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戈壁生态农业基地栽培的西瓜口感佳、品质优,备受消费者青睐。为丰富戈壁地区的西瓜种植品种,满足消费者对特色西瓜的需求,作者引进13个特色礼品西瓜品种开展早春茬西瓜栽培比较试验,以筛选适合戈壁地区日光温室种植的西瓜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黑帅、彩虹金雷、金红雷的产量较高,皮色、瓤色、口感等性状符合市场需求,且瓜皮较厚,耐储藏,耐运输,适合在酒泉戈壁日光温室内进行早春茬种植。  相似文献   

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西瓜品种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引进的8个西瓜品种为试材,在三亚地区进行西瓜品种田间比较试验,从产量、单果质量、中心糖含量等8个农艺性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估,以筛选适合三亚地区种植的西瓜品种。结果表明:综合性状关联度排序靠前的2个品种为"龙盛佳美"和"丰美1号",表明这2个品种的综合性状最优,适合在三亚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福州地区早春西瓜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福州地区早春栽培的西瓜品种,特引进23个不同类型西瓜品种进行试种,比较各品种的适应性、抗性、产量和品质。试验结果表明,新天玲、惠玲、小玉八号、金玉玲珑、黑武士和宝凤6个品种可作为早春品种在福州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选用6个礼品西瓜品种进行秋季大棚栽培的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惠兰、花花公子2个品种在田间表现较好,产量、果实品质和商品性等方面表现均较为突出,适合昆山市秋季大棚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为了鉴定西瓜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品种特性,筛选适合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栽培方式和综合性状优良及适合设施栽培的西瓜品种,笔者引进和征集了共253个小果型和中大果型西瓜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根据其综合表现,从中筛选出表现较优的小果型西瓜品种16个,中大果型西瓜品种18个,推荐参加2010-2011年海南(三亚)西瓜品种生产试验,为西瓜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礼品小西瓜早春保护地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合海门地区春季设施栽培的小西瓜品种,引进6个小西瓜品种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秀玲、春秀2个品种早熟、优质、高产、抗病,适宜海门地区早春设施栽培;早兰果皮极薄,瓤色金黄,产量和商品率较高,可进一步示范种植,增加品种花色。  相似文献   

7.
2008-2009年度海南省西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鉴定西瓜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他重要品种特性,筛选适合不同生态区域、不同栽培方式和综合性状优良及适合设施栽培的早熟西瓜品种,在农业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于2008-2009年度开展了海南省西瓜品种比较试验。引进和征集黑美人类型西瓜、小果型有籽西瓜、小果型无籽西瓜、普通无籽西瓜和普通有籽西瓜等5组类型共262个品种试种,根据其综合表现,从中筛选出表现较好的西瓜品种23个,推荐继续参加2009年西瓜品种比较试验或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8.
日光温室西瓜嫁接砧木筛选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筛选出适合内蒙古地区温室西瓜嫁接栽培的优良砧木,以西瓜品种‘国豫2号’为接穗,与引进的7个南瓜砧木品种进行了嫁接试验,试验对不同砧木嫁接西瓜与自根苗西瓜的嫁接成活率、田间生长表现、果实性状及产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铁木真’、‘京欣砧3号’、‘正大亲兄弟’作砧木的嫁接西瓜苗综合性状较好,表现为嫁接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亲和力好,定植后生长势较强,抗病性强,667 m2产量达到3 500 kg,对果实品质基本无影响,适宜作为当地日光温室西瓜嫁接栽培的砧木。  相似文献   

