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2002年黑龙江省部分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中国7个统一鉴别品种对2002年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采集的57个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共鉴定出6群10个生理小种,即ZA17、ZA49、ZB1、ZB19、ZB25、ZC9、ZD1、ZD5、ZE1和ZF1生理小种,其中ZD1为优势小种,出现频率为36.8%。生理小种的组成由1996年商世吉报导的4群7个生理小种发展到6群10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也由ZE1转变为ZD1。其中ZA17、ZA49强致病型的生理小种开始出现。所鉴定出的10个生理小种对4个粳稻鉴别品种有较强的致病力。地域较近的地区稻瘟病菌的生理小种群体组成也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2007年,从采自黑龙江省各主要水稻产区的稻瘟病标样中分离获得268个单孢菌株,采用全国统一的7个鉴别寄主共鉴定出7群31个中国小种。其中ZA、ZD、ZB为黑龙江省稻区的主要优势小种群,出现频率分别为33.58%、24.63%和18.28%。ZD1是优势小种,其出现频率为16.04%,其次是ZA49(13.43%)、ZE1(10.44%)、ZA17(8.96%)小种。不同地区小种的类型及其组成不同。  相似文献   

3.
应用稻瘟病菌种群消长动态监测四川省杂交稻抗瘟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86-1990年应用稻瘟病菌种群消长动态,监测杂交稻抗瘟性变化,并进行初步分析。(1)近年来经测定川东南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有7群42个,其中ZB群出现频率59.38%,为优势种群,ZC群和ZA群分别为17.99%、16.20%,其余种群在3%以下;(2)优势种群ZB群出现频率逐年下降,由1986年的72.17%下降为1990年的47.85%;(3)对我省主栽品种汕优63致病力较强的ZA群和ZB13小种明显上升,汕优63分离菌株回接致病率逐年上升,而抗谱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4.
2000-2005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0-2005年6年间,共分离测定了辽宁省稻瘟病菌411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结果划分为7群36个生理小种,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F群和ZE群,近年来致病性强的籼型种群ZA出现频率增加,致病性弱的粳型种群ZF出现频率下降,2001年导致抚9621水稻抗瘟性丧失的ZA25小种2005年又重新出现,上世纪90年代初表现优势的ZG群小种2005年没有检测到。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稻瘟病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一直是湖北省各稻区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在一些稻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不断了解稻瘟病致病性分化,提高湖北省抗病育种的效率,合理布局抗病品种并延长其寿命,在多年相关工作的基础上,于2003年-2005年用中国鉴别品种对由湖北省7个不同稻区的14个县市采集的穗颈瘟标本上分离得到的184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鉴定,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84个单孢菌株分属于7群37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ZA群(出现频率66.8%,下同),其它种群为ZC群(13.0%)、ZB群(9.2%)、ZG群 (4.9%)、ZE群(2.7%)、ZD群(2.2%)、ZF群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粳籼89的穗颈瘟分离菌株的致病力及遗传宗谱研究,结果表明:(1)粳籼89分离菌株的小种类型复杂,既有籼型小种如ZA1、ZB1、ZB5、ZB13、ZC13等,又有粳型小种如ZD5、ZG1等;(2)该类菌株的致病力存在不稳定性,同一菌株不同时间接种,鉴别寄主上表现的小种类型不同,对其他主栽水稻品种或抗源的致病力也表现不同,但这些菌株无论何时接种到粳籼89上均能使其表现感病,病级在4级以上;(3)该类菌株接种到粳籼89衍生品种或其他粳籼杂交后代上,一般能侵染这类品种;(4)利用RFLP技术,采用探针MGR586与限制性内切酶EcoRI组合对病菌进行DAN指纹分析,结果16个粳籼89分离菌株被分在2个相邻的遗传宗谱里,即宗谱1(9个菌株)和宗谱2(7个菌株),这两个宗谱恰好是广东的优势宗谱。