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板栗数燕山"。燕山山脉独特的地理、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燕山板栗优良品质。以怀柔、密云、迁西、遵化、迁安、兴隆、宽城、青龙等燕山板栗主产区,栽培面积360多万亩,年产量达到12-15万吨左右。笔者作为怀柔板栗产业工作人员,近年来重点对以迁西、怀柔为代表的燕山板栗产业进行了实地调研总结,以期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促发展。一、迁西板栗生产和购销基本情况迁西板栗种植面积保有量70余万亩,4000余万株,年均产量在5万吨左右,从事板栗产业的人均产  相似文献   

2.
一是特色产业带动就业。怀柔是中国的板栗之乡,现有板栗28万余亩.年产量始终稳定在1000万公斤以上。多年来.作为怀柔区的农业主导产业,吸纳了全区4万农民就业.与之相关的还有板栗收购、板栗加工、板栗销售等。  相似文献   

3.
板栗透翅蛾(AegeriamolybdocepsHampson)据资料记载在山东省板栗产区普遍发生。近年在我省部分板栗产区发生板栗透翅蛾,为湖北新记录;其在罗田、麻城、襄阳、京山、随州、安陆、孝昌、大悟、应山等县市的板栗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逐年加重,发生面积逐渐扩大;主要为害3~10a生幼树,为害率30%左右。以幼虫串食枝干皮层,主干下部受害重,受害部位皮层隆起、开裂,成坏死疤,影响营养输导,使树势衰弱;如环食树干一周,则全株枯死。该虫只为害板栗,是目前栗树上危险性比较大的害虫。1生物学特性板栗透翅蛾一年发生工代,多…  相似文献   

4.
我国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板栗生产、贮藏、加工、贸易等方面概述了中国板栗产业现状。中国板栗生产存在良种化程度低、贮藏和加工水平落后、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为提高我国板栗产业发展水平,提升我国板栗产业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提高良种化程度、提升贮藏和加工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的板栗,具有耐旱、适应性强等特点,果实营养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辽宁省是我国板栗主产区之一,板栗种植主要分布在丹东、鞍山等地,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之一。文章从良种接穗准备、嫁接改造、接后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实生板栗的嫁接改造技术。  相似文献   

6.
板栗是我国一种优良干果树种.板栗枝干病害是板栗病害中最严重的病害,对板栗产量影响很大.主要针对安徽板栗生产实际,通过对板栗枝干病害与栗园郁闭度、板栗品种、树龄等林分因素以及与土壤种类、土壤肥力、地形地貌、栗园小气候等环境因素关系的分析,发现板栗枝干病害的发生、发展主要是由于造林地选择不当、管理不善.树龄、郁闭度等林分因子,坡向、坡位、海拔高度等环境因子,以及温湿度、光照等气候因子也与板栗枝干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关系.同时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 栗疫病(Endotihia Parasitica)是欧、美洲板栗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国1913年在河北昌黎首次发现,以后山东、浙江、河南等省相继发生。七十年代以来,河北、辽宁、江西,江苏等省栗疫病逐渐严重。进入八十年代,河南的林县、罗山等板栗产区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板栗疫病。据1990年对河南几个板栗重点产区调查,西峡县板栗产区,  相似文献   

8.
板栗丰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是重要的出口物资之一。为尽快改变目前平均株产不足2kg的低产局面,于1989~1990年进行板栗施肥、修剪和去雄等诸方面的试验研究,以谋求为其增产提供必要数据和具体方法。一、材料与方法该研究是在河南新县5个乡镇进行,均采用单因子试验,试材是板栗嫁接树,品种为二板栗,其立地条件为梯田,土壤肥力较低,未行间作。为确保试验的准确  相似文献   

9.
气候和立地条件对板栗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板栗生长结果的主要因素———气候和立地条件进行分析和阐述。明确了依气候差异及板栗生物学特性划分为六个产区,并在同样的气候条件下,立地条件对板栗产量和品质起更重要的作用。板栗适宜种植在花岗岩、片麻岩发育的棕壤和淋溶褐土上;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及质地等理化性质与条件是影响板栗产量的因素,而铁、锰、硼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则是影响板栗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夏日的迁西,到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栗花香气。以栗花为原料,通过高新技术生产出的世界首例板栗香水、花露水等栗花系列产品成功问世。近年来,迁西县以科技为支撑,延伸板栗产业链条,做大做强板栗产业,让每个角落都充盈科技的芳香:取得板栗科研成果20余项,荣获"优质板栗示范县"、"中国栗蘑之乡"等称号,"迁西板栗"成为全国板栗行业唯一一枚地理标志驰名商标。  相似文献   

