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荔枝巢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害荔权树皮的新害虫荔枝巢蛾Cmoritis albicapilla Moriuti在上发生1代,由于幼虫藏匿于自身吐丝粘粪粒组成的双层网下,使农药防治困难。作者以昆虫病原线虫为主,对比使用化学农药,寻求对该虫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荔枝巢蛾幼虫、蛹对昆虫病原线虫4个种的5个品系十分敏感,其感染率与病原线虫的剂量成正相关,Y=2.737+1.264X,LD50=6.165IJ/虫,但是大田防效很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1 0~ 1 2月 ,温州市植物检疫站对温州市农科院园林花卉研究所和温州顺生大酒店、湖滨饭店等多家经营、养花单位进行调查 ,发现巴西木和发财树上拟有庶扁蛾被害状和害虫 ,后经省植物检疫站商晗武高级农艺师采集样品 ,进行生物饲养 ,获得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及危害习性观察 ,证实该虫是我省植物检疫补充对象———庶扁蛾O pogonasaccharic(Bojer)。温州发现庶扁蛾$温州市植物检疫站@陈天赏 $温州市植物检疫站@袁亦文  相似文献   

3.
刘文东  孙伟 《植物保护》2000,26(2):28-29
醋栗透翅蛾是近年来严重危害黑穗醋栗的主要害虫。经观察发现 ,该虫 1年发生 1代 ,以 3龄以上老熟幼虫在枝条髓部越冬。 5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 ,6月中、下旬至 7月上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幼虫孵化后先蛀食腋芽、叶片、叶柄、嫩树皮 ,之后钻入枝条髓部蛀食危害。可在幼虫孵化初期和成虫羽化高峰期喷施化学药剂 ,防治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4.
龙眼、荔枝树上三角新小卷蛾对敌百虫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室内药效测定和敌百虫对三角新小卷蛾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研究了危害龙眼、荔枝的三角新小卷蛾幼虫对敌百虫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龙眼及荔枝三角新小卷蛾幼虫对敌百虫的敏感性无差异,但同种果树上的幼虫对不同浓度的敌百虫敏感性差异极显著,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对危害龙眼的老熟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为75.85%、50.00%,对危害荔枝的老熟幼虫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为73.19%、49.94%。  相似文献   

5.
卫矛巢蛾(Yponomeuta polystigmellus Felder)属鳞翅目巢蛾科, 幼虫危害卫矛、花椒、栎树.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绿化树种的不断增加, 卫矛巢蛾近年来已成为吉林市绿化树卫矛上一种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主要吐丝结网残食叶片, 影响树体正常生长发育, 降低了绿化效能和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6.
荔枝泥蜂透翅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饲养和室外观察研究,对荔枝泥蜂透翅蛾各虫态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基本了解其生活习性及生活史。此虫在广西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寄主蛀道内越冬,4月下旬至6月初为成虫羽化期,5月至6月上旬产卵,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卵孵化期。提出了荔枝泥蜂透翅蛾的初步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7.
斑雅尺蛾Apocolotois arnoldiaria(Oberlhiir)在辽宁朝阳危害水腊绿篱.该虫在朝阳市每年1代,以蛹在枯枝叶内越夏,以卵在寄主枝干上越冬.5月份是幼虫为害期,也是最佳的防治时期.采用人工、生化、化防措施均有效控制其危害.又因该虫在权威资料中没有幼虫及寄主的记载,连雌成虫是否有翅都没有记录.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雌成虫、幼虫、卵的特征及寄主树.  相似文献   

8.
茶材小蠹(XyleborusfornicatusEilchhoff)又称茶枝小蠹,果农称之为“圈枝虫”,属小蠹科。该虫是世界茶树上的重要害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四川、福建、云南、台湾等省(自治区)。寄主植物过去主要是茶、柳、樟、橡胶树等,后来发展到为害荔枝、龙眼等果树。茶材小蠹成虫、幼虫钻蛀荔枝枝条,造成枝条或花穗枯死。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造成茶材小蠹发生量上升。饶平县黄冈镇自1990年开始有茶材小蠹的零星为害,至1995年近七成荔枝园受害,枝条受害率达60%~65%,严重的80%以上。为了彻底根治该虫,我们在查清该虫的发生规律和…  相似文献   

9.
荔枝蒂蛀虫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sinensisBradley)亦称荔枝细蛾。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的荔枝、龙眼园发生普遍。幼虫可在荔枝、龙眼的整个果期蛀食为害,造成落果或虫粪果,严重影响荔枝的产量和品质。2003年在广州市郊增城市仙村镇对荔枝早熟种三月红调查,虫果率达83.6%。而当  相似文献   

10.
1发生及危害情况 爻纹细蛾是赤水市荔枝的主要害虫,以幼虫危害荔枝的果实、枝梢和叶片,引起落果、枝叶干枯,严重影响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在赤水市所有荔枝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危害程度与冬季气温及管理水平有着密切关系,暖冬年份、管理较差的果园,发生较为严重,有的年份危害率可达80%,落果率70%以上,大部分秋梢干枯,次年花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黑胫腮扁叶蜂(Cephalcia nigrotibialis Wei)以雌虫为模式标本,描述于我国陕西(周至)和河南(内乡)。2009年在北京延庆发现它是油松上一种新的重要害虫,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中越冬,越冬虫口密度平均达20.7头/m2。6月初开始化蛹,6月下旬出现成虫;成虫产卵于2年生的松针上,幼虫在小枝上做丝质的巢,咬断松针基部后取食,为害盛期为8-9月。色带诱集试验表明,5种色带均可诱到成虫,不同颜色之间差异不显著。目前在延庆将红色胶带用于黑胫腮扁叶蜂的防治。本文对各虫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彩色图片,讨论了该虫的分布特点和成灾原因。  相似文献   

