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郝新 《农村科技》2004,(11):38-38
感官鉴别。就是通过对西瓜种子的色泽、光洁度、气味及种仁特征进行鉴别。凡是新种子,一般都具有该品种固有的颜色,而且种皮上有胶质物并往往附着一层极薄的白色膜状物;种子具有光泽,具有香味。凡是陈种子,一般种皮颜色变暗,无光泽;种皮表面往往有黄斑或雾状物,角质层干缩,种皮变粗糙;  相似文献   

2.
准确鉴别西瓜种子陈旧的方法主要有感官鉴别、化学鉴别、发芽试验等三种,现介绍如下:感官鉴别:就是通过对西瓜种子的色泽、光洁度、气味及种仁特征进行鉴别。凡是新种子,一般都是具有该品种固有的颜色,而且  相似文献   

3.
凭借感官看,新种子有亮泽、有新鲜感、种子的特有味道较浓。如新辣椒种子的辣味较浓,而陈种子没有光泽、发暗、味较淡、常伴有哈喇味;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如白菜、甘蓝等,除表皮有光泽、有清香气味外,用指甲重压时富有油分、呈片状,种皮脱离且呈浅黄绿色,而陈种子用指甲压时易碎,油分少,子叶为黄色:西瓜新种子有光泽、有香味,一般都具有该品种固有颜色、种皮上常附有一层极薄的白色膜状物,而陈种子无光泽、无香味甚至有霉变异味,一般种皮颜色变暗、角质层干缩、种皮变粗糙,种脐部(种子嘴)波状纹加深,手插入种子时感觉粗而滑,种仁灰白或泛油。  相似文献   

4.
1看颜色、光洁度,闻气昧辩认新旧种子 凭借感官看,新种子有亮泽、有新鲜感、种子的特有味道较浓.如新辣椒种子的辣味较浓,而陈种子没有光泽、发暗、味较淡、常伴有哈喇味;十字花科蔬菜的种子如白菜、甘蓝等,除表皮有光泽、有清香气味外,用指甲重压时富有油分、呈片状,种皮脱离且呈浅黄绿色,而陈种子用指甲压时易碎,油分少,子叶为黄色;西瓜新种子有光泽、有香味,一般都具有该品种固有颜色、种皮上常附有一层极薄的白色膜状物,而陈种子无光泽、无香味甚至有霉变异味,一般种皮颜色变暗、角质层干缩、种皮变粗糙,种脐部(种子嘴)波状纹加深,手插入种子时感觉粗而滑,种仁灰白或泛油.  相似文献   

5.
西瓜种子萌发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愈创木酚法测定了过氧化物酶在二倍体、三倍体两瓜种子外种皮、内种皮和种胚3个不同部位的活性变化.结果发现:种子萌发过程中,二倍体、三倍体西瓜种子的外种皮中过氧化物酶活件变化不明显,二倍体西瓜种子的内种皮和种胚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36 h后达到最高,随后降低;三倍体西瓜种子的内种皮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地升高,种胚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36 h后有降低的趋势.二倍体、三倍体种子外种皮和种胚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萌发36 h后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鉴别几种易混果实种子类中药。[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方法鉴别紫苏子、牛蒡子、芸苔子、车前子、菟丝子和韭菜子等几种果实种子类中药与它们的混淆品。[结果]由于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种皮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可准确鉴别正品与混淆品。[结论]正品与混淆品虽然外形相似,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即可区分。  相似文献   

