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番茄是新疆沙湾县五大特色产业之一。平均每公顷收益1.5万元左右,部分甚至达到了3万元。该县农机推广部门经过探索,总结出地膜番茄精少量播种栽培技术,适用于番茄产量90~120t/hm2,无霜期157~170天的区域。  相似文献   

2.
2002年,沙湾县地膜覆盖面积4.2万hm2,从1983年到2002年,全县地膜覆盖面积累计已达33.3万hm2,共投入地膜15000t左右。由于我县残膜的清除和回收工作未大面积开展,棉田平均每667m2地膜残留量为6.65kg,最高20.25kg。1999年以来,县农机局把残膜回收技术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推广。考虑到地膜在作物头水前韧性较好,便于回收,因此,县农机局先后引进了三台MSM—1型苗期残膜回收机,累计完成残膜回收面积100hm2,2002年又引进了8台4CJX型苗期残膜回收机,投入到8个植棉乡镇使用,普遍反映该机回收率高,工作可靠,今年共完成残膜回收46.7hm2。经测算,经过回…  相似文献   

3.
1999年,沙湾县县委政府为积极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适合本区域的经济作物,决定引进示范推广种植花生1333hm2。为确保完成推广任务,解决配套机具及技术问题,县农机局派技术人员到山东考察引进了山东省莱阳花生机械厂生产的2BFD-2B型地膜花生播种机,使花生播种全部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由于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地膜花生获得较高的单产,平均667m2单产338kg。以每公斤荚果3元计,则每667m2收入达1014元,扣除成本360-380元,纯收入可达634~654无。往年我县人工种植的地膜花生平均667m2产量为280~300kg,而机械铺膜播种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沙湾县地膜番茄种植发展很快,全县种植面积近5000hm2,其中,乌兰乌苏镇种植1500hm2以上,现将地膜番茄栽培经验加以总结,以供参考。地膜番茄产量结构:667m2理论株数3500~4000株,收获株数早熟品种3300~3500株,中晚熟品种2800~3000株。单果重50~80g,单株果30~50个,产量6~8t。1选地与播前准备(1)选地及土壤肥力。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强的土壤或沙壤土,前茬以小麦、玉米、绿肥、豆类作物为宜,忌与茄科作物连茬或重茬。(2)品种及种子处理。主栽培品种为里格尔87-5、石红三号、UC-82,纯度为99%以上,净度95%以上。在播前2~3天…  相似文献   

5.
<正>焉耆县地处天山南麓,总耕地面积2.9万hm2。焉耆县每年地膜种植面积1.0~1.3万hm2。年农膜使用量600~800t,大部分地块地膜覆盖种植年限超过5年,一些地已达到10年以上。"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残膜回收已受到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广大  相似文献   

6.
<正>1阿勒泰地区残膜污染现状据调查测算,2007年阿勒泰地区地膜栽培面积为4.56万hm2,年农膜用量已达2940万t~3150万t,每年残膜回收面积只占地膜种植面积的10%。  相似文献   

7.
旱地谷子膜侧机播高产栽培技术,是针对晋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春旱频繁,采用的平铺地膜种植方式不能有效利用极少量春雨而开展的一项节水、抗旱、增产措施。谷子是忻州市的一种主要小杂粮,年播种面积在6.7万hm2左右,产量多在3000~3750kg/hm2之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机铺地膜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2008年,焉耆县引进了亨式栽培番茄种植模式,为适应该模式的种植需求,在县政府的支持下,焉耆县下五号村农民成立了五号渠乡裕民番茄专业合作社,入社会员51户,入股土地133.3hm2,注册资金129万元,主要从事番茄亨氏栽培技术及节水  相似文献   

9.
滦南县地处冀东滨海平原区,常年蔬菜播种面积2.67万hm2,瓜菜总产量175万t,其中温室草莓种植面积333.33hm2。近年来,该县在倴城镇张士坎、果园等村、长凝镇任西、仁东村推广日光温室草莓套种番茄高效栽培模式近66.67hm2。该模式草莓同番茄共同生长期达四个月的时间,可充分利用温室的空间、地力及农时季节,两茬总效益可达30000元左右,是一种很具有推广价值的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0.
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的研究及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外针对残膜回收机械的研究还不是很多,现有的残膜回收机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残膜回收率,但是面对地表以下残留的地膜,技术水平却是远远不够的。据调查,目前新疆地膜覆盖面积年均在233.33hm2左右,棉花、工业番茄、设施蔬菜、辣椒等作物基本以地膜覆盖方式种植,覆膜率达70%~87%,用量45~75kg/hm2,每年地膜总用量达15万吨。大量农田地膜的使用虽然提  相似文献   