11.
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为我国重要经济林树种之一 ,一直是重要出口产品。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技术容易掌握等优点。板栗在我国分布广泛 ,北起辽宁 ,南至广东 2 1个省区都有板栗种植 ,年产量超过 3 0万 t,出口量达 4万 t以上。从世界板栗发展情况来看 ,年总产量大约 5 0多万 t,主要包括欧洲栗、美洲栗、日本栗和中国板栗 ,其中我国板栗年产量接近世界产量的 60 %。安徽省为南方板栗的典型代表产区 ,因此本文以安徽板栗发展现状出发 ,探讨科学技术在板栗进一步发展中作用和产业化发展中产 -供 -销一体化的策略。安徽是板栗…  相似文献   

12.
板栗蛀果害虫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板栗主产区,栗实蛀果害虫一直是影响板栗品质,困扰栗农开展贮藏保鲜的重要因素。据调查,在山区栗园,蛀果率一般在30%~40%。要想提高栗园的经济效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板栗蛀果害虫危害问题,降低蛀果害虫的发生率,提高板栗的品质,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板栗蛀果害虫的种类和习性栗实蛀果害虫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板栗象鼻虫,一种是桃蛀螟。它们虽然都蛀食板栗果实,但它们在形态和习性上有明显区别。板栗象鼻虫属鞘翅目象甲科昆虫。寄主除板栗外,还危害茅栗、榛子、野板栗、栎类等。在豫南山区2年一代,幼虫,乳白色多横皱,啃食栗果,果…  相似文献   

13.
板栗主要害虫综合防治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板栗在我省陕南山区分布广泛,并在镇安、柞水等县发展成了富县富民的基础产业。由于板栗害虫在一些地方的不断蔓延,致使产量和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给板栗生产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本文提出的一种普及实用型控制和消灭害虫的系统措施,经在镇安县几年的推广应用,对防治栗实象、雪片象、栗瘿蜂、栗实蛾、桃蛀螟等板栗主要害虫具有十分明显效果。这套板栗主要害虫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4.
板栗脱壳机     
浙江在全国率先研制成功板栗脱壳机,为板栗脱壳解除了难题。这种装置由板栗筛选机、带式输送机、板栗切割机、板栗干燥机和栗仁清洗机等部件组成。经实验测定,该机每小时可脱板栗120至150公斤,脱壳率达90%以上,破碎率小于5%。该机由浙江大学和建德市新安江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成功。板栗脱壳机  相似文献   

15.
板栗是主要的木本粮食树种之一。自从毛主席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方针以后,板栗生产的发展极为迅速。但由于品种、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病虫害等问题,各地产量高低不一,品质良莠不齐。当前应以良种化、嫁接化、栽培化来发展板栗生产。一、品种问题板栗是我国特产,分布广,栽培历史悠久。通过劳动人民长期栽培,总结出许多丰富的生产经验及选育出许多优良品种。作为板栗的优良品种应具有丰产性、品质好、耐贮藏、抗性强等特性。  相似文献   

16.
<正>为克服板栗由于实生繁殖造成的低产、劣质现象,实现板栗生产良种化,应该重视嫁接技术的应用。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带木质芽接、多头腹接,主干光秃带插皮腹接等,均需在一年以上实生苗上进行。本试验是在板栗发芽种子的上胚轴部位嫁接,旨在加速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是我国板栗主产区之一,同时也是板栗栽培的北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该文从生产经营、加工销售、科技与政府支撑等方面对辽宁省板栗产业发展概况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多年的研究和生产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辽宁省板栗产业的前景进行了客观分析,最后为全省板栗产业发展提出了科学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辽宁省板栗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随着板栗生产的发展,板栗枝枯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板栗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自1990年以来,我们开始对该病进行了观察研究。一、为害1989年在大悟县北部三里镇风岭村,南部阳平镇中秋村、质岗村等三处发现板栗枝枯病为害。由于该病的为害造成大量枯枝,严重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和板栗的产量,仅以发病的250亩计,造成经济损失已达38000余元。几年来该病发生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为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19.
板粟空篷原因及调控措施板栗空篷率较高,一般为20一30%,有的高达60一90%。据安徽农业大学杜国华等多年研究认为板栗空篷的主要原因,一是胚胎发育中受精卵发育所需有机物未得到满足,不能发育成正常胚,或幼胚发育中途夭折。二是在板栗受粉受精、幼胚发育和子...  相似文献   

20.
刘泽文 《绿色科技》2013,(11):46-47
指出了板栗用途非常广,栗果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可代替粮食,栗树各部均可入药,树皮、树叶、木材的髓部还可提取拷胶,叶还可饲养樟蚕和柞蚕。从板栗育苗地的选择与整地、栽培、管理、采收等方面探讨了板栗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为板栗生产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