7.
利用愈创木酚法测定了过氧化物酶在二倍体、三倍体西瓜种子外种皮、内种皮和种胚3个不同部位的活性变化。结果发现:种子萌发过程中,二倍体、三倍体西瓜种子的外种皮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不明显,二倍体西瓜种子的内种皮和种胚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36h后达到最高,随后降低;三倍体西瓜种子的内种皮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地升高,种胚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在36h后有降低的趋势。二倍体、三倍体种子外种皮和种胚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在萌发36h后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潘利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285-2287
以5个不同种源的紫藤种子为材料,观察种子形态与种皮显微结构,测定种子的活力和发芽率。结果表明,5个种源地的紫藤种子在长度、宽度和种皮颜色等形态性状方面均存在着显著差异;紫藤种皮显微结构一致,外表面较粗糙,结构疏松,内表面有较深的网眼凹陷。5个种源紫藤的种子发芽率为83.3%~100%,发芽率与种子的百粒重和显微结构有一定的关系;生活力高的种子普遍具有高的发芽率,种子生活力的测定可以直接用于判断该批种子的优劣和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9.
1玉米带病种子的鉴别 a.赤霉病病粒表皮被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物包围着,种子发芽时常长出微黄色及红色的菌丝体. b.圆斑病病穗的子粒和果穗轴呈黑色,子粒黑腐干缩.一般果穗中部或顶尖受害,病部凹陷,果穗弯曲,子粒上长满黑色霉层.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无籽西瓜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人工诱变,使普通的二倍体西瓜变为四倍体西瓜,然后以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形成三倍体种子。通常这种三倍体种子胚芽发育差,畸形多,顶力弱,加之种皮较厚,故对发芽环境要求较高,如遇不良环境就会严重影响出苗率,往往导致大田出现少苗、缺苗现象。因此,为探索无籽西瓜种子最佳催芽方法,提高无籽西瓜种子出苗率,确保大田种植苗全、苗齐,扩大种植面积,满足市场需求,笔者就无籽西瓜不同催芽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11.
以三倍体西瓜‘黑牛’和二倍体西瓜‘黑宝’种子为材料,对种子形态指标、种皮的透性和种皮电镜超微结构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三倍体西瓜种子中种皮平均厚度约为二倍体西瓜种子的2倍,而且三倍体西瓜种子比二倍体多1个细胞排列非常致密的硬化组织;三倍体西瓜种子内种皮平均厚度约为二倍体的10倍,三倍体西瓜种子内种皮木质化,结构明显分为3层;在种子吸胀萌发过程中,三倍体和二倍体种子内种皮结构变化的差异非常明显,表明三倍体西瓜种子的中种皮和内种皮在一定程度上均阻碍种胚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影响种子的萌发,而二倍体西瓜种子的种皮对气体交换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1 采种与种子处理 黄芪采用种子繁殖。夏秋季当种植2年开花结果的黄芪果成熟下垂,种子变褐色时采收,晒干,脱粒。选择无病虫、籽粒饱满、有褐色光泽的优质种子播种。因黄芪种子具有种皮不透性.存在休眠现象,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方法有3种:①用细沙摩擦损伤种皮;②用开水搅拌1分钟。再用40℃水浸泡2小时后,焖种12小时;  相似文献   

13.
为获得无菌西瓜(Citrullus vulgaris)实生苗材料,对西瓜种子进行无菌微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剥去种皮的西瓜种子用无菌水浸泡30 min,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25~30℃的条件下暗培养3 d,种子发芽率达100%。  相似文献   

