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川省的攀枝花市仁和区和凉山州会理县等地生产的石榴,因其果大、皮薄、味甜、籽粒软、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声誉.由于该地的石榴果实生长期处于多雨的夏季,石榴果实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而使果皮变麻,人们将在石榴果皮上发生的病变统称为"麻皮病".发病严重的果园果实被害率可达 95%以上,严重影响石榴的商品价值.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明确了石榴麻皮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四川攀西地区的攀枝花、西昌、会理、德昌等市县是石榴主产区。石榴果实营养丰富,含多种维生素、糖、可滴定酸和十七种氨基酸。还具润燥兼收敛疗效,主治咽喉燥渴。果皮和根煎服可止痢止泻,治伤寒。因此,石榴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已成为夏季人们喜爱的水果之...  相似文献   

3.
石榴枯萎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小卫星标记(DAMD)技术分析中国石榴枯萎病菌 (Ceratocystis fimbriata)的遗传多样性,并对来自印度、巴西、美国、新西兰、巴布新几内亚等多种寄主的C. fimbriata样品进行扩增,结果显示:所有C. fimbriata在遗传相似系数0.70 (RAPD)和0.60(DAMD)时均被分为4个相似的组群,其中中国石榴枯萎病菌间及其与芋头黑腐病菌(中国)具有一致的同源性(similarity index:1.00),而其它不同寄主来源的分离菌显示出一定的多态性。来自印度的石榴枯萎病菌与来自中国的有明显差异(RAPD,DAMD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3和0.71),中国芋头寄主分离菌与巴西芋头分离菌间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对于来自印度石榴C. fimbriata来说,来自中国石榴与巴西芋头的分离菌有更近的系统发育关系。所有来自甘薯寄主的C. fimbriata 聚类为一个单独的分支。这表明供试的所有中国石榴菌株间及与中国芋头菌株间均具有一样的基因型,与印度同寄主(石榴)的C. fimbriata基因型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陕西石榴枝条干腐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石榴干腐病是我国石榴生产中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花器、果实和枝干,造成落花落果、枝干枯死,严重制约石榴产业发展~([1])。陕西临潼是我国石榴五大主产区之一,石榴干腐病非常严重。本实验室自2007年开始研究陕西石榴干腐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控,曾于2011年报道陕西临潼石榴果实干腐病(脓包果)是由石榴垫壳孢菌(Coniella granati)引起~([2]),这与希腊~([3])、韩国~([4])等关于该病病原菌的报道一致。近年来发现石榴枝条干腐病在该地区的发生也非常严  相似文献   

5.
新疆石榴(Punica L.)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文江 《干旱区研究》2007,24(2):219-222
石榴作为新疆一种绿色食品资源,受到国内外市场广泛关注,使得新疆近几年石榴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本文对新疆石榴生物学特性、种类、品种和开发利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阐明了新疆大力发展石榴产业的优势,并在分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发展石榴产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云南石榴蓟马种类组成及其种群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2008年对云南甜石榴和酸石榴两种石榴上蓟马种类及其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标本采集、种类鉴定。结果表明,为害石榴的蓟马有10种,分别为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丽花蓟马(F.intonsa)、黄蓟马(Thripsflavus)、黄胸蓟马(T.hawaiiensis)、棕榈蓟马(T.palmi)、烟蓟马(T.tabaci)、茶黄硬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华简管蓟马(Haplothrips chinensis)和Thripssp.,其中西花蓟马是云南石榴蓟马的优势种。不同石榴品种上蓟马种类不同,甜石榴上有西花蓟马、丽花蓟马、黄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黄胸蓟马、端大蓟马、茶黄硬蓟马和蓟马属1种,酸石榴上蓟马种类有西花蓟马、丽花蓟马、黄蓟马、棕榈蓟马、烟蓟马、端大蓟马、茶黄硬蓟马、华简管蓟马和蓟马属1种,黄胸蓟马仅在甜石榴上发生为害。在石榴不同生育时期,发生为害不同,其中成虫和若虫集中为害花,造成麻点特征。  相似文献   

7.
陕西石榴干腐病发生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石榴干腐病是我国石榴树上重要病害.陕西省临潼石榴产区病害调查发现,干腐病已成为该地区石榴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率高达40%以上,造成果实腐烂,并且在储藏期继续危害.目前国内外关于该病病原菌的鉴定结果存在较大分歧,周又生等认为是石榴鲜壳孢Zythia versoniana Sacc引起,而刘会香等认为,山东石榴果实病害是由Dothiorella属真菌引起;据国外报道,希腊、韩国石榴果实腐烂均由Coniella granati引起.为此,作者在陕西省临潼石榴产区对该病害进行发病规律的研究,并对其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8.
石榴夜蛾为害习性及其防治韩学俭陕西省农科院植保所杨陵712200)一、为害症状石榴夜蛾为害的植物有石榴、苹果、梨、桃、柑桔、百子、麻柳等。它以幼虫食害石榴等寄主的嫩芽、幼叶和成叶,咬成许多孔洞和缺刻,严重时只剩主脉和叶柄。成虫在晚上还吸食成熟果实的汁...  相似文献   

9.
云南发现石榴枯萎病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石榴枯萎病是云南省石榴生产中近年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云南石榴种植业威胁极大。  相似文献   

