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茶似茶非     
今古形殊义不差,古称荼苦近称茶.其实,有关"茶"、"荼"二字,自古众说纷纭,混淆时有.今夏,拜读了西泠林老乾良先生《先荼后茶》妙篇(《中国茶叶》第5期),茅塞顿开.茶喜憬然之余,遂不揣学浅,续貂二三,芹献于方家,以佐茗兴. 先荼后茶.查索清《订正六书通》,在"总目·上平声第一·五模"中,"荼"字释义如下:"《说文》苦荼也,同都切,臣铉等曰:此即今之茶字."  相似文献   

2.
夏成鹏 《中国茶叶》2005,27(4):45-46
看了<中国茶叶>2005年第一期中苏芳华所著的"普洱茶不属黑茶的评析"一文之后,有几点疑问想与之探讨.普洱茶应不应该单列为普洱茶类?不管从六大基本茶类分类方法还是从广义的普洱茶定义和苏芳华本人参与编写的云南省地方标准<普洱茶>的普洱茶定义上讲,普洱茶也不能单列为一个基本茶类.另外从"普洱茶不属黑茶的评析"一文中所定义的普洱茶及其介绍特点和加工工艺上看,完全符合黑茶这一基本茶类.就此本人提出几点拙见与茶界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3.
凯亚 《茶叶》2000,26(1):50-53
一 张恨水素有贪茶之癖,尤癖嗜于贪喝酽茶,贪喝苦茶.当年不论在北京也罢,在南京也罢,他都是报界并文坛的"贪茶癖"者中之佼佼者,其茶瘾之大,确乎无与匹俦呢.  相似文献   

4.
茶史探究     
北宋建阳学者熊蕃所著,其子熊克增补的<宣和北苑贡茶录>…(以下简称熊氏茶录),迄今近900年,世事沧桑,读者无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该书中"至于唐末,然后北苑出为之最"之后小字夹注的"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笔者联想起有不少人提出不同看法,陈述于后,请多指正.  相似文献   

5.
2013年4月24日,在宁波召开的"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90多位专家、学者,通过了《"海上茶路·甬为茶港"研讨会共识》,对宁波作为"海上茶路"启航地的地位再次作了确认,认为宁波作为中国茶叶、茶具出口的主要港口,其时间之早,历史之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均为中国之最.  相似文献   

6.
茶宴史话     
宴,通常指以酒肉款待宾客.先秦文献的<王传>有载:"王飨有体荐,宴有折俎."而茶宴是以茶为主的一种宴会.<清朝野史大观>载:"茶宴,乾隆中元旦后之日,钦点王、大臣之能诗者,曲宴于重华宫,演剧赐茶.仿伯梁体,命联句以纪其胜,复当席御制诗一章,命诸臣和之,岁以为常."  相似文献   

7.
黔茶赋     
神州出好茶,黔茶独芬芳。黔地产茶,历史悠久,汉《华阳国志》"平夷山出茶"有证。唐朝陆羽《茶经》载文,"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在"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黄庭坚《阮郎归》描述,"…酒阑传碗舞红裳,都濡春味长"。《清史稿?茶法》冠以"最"之荣。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富锌硒,此乃黔地茶树之特点:原生  相似文献   

8.
茶宴史庆     
唐黎标 《茶叶》2002,28(2):106-106
宴,通常指以酒肉款待宾客.先秦文献的<王传>有载:"王飨有体荐,宴有折俎."而茶宴是以茶为主的一种宴会.<清朝野史大观>载:"茶宴,乾隆中元旦后之日,钦点王、大臣之能诗者,曲宴于重华宫,演剧赐茶.仿伯梁体,命联句以纪其胜,复当席御制诗一章,命诸臣和之,岁以为常."  相似文献   

9.
巩志 《福建茶叶》2004,(4):44-45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明·许然明<茶疏>)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给茶下定义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赵估<大观茶论>赞武夷茶曰:"擅瓯闽之秀气,臻山川之灵禀"为草木之灵品.  相似文献   

10.
天台茶韵     
《茶世界》2017,(4)
<正>茶是南方嘉木。茶圣陆羽说过,生长在岩石、云雾中的茶叶,品质出众。浙江天台山云雾茶,采天地日月之灵气,汲云雾雨露之精华,茶色嫩绿如初春的颜色,细细品之,温馨香润、醇厚甘鲜、沁人肺腑,果不负"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天台山云雾茶犹以主峰华顶山所产的"华顶云雾茶"为最佳,以"外形细紧绿润披毫,香气高锐浓郁持久,滋味浓厚鲜爽清冽回甘,汤色嫩  相似文献   

