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秸秆还田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水稻秸秆还田试验,初步探索了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增产效果和对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以及秸秆腐秆剂在分解水稻秸秆和培肥地力中的作用,为大田生产推广应用秸秆还田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对水稻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与对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而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腐秆剂2个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从产量综合经济性状看,采用水稻秸秆还田技术的水稻比对照明显要好,且以秸秆还田+腐秆剂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卜毓坚  屠乃美  刘文  廖震 《作物研究》2006,20(Z1):526-529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胡乱丢弃、无控焚烧、直接还田和加工粗饲料等传统的处理方式存在着"三低一重"的缺点,即秸秆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腐熟还田技术、饲料转化技术、能源化技术及秸秆在工业上的各种应用.认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也是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其技术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胡乱丢弃、吞控焚烧、直接还田和加工粗饲料等传统的处理方式存在着“三低一重”的缺点,即秸秆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环境污染严重。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腐熟还田技术、饲料转化技术、能源化技术及秸秆在工业上的各种应用。认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是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可再生资源的需要,也是缓解农村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的紧张状况、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玉米不同部位秸秆腐解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尼龙网袋法,研究不同还田方式(覆盖、深埋)、不同还田环境(室内高温环境、生产田自然环境)条件下,不同秸秆长度(10 cm、20 cm、30 cm、40 cm)、不同植株部位(茎、叶、穗轴)秸秆的腐解规律及其相互影响作用,探索适宜当地生产和生态条件的玉米秸秆还田方式。结果表明,玉米茎秆腐解过程总体呈"快-慢-快-慢"趋势,两年腐解率达62.10%~73.23%;玉米叶还田的腐解规律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第一个月腐解率达22.80%~40.78%。秸秆腐解速率显著受秸秆部位、还田环境、还田深度及秸秆长度影响,且各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对秸秆腐解速率影响显著(P0.01)。不同部位秸秆腐解速率常数k差异较大。在本试验条件下,小秸秆深埋还田最有利于秸秆腐解。  相似文献   

5.
根据多年试验总结出了延边地区水稻秸秆还田栽培综合技术,从种子处理、播种、秧田管理、本田秸秆还田、施肥、灌溉等方面提出了生产的品种选择、扣棚、育苗技术、本田管理措施、病虫草害防治要求。  相似文献   

6.
东北黑土区玉米秸秆资源丰富,实施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是保护黑土地、实现秸秆资源经济高效利用的首选。由于东北地区区域生态、土壤类型、地形地貌等差异,影响了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多年田间试验和生产实证,系统解析目前黑土区深翻、覆盖、粉耙(碎混)三种主要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技术特点及区域适应性,提出“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的技术原则。在中西部粮食主产区,采用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与玉米秸秆全量覆盖相结合的方式;在西部半干旱风沙区,以玉米秸秆全量覆盖还田为主体;在东部冷凉湿润区、平川地采用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与秸秆粉耙(碎混)还田相结合,山坡地采用玉米秸秆全量粉耙(碎混)还田方式。未来,应进一步加强秸秆全量直接还田生态效应监测,以科学指导秸秆还田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7.
棉花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小麦秸秆还田技术的成熟,棉花秸秆还田也试验、示范成功,并得到推广应用。棉花秸秆还田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无公害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陕西大荔县常年种植棉花2.67万—3.33万公顷,每年棉秆资源41万吨,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耕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阐述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资源利用概况,分析玉米秸秆直接还田限制因素,根据区域生态特征提出相应的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耕种技术体系,并从技术模式、土壤肥力、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等多个方面对该耕作技术体系的实施效果进行剖析。研究表明,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耕种技术解决生产中耕层浅、实、少和土壤有机质下降以及养分过量消耗等诸多土壤肥力退化问题,构建了肥沃耕层,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针对如何进一步完善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推进玉米秸秆还田等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47,自引:5,他引:4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玉芹  岳玉兰 《玉米科学》2004,12(3):106-108
论述了秸秆还田技术应用的概况及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作用。秸秆还田后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秸秆还田后,大豆、玉米和小麦等作物增产6.1%~14.3%。秸秆还田要确定适宜的翻压时间、翻压数量、补氮数量,并要保证秸秆粉碎。  相似文献   