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广东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生理小种与无毒基因的类型与分布,利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11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及3个广东省优质抗源稻种三黄占2号、青六矮和珍桂矮,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方法对2018—2019年分别从广东省不同稻区感染稻瘟病的不同栽培稻品种上分离获得的368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与无毒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利用中国鉴别品种共鉴定出 6 群 30 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 ZB 和 ZC,出现频率分别为 44.29% 和43.48%,优势生理小种为ZB13和ZC13,出现频率分别为26.90%和29.35%。利用11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鉴定出测试菌株对含有Pi9、Pi1、Pik-hPi50这4个水稻抗稻瘟病单基因系的无毒性频率均大于80.00%;来自粤北、粤西和珠三角3个稻区的稻瘟病菌对抗源稻种三黄占2号的毒性频率低于11.76%,对珍桂矮的毒性频率大于69.41%。表明2018—2019年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生理小种结构复杂,多样性丰富,在粤北、粤西和珠三角稻区可利用的抗性基因一致,可推广使用含抗性基因Pi9、Pi50、Pik-hPi1的水稻品种;三黄占2号抗性好,抗谱较宽,可作为广东省抗稻瘟病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稻瘟病菌稳定菌株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一套致病谱各异的稻瘟病稳定菌株,对水稻品种的基因分析和抗谱测定等研究将起重要作用。自1985年以来,从不同类型稻区采集的大批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179个单孢菌株。经初筛和复测得到Li204、Li354、Li271、Li564、Li532和Li67等6个致病性稳定,且分属于不同小种群的代表性菌株。初筛结果表明,各菌群虽都有部分菌株表现明显的变异性,但有些菌群是较为稳定的,如ZD群菌株的群稳定率高达84%,其小种稳定率亦达68%;ZB群菌株与之接近。此外,试验中还发现,某些菌株的致病性变异情况相当复杂,即不仅表现群内及群间变异,而且还会发生籼、粳菌型间的互变(即籼型菌株 粳型菌株)。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菌稳定菌株筛选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一套致病谱各异的稻瘟病稳定菌株,对水稻品种的基因分析和抗谱测定等研究将起重要作用。自1985年以来,从不同类型稻区采集的大批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179个单孢菌株。经初筛和复测得到Li204、Li354、Li271、Li564、Li532和Li67等6个致病性稳定,且分属于不同小种群的代表性菌株。初筛结果表明,各菌群虽都有部分菌株表现明显的变异性,但有些菌群是较为稳定的,如ZD群菌株的群稳定率高达84%,其小种稳定率亦达68%;ZB群菌株与之接近。此外,试验中还发现,某些菌株的致病性变异情况相当复杂,即不仅表现群内及群间变异,而且还会发生籼、粳菌型间的互变(即籼型菌株 粳型菌株)。  相似文献   

10.
1991~1995年辽宁省稻瘟病菌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1~1995年5年间,共分离测定了辽宁省稻瘟病菌249个单孢菌株,经7个中国鉴别品种鉴定划分为7群28个生理小种,在辽宁省流行的优势种群为ZF群和ZD群。近年来致病性强的籼型小种及粳型小种强致病类群出现频率增加,弱致病类群频率下降。1985年导致中丹2号水稻抗瘟性丧失的ZA61小种1995年又重新出现,前几年表现优势的ZG群小种1995年暂时消失。  相似文献   

11.
吴尧  韩玉  揭春玉  王林  吴双清 《植物保护》2021,47(3):184-190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用7个中国鉴别品种和95个自选资源材料对2014年至2015年间采自湖北省随州地区的76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致病型鉴定。分别利用传统生理小种种群划分方法和近邻传播聚类法(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AP聚类法)进行菌群结构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表明,传统生理小种种群划分方法将76个菌株分为6个菌群,14个中国小种, ZB菌群为优势种群,占比65.79%,ZB15为优势生理小种,占比达到60.53%;近邻传播聚类法将76个菌株分为14个菌群,Cluster 2、Cluster 6、Cluster 7、Cluster 8为随州地区优势菌群,占比分别为18.42%、19.74%、22.37%、17.11%,Cluster 6、Cluster 7和Cluster 8具有相对较高的致病力;两种方法划分结果虽不完全一一对应,但划分趋势相同,近邻传播聚类法在稻瘟病菌种群结构研究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根据试验结果筛选出1个代表随州地区稻瘟病总致病谱的菌群,菌群由12个菌株组成,将其命名为“随州生态模式菌群”。  相似文献   

12.
