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对城市公园建设关注度的欠缺,导致目前部分城市公园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且存在影响城市空间品质、功能单一和忽视城市文脉等问题。本文结合环境设计伦理学的基本原则,针对城市公园的伦理缺失,提出其伦理环境建设的理念,以期对今后城市公园建设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赵晟业 《现代园艺》2024,(5):168-172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病加剧以及后疫情时代造成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身心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亲近自然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疗愈景观作为一种新的景观形式,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变化。为探讨如何在城市公园中融入疗愈景观,以缓解市民在疫情后所面临的身心压力。从植物配置、光影氛围、人性化设施融入、文化融入和运动方式等方面,深入思考疗愈景观在城市公园中的功能发挥,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精神和安全需求,并提出疗愈景观在城市公园中的新体系、新方向,以期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韩益河 《现代园艺》2014,(18):82-82
植物景观是城市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要,又满足了城市生态建设的基本要求。当前我国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还存在着较多问题,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以人的需求为主要考察因素。本文针对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问题,参照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从普通民众的心理需求出发,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植物景观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探讨LAF景观绩效对城市公园景观社会价值评价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园景观最易被人们注意并使用,因而是最受关注、争议性最高,也是最具价值的景观实践。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城市公园的产生与发展,归纳了其为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人的需求而反映出的社会价值,介绍了LAF的LPS计划对景观社会价值的评价方法;并选取了该计划中的2个城市公园案例,以探讨城市公园景观在社会中体现出的实际价值;最后简要总结了城市公园景观具有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景观设施作为城市公园中“人”与“环境”的重要纽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参观者用户意识的提升,如何建设舒适宜人的城市公园成为更重要的议题,而单单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景观设施早已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新背景下景观设施应承载着互动性、教育性、文化性等多种特性。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城市公园景观设施现状,并提出交互性景观设施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沙湾公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其性别、年龄、职业、沙湾公园的使用情况和对沙湾公园的自然教育需求。结论显示,市民对城市公园开展自然教育有很高的需求,城市公园是市民接触自然重要窗口,城市公园应该建立自然教育基地,引入自然教育理念的环境解说系统,建立自然教室和开展相关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园绿化养护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宇静 《现代园艺》2013,(24):193-193
城市公园的存在,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又能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修复与平衡起到促进作用,所以搞好城市公园的绿化养护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相关工作经验,对如何搞好城市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提出部分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园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供市民休闲娱乐的社会功用。当前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使得城市公园建设发展迅猛,满足市民健康需求的城市花园与市民生活联系日益紧密。然而当前大多数城市花园还存在着基础建设不足,缺乏设计理念与文化内涵等问题。从现有城市公园存在的问题着手,采用环境设计相关理论与实践思想,对建设当下能满足市民健康需求的绿色生态环境景观提出设计方案,旨在提升城市公园功能价值与文化品位皆佳的市民放松活动场所,对进一步提高城市影响力和竞争力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城市公园规划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能够为老年人创设良好的休息环境,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当前城市公园规划的现状进行讨论,且提出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及方法。城市公园规划中,需要清晰老年人群的特点,合理合计服务半径,创造多样化的互动交往空间,且通过无障碍设计、植物搭配等方式,满足老年人集体娱乐、安静休息的需求,促进现代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邱靓  陈海霞 《现代园艺》2019,(11):138-139
对长沙市3个城市公园的园林景观进行调查,分析和总结了长沙市城市公园的景观规划、功能分区和植物造景的特色,并针对长沙市城市公园的景观营造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旨在为长沙市城市公园的发展和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由此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休闲意识的崛起,城市公园在城市中的特殊地位,使城市公园的休闲空间成为户外休闲首选。本文以老年人的行为特征为起点,研究老年人对户外休闲空间的需求,从微气候的营造、空间的优化与整合、活动设施的增加与丰富、公共设施配套的完善、地域元素的植入与表达等方面提出城市公园休闲空间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花卉》2018,(24)
现如今,城市公园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也会结合其公园施工特点,对所采用的主要施工技术以及应用要点进行着重的分析,并根据城市公园的实际发展需求,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施工强化措施,以便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人们对精神需求和生活品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而城市公园正好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城市公园是居民的主要休闲活动场所,而城市公园中的无障碍设计能够满足各种弱势群体对公园的使用需求,使弱势群体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中,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处与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钟莉  黄莹  阙欣欣 《北方园艺》2015,(17):197-200
新时期循环经济理论为城市公园建设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公园,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园林行业的必然趋势。现以桂林园林植物园作为研究个案,基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视角,对桂林园林植物园的建设模式和发展策略进行分析研究,由此总结出桂林园林植物园生态、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和以政府-植物园-企业-社会"四位一体"运行机制,试图探求城市公园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方法,促进自然与人、人与人和谐发展,以期对循环经济型的城市公园建设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5.
路琳 《花卉》2020,(6):85-87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当地居民主要的休闲娱乐场所,又能调节当地的生态环境,是对外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当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园景观的创新性明显不足,把地域文化作为设计灵感运用到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既能够提升城市公园景观特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追求和使用需求;又能让城市公园作为表达载体,把无形的地域文化展现在公众面前,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增强公园的文化底蕴。本文主要对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今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一点儿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孙锋 《花卉》2019,(12):81-8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公园的需求逐渐从满足基本生理需求向更高层次的心理和文化发展。城市公园不再具有简单的景观功能,也是人们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场所。本文主要讨论了中国城市文化主题公园的现状,介绍了城市主题公园的设计策略,探讨了城市主题公园人性化功能空间的创造。提出了城市主题公园创新战略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园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城市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游览观赏的场所,同时也是重要的防险避灾的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水平的发展,城市公园建设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近年来,政府部门在公园环境改善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并采取了加强绿化、免费开放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都有效地提高了公园的功能和服务水平,但同时也给城市公园的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城市公园的管理应当同时符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本文根据城市公园管理的实际经验,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城市公园人文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提出了景观设计的要点,探讨了不同人群内心深处对景观的需求,提出了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营造安静、祥和、舒适的公园环境。  相似文献   

19.
以老年人的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在呼和浩特市的10个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归纳,分析老年人对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实际需求,最终得到5个老年人偏好的景观空间:静谧休闲开阔空间、健身锻炼运动空间、植物康养生态空间、文化交流传承空间、亲子嬉戏互动空间。此次探究结果可为今后城市公园老年景观空间的营建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韦盛波 《花卉》2021,(12):81-82
本文主要对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和功能进行相关研究,探讨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特色在城市中的建设,以及常用的城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方式和功能,并进一步提出具体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