10.
1 技术要点 1.1 品种选用 选用当地高产质优的主栽大豆品种. 1.2 有机肥或秸秆还田用量 有机肥至少22 500 kg/hm2;秸秆还田3 000kg/hm2;其中,有机肥主要做基肥或底肥使用.农家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时,农家有机肥用量保持在4 500~9 000 kg/hm2为宜.秸秆机械粉碎时,要求玉米秸秆含水量大于30%,粉碎长度小于10 cm.秸秆还田数量控制在4 500~7 500 kg/hm2.秸秆粉碎还田后,加施尿素150~225 kg/hm2,进行旋耕或深耕耙地灭茬,耕深应达到20~25 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玉米秸秆腐解的各项技术措施,以促进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应用。[方法]根据康平县气候特点和生产实际,采取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堆沤还田等方式进行秸秆还田。[结果]秸秆还田适宜量为6 000 kg/hm2以下,及时耕埋利于腐解。[结论]玉米秸秆还田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持久地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2.
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麦秸秆还田耕整地技术和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在机械收割小麦时将秸秆全量机械切碎,均匀分散于田面,通过增施氮肥、灌水泡田、旋耕埋草、精细整地等措施,使秸秆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并强化提高水稻播栽质量、合理运筹肥水、科学防除杂草等栽培技术,以实现水稻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也是秸秆产出大省。目前,黑龙江省秸秆综合利用以还田为主,燃料化、饲料化为辅。但由于当地平均气温低、还田技术粗糙等因素导致水稻秸秆处理难、利用率不高。本文总结了黑龙江省秸秆资源化利用的几种方式,综述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并对水稻秸秆还田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郝展宏  沙野  米国华 《玉米科学》2021,29(3):100-110
玉米秸秆覆盖还田作为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对东北黑土地保护、抵御干旱、提高黑土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秸秆覆盖技术的利弊,介绍美国基于秸秆覆盖程度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分级体系,分析我国东北秸秆覆盖技术的应用现状及限制因素.我国的秸秆覆盖免耕技术及条耕技术已经成熟,亟需大面积应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适宜滨海稻区的秸秆还田技术,以盐丰47为材料,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粳稻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提高了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且秸秆还田增施腐熟剂处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程度更高。秸秆还田增施腐熟剂处理的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较秸秆不还田处理两年平均增加8.45%、13.64%、12.28%、8.66%、18.66%。秸秆还田较秸秆不还田两年平均增产1.72%,且主要是增加水稻的每穗实粒数和总颖花量进而影响产量的。秸秆还田对糙米率、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影响不显著,提高了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秸秆还田增施腐熟剂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水稻产量效果最佳,可作为滨海稻区秸秆还田措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提高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对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在农用优先的原则下探索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可复制、可推广的5种主要模式,即玉米秸秆打捆直燃技术、玉米秸秆膨化生物饲料技术、全株玉米青贮技术、玉米秸秆粉碎深耕翻压还田技术、玉米秸秆基质化栽培食用菌技术,明确各技术模式特点,并结合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西部地区水稻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尼龙网袋翻埋法,连续3年进行秸秆腐解试验,研究了黑龙江西部地区水稻秸秆腐解规律变化特性。结果表明,每年10月至翌年5月,秸秆腐解进入停滞期;翌年6月至9月翻埋到水田中的秸秆进入腐解期。秸秆腐解速率年际间变化整体表现为"快-慢-慢"的升高过程。秸秆还田1周年时,秸秆腐解率大幅度提高,腐解率达44.3%;秸秆还田2周年时,秸秆腐解率提高相对减慢,腐解率为63.8%;秸秆还田3周年时,秸秆腐解率变化趋近于平缓,腐解率为69.5%。  相似文献   

18.
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轻简栽培水稻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粳稻品种扬辐粳8号作试验材料,设小麦秸秆还田处理,以秸秆不还田作对照,进行直播、机械插秧、抛秧,并对水稻物质生产、产量形成及有关生理指标进行了分析。与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处理穗数均有所下降,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产量均显著提高;各生育期的茎蘖数均明显降低。光合势、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抽穗前低于秸秆不还田,抽穗后则相反;各生育期的根冠比均较高。抽穗期高效叶面积、高效叶比例以及粒叶比均较大,结实期茎鞘中贮存的碳水化合物的输出率及转换率以及收获指数明显大于秸秆不还田。结实期根系活力、伤流液、光合速率和ATP酶活性均高于秸秆不还田。阐明了秸秆还田轻简栽培水稻的生育特性和增产效应。同时,对秸秆还田水稻高产的生理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秸秆还田水稻的关键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9.
秸秆还田对连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冷凉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大田条件下设玉米秸秆不还田(CK)、玉米秸秆旋耕还田(XG)和深翻还田(SF)3个处理,经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分析短期秸秆还田对连作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旋耕还田和深翻还田显著提高0~30 cm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秸秆旋耕还田可提高耕层(0~30 cm)土壤细菌多样性,秸秆深翻还田可提高耕层(11~30 cm)土壤细菌多样性。秸秆深翻还田土壤中富含功能微生物,可作为筛选功能微生物的样品。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腐解菌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置3种秸秆还田方式和2种剂型腐解菌剂处理,以秸秆离田和秸秆还田无菌剂为对照.在玉米收获后测定不同处理的秸秆腐解率、土壤养分含量、单株生物量和产量,研究还田方式对秸秆降解效果、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比较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腐解菌剂对秸秆腐解效果.结果表明,旋耕和深耕还田的秸秆腐解率要显著高于浅旋还田.秸秆深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