。据《中国药用真菌》《中国药用孢子植物》《常用抗肿瘤中草药》等文献资料记载,猴头菇"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它所含氨基酸成分为溃疡的愈合、胃粘膜上皮的再生和修复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并具有滋补强壮的功  相似文献   

19.
以意大利生菜为试材,采用春、夏两季温室栽培,研究不同基质厚度(6、10、14 cm)对叶用莴苣根系环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越厚,叶用莴苣根系温度和基质含水量变化幅度越小;10 cm 和14 cm 处理的叶面积、叶片数均优于6 cm 处理,单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固形物、VC 含量亦均显著高于6 cm 处理,而硝酸盐含量显著低于6 cm 处理。综合考虑栽培架承重及成本投入,10 cm 厚度的育苗基质与羊粪(3 V∶2 V)复混基质适用于叶用莴苣层架式栽培。  相似文献   

20.
芒秆屑栽培大球盖菇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秆屑由芒秆粉碎而成,芒秆是对五节芒、类芦、芒等一些草本植物的统称,其中五节芒(大叶芒秆)在丽水市分布广,数量多,再生速度快,是加工芒秆屑的主要原料。芒屑含粗蛋白3%~3.5%,高于杂木屑的0.39%,含碳水化合物的粗纤维等成分为50%~70%,接近杂木屑的73%~78%。也就是说芒秆屑的营养总水平略高于杂木屑,而成本略低于杂木屑,且在杂木屑资源日趋紧张,利用数量多,再生速度快的芒秆替代杂木屑栽培食用菌不失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