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始建于1979年,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是黑龙江省建区较早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1万公顷。 一、核心区生态移民的迫切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社区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6月,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社区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匮乏,缺乏野生动物保护法制意识;(2)公众普遍对野生动物面临的威胁有较明确的认识,具有保护意愿,但缺乏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公众接受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本文针对广东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公众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至2008年,在白鹤GEF项目的支持下,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于每年5月在东北松嫩平原的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黑龙江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的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的向海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繁殖水鸟的地面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各个保护区繁殖水鸟的分布和种群动态。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本调查活动的重要目标物种。通过5年的调查,了解到松嫩平原的扎龙保护区是目前丹顶鹤最为重要的繁殖地,逾90%的繁殖丹顶鹤种群分布在扎龙保护区,但种群数量变动较大,变动幅度介于112–275只之间。良好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生境是丹顶鹤的繁殖种群保持稳定和增长的首要条件。通过给湿地供水可以缓解丹顶鹤繁殖栖息地的快速退化,但科学合理的供水机制是保证丹顶鹤繁殖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李玉文  舒展 《野生动物》2005,26(1):30-31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最大的鹤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所辖的扎龙湿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时对松嫩平原西部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湿地周边的人为干扰和旅游开发等活动,导致扎龙湿地遭到严重的破坏。目前扎龙湿地正面临着缺水、火灾、污染和资源枯竭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重要的鹤类繁殖栖息地和候鸟的停歇地。它目前正面临着威胁。威胁主要来自于当地人为了从沼泽地中把资源弄走去换成钱的做法。乔治·阿其波博士(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WWF为表彰他的自然保护工作,授予他金牌)呼吁要在扎龙自然保护区内妥善安排人类活动与鹤类的保护工作。同时他还希望,爱鸟旅游者能到扎龙去看看鹤类和其它150种鸟类,并对扎龙的保护计划给予财政上的支持。自1981年以来,我就开始在中国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进行鹤类研究。扎龙这块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对生物多样性中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生物物种的保护最近国务院己批复同意建立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具有极高生物学价值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一大鲵(俗名娃娃鱼)。目前;该区己有一所大鲵研究所,基本上解决了大鲵的人工繁殖难题。据了解,该保护区是全国首家保护大鲵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张家界成立首家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陈功建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国家不断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资源整合,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自然保护地已经成为趋势和重中之重。我国现在处于国家公园发展与探索的关键时期,不仅仅需要将保护工作作为头等任务,还需考虑当地经济发展与公园建设的关系,协调好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基于以上目的,本文对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黑龙江试点区域内)所涉及的保护地,包括:穆棱东北红豆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东宁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其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公众认知进行了实地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实际调研,调查结果表明:(1)该区域内经济发展依赖于森林资源,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经济作物种植或固定收入(工资或养老金);(2)资源开发过于单一与简单,无法从多个方面带动当地经济;(3)国家公园公众教育工作成效显著,社区居民与职工都十分了解与支持国家公园建设,但此态度大多建立在对未来国家政策以及发展前景的期许。最后,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对国有林区职工社会福利进行了预期,发现在虎豹公园试点期间,旗舰种数量明显增加,生态环境恢复较好,保护力度大,保护效果明显,但对经济的刺激较小,并未直接提高职工与居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职工对社会福利的提升有一定渴求,参考其他中国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的进程与经验,以上问题与矛盾在今后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8.
王建萍 《野生动物》2007,28(2):46-49
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以世界珍禽褐马鸡和以云杉、华北落叶松次生林植物群落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本文对该保护区的地理历史概况、野生动植物资源状况、社区经济概况、保护区建立建设的重要性、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素有鹤城之称的齐齐哈尔市召开国际鹤类学术讨论会期间,我采访了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其波先生,首先请阿其波先生谈谈对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印象和看法。他说:目前在扎龙保护区仍有居民活动,如  相似文献   

10.
