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曾彩霞 《耕作与栽培》2011,(6):45-46,22
通过对2009年测试的2506个水稻土速效钾含量与1984年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较结果表明:黎平县水稻土通过25年的来的耕作,除了白胶泥土种略有提高外(提高3.28mg/kg),其他土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降幅达122.25mg/kg(寡黄红泥),最低降幅2.3mg/kg(青潮泥),平均降幅52.3mg/kg;土壤速效钾测...  相似文献   

2.
以27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低钾、中钾和高钾3种施钾水平下,不同水稻品种的分蘖数、乳熟期的SPAD值.根据这些品种对施钾反应的敏感程度,按快速聚类法对27个不同水稻品种进行了系统分类.结果表明:施钾对水稻上述指标均有较大的影响,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时施钾反应的敏感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据27个供试水稻品种对施钾反应的差异最终可将其分为钾素敏感型、施钾反应中间型和钾素钝感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3.
茶树钾素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钾是茶树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茶树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钾在茶树体内的生理功能、茶树缺钾与营养诊断、钾对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茶园土壤中的钾概况及茶园钾肥的施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茶树钾素营养研究进展,并建议今后应加强施用钾肥后土壤钾库的动态变化、钾与中微量元素配施效果以及如何合理施用钾肥以提高钾肥利用率,维持土壤钾素平衡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钾是决定农业丰产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根系是植物吸收利用养分的重要器官。文章综述了钾素高效水稻根系特征、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钾素吸收利用关系,探讨了促进水稻根系形态生理与钾素吸收利用关系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吴敏  钱晓刚  苏跃  陈海燕 《种子》2005,24(2):65-67,70
利用缺钾土壤盆栽玉米,在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供给充足的钾营养,研究各生育时期供钾对玉米生长的影响.通过对全生育期均不施钾和第一次施钾处理所取样品的干物质积累状况分析,不同处理生育末期收获样品的最终生物学产量、钾含量、钾吸收与钾利用效率的分析及不同处理生育末期收获样品的多指标聚类分析,可知出苗后30 d左右是玉米钾营养临界期,此时玉米处于5~6叶期.  相似文献   

6.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钾硅肥不同用量对水稻-油菜轮作模式下作物生物量、钾素吸收利用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钾量为1.5g K_2O/盆,钾硅肥与硫酸钾效果相同,水稻-油菜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水稻生物量增加41.0%~42.2%,油菜生物量增加19.7%~20.8%,两季作物钾素吸收量也显著增加,钾硅肥用量增加一倍后两季作物生物量增加幅度均最高,分别为46.9%和21.4%,当钾硅肥施用量为3.0g K_2O/盆时,两季作物钾素吸收量也最大,分别为1.36和0.54g K_2O/盆。随着钾硅肥用量的增加,水稻-油菜的钾素真实利用率呈降低的趋势,钾硅肥施用量为1.5和3.0g K_2O/盆时,钾素真实利用率分别为59.1%和53.5%,经过两季作物种植后,硫酸钾处理、钾硅肥处理和2倍钾硅肥处理其偏钾平衡值分别为1.1、0.9和0.6,表明硫酸钾处理土壤钾素处于亏缺状态,而施用钾硅肥的处理土壤钾素均处于盈余状态,其中当钾硅肥施用量为3.0g K_2O/盆时,土壤钾素盈余量最大。与对照比较,施用钾硅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且随着钾硅肥用量增加二者含量明显增加。钾硅肥可以替代硫酸钾施用,当季施用量应和硫酸钾含钾量相等或略低于硫酸钾含钾量,连续种植第二季作物时,应适当补施钾硅肥或硫酸钾。  相似文献   

7.
水稻氮,磷,钾化肥最佳用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敏 《耕作与栽培》1999,(2):44-45,48
为了解和掌握黔西南州上等肥力田水稻的氮、磷、钾肥料的最佳用量配比,为水稻高产、优质、高效提供经济合理施肥依据,我们在兴义市桔山镇双凤村进行了水稻氮、磷、钾肥料不同用量配比的试验研究,本文就试验的主要结果作如下讨论。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方案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向第三世界国家推荐的试验方案,试验因素为氮肥、磷肥、钾肥3个,每因素设4个水平,形成的一种回归试验方案,具有回归设计处理数少,效率高的优点,又符合肥料试验和施肥决策的专业要求。各处理情况见表1。1.2试验的实施小区面积20m2,每小区225穴…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长期定位施肥对黑土钾素形态的影响。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对不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处理分为3类:单施化肥、低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结果表明,在长期施肥条件下,低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除NP+S2.5)和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相比不施肥(CK)处理全钾含量都有所增加,其中S5.0、N+S5.0、NPK+S5.0处理增加效果显著,单施化肥处理相比CK处理全钾含量变化不一致,其中N、NP处理较CK处理全钾含量有所降低,K和NPK处理较CK处理显著增加。缓效钾含量在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的影响下其含量增加效果显著,其中K+S5.0处理缓效钾含量增加最多。矿物钾是土壤中相对稳定的钾素,长期施肥对黑土中矿物钾含量的变化影响并不大。在长期施肥条件下,低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和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相比CK处理速效钾含量都显著增加,其中以NPK+S2.5、K+S5.0、NPK+S5.0处理速效钾含量增加最多。长期施肥对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的影响都以K+S5.0处理增加最多。黑土中的矿物钾约占全钾的90%~98%,矿物钾占全钾的比例最高,水溶性钾占全钾的比例最小。因此,不同施肥处理中以化肥配施玉米秸秆对土壤中各种形态的钾素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为NPK肥配施,黑土中的钾素形态因不同的施肥处理其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1昆明理工大学现代农业工程学院,昆明 650224;2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650201; 3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长沙 410128)  相似文献   