12.
香梨优斑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香梨优斑螟对库尔勒香梨危害严重,是近几年发现的果木新害虫。经观察研究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等处越冬。各代幼虫全历期依次为56.04、46.73和240-270天。实行植物检疫和成虫发蛾高峰期用糖醋液诱杀或用敌杀死、功夫等农药3000倍夜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蔗扁蛾Opogonasacchari(Bojer)是园艺植物上一种新的检疫性害虫。近年北京、广州、海南、福州等地相继报道该虫严重危害巴西木等花卉植物。1998年我们在吉林市进行花卉病虫种类普查时,在市江南公园发现蔗扁蛾严重危害巴西木。被害株率达89%,在1m长的巴西木上有虫10多头,最多达226头,幼虫多在木段的干皮内蛀食,被害皮层内充满了粪屑。部分幼虫蛀入木段髓部,造成空心。受害轻者叶片变黄,重者整株死亡。蔗扁蛾在吉林市以幼虫在被害树皮内或树干基部周围土中越冬。3月初幼虫开始活动危害,3月中下…  相似文献   

14.
荔枝蛀蒂虫曾称爻纹细蛾,是龙眼、荔枝的主要害虫。以幼虫蛀害嫩梢、花穗、果实。幼果期受害落果严重。成熟期被害,果蒂内充满虫粪,影响品质。嫩梢、花穗受害,先端枯萎,影响新梢生长和翌年开花结果。   该虫在福建南部年发生10代,世代重叠。以幼虫在枝梢内越冬。翌年3月底始蛹,4月上、中旬始害枝梢、花穗及果实, 6~7月蛀果为主, 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害龙眼果实、嫩梢,9月中旬至11月初蛀害荔枝、龙眼新梢。   防治方法,─是结合控梢修剪。冬梢是该虫重要越冬场所,应培养秋梢,修剪冬梢,剪除虫口较多的春梢。二是 5~7月及时…  相似文献   

15.
海棠透翅蛾在北京有机苹果园或生态果园的为害有增加的趋势。本文描述了成虫(包括雄性外生殖器)、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观察了其在苹果园的生活史。结果表明,该虫在北京一年一代,以幼虫在树皮内结茧越冬,成虫发生期为5月底至7月底。本文还讨论了与近缘种的鉴别特征、提出了应用性信息素及其他防治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喷雾法施用线虫大面积防治荔枝拟木蠹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拟木蠹蛾(Arbela dea Swinhoe)是南方荔枝、木麻黄等主要的钻蛀害虫,作者利用拟木蠹蛾昼伏夜出的习性,用大蜡螟幼虫诱测和回收喷雾荔枝拟木蠹蛾粪道上的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 Agriotos),不同温度、不同粪道大小对线虫存活影响的测试结果表明,应用1×10~3/ml线虫剂量喷雾拟木蠢蛾挂在树上的粪道,粪道上便有足够数量的线虫和时间使寄主感染。1995年喷雾法施用线虫防治荔枝拟木蠹蛾260hm~2,防治效果在85%~100%,平均为94.28%,有效地压低了田间的虫口密度。解决了树冠嫩枝受害后人工难以注射及倒置斜垂坑道的虫口防治效果差的矛盾,也使利用病原线虫防治害虫这一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更容易为果农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山楂黄卷蛾在银杏树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楂黄卷蛾近年在丹东对银杏树危害十分严重。经观察发现,该虫1a发生1代,以卵块在枝条上越冬。翌年银杏展叶期幼虫孵化,6月上中旬化蛹,6月中下旬成虫羽化产卵越冬。在幼虫孵化期和成虫羽化高峰期,喷药防治,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荔枝蒂蛀虫低温杀虫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蒂蛀虫Conopomorpha sinensisBradley,是荔枝果实害虫之一,此虫偶尔见对龙眼果实有为害.鉴于此虫是以幼虫阶段为害果实,为解决对外贸易的荔枝和龙眼果实不带活虫,经过试验研究,证实在1.39℃±0.39℃温度下处理8天、10天和13天,可完全杀死感染在果实中的荔枝蒂蛀虫幼虫.  相似文献   

19.
1995~1997年,通过对韭菜蛾室内外观察研究,发现韭菜蛾在沈阳一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严重。无滞育虫态,以成虫和蛹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成虫开始活动,第1代成虫发生在6月中旬。以幼虫在田间危害,幼虫发育最适温度为19~23℃,种群消长周年出现两个高峰。防治该虫应以初夏、秋季防治为主,重点防治秋季第4、5代;每代防治关键时期为幼虫孵化盛期,在幼虫未蛀入茎内危害之前,选用菊酯类杀虫剂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20.
咖啡豹蠹蛾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咖啡豹蠹蛾属鳞翅目 ,豹蠹蛾科 ,是近年来在黄皮树上发现的一种新害虫。该虫以幼虫危害黄皮枝条或主干 ,幼树受害更重 ,一般被害率为6% ,严重达 31% ,甚至死亡。经室内外饲养观察明确 :该虫在粤西地区 1年发生 1代。完成一个世代需 358.6d。向虫孔注射 80 %敌敌畏乳油 100倍液可有效防治幼虫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