14.
臭柏果实浸泡液萌发抑制作用及种子吸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臭柏果实浸泡液萌发抑制作用和种子吸水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生物鉴定结果表明,臭柏果实内含有水溶性萌发抑制作物,主要存在于果皮中,其抑制作用由大到小的配列顺序为果实98、果皮97、完整种子、种子碎物、种皮碎物、种仁碎物;并且随着贮藏年限和分次浸泡时间延长而降低。臭柏果皮内的抑制物质不仅抑制小麦、白菜、苜蓿种子萌发,而且抑制其幼苗的生长。种子、种皮及种仁磨碎物中抑制物质较少或无,并有促进三种指示植物幼苗生长的作用。种子在室温下自来水浸泡3-4h后物理吸水阶段,其含水率达到20.0%;24h后为20.04%,37h 后仅为25.77%,因此种皮的构造对水分进入有一定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荀秀英 《农家致富》2007,(22):33-33
近几年.时常有农民因购买了劣质种子而造成作物少收.甚至颗粒无收。所以购买种子一要注意从正规渠道,二要掌握一点鉴别种子质量的方法。感官检验种子质量是根据种子或种胚色泽及特性鉴别种子的新陈及活力,虽不及科学方法准确。但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一、鉴别西瓜种子西瓜种子质量的好坏,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基础。为了保证瓜农购买到质量好的西瓜良种,购买西瓜种子时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纯度。纯度是指受检种子符合本品种性状特征的种子占全部受检种子的百分率。也就是说百分率越高,种子质量越好。2、净度。净度是指除去夹杂物,纯净种子的重量占全部受检种子重量的百分数。3、千粒重。千粒重是指一千粒西瓜种子的重量。不同品种千粒重不同,但同一品种的种子千粒重基本上是一定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4种柱花草种子形态特征并分析其萌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为深入研究柱花草的种子特性、发育机理以及胚萌发提供依据。【方法】对4种柱花草(热研2号柱花草、维拉诺有钩柱花草、西卡柱花草和马弓形柱花草)种子进行萌发试验,观察萌发过程中胚的变化,并测定胚根和胚芽长。【结果】4种柱花草种子的荚果外形、种皮颜色各不相同,其种子萌发的过程基本相同,大体可分为5个形态。不同品种间在子叶颜色、胚芽长出时间和幼芽长度上存在差异,热研2号柱花草、有钩柱花草、西卡柱花草和马弓形柱花草分别在幼芽生长到5.7、4.0、4.0和3.2 cm时子叶展开;有钩柱花草萌发第5 d时胚芽伸出,其他3种柱花草均在萌发第4 d时胚芽伸出;除西卡柱花草未发出侧根外,其他3种柱花草均有侧根发出;西卡柱花草和热研2号柱花草的幼芽长度较长,其次为有钩柱花草,马弓形柱花草幼芽长度最短。【结论】种子荚果、种皮颜色、萌发时的子叶颜色、胚芽长出时间及幼芽长度的差异可作为柱花草种子特性、发育机理及胚萌发研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保甘草种子萌发的数量和质量,为甘草育苗和大田播种提供技术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三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讨了种子颜色、粒级和浓硫酸处理时间3个因素对甘草种子发芽、出苗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甘草种皮颜色、种子粒径大小和浓硫酸浸种时间都对发芽、出苗有显著影响。绿色、大粒、浸种时间在50~90min发芽率较高,其中浸种时间70min为最好。[结论]随甘草种皮颜色加深、粒径减小,出苗率有下降的趋势;随浸种时间的延长,出苗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开展西瓜种子质量认证试点示范,研究提出了高质量西瓜种子加工贮藏控制技术。该技术包括制订高于国家质量标准的企业种子质量控制指标;分户西瓜种子扦样检验,依据检验结果进行种子干燥,瓜类果斑病菌化学药剂浸种消毒或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干热消毒;种子批采用风筛选机、色选机、辊选机进行精选分级;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种子包衣、干燥处理;检验结果合格的种子包装入库;原种(亲本)种子、原料种子、商品种子采用相应低温低湿库贮藏,进行仓库有害生物防治、合理堆放与账物管理,定期开展种子扦样检验,及时掌握贮藏种子质量动态,根据检验结果对贮藏种子进行分类处理,从而确保公司销售的西瓜种子均能达到企业高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冬瓜种子休眠的原因,确定种子休眠特性,为探明冬瓜种子休眠机理及破除方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冬瓜种子为材料,对其进行外观观察及形态指标和质量测定,分析数量性状分布规律及其相关性;采用恒温烘干法和2,3,5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TTC)法检测种子含水量和生活力;采用去皮法和吸水法处理种子,计算其发芽率和吸水率;以蒸馏水为对照(CK),分析0.02,0.04,0.06,0.08,0.10 g/mL冬瓜种子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此外还分析了0.02,0.04,0.06,0.08,0.10 g/mL种皮、种胚甲醇浸提液对白菜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探讨冬瓜种子的休眠机理。【结果】冬瓜种子的种皮坚硬且厚,种子长、宽、厚平均值分别为1.155,0.694和0.226 cm,千粒质量平均值为52.820 g,含水量为75.800%。种子长、宽、厚在4~5级分布频率均较高,种子胚根长在9级分布频率最高,种皮质量和种胚质量均在6级分布频率最高,种子千粒质量和含水量主要分布在4~6级。种子厚与种子长、宽,胚根长与种子长,种皮质量与种子长、种子厚、胚根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同等条件下培养5 d后,完整冬瓜种子无萌发,而去皮冬瓜种子发芽率达到54.67%。冬瓜种子的种皮透水性良好,吸水处理21 h后,冬瓜完整种子和破壳种子的吸水率仅相差5.80%。冬瓜种子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种子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对白菜幼苗根长的抑制效应大于苗高;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大,种皮、种胚水和甲醇浸提液抑制效应总体增强;种皮和种胚甲醇浸提液的抑制效应大于水浸提液,种胚浸提液的抑制效应大于种皮浸提液。冬瓜种子种皮和种胚甲醇浸提液总体能抑制白菜幼苗的SOD、CAT、POD活性。【结论】种子中的内源抑制物和种皮机械束缚可能是冬瓜种子休眠的重要原因,而种子各部位浸提物可能通过抑制保护酶活性而影响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