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协调椰心叶甲的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在室内测定了丁硫克百威、氯氰菊酯、啶虫脒和椰甲清 4种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卵、幼虫、蛹和成虫 4 个虫态及其寄生性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 4 个虫态的相对毒力。结果表明,椰甲清、氯氰菊酯、啶虫脒和丁硫克百威 4 种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和椰心叶甲啮小蜂 成虫的益害毒性比分别为 3.864 6、2.388 4、0.548 5 和 0.083 1。在有效防治椰心叶甲的前提下,对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安全性依次为椰甲清 > 氯氰菊酯 > 啶虫脒 > 丁硫克百威。椰甲清和氯氰菊酯可在椰心叶甲综合治理中发挥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椰心叶甲啮小蜂对椰叶及寄主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ere)主动搜索和识别寄主的机理,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椰心叶甲啮小蜂[Brontispa longissima(Gestro)]对椰子健康心叶、健康老叶、虫害叶和机械损伤心叶、以及椰心叶甲幼虫、蛹、成虫和四龄幼虫虫粪的行为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啮小蜂对椰子的健康心叶、老叶、机械损伤心叶、椰心叶甲各龄幼虫、蛹和成虫、1龄幼虫和成虫为害心叶的气味没有趋向反应,而对椰心叶甲4龄幼虫虫粪和2~5龄幼虫为害24 h后的心叶具有明显的趋向反应,选择气味源的虫数显著高于对照,而且对幼虫为害心叶的趋向反应随着为害叶的幼虫数的增多和为害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相似文献   

3.
研究鱼藤酮对椰心叶甲的杀虫活性,采用胃毒法和触杀法测定鱼藤酮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和采用触杀法测定鱼藤酮对椰心叶甲卵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鱼藤酮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24h和48h的LC50值分别为5.315、1.681mg/L。对椰心叶甲卵也有显著的毒杀作用,在供试浓度为5~20mg/L时,对椰心叶甲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均在50%以下。鱼藤酮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的触杀作用较差,其24h和48h的LC50值分别为23.68、16.24mg/L。  相似文献   

4.
不同发育阶段椰心叶甲对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不同发育阶段椰心叶甲的药剂敏感性差异。结果表明,低龄幼虫和成虫对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的敏感性高于高龄幼虫、蛹和卵。幼虫和成虫对啶虫脒的敏感性高于蛹和卵。卵的药剂敏感性最低。低龄幼虫期为最佳防治适期。椰心叶甲对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大小为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啶虫脒。随着幼虫的发育,其体重由小变大,对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脒的敏感性降低,而幼虫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与体重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rière)是一种重要的椰心叶甲蛹寄生蜂。为了探讨繁育椰心叶甲啮小蜂的最佳寄主密度,研究1对椰心叶甲啮小蜂与椰心叶甲1日蛹的不同配比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寄生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雌蜂与椰心叶甲1日龄蛹的不同配比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寄生率、每寄主出蜂量和后代性比有显著影响,当雌蜂与椰心叶甲1日龄蛹配比为1∶1时,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寄生率和出蜂量最高,其寄生率为100%,每蛹平均出蜂量为27.67头,显著高于其它配比,但雌蜂与椰心叶甲1日龄蛹配比为1∶6时,椰心叶甲啮小蜂后代性比(雌蜂的百分比)最高为88.04%,显著高于其它配比。平均每雌怀卵量、出蜂率、羽化率在椰心叶甲啮小蜂与椰心叶甲蛹的不同配比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椰心叶甲在中国的适生性分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对入侵害虫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生物学、生态学实验研究及信息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viewGIS3.3分析预测了其在中国大陆的可能适生范围。结果表明,椰心叶甲在中国的高度适生范围大体在16.53 ̄25.73°N,97.85 ̄118.91°E,涉及华南、西南、华东5个省(自治区)的58个点;潜在适生区分布范围大体在22.98 ̄33.87°N,88.88 ̄122.81°E,涉及华南、西南、华东、华中、西北等地区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9个点。  相似文献   

7.
