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百合鳞茎带菌及种球消毒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诚 《植物保护》1994,20(4):24-25
百合是甘肃兰州、平凉等地广泛种植的名优特产,栽培历史悠久。但其赖以繁殖的肉质鳞茎适宜病菌的繁衍栖息,是百合枯萎病、白绢病、根腐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源。据甘肃产区调查,每年因种球带菌导致发病百合减产达30%以上,严重影响商品百合的安全贮运和品质,成为当前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于1990—1993年进行了百合鳞茎带菌及种球消毒方面的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鳞茎带菌检验 每年收获前从兰州、平凉等地的自然病田中采集百合鳞茎,分别取其根和鳞片按常规方法在PSA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分离,经统计鳞茎带菌率及各菌株的出现频率,并将其纯化后分别用水培和土培法做致病性测定。水培:挑选健康的百合鳞茎在15℃的黑暗处放置1月左右,  相似文献   

2.
NaCl胁迫对兰州百合苗期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温室条件下,对苗期的盆栽兰州百合进行不同浓度的NaCl(0,0.2%,0.4%,0.6%,0.8%NaCl水溶液)胁迫试验。结果表明:在胁迫的30 d时间内,NaCl胁迫造成兰州百合植株的生根数目减少,高度增长缓慢,花卉质量变劣。同时使百合各组织(根、鳞茎、茎和叶)生物产量减少。NaCl胁迫也导致百合叶片细胞膜透性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同时可溶性糖含量也呈现减少的趋势。兰州百合可耐0.4%NaCl胁迫。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的大花天竺葵 Pelagonium grandiflorum 上发现了一种新的细菌病害,其症状是在植株近地表和主茎分枝处产生许多大小不一的由混乱生长的小芽和小叶组成的瘤状物,直径0.5~5cm。根据症状暂名为天竺葵叶瘿病。这种病害是由植病细菌 Rhodococcusfascians(Tilford)Goodfellow 引起,其寄主范围很广,能为害18个科30个属的植物,在香豌豆上引起带化症状,叫香豌豆束茎病。病菌通过土壤、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传播,  相似文献   

4.
百合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鸿文  潘晟 《植物医生》2001,14(2):30-30
百合病虫害种类不多 ,危害严重 ,常发年份损失率达30 %~60 % ,抓好百合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是保证百合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一、百合主要病虫害种类1.百合灰霉病。主要危害叶片 ,也侵染茎、花、芽及鳞茎。叶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 ,黄褐色或红褐色 ,病斑中心为浅黄色 ,边缘紫红色或淡红色。天气潮湿时 ,病部产生灰色霉层 ;干燥时 ,病斑变薄而脆 ,半透明状 ,浅灰色。病斑扩展后 ,使叶片枯死。茎和花受害 ,似开火烫状 ,变褐后腐烂。茎部腐烂 ,产生淡褐色溃疡斑 ,极易风折。幼株受侵染多使生长点死亡。有时也侵染鳞茎 ,可使鳞茎腐烂。灰霉病菌…  相似文献   

5.
百合鳞茎斑点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1年在浙江湖州市和杭州市采集得百合(Lilium brownii F. E. Brown var. viridulum Baker)鳞茎有褐色斑点的标本104份,分离出纯菌株108个。鉴定为2个镰刀菌种:Fusarium solani(Mart.)Sacc. 和F. oxysporum Schlecht. F. solani出现频率84.3%,占优势.田间调查和接种试验证明F.solani是百合鳞茎褐色斑点病主要致病菌。在20种植物上接种试验结果表明:F.solani对百合有专化性,因此鉴定其病原菌为茄病镰孢一个新专化型:Fusarium solajni f. sp.lilii Wang.  相似文献   