10.
石榴新害虫——黄蓟马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省凉山州位于四川省西南,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石榴种植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近10年来,本州在石榴种植规模上有较大发展,现已形成南北两大片区,总面积超过1.2万hm2,成为全国石榴主产区之一。但虫害严重,已成为制约本州石榴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室内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石榴枯萎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的抑菌作用,检测其在石榴Punica granatum、番茄Lycopersicum esculentum、大豆Glycine max、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芫荽Coriandrum sativum、大葱Allium fistulosum var. giganteum和大蒜Allium sativum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结合作物套栽对石榴枯萎病的盆栽控制效果。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在不同供试植物根际的定殖能力差异大,在石榴根际的定殖力弱,在番茄、大葱和大蒜根际的定殖力强;作物套栽结合施用芽孢杆菌明显地减轻了石榴枯萎病的发病程度,其中芽孢杆菌结合套栽番茄、大葱和大蒜的平均防效分别达78.14%、80.99%和78.91%。综上所述,套栽番茄、大葱和大蒜有望成为一种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控制石榴枯萎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石榴园桃蛀螟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开明 《植物保护》1994,20(5):23-24
石榴园桃蛀螟发生及防治刘开明(云南省会泽县茶桑果站654200)云南会泽石榴久负盛名,自70年代以来一直是该县创汇产品,近年又新开万亩石榴商品基地,两次获省优产品,但近年来,石榴受桃蛀螟为害十分严重。发生占栽培面积的36.7%。该害虫从石榴果萼筒部、...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1月~2015年2月期间,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多次截获来自伊朗旅客携带的新鲜石榴,并3次从中检出我国禁止进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石榴螟(Ectomyelois ceratoniae)。石榴螟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日螟蛾属,分布于欧洲、非洲、亚洲、美洲和澳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尚未有分布。该虫的寄主范围广,可为害水果、坚果和豆荚。其寄主包括石榴(Punica granatum)、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石榴干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嘧菌酯对石榴干腐病菌的生物学活性,采用单孢分离法对石榴病果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然后进行分子鉴定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室内生测法测定了嘧菌酯对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且连续2年开展了大田防治试验。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石榴干腐病的病原菌为石榴壳座月孢Pilidiella granati。嘧菌酯在水杨肟酸(SHAM)的协同作用下,对石榴干腐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其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平均EC50分别为0.202μg/m L和0.007μg/m L(含100μg/m L SHAM);在大田防治试验中,嘧菌酯对石榴干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其中1 000倍25%嘧菌酯SC稀释液在2013和2014年的防效分别可达90.85%和81.91%,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表明嘧菌酯可作为防治石榴干腐病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5.
石榴枯萎病发生危害与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2005年对蒙自县石榴枯萎病的症状、病原和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进行了田间调查。研究了病害的分级标准,设计和实施了以多种药剂树体茎干输液和刮皮涂抹包茎两种施药方式的防治试验,同时结合该病害系统相关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后续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6.
石榴裂果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榴裂果是石榴生产中普遍存在的1个突出问题,从石榴幼果期至成熟期均会发生.裂果后籽粒外露为鸟类和动物取食提供了方便,使果实失去了食用价值.裂果形成的伤口遇雨容易烂果.并易引起病虫害,不能保鲜储存,商品价值降低或丧失.给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根据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了石榴裂果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供果农参考. 1石榴裂果的原因及特点石榴裂果是1种生理性病害.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品种、果皮结构、果实发育期、土、水、肥、日灼和采收时期等均有关系.1.1 品种特性不同栽培条件下的石榴品种均有裂果现象.但品种不同,差异明显.多数石榴品种以果实中部横向开裂为主,并伴以纵向开裂.少数品种纵向或斜向开裂.一般大、中型果比小型果易裂:果皮厚、成熟晚的品种裂果轻,如铁皮、大果青皮酸等:果皮薄、成熟早、果形扁圆、果皮易衰老的品种裂果雷,如一串玲、净皮甜等.  相似文献   

17.
石榴早期落叶病又称叶斑病是攀西地区石榴的主要病害。调查表明,为害严重的石榴园,当年即可减产30%以上,果实品质亦受影响。笔者自1995年以来,对攀西地区石榴早期落叶病的病原、发生为害及防治,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为害症状首先在树冠下部及内...  相似文献   

18.
西昌地区石榴叶霉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慧  卿贵华  钟川 《植物保护》2010,36(1):131-133
本文报道了四川西昌市发生的石榴叶霉病的症状及病原鉴定结果。叶霉病发生在石榴生长后期,一般危害石榴老叶,表现为黑褐色病斑,造成石榴提早落叶。病原分离采用组织分离法,通过分生孢子悬浮液接种,用柯赫氏法则对其致病性进行验证。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及产孢结构,测量孢子大小,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极细枝孢(Cladosporium tenuissimum Cooke)。  相似文献   

19.
系统地研究苯醚甲环唑及嘧菌酯在石榴、石榴籽及土壤中的残留量,促进安全生产。采用乙腈提取,固相萃取法净化土壤、石榴和石榴籽,通过气相色谱-ECD对其中的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残留进行测定。嘧菌酯的添加回收率在84.9%~116.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5%~6.5%之间;苯醚甲环唑的添加回收率在84.5%~1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5%~6.3%之间,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2mg/kg。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相似文献   

20.
石榴枯萎病是云南省石榴生产中近年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对云南石榴种植业威胁极大。经检索该病害与1999年印度首次报道的由子囊菌甘薯长喙壳(CeratocystisfimbriataEl-lisetHalsted)引起的石榴枯萎病症状极为相似,目前国内仅在云南发生,国外相关研究报道也很少。该病害于1990年在印度Bijapur区首次发现,1993年迅速蔓延至整个Karnataka石榴种植园。病害初期症状表现为少数枝条上叶片发黄萎蔫,在数周内植株发病死亡;在许多发病石榴园发现茶植小蠹虫(XyleborusfornicatusEichh.),并从虫体上分离到该病原,初步确定树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