11.
安化千两茶     
台湾作家曾至贤费十年心血,于2001年写成《方圆之缘--深探紧压茶世界》茶书巨著.书中对湖南省安化县所产的千两茶推崇备至,誉为"世界茶王"、"中国茶文化的化身".此论为中外茶叶界及广大消费者所认同,该书在广州市一些较大的茶叶商店几乎每家必备,引发了一股品饮和收藏安化千两茶的热潮,并风行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12.
茶趣     
《福建茶叶》2010,(11):36-36
<正>唐代陆羽,善于煮茶、品茶,耗一生之功著成《茶经》,流传千古,后世尊为"茶圣"。陆羽取水极为讲究,煮茶必佳泉。他将煮水分为三个阶段:一沸、二沸、三沸。认为一沸、三沸之水不可取,二沸之水最佳,即是当锅边缘水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  相似文献   

13.
千两茶     
湖南黑茶产销历史悠久,历史上安化生产的"三尖"、"三砖",加一卷(即千两茶)都具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当今"千两"虽然是茶叶中的"巨无霸",但许多消费者并不知道它的历史和加工过程.清道光元年(1821),陕西茶商驻益阳的代表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黑茶或以羊毛、皮袄等物换购,采办的茶叶经去杂、筛分、蒸揉、干燥后踩捆成包,叫"澧河茶",随后改为小圆柱形,称"筒子茶",又叫"花卷茶",每支重一百两,称"安化百两茶".清同治年间(1862~1874),山西"三和合茶号"与江南边江裕盛泉茶行的刘姓兄弟合作,在百两茶的基础上制成千两茶,外用花格篾篓,内贴蓼叶、棕片,踩制成花卷茶,俗称"安化千两茶".因踩捆是一道关键性工序,不仅体力消耗大,更需一定技巧,因此刘姓人家视踩制工艺为绝活,对外保密,订有"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之规.至此,千两茶的制作技艺从清同治年间起,一直延续到民国期间.  相似文献   

14.
茶圣陆羽的《茶经》提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陆羽认为茶的饮用,最适合品行端正有节俭美德的人.他道出了茶的品性和品茶人的道德修养,茶是至寒至性之物,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只有品行端正具有节俭美德之人适宜饮用,最符合茶的精神品格和茶德精神.  相似文献   

15.
水仙茶考略     
水仙茶是我国茶叶优良品种之一,是乌龙茶类中的一颗明珠.人们在欣赏水仙茶树婷婷绰约的美姿,品味水仙茶沁人肺腑的馨香时,水仙茶的发源地建阳市小湖镇大湖村也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早在清道光(1821年),小湖镇(时属瓯宁县,今建瓯市)大湖村便发现有人工培植水仙茶.清道光《瓯宁县志》记述:"水仙茶出禾义里(今小湖镇),大湖之大山坪.其地有岩叉山,山上有祝桃仙洞.西乾厂某甲,业茶,樵采于山,偶到洞前,得一木似茶而香,遂移栽园中.及长采下,用造茶法制之,果奇香为诸茶冠.  相似文献   

16.
茶与健康专题(一) 茶与健康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最早以具有解毒功效而被发现.之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以茶治病的经验,并对茶的保健功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就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荼为万病之药"的记载.17世纪后期,中国饮茶习俗和茶的保健知识一同传入欧洲,当时茶是在药房里销售的,而且价格昂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叶从药用到饮用,直至今天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时尚之所以能在全球风行,茶叶具有保健功效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袁乐辉 《茶叶通讯》2021,48(3):573-577
日常的"茶颜器式"是我们饮茶事理的呈现方式,也是"美"细微地藏于其中,并反哺于饮茶之人.正是茶之美物,平凡而非凡之魅力,从其美则平易近人、日久生情、以小喻大、生生不息之感化方式,化清茶致远韵,来探究我们生活习茶活动中的"茶颜器式"物态形式所孕育出"美"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18,(7)
正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梵净山茶源于唐代早期,因产于梵净山而得名。据茶圣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其思、播、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黔中茶区"为唐代八大茶区之一,包括思州、费州、夷州等。《中国茶经》载:唐代名茶夷州茶、费州茶、思州茶分别产于贵州石阡、思南、德江、印江等一带。  相似文献   

19.
浅谈普洱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普洱茶的历史悠久 普洱茶作为专有名词最早出现在明万历末年,约公元1620年.谢肇淛在《滇略》一书中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据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之用普茶,已自唐时",西藩是指居住在康藏地区的兄弟民族,普茶就是普洱茶,可见早在唐朝就有普洱茶贸易了.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普府……产攸乐,革登,倚邦……产茶山".普洱府即现在的普洱县,是当时的滇南的重镇,周围各地区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相似文献   

20.
赵子  陈珲 《中国茶叶》2004,26(6):36-38
"香飘十里外,味酽一杯中",普洱茶是扬名海内外的中华优秀传统名茶,故有关普洱茶的历史研究也一直很热门.其中,"普洱"之名究为何义,其来历如何等问题,常为人们所关注,考述者也不少,但大多为因袭之说,鲜有从根本上挖掘的.本文试从民族学角度给"普洱茶"名以新的解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