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油(Oo)和肉桂醛(CA)组合添加对奶牛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90±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个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饲粮,各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组合的Oo和CA。其中,Oo设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1.5(L)、13.0(M)、14.5g/(d头)(H);CA设3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5.0(L)、18.0(M)、21.0g/(d头)(H),共组成9个组合,分别为LL、LM、LH、ML、MM、MH、HL、HM、HH组(第1个字母为Oo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CA添加水平)。预试期15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LH、HH、LM、MM、MH、HL组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2)各试验组乳体细胞数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LH、ML、LM、MM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LL、HH组显著高于C组(P<0.05)。LH、HM、HH、ML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MH、LM、MM组显著高于C组(P<0.05)。3)LH、MH、HH、MM、LL、LM、HM组总氮排泄量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ML组显著低于C组(P<0.05)。LH、HH组粪氮极显著低于C组(P<0.01),LL、LM、MH组显著低于C组(P<0.05)。LH、MH、MM、HH组尿氮极显著低于C组(P<0.01),HM组显著低于C组(P<0.05)。MH、HL氮沉积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MM、LL、LH组显著高于C组(P<0.05)。LH、HH、LM组氮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MH、LL组显著高于C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联合添加Oo和CA可以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降低氮排泄量;综合考虑上述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最佳组合为Oo11.5g/(d头)、CA21.0g/(d头)。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饲喂不同能量、粗蛋白水平的日粮,研究其对育肥后期三江白猪的生产性能及胴体指标和肌肉品质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高蛋白日粮组日增重最高;低能高蛋白日粮组取得理想的饲料报酬和较高的胴体瘦肉率(P<0.05);低能低蛋白日粮组与高能高蛋白日粮组屠宰率较高(P<0.05);高能低蛋白日粮组的背膘较厚(P<0.05);各组的pH1、pH24值间差异显著(P<0.05),均没有劣质肉出现;高能低蛋白日粮组的肌肉嫩度较差(剪切力值较高)(P<0.05);高能高蛋白日粮组有较小的低水损失(P<0.05);肌肉大理石纹以低能高蛋白日粮组最丰富;、高能高蛋白日粮组的肉色L*值、a*值分别与其余各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能低蛋白日粮组与标准营养日粮组的b;值较其他三组偏低,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稀土和过瘤胃赖氨酸不同添加水平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与氮排泄的影响。选取80头体重(650±30)kg、胎次2~3胎、产奶量(34.31±2.70)kg、泌乳天数(90±20)d及乳成分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头。对照组(C)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补饲不同水平组合的稀土(RE)和过瘤胃赖氨酸(RPLys)。RE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0.5(L)、23.0(M)、25.5(H)g(/d·头);RPLys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7.5(L)、30.0(M)、32.5(H)g(/d·头),共组成LL、LM、LH、ML、MM、MH、HL、HM、HH 9个试验组。预试期15 d,正式试验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产奶量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其中,HH组提高幅度最大,较C组提高19.57%。HH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MM、HL组显著高于C组(P0.05)。LL、LM、ML、MM、MH、HL、HM、HH组氮总排泄量极显著低于C组(P0.01),LH组显著低于C组(P0.05),其中HH组减少幅度最大,较C组减少21.37%(P0.01)。HL、HM、HH组氮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LM、LH、ML、MM、MH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综合考虑,以HH组,即RE 25.5 g(/d·头)、RPLys 32.5 g(/d·头)为最佳添加组合。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育成期雌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以确定育成期雌性水貂饲粮中蛋白质和脂肪的适宜水平。采用2×3因子试验设计,设32%(L)、36%(H)2个蛋白质水平与10%(L)、20%(M)、30%(H)3个脂肪水平,共配制6种试验饲粮。按照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将6种试验饲粮分别命名为LL、LM、LH、HL、HM和HH。