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新干县、万安县、峡江县、永新县、吉水县在早稻和晚稻上开展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试验。使用技术:应从始蛾期开始诱杀,每667m。挂粘胶诱捕器1个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诱芯l枚,诱芯每隔30d左右换1次,诱捕器距离地面lm左右。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性诱剂诱杀稻纵卷叶螟成虫,防效为30%~5O%,每季水稻减少打药1~2次。当稻纵卷叶螟出现迁入、为害高峰时,每667m3挂1个诱芯难以控制为害。当田间新虫苞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应及时开展药剂防治,性诱剂+药防的效果好于常规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快性诱剂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以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为材料,研究了大田试验中不同诱捕器及诱芯摆放位置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诱杀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式诱捕器内单放二化螟或稻纵卷叶螟诱芯的诱蛾效果良好,且互不干扰;水盆式诱捕器对二化螟的诱捕效果约为干式诱捕器的1.68倍;诱芯垂直摆放可显著提高诱蛾效果,以干式二化螟诱捕器的前后对比最为明显,垂直摆放诱芯的诱蛾量是水平摆放的5倍.同时,从防治效果、防治成本及生态效益方面分析了性诱剂防治与农户自防的差异,并提出了在性诱剂防治的实践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应用性信息素诱集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干式诱捕器及与诱芯不同配置方式在稻田的应用效果的验证试验表明,干式诱捕器只放二化螟诱芯装置对二化螟诱集效果最好,诱蛾总量达到110.56头·个-1;在放置稻纵卷叶螟诱芯装置时,干式诱捕器和黏胶式诱捕器对稻纵卷叶螟的诱集能力基本相同,但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诱芯同时存在时,两者都失去诱集能力。  相似文献   

4.
为寻求稻纵卷叶螟新的测报方法和开展大面积性诱剂防治,笔者进行了性诱剂、不同诱捕器对稻纵卷叶螟成虫诱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蛾峰期明显,较田间赶蛾峰期迟1~6d,诱蛾量约为200W白炽灯虫量的25%。不同诱捕器的诱测效果比较表明,翅膀型诱捕器优于菱形粘胶型诱捕器。  相似文献   

5.
双性引诱剂、生物食诱剂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新型生物药剂,为验证其对稻纵卷叶螟的诱捕效果、持效性等,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生物食诱剂诱捕到的稻纵卷叶螟成虫数量多于双性引诱剂,2022年7月10日到9月12日期间,3个生物食诱剂诱捕器共诱捕到稻纵卷叶螟成虫488只,3个双性引诱剂诱捕器共诱捕到稻纵卷叶螟成虫204只。8月25日调查,生物食诱剂处理、双性引诱剂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优于化学防治处理;9月19日调查,生物食诱剂处理、双性引诱剂处理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成本低廉的稻纵卷叶螟性诱剂诱捕器,本试验将4种不同塑料瓶改装为简易性诱剂诱捕器并测定其对稻纵卷叶螟的诱捕效果,并进一步比较了自制诱捕器与市售诱捕器在田间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采用装置2(4 L透明塑料瓶)制成的简易诱捕器的诱蛾量(平均诱蛾量181头)最多;该简易诱捕器与市售诱捕器诱蛾量无显著差异(P>0.05)。用装置2制成的简易诱捕器可用于稻纵卷叶螟的田间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性诱剂在丘陵地区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上的应用效果,以稻纵卷叶螟性信息素为材料,于2014年5~10月在湖南省汨罗市开展了稻纵卷叶螟田间消长动态的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田间系统赶蛾等常规方法相比,稻纵卷叶螟性诱剂的诱蛾量相对偏少,自动虫情测报灯、田间系统赶蛾与性诱剂诱集的诱杀比分别为13.5︰1、23.5︰1;但其对稻纵卷叶螟的数量动态变化的监测与常规方法基本一致,蛾高峰出现日期准确。综合来看,性诱剂可用于湖南丘陵地区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的田间监测,为该地区统防统治技术的推广,特别是大面积植保无人机防治提供更加准确快速的预测信息,同时可显著降低人工测报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使用新型飞蛾诱捕器搭配性信息素对稻纵卷叶螟进行诱集,与人工赶蛾监测数据对比,明确新型诱捕器用于田间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飞蛾诱捕器诱集稻纵卷叶螟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的黏胶式诱捕器,监测蛾峰与田间赶蛾一致,且在水稻生长后期更能反映田间稻纵卷叶螟实际发生态势,可代替人工赶蛾作为田间稻纵卷叶螟预测预报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是危害陕南水稻的三大重要害虫,为了探索其生物防治方法,测试了不同厂家的7种诱芯对三大害虫的引诱活性,并比较水盆式和三角板2种诱捕器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诱芯A(中捷二化螟)、诱芯B(中捷三化螟)、诱芯D(纽康二化螟)、诱芯E(纽康三化螟)、诱芯G(广仁二化螟)均对二化螟成虫具有一定的引诱活性,以诱芯D效果最佳;7种供试诱芯均对三化螟无引诱活性;诱芯F(纽康稻纵卷叶螟)和诱芯C(中捷稻纵卷叶螟)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微弱引诱活性;2种诱捕器对二化螟诱虫总数差异显著。诱芯D较适合陕南水稻二化螟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稻纵卷叶螟和三化螟诱芯有待进一步开发,建议在田间应用中使用三角形诱捕器。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诱捕器、不同诱芯制作方法诱捕桔小实蝇效果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用自制诱捕器诱捕桔小实蝇比厂家生产的Steiner诱捕器效果好,在2个试验点诱杀效果分别提高了78%和49.8%。用棉花诱芯诱捕桔小实蝇效果比用诱蝇醚包装瓶直接当成诱芯使用效果好,诱杀效果分别提高30%~47%、50%~57%。  相似文献   