10.
淮北地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淮北地区有代表性的34个中熟中粳品种为试材,设置7个氮肥水平(0、150.0、187.5、225.0、262.5、300.0、337.5 kg hm~(–2)),得出各品种的最高产量,将该最高产量定义为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在此基础上,明确处于顶层水平(≥10.50 t hm~(–2))、高层水平(9.75~10.50 t hm~(–2))、中层水平(9.00~9.75 t hm~(–2))和底层水平(≤9.00 t hm~(–2))水稻品种的钾素积累、分配及转运特征。结果表明,4个生产力等级水稻品种地上部植株、茎鞘和叶片的含钾率在拔节期最高;抽穗期顶层水平品种的这3个参数高于其他3个等级的品种;穗部含钾率差异不显著。随着氮肥群体生产力等级的提高,钾素总积累量增多;拔节前底层水平钾素积累量最多,两年平均为120.56 kg hm~(–2),比例占50.56%,顶层水平为最少,两年平均为108.02 kg hm~(–2),比例占35.99%;拔节至抽穗期和抽穗至成熟期顶层水平钾素阶段积累量及比例显著高于其他3个等级。移栽至拔节期,钾素积累速率为中层底层高层顶层水平,拔节后则为顶层高层中层底层水平。叶片的钾素转运量及转运率明显高于茎鞘;顶层水平叶片的钾素转运量高于其他3个等级,高层水平叶片的转运率最高;穗部增加量随生产力等级的递增而变大;抽穗到成熟期,茎鞘、叶片对穗的钾素转运贡献率表现为底层最高,中层次之,顶层最低。4个等级水稻品种籽粒生产率和百千克籽粒吸钾量差异不显著;钾素偏生产力和钾收获指数均表现为顶层高层中层底层水平。总之,氮肥群体最高生产力越高,水稻中后期植株钾素积累量及器官对钾素的吸收利用效率越显著。抽穗后保持较高的钾素吸收利用及转运效率是高产水稻品种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施用硅肥增产的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田间条件下对不同育秧方式水稻施用硅肥的增产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硅肥有较明显的增产效应,其机理在于:施硅能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高根系二价铁离子的氧化力和根脱氢酶活性;增加茎杆充实度和机械组织厚度,有利于耐肥抗倒和抗纹枯病能力的提高;改善冠层叶片的直立性,延长叶片光合功能持续时间、延缓叶片衰老速度并提高光合速率;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与运转。  相似文献   

12.
长期轮作施肥对棕壤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0094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D231#  相似文献   

13.
品质元素“钾”是植物生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环境中的钾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轻则致使植株的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重则可能会导致植株的死亡。为了解决土壤缺钾和植物受钾胁迫的问题,归纳了钾营养胁迫概况、钾营养胁迫的形态学特征、钾营养胁迫对植物的影响、钾营养胁迫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钾营养胁迫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五个方面内容,从钾、钾营养胁迫、钾营养胁迫的表现症状总结了钾营养胁迫概况。从生长和形态学变化、光合作用、养分吸收、渗透调节和活性氧平衡、产量品质分析了钾营养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得到“植物钾营养胁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生化和作用机制这两大方面,而对分子水平上的研究相对较少”的结论。强调了钾营养胁迫在分子水平上的相关研究进展,明确了钾营养胁迫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并提出今后探究的侧重点应对植物钾营养胁迫的分子理化性质方面探究、适宜施肥方法和方式的研究(因地制宜、因植物制宜)、施肥工具的研发等三个方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钾(K)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植物吸K量一般超过P而与N接近,而喜K作物需水量则高于N。K虽不是细胞内任何分子稳定结构的成分,但植物正常生育确需要大量的K,K对促进多种物质代谢,增进机体健康和改善品质的重要生理功能是不能为其他元素所代替的。由于NP化肥用量的大幅度增加,耐肥矮秆高产品种和杂交种的推广应用以及作物产量的明显提高,从土壤中带走K量也在增长。  相似文献   