选取90只60日龄健康雌性水貂,随机分成6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LH组水貂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最高,显著高于LL和HL组(P0.05),并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以LH组最低;30%脂肪水平组水貂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20%脂肪水平组(P0.01);料重比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而升高,30%脂肪水平组极显著低于10%和20%脂肪水平组(P0.01)。LL和HL组水貂的干物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HH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LL、LH和HL组(P0.05)。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蛋白质消化率和脂肪消化率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升高;10%脂肪水平组的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低于20%和30%脂肪水平组(P0.01);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脂肪消化率呈升高趋势;碳水化合物消化率则以30%脂肪水平组最低,极显著低于10%和20%脂肪水平组(P0.01)。水貂食入氮以HM组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粪氮排出量以HL组最高,显著高于LH和HH组(P0.05);尿氮排出量以LH组最低,而氮沉积和氮生物学效价则以LH组最高。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由32%增加到36%,食入氮和尿氮排出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氮生物学效价则显著降低(P0.05)。20%脂肪水平组食入氮最高,极显著高于30%脂肪水平组(P0.01);粪氮排出量和尿氮排出量均以30%脂肪水平组最低,与10%和20%脂肪水平组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随着饲粮脂肪水平的增加,氮沉积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氮生物学效价呈升高的趋势。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当饲粮蛋白质水平为32%、脂肪水平为20%~30%时,育成期雌性水貂生长性能最佳,且能够降低尿氮排出量,提高水貂对饲粮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氮、磷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制订肉仔鸡适宜饲粮粗蛋白质(CP)、磷供给量提供依据.选取1日龄健康的罗斯308肉仔鸡1 200只,分1~7日龄、8~21日龄、22~35日龄和36~ 40日龄4个阶段饲养,试验饲粮为玉米-小麦-豆粕型,每个阶段按饲粮氮、磷水平分成4组,即高氮高磷组[HH组,CP:22.70%、21.60%、19.50%、17.50%;非植酸磷(NPP):0.45%、0.40%、0.35%、0.30%]、高氮低磷组[HL组,CP:22.70%、21.60%、19.50%、17.50%;NPP:0.30%、0.25%、0.20%、0.15%;耐高温植酸酶(TP):500、1 000、1 500、2 000 U/kg]、低氮高磷组(LH组,CP:20.70%、19.70%、17.70%、15.70%;NPP:0.45%、0.40%、0.35%、0.30%)、低氮低磷组(LL组,CP:20.70%、19.70%、17.70%、15.70%; NPP:0.30%、0.25%、0.20%、0.15%;TP:500、1 000、1 500、2 000 U/kg),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公母各占1/2.结果表明:1)1~35日龄,HH组和HL组35日龄平均体重极显著高于LH组(P<0.01),显著高于LL组(P<0.05),HH组和HL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LH组(P<0.05),HL组料重比显著低于LH组和LL组(P<0.05),HH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极显著高于LH组(P<0.01),显著高于LL组(P<0.05);1~40日龄,HH组40日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LH组(P<0.05),HH组ADG和ADFI显著高于LH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HH组和LH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HL组(P<0.05),极显著高于LL组(P<0.01),HH组血清尿酸含量极显著高于LH组(P<0.01),显著高于LL组(P<0.05),HL组血清尿酸含量显著高于LH组(P<0.05).饲粮氮、磷水平对肉仔鸡血清其他生化指标和胴体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分析表明,罗斯308肉仔鸡采用4阶段饲养法,1 ~ 35日龄,HL组(CP:22.70%、21.60%、19.50%、17.50%;NPP:0.30%、0.25%、0.20%、0.15%;TP:500、1 000、1 500、2 000 U/kg)增重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1~40日龄,LL组(CP:20.70%、19.70%、17.70%、15.70%; NPP:0.30%、0.25%、0.20%、0.15%; TP:500、1 000、1 500、2 000 U/kg)经济和生态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对新疆某肉牛养殖场架子牛育肥经济效益的调研分析,旨在为新疆肉牛养殖从业者选择架子牛育肥模式提供理论参考。购入高、低初始重的新疆褐牛与本地土牛杂交架子牛各24头,分为高成本高初始重组(HH组)、低成本高初始重组(LH组)、高成本低初始重组(HL组)、低成本低初始重组(LL组),每组12头牛,育肥周期为7-9个月,每月称重并记录结果,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LL组末重极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1),HH组末重显著高于LH组和HL组(P<0.05);育肥期平均日增重LL组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HH组、LH组和HL组虽然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HH组和HL组日增重大于LH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成本利润率HL组>HH组>LL组>LH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成本利润率与平均日增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日饲喂成本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本研究发现,在架子牛育肥过程中,高饲喂成本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选择低初始重的架子牛进行短期高营养水平育肥,比选择高初始重的架子牛育肥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半胱胺(CS)和稀土(RE)不同水平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80头,随机分为10组,每组8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日粮,9个试验组添加不同水平组合的CS和RE。