椰心叶甲啮小蜂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宜性和功能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椰心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 brontispae Fer.)对寄主的选择性、适宜性和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温度(25 1)℃,相对湿度(75 5)%,光周期12h(L):12h(D)条件下,椰心叶甲啮小蜂主要选择寄主的预蛹和1,2日龄蛹。选择系数、平均寄生率分别为0.2276,0.2116,0.1951和77.78%,77.22%,66.67%,高于其他日龄蛹。不选择6日龄蛹,末龄幼虫只有近预蛹时才被选择。寄主被寄生后,其虫态、日龄不影响小蜂生长发育历期的长短,而对其出蜂率、出蜂量以及性比影响较大。测定这3项指标,结果表明:寄主的预蛹和1,2日龄蛹最适合啮小蜂的生长发育。其功能反应方程为:Na=0.3388N/(1 0.0715N),其寄生量随寄主密度增加而增高,但寄主密度达一定范围时,寄生量保持一定水平。椰心叶甲啮小蜂自身密度的干扰反应为:a=1.62116P-0.7264,表明随着自身密度的增加,寄生效果下降。因此,在大量培养繁殖或田间释放该蜂时,应选择适当的密度,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山蒟对椰心叶甲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山蒟对椰心叶甲不同虫态的杀虫活性,旨在丰富防治椰心叶甲的植物源农药。采用胃毒法测定山蒟石油醚提取物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及成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山蒟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LC50为3.871 0 mg/mL;对成虫为11.496 5 mg/mL;采用触杀法测定山蒟对椰心叶甲卵的毒杀活性,对卵孵化抑制LC50为4.768 5 mg/mL,山蒟抑制卵发育到1龄末幼虫的LC50为3.766 7 mg/mL。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不同寄主植物饲养的椰心叶甲种群对3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取食不同食料的椰心叶甲后代对啶虫脒敏感性顺序为:鱼尾葵>酒瓶椰子>大王棕>椰子叶,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性顺序为:鱼尾葵>酒瓶椰子>椰子叶>大王棕,对阿维菌素敏感性顺序为:酒瓶椰子>椰子叶>大王棕>鱼尾葵;其中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差异幅度最大,为14.18倍,对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脒的敏感性差异幅度较小,分别为3.47倍和2.54倍。表明取食不同的寄主植物可引起椰心叶甲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三亚市椰心叶甲寄生蜂的防效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后2次对海南三亚市椰心叶甲放蜂点进行寄生蜂防治效果调查,从放蜂点分布、椰树危害程度、虫口密度和寄生蜂寄生率等4个方面评价椰心叶甲啮小蜂和椰甲截脉姬小蜂对椰心叶甲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三亚的椰树危害程度在逐渐减轻,轻度危害的椰树已占调查点的60%,虫口密度已明显下降。从两种寄生蜂的分布情况来看,椰心叶甲啮小蜂在三亚的分布范围在扩大,已经分布在每个调查点,椰甲截脉姬小蜂的分布范围则略有缩小。两种寄生蜂的寄生率比较来看,椰心叶甲啮小蜂较2007年高,而椰甲截脉姬小蜂在三亚的寄生率较2007年差。说明了两种寄生蜂均可以在三亚寄生生存,椰心叶甲啮小蜂在三亚的生存能力更强,对椰心叶甲的防控效果比椰甲截脉姬小蜂好。本研究对如何利用寄生蜂来控制椰心叶甲,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RT-PCR,从椰心叶甲蛹总RNA中扩增2个与酚氧化酶基因相关的DNA片段,经克隆,测序得到2个片段的碱基序列,分子量分别为417bp和638bp。同源性比对表明,417bp和638bp片段与黄粉甲原酚氧化酶同属一类;417bp和638bp的cDNA序列比对发现,638bp片段内包含了417bp片段的全序列,同时还存在2个插入序列,这2个插入序列基本都处于编码酚氧化酶氨基酸序列的阅读框之外。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椰心叶甲防治的新方法,室内测定了烯啶虫胺对椰心叶甲的胃毒、杀卵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具有很强的胃毒作用,24和48 h的LC50值分别为1.25和0.52 mg/L;对椰心叶甲也有显著的杀卵作用,在供试浓度为0.5~5 mg/L时,对椰心叶甲卵孵化率和幼虫存活率均在50%以下;烯啶虫胺对椰心叶甲5龄幼虫也有一定的触杀作用,其24和48 h的LC50值分别为0.188和0.178 mg/L。