对东北地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群体的构成及分布,以及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9号小种的抗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群体由6个小种,即Race 1、Race 2、Race 3、Race 6、Race 8和Race 9构成。小种Race 1、Race 2和Race 9在东北三省吉林、辽宁和黑龙江都有分布,小种Race 3和Race 8只存在黑龙江省,Race 6只存在辽宁省。在30个水稻品种中,对9号生理小种表现抗病的有13个,出现频率为43.3%;中抗7个,频率23.3%;中感6个,频率20.0%;感病4个,频率13.3%。本研究为在东北粳稻地区挖掘白叶枯病的抗源,以及利用抗病品种控制白叶枯病危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福建省辣椒疫霉菌群体遗传结构的表型特征,对分离自福建省15个市(县)的300株辣椒疫霉菌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生理小种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288株为A2交配型,12株为A1交配型,出现频率分别为96%和4%,以A2占优势,在各采集点均有分布。263株对甲霜灵表现敏感,28株为中间型,9株为抗性,分别占总体的87.67%、9.33%和3.00%,甲霜灵敏感菌株为主要菌系。根据菌株对辣椒疫霉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的致病性测定结果,可将辣椒疫霉菌划分为3个生理小种,其中168株为小种3,126株为小种2,6株为小种1,分别占56%、42%和2%,小种3为福建辣椒疫霉菌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14.
小麦秆锈菌不同小种间竞争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首次在小麦成株期把我国致病力较弱的优势小种21C3和致病力较强的低频或稀有小种34C2、34C4及116的新鲜夏孢子等量混合后,在长江流域选出的8个感病品种上继代转接。试验结果表明:温室转接5代与田间重复侵染3代后,小种21C3出现频率显著上升,小种34C2频率明显下降,小种34C4和116则下降更快,甚至完全消失。小种21C3与34C2、34C4和116相比或小种34C2与34C4和116相比,其出现频率都表现极显著差异。而小种34C4和116之间则差异不明显。说明小种21C3致病力虽不强,但竞争能力最强,故在自然界能维持优势;34C2竞争能力弱于21C3,但强于34C4和116,而且致病力较强,故在自然界也能维持一定数量。小种34C4和116致病力虽强,但竞争能力极弱,因此在自然界数量极少。  相似文献   

15.
2010-2012年甘肃省小麦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变化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条锈菌新小种的产生并成为优势小种是造成品种抗锈性丧失及历次条锈病大流行的先决因素。为了系统监测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的变异,对2010-2012年采自甘肃省28个县(市)的1 008份小麦条锈菌标样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010、2011和2012年分别监测到30、23和25个生理小种和致病类型,优势小种仍为CYR33和CYR32,其中CYR33出现频率分别为19.06%、29.88%和16.29%;CYR32出现频率分别为24.49%、16.69%和30.57%;其次为2010年首次监测到的感染‘贵农22’的新致病类型G22-9,其出现频率分别为2.81%、7.99 %和10.86%,在2012年已上升为继CYR33和CYR32之后的第三位小种类型;同时在2011年监测到新致病类型G22-14,其出现频率也较高,分别为7.40%和2.57%。感染‘贵农22’新菌系的出现及扩展,标志着我国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又一次发生重大变异,应引起育种和推广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群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自新疆24个不同植棉县(市或团场)的37株棉花枯萎病菌代表菌株,经人工接种于国际通用鉴别寄主,致病性反应均表现为典型的7号生理小种特征。RAPD分析结果也显示出这37个供试菌株与7号小种各对照菌株间基因组DNA的指纹图谱高度相似,属同一遗传相似组,而与3号和8号小种的对照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即7号生理小种是组成目前新疆棉花枯萎病菌群体的优势小种,而原分布于新疆吐鲁番等地的3号小种在本研究中未被发现。