9.
通过特色蔬菜品种展示,筛选出适合余庆县栽培的优良品种.适合推广的品种有:实心小冬瓜抗性较好,667m2产量6 825.0 kg、产值13 650元;水果黄瓜667 m2产量3 465.6 kg、产值9 695.4元.建议逐步推广的品种有:补肾菜(黄秋葵)、红秋葵、变色瓜等.巨型大南瓜、南瓜辣椒等品种可作为观赏品种栽培发展.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菖县位于鲁东南部,年平均气温12.1℃,年降雨量873mm,光照充足,全年无霜期184d,属温带季风气候,适宜西瓜生长。为确保西瓜优质、抗病、高效,我们通过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鲁东南地区早春栽培的西瓜品种。试验通过早春栽培的3个西瓜品种对比,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种植效益较高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6个西瓜品种、2个砧木品种和2种栽培基质进行交叉组合试验,筛选最适合在渭南地区日光温室种植的西瓜新品种及嫁接砧木组合。结果表明:6个西瓜品种中嘉年华、福运来与砧木的亲和力最好,嫁接成活率高,且产量高,抗性强,优选嘉年华、福运来作为主栽品种;铁木砧嫁接成活率高于抗寒将军,可作为主要的砧木品种;市售普通基质培育嫁接苗的成活率高于自配营养土,应积极采用基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2.
张盈科 《蔬菜》2014,(4):10-11
引进8个小西瓜品种进行早春温室栽培试验,从生物学性状、果实性状和产量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合渭南市设施栽培的优质高产抗病品种。结果表明:福运来综合性状最好,应大力推广种植;秀丽次之,可适度规模种植;天下一产量表现突出,可在大、中拱棚中推广种植,但考虑到消费习惯,该品种适合外销。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杭州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西瓜品种,我们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蜜童、农科703、新仙都、美都的单瓜重较为适中,产量较喜人,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分布均匀,果形指数较好;嘉年华五号综合性状良好,每hm~2产量高达58829.4kg,可作为大众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14.
嫁接砧木对小果型西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筛选出适合浙江地区小果型西瓜嫁接的砧木良种,选取了2种类型6份砧木品种进行了小果型西瓜嫁接栽培试验.综合考察不同类型砧木品种对小果型西瓜的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的植株长势和和嫁接对接穗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甬砧5号嫁接成活率为98%,嫁接成活率高,亲和力好,高抗枯萎病,长势稳健,比自根苗增产25.2%,接穗果实品质无影响,筛选出了适宜浙江地区小果型西瓜嫁接栽培的砧木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西瓜品种‘早佳’(8424)为试验材料,采用中华蜜蜂授粉、人工授粉和激素处理(氯吡脲处理)3种坐果方式,研究不同坐果方式对设施长季节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蜜蜂授粉西瓜的单瓜质量比人工授粉和激素处理西瓜略小,但是蜜蜂授粉通过增加西瓜商品瓜数提高了西瓜的产量,蜜蜂授粉西瓜平均667 m~2产量比人工授粉处理增加2.68%,比激素处理增加9.60%。在品质方面,蜜蜂授粉极显著地降低了西瓜畸形率,蜜蜂授粉、人工授粉和激素处理西瓜在整个收获期平均畸形率分别为13.54%、19.16%和25.90%。蜜蜂授粉后西瓜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高于人工授粉和激素处理,蜜蜂授粉西瓜的平均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9.72%,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11.51%。因此中华蜜蜂是适合设施长季节栽培西瓜的授粉蜂种,可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刘剑眉  赵铭  韩蓉  刘志华 《蔬菜》2018,(3):58-60
为给西瓜高效设施栽培以及品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连栋大棚和钢架大棚对不同西瓜品种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栋大棚和钢架大棚种植的同一西瓜品种在生长势、果皮色、肉色、中心糖度、质地等方面的表现相似,但连栋大棚种植的西瓜生育期提前,钢架大棚种植的西瓜个头更大、产量更高;2种栽培模式下,耐低温、弱光的早熟品种X9-2的综合性状优于其他一般早熟品种,适合西瓜早春设施提早栽培。  相似文献   

17.
以11个椭圆大果型西瓜品种为试材,通过调查比较各西瓜品种的物候期、坐果习性、产量及果实品质等农艺性状,研究各品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各西瓜品种之间数量性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并筛选出3个综合表现优良的优质西瓜品种,即糖老大898、优选西农八号和农科大六号,适合长春及周边地区种植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适宜宜昌地区的小果型西瓜品种,引进5个红瓤西瓜和5个黄瓤西瓜品种,进行品种间抗病性、产量、品质的比较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3个品种在植株长势、坐果率、抗病性方面均表现良好,从品质、产量、耐储运性方面综合考虑,红瓤西瓜众天红,黄瓤西瓜惠兰及众天朝霞表现优良,推荐宜昌瓜农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重庆高山产业优化升级,针对高山西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利用鲁渝协作农业专家顾问团科技合作项目,在重庆高山地区开展露地西瓜品种引种筛选试验,总结推广了高山露地西瓜栽培技术,并推荐了适合当地种植的小西瓜品种红灵、金芒,大西瓜品种WL21097。  相似文献   

20.
本文引进了多个宁夏露地压砂西瓜品种,并对这些品种进行抗逆性、品质、产量与效益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抗病早冠龙"在本试验中表现突出,其次是"陇抗九号",均具有抗逆性强、糖度高、口感好、品质优、皮脆、瓤沙等特点,而且产量、效益较高。本次西瓜筛选试验成功弥补了延庆林下、露地西瓜种植品种的短缺,为延庆露地西瓜的种植提供了参考,有很好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