6.
任爽 《植物医生》2002,15(2):31-31
百合属百合科百合属 ,多年生宿根植物 ,又名野百合、药百合。由于百合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及栽培价值 ,是滋补上品及高档名花 ,因此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发展很快。但百合栽培过程中常常遭受多种病害的威胁 ,主要有百合疫病、叶枯病、鳞茎基腐病、病毒病等 ,这些病害常常混合发生 ,加重了危害的程度。1百合几种常见的主要病害1.1百合疫病导致百合茎叶腐烂 ,植株倒伏 ,影响产量。主要危害茎和叶片 ,叶片上产生水渍状灰绿色至褐色大斑 ,无明显边缘。发病严重时 ,花、鳞茎呈现水渍状褐色斑 ,腐烂 ,天气潮湿时病部长出稀疏的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7.
江西百合害虫种类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佩兰  金伟 《江西植保》2000,23(3):85-86,89
我们自 1 995~ 1 999年 ,先后在万载、泰和、丰城、万安、新建、南昌等县 (市 )进行百合害虫种类调查 ,共采到标本 5千余号 ,经鉴定 ,为害百合的害虫共计 2个纲、1 3个目、3 3个科、5 1种。1 昆虫纲1 .1 弹尾目 COL L EMBOL A1 .1 .1 长角跳虫科 Entomobryidae白长角跳虫 Tomocerus sp.为害鳞茎。采地 :万载、丰城、新建。1 .2 虫非蠊目 BL ATTARIA1 .2 .1 虫非蠊科 Blattidae美洲大蠊 Periplaneta americana Cinnaeus为害贮藏鳞茎。采地 :南昌。1 .2 .2 姬蠊科 Pseudomopidae德国小蠊 Blattella germanica(L innaeus)为…  相似文献   

8.
百合枯萎病又称茎腐病 ,半知菌类真菌是百合生产上的重要病害。染病株初期表现生长缓慢 ,下部叶片发黄失去光泽 ,后症状渐向上扩展 ,最后全株叶片萎蔫下垂 ,变褐后枯死。此外 ,尖镰孢菌百合专化型还可侵染鳞茎外皮基部 ,基盘上出现褐色坏死或腐烂 ,造成鳞片散落。从病鳞茎长出的植株叶片发黄或变紫 ,花茎少且小 ,鳞茎没有全部烂掉时就裂开 ,引起鳞茎腐烂后枯死。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鳞茎内或以菌丝体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 ,成为翌年初侵染源。该病常与百合其他地下根腐、鳞片腐等同时发生 ,带病鳞茎和污染的土壤是该病主要侵染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检测和鉴定采自江西省莲花县百合样品.[方法]利用已报道侵染百合的3种主要病毒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LMoV)、百合无症病毒(lily syptomless virus,LSV)的特异性引物对样品进行RT-PCR分...  相似文献   

10.
郁金香和百合是最重要的百合科球根花卉。病害是制约郁金香和百合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了国内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主要病害和病原。国内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主要病原真菌有镰刀菌、灰霉和炭疽菌;主要病原细菌有萎蔫短小杆菌、果胶杆菌属和迪基氏属软腐细菌;主要病毒有郁金香碎色病毒、百合斑驳病毒、百合无症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等RNA病毒。主要植物病原线虫有短体线虫、茎线虫和滑刃线虫。线虫取食伤害郁金香和百合的根、鳞茎和芽,促进病原真菌和细菌对植物的复合侵染;毛刺属和拟毛刺属线虫除侵害郁金香和百合,还作为介体向植物传播烟草脆裂病毒。为害郁金香和百合的线虫,南芥菜花叶病毒、草莓潜隐环斑病毒和番茄环斑病毒等RNA病毒是与郁金香和百合相关的主要进境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也介绍了鉴定这些病原的常规方法和新方法,为建立郁金香和百合主要病原的检测检疫体系提供技术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刺足根螨危害切花百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在云南呈贡县斗南乡调查时发现一种危害百合鳞茎的螨类害虫,该螨开始聚于鳞茎周围活动,刺吸鳞片,当鳞片腐烂便集中于腐烂处取食(封面彩图).鳞茎受害后组织坏死、腐烂,造成地上部植株矮小、瘦弱,花朵不开或畸形开放,花朵小,无鲜艳的颜色,严重影响百合切花品质.据调查受害率一般在25%~40%,危害严重的可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2.
郑耘  陈富华  崔澍  陈枝楠  吴琼 《植物检疫》2005,19(3):158-159
本文采用DAS-ELISA、RT-PCR方法从隔离试种的进口荷兰百合中检出百合无症病毒,并通过对RT-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验证,确认进口的百合携带有百合无症病毒(LSV).  相似文献   

13.
三种化学物质诱导观赏百合青霉病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杨酸、纳米硅、氯化铵等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青霉病的抑菌活性和诱抗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化学物质对观赏百合青霉病菌抑菌率较低,最高仅为5.6%。3种化学物质处理百合鳞茎后,表现出较高诱导抗病性。在100、50和25μg/ml浓度下,水杨酸的诱导抗病效果最好,分别为79.09%、69.28%和61.96%。浓度为100μg/ml的水杨酸、纳米硅和氯化铵处理观赏百合鳞茎后,再进行挑战接种,1d后鳞茎组织内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浓度为100μg/ml的3种化学物质处理百合种球在2℃条件下贮存4个月后,青霉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水杨酸、纳米硅和氯化铵处理的诱导防治效果分别为60.89%、55.56%和35.31%;处理种球种植后能够正常萌发,出苗率分别为91.67%、90.83%、90.83%。  相似文献   