11.
农机大市场     
鄯善县是重要的哈密瓜、棉花种植县之一,地膜在鄯善县使用有近20年的历史。为了解地膜残留情况,鄯善县农机推广站与吐鲁番地区农机推广站于2003年3月对全县10个乡镇的地膜残留情况进行调查。在近66.7hm2的耕地取样50个测试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每667m2的残留量最少的为1kg,最高为9.8kg,平均为4.4kg。小面积种植户的拾净度较高,每667m2地膜残留量为1.0~2.9kg,大面积种植户的地膜残留量为5.0~9.8kg。连年种瓜、种棉花的地块膜残留量尤为突出,每667m2分别达到9.8kg和5.7kg。据新疆兵团环境部门测定。当每667m2耕地含残膜3.9kg时,可使小麦减…  相似文献   

12.
《新疆农机化》2010,(4):1-1
8月17日.操作手驾驶MTS采收机采收番茄。据了解,中粮屯河投资2.3亿元购进153台自动化番茄采收机,对我区种植的0.8万hm2番茄实施机械化采收。  相似文献   

13.
1 概况 当涂县水稻种植面积4.33万hm2,其中80%为单季水稻,为了彻底解决水稻种植环节中的“三弯腰”,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县农机推广站从1999年开始试验、推广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该技术已在全县25个乡镇中的20个乡镇安家落户,有的乡镇已全面开花,2001年机直播稻最高单产达10875kg/hm2,最低为6750kg/ hm2。  相似文献   

14.
本溪县地处辽宁省东部山区,其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具有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典型代表性,现有耕地2万hm2,旱田面积1.87万hm2。农作物种植主要以玉米为主,年平均种植面积1.2万hm2。本溪县共辖11个乡镇,1个农牧场和1个街道办事处。从2005年开始实施保护性耕作,其中适合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莎车县广泛使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2011年莎车县地膜覆盖面积达11.55万hm2,其中:地膜棉花4.33万hm2、地膜玉米3.92万hm2、地膜小麦0.67万hm2、地膜西甜瓜  相似文献   

16.
<正>1推广现状近年来,随着兵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加工番茄为主的“红色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稳步增长,兵团番茄种植面积已超过2.7万hm2。由于种植加工番茄的每公顷产值可达18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加工番茄种植逐步成为风险棉区和非棉区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首选。  相似文献   

17.
1997年伊犁地区完成地膜玉米274万hm2.总产达29万t.实现了粮食连年高产稳产。但在地膜种植玉米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亚地膜机质量还有待提高伊犁地区大多使用的是自治区畜牧机械厂和奎屯农机厂生产的铺膜机,这些机具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①有些地膜机穴播器总成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共辖9个乡镇,设施蔬菜(大棚)有200多hm2,主要分布李集、裴城、黑龙潭、孟庙、商桥及城关等6个乡镇,6个乡镇设施蔬菜面积占全区总蔬菜面积的80%以上,冬春季主要种植番茄、黄瓜,  相似文献   

19.
番茄种植和收获机械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种植番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番茄产品是新疆特种经济的内容之一。今后几年番茄产品将发展到60万t左右,原料用番茄将扩大到67万hm‘以上。目前番茄的种植和收获仍靠手工劳动,制约番茄种植的发展。石河子垦区以天业集团为龙头,引进消化吸收部分国外样机,开发运用一些关键机械,加速了番茄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的实现,取得一定成效。三番茄种植机械化1.三种子的准备石河子垦区主要靠引进和当地培育来解决种子问题。1998-2000年从美国引进酱用和切块用早、中、晚熟十多个品种;石河子蔬菜研究所繁育的有里格尔87-5、石红一3号等杂…  相似文献   

20.
正1宜都柑橘生产概况柑橘是宜都市的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之一。截止2013年底,全市种植面积达31.4万亩(1hm2=15亩),其中:主导品种温州蜜橘种植面积达到27.5万亩,碰柑达到3万亩,其它品种0.9万亩。柑橘年总产58万t,产值达15.2亿元。全市柑橘种植分布于全市10个乡镇、99个村,其中: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松木坪镇、枝城镇是柑橘生产大镇,种植面积均在30 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