CS分别添加13(L)、15(M)、17(H)g/(d·头);RE分别添加20.5(L)、23(M)、25.5(H)g/(d·头),组成LL、ML、HL、LM、MM、HM、LH、MH、HH 9个试验组。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试验组的产奶量均高于C组(P0.01),HM组的产奶量高于ML组(P0.01)及LL组、MH组、HH组(P0.05),与其余试验组差异不显著;HM组和MH组乳体细胞数低于C组(P0.01),HM组和MH组与其余试验组无显著差异,其余试验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各试验组氮排泄量均低于C组(P0.01),HM组低于LL组、ML组、HH组(P0.01)和HL组、MH组(P0.05),与其余试验组无显著差异。综合上述指标,以HM组合,即CS 17 g/(d·头)、RE 23 g/(d·头)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CS)和过瘤胃蛋氨酸(RPMet)不同组合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胎次、产奶量、乳成分及泌乳天数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10组,每组4头。对照(C)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添加不同水平的CS和RPMet。CS添加水平分别为13(L)、15(M)、17 g/(d·头)(H),RPMet添加水平分别为23(L)、25(M)、27 g/(d·头)(H),共组成9个不同组合,分别为LL、LM、LH、ML、MM、MH、HL、HM、HH组(第1个字母为CS添加水平,第2个字母为RPMet添加水平)。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在产奶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C组(P0.05或P0.01),其中HL组提高幅度最大,较C组提高了19.76%。2)在乳成分方面,LL、LH、ML、MM、MH、HL、HM、HH组乳脂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LH、HL、HH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C组(P0.01),ML、HH组乳体细胞数极显著低于C组(P0.01)。3)在瘤胃MCP产量方面,HL组极显著高于C组(P0.01)。4)在氮总排泄量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C组(P0.01);在氮表观消化率方面,各试验组均极显著高于C组(P0.01)。综合考虑上述指标,以17 g/(d·头)CS+23 g/(d·头)RPMet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 CP)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47日龄体重为(14.57±0.32) kg的崂山奶山羊断奶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各组饲喂 CP 水平分别为10.74%、13.22%和15.74%的3种饲粮。预试期14 d,正试期162 d。结果表明,增加饲粮CP水平:提高了崂山奶山羊平均日增重,加快了体尺增长;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了崂山奶山羊食入氮量、尿氮排出量( P<0.05或P<0.01),对粪氮排出量无显著影响( P>0.05);显著增加了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含量( P<0.05);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 P>0.05)。综合得出,根据食入氮量(x)与平均日增重(y)之间的关系y=-0.2581x2+15.341x-101.88,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食入氮量为29.72 g/d。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种类合成氨基酸对培育品种鲁莱猪生长猪氮平衡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用平均体重为(35.00±1.05)kg的健康鲁莱阉公猪4头,回肠末端手术安装简单T型瘘管。对照组饲喂高蛋白质水平(粗蛋白为16.50%,可消化赖氨酸为0.78%)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蛋氨酸的低蛋白质水平(粗蛋白为13.50%,可消化赖氨酸为0.78%)日粮。结果表明:低蛋白添加3种合成氨基酸组粪氮排出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尿氮排出量显著低于高蛋白组(P0.05),与其他低蛋白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氮表观消化率、氮沉积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低蛋白日粮添加3种合成氨基酸组总氨基酸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采用低蛋白(粗蛋白为13.50%)并同时添加适量合成氨基酸日粮饲喂鲁莱猪,可以显著降低粪氮和尿氮的排出,对氮利用率和回肠末端总氨基酸消化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择体重为(21.07±0.30)kg的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3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5%、0.35%和0.45%的饲粮。试验期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磷水平对7、8、9月龄崂山奶山羊体重及平均日增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血清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3)在采食磷、粪磷、尿磷、磷总排泄量、沉积磷方面,0.4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和0.35%组(P0.01),0.35%组极显著高于0.25%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磷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体重、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但饲粮磷水平为0.25%时可以显著降低粪磷、尿磷的排泄量,减少环境污染。