结合部分自选辅助鉴别寄主对其中18个菌株进行的致病力分化研究表明,在7号小种内部还存在着侵染力的分化,显示出棉花枯萎病菌较强的变异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类型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1997年,从广东省各市、县田间采集并经单孢分离获得的584份水稻稻瘟病菌菌株,用全国鉴别品种鉴定出8群33个生理小种。3a来,ZC群一直是优势小种群,总的出现频率是45.3%,ZC13一直是最优势小种,总的出现频率是27.3%。优势小种的组成随年份而变化:1995年,优势小种是ZC13、ZG1、ZC15和ZA45,频率分别为23.7%、21.9%、15.6%和11.5%;1996年,优势小种是ZG1、ZC13和ZC15,频率分别是22.9%、20.3%和19.6%;1997年,优势小种是ZC13、ZB13、ZC15和ZG1,频率分别是39.8%、18.6%、10.6%和10.6%。生理小种的生态分布特点是:ZC13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出现的频率较高;而ZB13则正相反,在山区市、县出现的频率较高,特别是1997年,ZB13在山区出现的频率为24.7%,而在平原与沿海地区出现的频率是10.4%。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分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应用30个水稻抗稻瘟病近等基因系或单基因系及7个中国鉴别寄主,于水稻苗期接种,测定2006-2008年从江西省水稻产区分离的195个稻瘟病单孢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江西省稻瘟病菌以广谱致病性的菌株为主,将致病率按PF<30%、30%≤PF<50%、50%≤PF<70%和PF≥70%4区段划分,各区段菌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8.72%、31.28%和60.00%;病菌群体对所测定的30个抗瘟基因均表现出毒性,毒力频率为17.95%~100%,表现出较低毒力频率的水稻抗瘟基因是pi-z~t、PI-1(1)、PI-z~5和Pi-k,其毒力频率分别为17.95%、26.67%、27.46%和29.23%.此外,江西省稻瘟病菌含6群40个生理小种,在稻瘟病流行的2006年,主要的优势小种为ZB_(13)和ZA_1;在稻瘟病发生较轻的2007年和2008年,优势小种均为ZB_(15)和ZB_(13).进一步分析表明,同一优势小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28个ZB_(13)菌株对30个抗瘟基因的致病率为50.00%~96.67%,26个ZB_(15)菌株的致病率为46.67%-86.67%.对ZB_(13)与ZB_(15)菌株的聚类分析发现,毒力频率相近的菌株致病相似性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9.
广东稻瘟病菌的遗传宗谱与致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不同病圃同一套寄虫主的田间表现及其穗颈瘟分离菌株的遗传宗谱和致病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稻区稻瘟病菌的小种分布类型不同,对品种的致病性也存在差异。将已经过RFLP和PCR技术进行DNA指纹分析,并划分为不同遗传宗谱的稻瘟病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的致病性与其遗传宗谱类型、生理小种类型、寄主及采集地点存在密切的关系:(1)同一遗传宗谱、分离自相同寄主、鉴定出来的生理小种类型又较接近的菌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全国统一的9个鉴别寄主离体叶片法鉴定侵染型和Gilmour八进制法命名小种,对2004--2008年采自东北春麦区的辽宁、黑龙江等省不同县市的298个小麦白粉病菌标样进行生理小种及毒力频率分析,并利用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22个小麦品种(系)对参试菌株进行毒力频率测定.结果表明:2004--2006年优势小种为生理小种15号,出现频率分别为13.7%、15.6%和20.3%;2007年优势小种为17号小种,出现频率为10.2%;2008年411号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频率达20.6%;2004--2008年毒性基因V4b、V2+6、V4+8、V12、V16、V18、V20、V21、V22和V23毒力频率较低,在0~28.0%之间,其对应抗性基因Pm4b、Pm2+6、Pm4+8、Pm12、Pm16、Pm18、Pm20、Pm21、Pm22和Pm23抗性较强,可作为有效的抗病基因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