11.
性诱剂诱集稻纵卷叶螟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性诱剂诱捕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比较3种诱捕测报工具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的测报数据与其他2种测报手段基本吻合,对稻纵卷叶螟测报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杭州地区田间稻纵卷叶螟对不同组分雌性外激素的趋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 1999年 ,分别用日本、菲律宾和印度种群雌性外激素组分特征的性诱剂在中国浙江省杭州进行了稻纵卷叶螟 ( Cnphalocrocismedinalis)的性诱剂田间诱捕试验。研究发现 ,具有日本种群雌性激素组分特征的性诱剂对雄性稻纵卷叶螟的诱集效果好 ,其他性诱剂与之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梨小食心虫性诱剂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的重要果树钻蛀性害虫之一。目前,性信息素诱捕器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控,为提高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测报及诱捕效率,从两方面研究了梨小食心虫性诱剂对梨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采用了8个性诱剂产品诱杀梨小食心虫,同时每个诱捕器内设1、3、5、7、9、11个芯数,共6个处理诱杀梨小食心虫。结果表明,A诱捕性诱芯和C诱捕性诱芯诱捕效果最好;诱捕器的诱芯数量为1时引诱到的梨小食心虫数量最多。建议在田间测报和大量诱捕时,使用A诱芯,可达到较高诱捕量,同时也可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4.
通过食诱剂、稻田养鸭及两者组合对稻纵卷叶螟的控制效果及其对捕食性天敌的影响的研究表明,7月稻田养鸭+食诱剂试验区食诱剂对稻纵卷叶螟诱捕量少于食诱剂试验区,但差异不显著;8月稻田养鸭+食诱剂试验区食诱剂对稻纵卷叶螟诱捕量显著低于食诱区,8月15日和8月30日分别减少18.3%和32.7%,表明稻田养鸭和食诱剂有协同增效作用,减少了稻田中稻纵卷叶螟成虫数量。应用食诱剂显著降低了稻纵卷叶螟引起的水稻卷叶率,食诱剂、稻田养鸭和稻田养鸭+食诱剂的平均保苗效果为49.87%、68.47%和82.63%,表明稻田养鸭和食诱剂有协同增效作用,降低了稻纵卷叶螟的幼虫危害程度。鸭子的捕食造成了主要捕食性天敌类群数量和个体数量减少、优势集中度提高,在叶冠层活动以及个体微小的蜘蛛种类有存活优势,稻田养鸭对稻田蜘蛛的群落结构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性诱剂及诱捕器不同使用方法与诱虫量的影响进行观察研究,以期明确性诱剂诱捕器放置密度、高度、诱芯用量等较为合理的使用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从诱虫效果与节约成本来看,放置密度以每亩1个诱捕器为宜,单个诱捕器放置1个诱芯为宜;诱捕器在环境条件等相同情况下,放置在作物上方40~60 cm诱虫量最大。  相似文献   