1985年4月--1991年9月,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志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43只,回收15只。分析环志鹤类的回收信息,提供了在扎龙自然保护区繁殖的白枕鹤,丹顶鹤的越冬地点及迁徙路线的依据;本文还讨论了鹤类的捕损环志方法及影响回收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扎龙湿地丹顶鹤种群数量调查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野外调查以及人工驯养繁育丹顶鹤的数量统计,研究了近30 a(1981~2010年)扎龙湿地丹顶鹤种群的变动。结果表明,扎龙保护区野生丹顶鹤数量维持在300只左右,是我国最大的野生丹顶鹤繁殖种群,占世界迁徙野生丹顶鹤总数的25%,而这些主要得益于扎龙保护区再建区30 a来,通过严格管护、科学研究、社区共建、环境教育及实施有效补水等一系列举措,使保护区核心区生态完整性和原始性得以保持,湿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75.7%,为丹顶鹤等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同时保护区在人工饲养繁育丹顶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丹顶鹤人工驯养种群达到300多只,已成为中国丹顶鹤人工驯养繁育科学研究基地,保护区探索出的人工繁育丹顶鹤的野化途径和方法,对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的补充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南方自然保护区集体林比重较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突出。运用威胁因素分析方法掌握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的状况以及保护区与社区矛盾所在,针对性地采取适应性管理措施,是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用头脑风暴等方法找出主要保护对象面临的威胁因素,用矩阵分析等方法对各种威胁因素进行威胁程度排序,用逻辑框架的方法找出威胁因素产生的原因、危害方式、危害区域。经过分析,该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面临的威胁因素按照威胁程度从高到低为:林火隐患,薪柴采集,偷猎和非法猎捕,道路建设,非法采伐林木,非法旅游,非法采集,放牧。针对这些威胁因素,提出了运行机制、管理体制、政策和技术支撑、人力和资金保障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宁陕自然保护区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的东缘地带,也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向东延伸的纽带,更是秦岭大熊猫保护区群最有保护价值的保护区之一。本文阐述了宁陕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状况、建立的重要性及大熊猫的种群状况、社区经济概况、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并提出了保护区存在的问题及具体的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疆哈纳斯湖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纳斯湖保护区面临着既要开展旅游,又要加强保护的繁重任务,迫切需要找到彼此协调的办法。本文讨论了关于该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问题,提出了按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模式的要求行事、加强生态旅游建设、重视监测系统建立、建立基金筹措和收支管理机制以及制定生态旅游指南等具体意见,供有关方面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铜壁关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区系复杂,物种丰富,特有种多,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保护区至今尚未升为国家级,保护区级别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困扰着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建议成立保护区管理局,理顺管理体制,扩大保护区面积,尽快升为国家级保护区,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开展生物多样性动态长期监测,了解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探明生物多样性变化过程及影响因素是制定有效保护措施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在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10年野生动物多样性动态监测,新发现保护区分布哺乳动物7种、鸟类98种,内蒙古鸟类新纪录2种,内蒙古蛇类新纪录1种。但也未发现一些以往有记录的物种,需要进一步强化野生动物多样性监测,探明物种变化的原因。后续监测工作引入了非损伤采集动物粪样提取DNA技术,从而深入了解保护区野生动物种群长期稳定的遗传学和空间分布特征,为有效管理自然保护区珍稀野生动物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研究是自然保护区制定管理和保护规划的重要依据。本研究以黑龙江老爷岭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9—2019年3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度与转移矩阵模型对该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选择斑块数量和香农多样性等景观指数对其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是老爷岭保护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约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95%,且1999—2019年呈稳定趋势(K=-0.017)。从景观格局变化来看,老爷岭保护区的景观呈破碎化趋势,其中斑块数量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变化最大。从时间跨度来看,1999—2009年是老爷岭保护区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时段,自2009年后老爷岭保护区建立,保护区内的土地利用动态度指数和景观破碎化程度均在降低,这说明老爷岭保护区成立后,随着管理和保护力度的加大,保护区内的林地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景观破碎化程度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8.
福建漳江口水鸟资源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战宁 《野生动物》2006,27(4):20-23
2003年1月至2006年3月,对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鸟资源进行了调查,共发现水鸟33种(亚种)8442只,其中小白鹭、绿翅鸭、红嘴鸥数量是本调查期所调查到数量最多的3种水鸟,分别占调查总数的16.5%、23.5%和10.0%。另外,冬候鸟是本保护区水鸟中占优势的生态类群。随着保护区滩涂的高利用率,使水鸟食物种类及数量急剧减少,从而严重影响水鸟的栖息生存。因此,加强对保护区规范建设、科学管理和充分协调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保护区建立之前,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部叶日藏族居民,把狩猎收入作为主要经济来源。在狩猎中,出于对自然的崇拜,禁止到神山周围去狩猎,并严格限制狩猎期、地点、数量及工具等,故形成了如同现代科学方法规划和管理的猎场。从而为栖息在这里的多种珍稀野生动物创造了适宜的繁衍生息条件,促进了种群数量的长期稳定发展,基本做到了资源的永续利用。这种宗教信仰和传统狩猎习俗所起到的客观保护作用,值得在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工作中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