烯啶虫胺具有防治椰心叶甲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椰甲截脉姬小蜂(Asecodes hispinarum)雌成虫对离体0~72 h未受害椰子心叶、不同头数为害的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不同时间椰心叶甲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机械损伤心叶、成虫为害心叶、3龄幼虫-心叶复合体、3龄幼虫为害去虫叶、幼虫+粪便及挥发物标样的行为反应,并对椰子挥发性化学物质作了GC-MS测定。结果表明:(1)离体0~72 h未受害椰子心叶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引诱作用。(2)10、15、20头/叶3龄椰心叶甲幼虫为害24 h后,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其它为害头数的复合体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吸引作用。(3)10头3龄椰心叶甲幼虫为害20~48 h,幼虫-椰子心叶复合体挥发物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其它受害时间吸引作用不显著。(4)受害椰子心叶去除幼虫和粪便前后,挥发物对该蜂的引诱作用没有显著差异;未受害心叶、机械损伤心叶、3龄幼虫和粪便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吸引作用。(5)GC-MS分析结果表明,3龄幼虫为害前后,椰子心叶挥发物的含量和成分发生了变化,受害后增加了4种成分:(E)-4,8-二甲基-1,3,7-壬三烯、未知物2、未知物3和苯甲酸乙酯4种物质。(6)椰子挥发物标准品(E)-4,8-二甲基-1,3,7-壬三烯在5×10-2μL/μL和5×10-3μL/μL浓度下,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其它浓度对椰甲截脉姬小蜂没有显著的吸引作用。由此可见,椰子心叶受椰心叶甲为害后,诱导的挥发物质为椰甲截脉姬小蜂寻找寄主提供化学信息。  相似文献   

14.
3种熏蒸剂对椰心叶甲的熏蒸效果及寄主切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利用磷化钙、3%高效氯氰菊酯烟雾剂(烟魁)和溴甲烷3种熏蒸剂熏蒸处理椰心叶甲[Brontispalongissima(Gestro)]各虫态及散尾葵切叶,观察椰心叶甲各虫态的死亡情况和对散尾葵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烟魁使用时灼伤散尾葵切叶,不适合处理散尾葵切叶.其他2种熏蒸剂对切叶没有明显影响,影响熏蒸剂对椰心叶甲各虫态致死的主要因素是熏蒸剂的浓度和熏蒸时间.磷化钙处理而言,其分解为磷化氢气体需要时间,需要熏蒸24 h,使用0.3 mg/m~3即可达到完全杀死椰心叶甲的目的;而对于溴甲烷处理而言,用量相对较大,但熏蒸时间较短,20g/m~3的浓度2 h才可以满足生产上对椰心叶甲除害的需要.研究结果对处理棕榈植物鲜切叶或苗木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寄主叶片营养物质、物理结构与椰心叶甲危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椰心叶甲对5 种主要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分析叶片营养物质、物理结构与选择性、适合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由选择与强迫选择条件下,椰心叶甲对不同种类寄主存在显著选择性,在2种情况下都最喜好取食海枣和椰子;寄主对椰心叶甲生长发育的适合性与其对寄主的偏好性并不一致,喜好取食的海枣对其生长发育非常不利,反而是不喜取食的金山葵对其生长发育最有利。对不同寄主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粗脂肪和水分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不同寄主间营养物质与水分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但含量的高低与寄主对椰心叶甲适合性关系不大,只有寄主可溶性糖含量的高低与取食不同寄主后的蛹重呈正相关关系(p=0.021 2<0.05),但未达到极显著。对不同寄主叶片物理结构的研究表明:栅栏组织细胞宽度越大,对幼虫发育越有利,上、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与寄主选择性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温度是影响椰心叶甲生长发育与繁殖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通过开展椰心叶甲耐热性研究,探讨椰心叶甲的生态适应性机理。结果表明,高温显著影响椰心叶甲的发育与繁殖,椰心叶甲在高于30 ℃温度下不能完成任何发育历期;42 ℃极端高温处理2 h为椰心叶甲热最敏感时间;各龄期椰心叶甲PPO、POD、AsA-POD、CAT和SOD活性显著升高与椰心叶甲耐热性相关。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椰心叶甲耐热性分子机理及其生态适应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7.
按天敌引进和利用的顺序综述应用寄生蜂防治椰心叶甲的概况,包括引进天敌的种类与可行性分析、引进流程与安全性评估、椰甲截脉姬小峰和椰心叶甲啮小蜂的基础生物学与人工繁育,以及释放技术和跟踪评价技术,讨论并展望未来研究和应用椰甲截脉姬小峰和椰心叶甲啮小蜂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