16.
开展了63%甲维·抑食肼水分散粒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3%甲维·抑食肼水分散粒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效,在水稻纵卷叶螟卵孵化高峰至1~2龄幼虫盛期用药,可有效地控制水稻纵卷叶螟的危害,安全性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 利用人工合成大豆食心虫性诱剂进行大豆食心虫田间种群动态调查,结果表明:2006年哈尔滨地区大豆食心虫的发生期大约为1个月,高峰期为8月7日至8月14日左右,与传统的目测惊蛾法调查的结果基本一致。4种不同田间诱蛾方式研究表明:水盆的诱蛾效果好于诱捕器,加入少量杀虫剂后诱捕器防治效果达到43.82%,而水盆加入少量杀虫剂后效果没有提高。2007年大豆食心虫性诱剂在哈尔滨地区开展大面积防治试验,防治效果为45.9%。2008年单用性诱剂+诱捕器防效为50.0%,在诱捕器中加入少量杀虫剂防治效果达62.7%。  相似文献   

18.
桃小食心虫性诱芯合理有效使用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有效的使用信息素对害虫进行防治于减少农药的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探讨苹果园桃小食心虫性诱芯使用方法的试验中表明:性诱芯诱捕范围测试中,距离地边最近的20 m处诱捕量最大,距离地边180 m处仍具有诱捕效果;单个诱捕器不同信息素剂量中5个诱芯.束-1的诱捕器诱蛾量与1个诱芯.束-1存在显著性差异;诱捕器垂直于风向的间距在60 m时单个诱捕器的诱捕量最大,平均诱捕量达到89头,但间距从15~78 m平均诱捕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性诱剂迷向效果中,密度1680~3360个诱芯.hm-2诱捕量显著小于420~840个诱芯.hm-2的诱捕量,1680个诱芯.hm-2具有最高的迷向率达到87.21%。综合试验结果:生产大浓度性诱芯用于监测,低浓度性诱芯用于大量诱捕;840~1680个.hm-2的性息素浓度用于迷向防治。  相似文献   

19.
诱捕器与诱芯对小菜蛾的诱捕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寻找诱杀小菜蛾的最佳诱捕器与诱芯组合,试验比较了4种诱捕器和2种诱芯的诱蛾效果。结果表明,诱捕器诱蛾效果差异显著(P<0.05),诱蛾数量为屋脊型诱捕器>漏斗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干式圆柱型诱捕器。诱芯的诱蛾效果受诱捕器的影响,屋脊型诱捕器中,2种诱芯诱蛾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诱捕器中,天然橡胶塞诱芯诱蛾效果显著优于塑料毛细管型诱芯(P<0.05)。综合来看,屋脊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或塑料毛细管型诱芯、漏斗型诱捕器配合天然橡胶塞诱芯这3种组合的诱蛾效果最佳,适用于小菜蛾防治。  相似文献   

20.
性信息素防治技术一直是我国防治亚洲玉米螟的重要方式之一。为测试不同干式性诱捕器与不同浓度性诱芯对亚洲玉米螟雄蛾的诱捕效果,开展了捕虫室固定或摇摆、进蛾口口径、不同诱捕器类型对田间玉米螟雄蛾的诱捕试验,并对搭配4种性诱芯的桶状诱捕器在不同试验田诱捕玉米螟雄蛾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捕虫室固定的诱捕器比摇摆的诱捕器诱捕玉米螟雄蛾效果更好;②不同口径的塑料诱捕器中,外口直径14 cm诱捕器诱捕雄蛾效果较好,且对于相同口径诱捕器,橡皮性诱芯诱捕雄蛾效果优于牙签性诱芯;③比较桶状诱捕器、塑料诱捕器和三角板诱捕器,桶状诱捕器的诱捕雄蛾效果最好;④在玉米田、水稻田中,搭配2.6∶1-XP性诱芯的诱捕器诱捕雄蛾数量较多;在大豆田,搭配1∶1性诱芯的诱捕器诱捕雄蛾数量较多。综上所述,捕虫室固定、诱捕器进蛾口越大,诱捕玉米螟雄蛾效果越好;相同诱捕器,配置橡皮性诱芯诱捕雄蛾效果更好,不同作物田地的最佳性诱芯不同。结果为合理使用性诱捕器及性诱芯防治亚洲玉米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