在本试验条件下,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公羊饲粮磷水平以0.25%为宜。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18.43±0.76)kg]相近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消化能(DE)水平依次为10.40、11.47和12.51 MJ/kg的3种饲粮。试验期10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90d。结果表明:1)10.40 M J/kg组在7、8月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3组在9月龄无显著差异(P0.05)。2)10.40 M J/kg组体重在8、9月龄显著低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11.47和12.51 MJ/kg组分别较试验前增长了141.22%、157.40%、158.09%。8月龄10.40 M J/kg组胸围和腹围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9月龄10.40 M J/kg组胸围和尻长也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3)10.40 M J/kg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11.47M J/kg组(P0.05),极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1)。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可知,奶山羊最佳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1.47 MJ/kg。  相似文献   

13.
外源寡糖对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外源寡糖对奶山羊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体况良好、年龄相近、体重(32.80±2.45)kg的崂山奶山羊 6只,采用分期分组试验设计,分别饲喂添加 1%(以有效含量计)甘露寡糖、半乳甘露寡糖、果寡糖、寡木糖和异麦芽寡糖的试验饲粮,另设不添加寡糖的对照组。试验共分为 4期,每期 35d,其中预试期 7d,正试期 28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果寡糖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P<0.05),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P<0.05);甘露寡糖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提高血清中球蛋白和血清磷含量(P<0.05);半乳甘露寡糖可显著提高血清中总蛋白(P<0.05)、球蛋白(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和血清磷含量(P<0.05),增强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降低血清丙二醛(P<0.01)、尿素氮(P<0.05)、甘油三酯(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含量,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各种寡糖对奶山羊血清谷草转氨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白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血清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不同寡糖能够在一定水平上提高奶山羊的抗氧化能力,改善机体脂质代谢、蛋白质合成以及钙、磷的吸收,且对肝脏和心脏无损害,建议在奶山羊饲粮中添加的寡糖种类有果寡糖、甘露寡糖和半乳甘露寡糖,其中半乳甘露寡糖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56.55±1.17)kg、产奶量(2.20±0.07)kg/d、泌乳中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各组饲喂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基本一致,磷水平分别为0.26%、0.36%及0.46%的饲粮。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0.36%组产奶量全期平均值较高,极显著高于0.26%组、0.46%组(P0.01),0.26%组与0.46%组差异不显著(P0.05);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4%标准乳产量均以0.36%组较低,极显著低于0.46%组(P0.01)。3)饲粮磷水平对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乳非脂固形物率、乳磷含量、乳钙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4)饲粮磷水平对血清中钙、磷、尿素氮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泌乳期崂山奶山羊饲粮磷水平以0.36%为宜。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能量利用率的影响。选择体重为(18.43±0.76)kg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消化能水平分别为10.40、11.47及12.51 MJ/kg的3种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试验后期3组试羊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总能消化率依次提高,12.51 MJ/kg组试羊的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及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高于10.40 MJ/kg组(P0.05);3组试羊的总能、粪能及尿能间呈显著差异(P0.05),10.40 MJ/kg组11.47 MJ/kg组12.51 MJ/kg组;10.40 MJ/kg组试羊的甲烷能显著低于11.47及12.51 MJ/kg组(P0.05)。