15.
水稻硅素营养缺乏的症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硅素是否是作物生育过程中必须的营养元素,以前的研究一直没有定论,所以没有把其列为作物的必须元素。但对水稻而言,硅素却是必须元素。水稻一生中需要大量的硅素营养,是硅素作物的代表,硅素营养不足会使其产量大幅度降低。水稻通过主动方式吸收硅素,经输导组织运送到植株体的各个部位,水分蒸发量大的各器官末端硅素沉积多。硅素在水稻体内沉积后几乎不发生移动,终止硅素的供  相似文献   

16.
旨在研究我国不同年代中籼水稻品种干物质的积累以及钾素吸收和分配规律,以期为水稻钾素高效利用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选取1940-2000年以来各时期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中熟籼稻品种共9个,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各中稻品种随着品种应用年代的演进叶面积指数以及生物产量获得大幅度提升。现代水稻品种在穗分化期后其生长速率显著增加,干物质积累速率也显著高于早期品种。齐穗期后各品种的干物质累积量与籽粒产量大致相当,且现代水稻品种干质量累积量显著高于早期品种,子粒产量显著增加。不同年代中籼水稻品种的钾素累积量随着品种演进显著增加。不同年代中籼水稻品种的钾素累积量随着品种演进显著增加。水稻对钾的吸收主要在齐穗期之前完成,抽穗到成熟期钾的吸收量减少。籽粒中的钾大部分来自于营养体的再转移,茎中钾含量尽管最多,但转移量较少,主要来源于叶片的转移。2000年以后的品种如两优培九和扬两优6号叶片中钾素的转运最多。随着水稻品种更替,植株干物质以及钾素的累积量逐步增加;在成熟期从营养体向籽粒中转移钾的量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中的钾主要来源于叶片的转运,与早期水稻品种相比,现代水稻品种叶片钾素转移量最大。  相似文献   

17.
锌是作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微量营养元素 ,它是细胞膜的必要成分 ,在植物体内主要参与生长素的合成和某些酶系统的活动。土壤中锌的含量多少及有效性高低都会直接影响对锌敏感作物的生长发育 ,水稻是对锌敏感的作物。水稻缺锌 ,在秧苗期下部叶片出现褐色斑点 ,严重时有褐色条纹 ,秧苗生长缓慢 ,甚至停止生长 ;大田期一般在移栽后 2~ 3d出现新叶褪色 ,幼嫩叶子基部呈浅黄 ,老叶出现棕色斑点 ,后连成条纹 ,植株矮小 ,分蘖延迟 ,根系短小 ,白根少 ,表现“坐蔸”现象 ,后期小花不孕率增加 ,生长和成熟延迟。合理施用锌肥 ,可有效防止水稻缺…  相似文献   

18.
耗竭土壤钾素的固定及对棉花钾素营养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室内模拟和生物耗竭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钾素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淹水可以减少土壤对外源钾素的固定,淹水比20%田间含水量钾素的固定减少2-29mg/kg。当土壤经过干湿以后,土壤会发生明显的固定钾作用,土壤含钾量越高,固定钾能力越强。棉花吸收的钾素中有80%来自于土壤非交换性钾,盆栽生物耗竭与连续种植10年棉花的田间土壤,具有相同的结果,土壤交换性钾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不再下降,而1mol/L HNO3不能提取的钾(层间钾)一直在下降。  相似文献   

19.
烟草钾素营养与钾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钾是烟草的品质元素。从钾的生理功能、与烟叶品质的关系、钾的土壤化学以及钾的吸收与分配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钾的营养生理和土壤化学行为以及中国烟叶含钾量偏低的可能原因。笔者还调查了中国目前钾肥的使用情况,得出结论:目前烟草上使用的钾肥种类主要为硫酸钾和硝酸钾;烟叶含钾量与钾肥施用量呈正相关;钾肥分次追施的效果好于一次性基施;钾肥应该与铵态氮之后施入土壤,并应深施,分层施肥的效果较好;硫酸钾与硝酸钾配施的效果优于硝酸钾。并提出了提高烟叶含钾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外源钾通道基因在水稻中的表达及其钾吸收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通过基因枪导入法,将外源钾通道基因导入水稻中花8号、中花9号、中花13以及8706中表达,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经PCR和Southern检测,共获得42个表达了钾通道基因的转基因株系.通过二代的筛选并获得了部分株系的纯合系.转基因植株对钾的吸收累积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供试转基因株系的吸钾速率和对钾的累积能力都有明显提高.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