14.
百合枯萎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百合枯萎病是甘肃省百合产区近年来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研究证明,百合枯萎病系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 Sheldon)和茄病镰刀菌[F.solani(Mart.)Sacc.]侵染所致。病菌以菌丝体在种球内,或以菌丝体、厚垣袍子及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病害的发生与连作、线虫、栽培技术及气候因素等密切相关。多菌灵对此病有显著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有效控制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的发生为害,2015-2020年研究了该病在黄岩的发生情况、影响该病的因素以及防控病害的措施,明确了引起黄岩西部山区甘薯茎基部腐烂的病原菌包括甘薯茎腐病菌(Dickeya dadantii)、甘薯基腐病菌(Phomopsis destruens)、甘薯根腐病菌(Fusariu...  相似文献   

16.
从荷兰进口的百合鳞茎和木屑介质土(保湿材料)中分离到一种滑刃线虫,通过用荷方的百合保湿材料和种球作盆栽生长观察,以及用分离到的该种线虫再回接到盆栽植株上作试验,结果发现:这种滑刃线虫在木屑介质土中能长期生存。生长繁殖4个多月后其线虫群体数量基本不变。该线虫没有自然侵害百合植株。将这种线虫人为接种到百合的花蕾和嫩头上,产生了危害症状,接种在百合叶片上,不能产生危害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百合根腐病是严重为害百合鳞茎的一种土传病害,其病原种类多样,已成为遏制百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从百合根腐病的病样中分离得到多种分离物,选取其中2种做进一步鉴定。【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发生的百合根腐病样品进行病原分离,进一步通过形态观察、ITS和tef1序列比对以及致病性测定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明确引起百合根腐病的病原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和茄病镰刀菌百合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 sp. lilii Wang)。【结论】研究从江西余江区采集的龙牙百合病鳞茎组织上分离得到两种代表性镰刀菌,分别为藤仓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百合专化型。研究结果为百合根腐病的预防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亚洲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亚洲百合"精粹"(Lilium Asiatic 'Elite')的鳞片、再生形成的叶片和鳞片叶为外植体,进行了不定芽的诱导分化、试管苗小鳞茎诱导、卡那霉素抗性筛选等研究,建立了亚洲百合遗传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鳞片诱导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2 mg/L,试管苗小鳞茎诱导培养基为MS IBA 0.5 mg/L 70 g/L蔗糖,试管苗叶片分化培养基为MS TDZ 1.0 mg/L NAA 0.2 mg/L,试管苗鳞片叶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2,4-D 0.1 mg/L.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表明,百合叶片的卡那霉素选择压为80 mg/L,鳞片叶为115 mg/L.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特异性检测百合X病毒(LVX)、百合无症病毒(LSV)及百合斑驳病毒(LMoV)的单一、双重及三重PCR体系并对各体系的灵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PCR体系可检测的LVX最低浓度在1×10-7μg/mL,LSV最低浓度在1×10-8μg/mL,LMoV最低浓度在1pg/mL;双重PCR体系可明显检测的LVX、LSV最低浓度在1pg/mL,LSV、LMoV最低浓度在1ng/mL,LVX、LMoV最低浓度在1pg/mL;三重PCR体系可明显检测的LVX、LSV和LMoV的最低浓度为1ng/mL。  相似文献   

20.
以18S rRNA为内参照的多重RT-PCR检测3种百合病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多重PCR体系各成分和循环参数进行了摸索和优化,建立了以18SrRNA为内参照的同时检测3种百合病毒的多重RT-PCR体系,所检测的3种病毒是黄瓜花叶病毒(CMV)、百合斑驳病毒(LMoV)和百合无症病毒(LSV)。它们为侵染我国百合的主要病毒。在RT反应体系中加入3种病毒和18S rRNA的特异性反向引物的混合物,使反应体系中各反向引物终浓度均为0.5μmol/L,反转录酶(AMV)反转录合成各病毒和18SrRNA的互补第一链cDNAs。多重RT-PCR条件实验显示:将标准RT-PCR体系中的Taq HS DNA聚合酶量改为0.100U/μL,Mg2+浓度改为4.0mmol/L,各引物浓度选择0.2μmol/L,那么25个循环反应以上就能在一个反应管中以18SrRNA为内参照同时检测百合中的3种常见病毒。用该体系检测了10个百合样品,同时与32P同位素标记膜杂交检测作对照,结果显示,该检测体系检测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