2)10.40 MJ/kg组试羊末重及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11.47及12.51 MJ/kg组(P0.05),但11.47 MJ/kg组与12.51 MJ/kg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育成期崂山奶山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与代谢体重和平均日增重关系的回归公式:DE=0.675W~(0.75)+0.110ADG(P=0.006,R~2=0.982);ME=0.526W~(0.75)+0.076ADG(P=0.027,R~2=0.873)[式中DE为消化能(M J/d),ME为代谢能(M J/d),W~(0.75)为代谢体重(kg),ADG为平均日增重(g)]。综合得出,育成期崂山奶山羊母羊饲粮中消化能以11.47~12.51 MJ/kg(干物质基础)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剂量马齿苋青贮对奶山羊泌乳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62±3)kg、1~2胎次、产奶量(1.90±0.15)kg/d、泌乳期相近(产后0~60 d)的健康奶山羊1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在奶山羊全混合日粮(TMR)中分别添加0(CK组)、10(A组)、20(B组)和30 g/d DM(C组)马齿苋青贮添加剂,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试验期间测定每组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随马齿苋青贮添加量的增加,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随之增加;添加马齿苋青贮的试验组奶山羊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羊乳的pH呈弱碱性(7.10~7.24),并随马齿苋青贮添加量增加而降低,其中CK组最高,C组最低;羊乳中乳糖、总多酚(TPC)、总黄酮(TFC)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均随着马齿苋青贮添加量增加而增多;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则相反。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马齿苋青贮对奶山羊无不良影响,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泌乳量及乳品质,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精料对广丰山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且体重相近的3月龄左右广丰山羊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3组山羊分别饲喂高(22.87%,H组)、中(19.07%,M组)和低(15.23%,L组)蛋白质水平的精料,粗料均为野生芒草鲜草,精粗比50:50...  相似文献   

18.
陕北白绒山羊羯羊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陕北白绒山羊羯羊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为制定其饲养标准提供数据。选取36只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按3×3(能量×蛋白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9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饲粮消化能和粗蛋白质水平分别参照NRC(1981)推荐量的100%、110%、120%和90%、110%、130%设定。预试期7 d,正试期46 d。结果表明:1)饲粮能量水平对周岁羯羊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都有极显著影响(P0.01),蛋白质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影响显著(P0.05);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干物质采食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2)低能量水平组的可消化氮显著低于中能量水平组与高能量水平组(P0.05);低蛋白质水平组的进食氮、可消化氮、沉积氮、氮表观消化率均极显著低于中蛋白质水平组和高蛋白质水平组(P0.01)。3)总能消化率和总能代谢率均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极显著地升高(P0.01);高蛋白质水平组的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显著低于低蛋白质水平组(P0.05);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或P0.01)。本试验得到了陕北白绒山羊周岁羯羊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回归方程,饲粮的消化能和代谢能分别以8.80~10.61 MJ/kg和7.34~8.76 M J/kg较为适宜,粗蛋白质和可消化粗蛋白质分别以10.00%和7.34%为宜。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产羔数西农萨能山羊胎盘性状的差异,本实验共收集73只(单羔24只;双羔42只;三羔7只)正常分娩的西农萨能奶山羊母羊胎盘,分析比较不同产羔数的胎盘效率(初生窝重与胎盘质量之比)、子叶承载效率(初生窝重与子叶总面积之比)、子叶密度(子叶总数与胎盘质量之比)、子叶面积等性状和子叶组织学结构与母羊繁殖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产羔数增加,西农萨能山羊胎盘质量呈极显著增加;多羔组胎盘子叶总数、子叶总面积和子叶承载效率显著高于单羔组;组织学结构分析发现,胎盘子叶滋养层细胞数量、毛细血管数量及密度也随着产羔数增加而增加。因此,胎盘质量、子叶总数和子叶总面积等性状可能是高繁殖力母羊的选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环境对于家畜养殖非常重要,奶山羊对环境湿度较为敏感,羊舍湿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奶山羊的生长发育,会危害奶山羊的健康,导致奶山羊生产性能下降,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因此,加强对羊舍环境湿度的监测和调控,能够更好地发挥奶山羊的生产性能,提高养殖经济效益.本文综述了湿度对奶山羊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及除湿措施,为羊舍防潮除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