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与小麦抗赤霉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本文报道了对赤霉病抗性不同的五个小麦品种的过氧化物酶比活力及其同工酶的差异。种子过氧化物酶比活力的大小及其pI10.3酶带颜色的深浅与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各品种的叶片过氧化物酶比活力及其同工酶谱的差异与品种的抗病性无明显相关。各品种的接种穗与其对照穗比较,抗病品种接种穗的过氧化物酶比活力持续上升,感病品种的酶比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抗病品种接种穗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I6.3、9.5和10.3三条酶带的颜色比对照深,感病品种的浅或消失,与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与体内生化成分相关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棉花不同抗感黄萎病性品种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品种在无菌土中体内可溶性还原糖含量相应地高于接菌土中的含量。蕾期抗耐品种平均含量为2.276%,高于感性品种的1.417%,而铃期趋势相反。叶片单宁含量高于根部。在无菌土中,抗耐品种叶片单宁含量平均为3.58%,高于感病品种的3.28%;而在接菌条件下趋势相反。根部棉酚含量显著高于叶部,但两者极显著相关。在无菌土和接菌土中,抗性品种棉酚含量均高于耐性品种,而耐性品种又高于感性品种。棉株体内棉酚含量与棉花品种抗黄萎病性显著正相关。同工酶谱测定显示,过氧化物酶在抗感品种的无病症叶片中,酶带特征基本一致,叶片显症后表现主酶带区加宽,主酶带数增多,变化趋势与症状严重度正相关。在显症条件下,抗性品种酯酶同工酶活性略强于感性品种;与无症叶相比,显症叶的SOD酶带数由原来的4—6条减少至3—4条,抗性品种的酶带数少于感性品种1—2条。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苏麦3号(抗病)和凡6(感病)穗部受禾谷镰刀菌侵染后,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变化.在侵染的早期(症状显现前),苏麦3号接种穗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较凡6接种穗的酶活增加快和稍高,且症状显现稍迟.在侵染的中后期,症状显现后,感病凡6较抗病苏麦3号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快且高得多.2品种病穗中的酶活均是随着症状的发展和病情加重而迅速上升.无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出现在2品种病穗,但第2、3酶带活性随病情发展逐渐增强,5、6酶带活性逐渐减弱,凡6的变化较苏麦3号强烈.2品种病穗中均新出现2条相同的酯酶同工酶带.因此可以初步认为,在相互作用的早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增加与苏麦3号对赤霉菌的抗性有一定联系,但在相互作用的中后期,二种组合酶活的大幅度提高是与症状的发展和感病反应相联系.2种同工酶难于作为鉴定小麦抗赤霉菌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不同抗性番茄品种在接种了TMV之后体内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的变化趋势。不同品种番茄幼苗接种TMV之后30天内病毒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测定结果表明:所有接种的番茄幼苗与健株对照相比均表现酶活性的增强及酶带数目的增多;但不同抗性品种,酶活性交化曲线及同工酶谱带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感性品种北京早红(+/+)及耐病品种强力米寿接种TMV之后,病毒含量迅速上升,在第15天达到最高峰,同时植株开始显症,其酶活性曲线呈现出1个增值高峰,即酶活性只在显症之后迅速上升于第24天达到最高峰,病株在症状发展过程中产生2条健株所没有的具高迁移率的同工酶谱带A与B。抗性品种Tm-2(Tm-2/+)抑制TMV在体内的增殖,在接种之后30天内植株不表现典型外部症状,其酶活性曲线具有2个增酶高峰,即在接种后第12天达到最高峰,并在第21天有1个新的高峰;在酶活性高峰期,接种植株也产生同工酶谱A与B,与感性品种不同的是谱带A与B形成较早,同时,抗性品种还产生感病品种所没有的1条同工酶谱带F。上述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的变化趋势可以成为鉴定品种抗性一个有价值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猕猴桃品种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机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安徽省猕猴桃主栽品种金魁(高抗)、早鲜(中抗)、魁蜜(抗病)、华美2号(感病)、秦美(中感)和金丰(高感)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形态结构抗性方面,感病品种的皮孔密度和长度及气孔密度、长度和宽度都明显高于抗病品种,抗、感品种间皮孔、气孔的排列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关分析表明,皮孔密度和长度及气孔密度、长度和宽度与品种发病率都有较高的相关性,尤其以皮孔长度和气孔长度相关性最高,r分别为0.9278和0.9794;生理生化抗性方面,品种未感染溃疡病菌前,芽中的POD酶活性与品种抗性存在规律性不强,一年生枝条、叶片中的POD酶活性与品种抗性有密切关系.品种感染溃疡病菌后,POD酶活性均升高,但抗病品种中酶活提高倍数高于感病品种.一年生枝条上病斑越大,POD酶活性越高.POD同工酶谱带表现出与酶活相一致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玉米弯孢叶斑病菌毒素对不同玉米抗性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及在一定条件下对寄主抗性的诱导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抗病品种的PAL和PO酶活性比感病品种易被毒素激活,但抗病品种被毒素处理后的SOD活性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且峰值出现得晚,这可能与抗病品种SOD活性的下降有利于积累活性氧、进一步激发寄主的抗性有关。此外,研究发现毒素在一定浓度下可作为抗性的诱导因子,为深入研究抗性机制和防病手段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水稻品种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互作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水稻叶片接种3d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开始在叶片上大量增殖;接种10d后,病菌数量开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感病品种上的菌量比抗病品种上的菌量在10倍左右,病斑在接种后第3d开始出现,接种10d以后,病斑在感病品种上能继续快速发展,而在抗病品种上开始受到抑制,通过对抗病和感病品种叶片上的气孔观测发现,感病品种的气孔密度和气孔长度一般都较抗病品种大,相关分析表明,气孔长度理发师品种抗性相关。接种后对PAL酶的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AL酶的活性与品种抗性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小麦品种对白粉病抗病性与过氧化物酶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不同抗白粉病小麦品种接种白粉菌后过氧化物酶均呈现两个酶活峰,峰Ⅰ出现在病菌分生孢子梗期,峰Ⅱ出现在分生孢子期。峰Ⅰ的相对酶活性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呈正相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扫描的结果显示峰Ⅰ中的高分子量(28,000道尔顿以上)酶带与植株的抗病性有密切关系。高抗品种MN 7213的同工酶谱多一条酶带,可能是抗性基因表达的结果。高感品种VilelaMar.的同工酶谱则在个别酶带上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9.
水稻小球菌核病抗病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水稻抗病品种感染小球菌核菌后 ,体内防御酶系活性变化的测定 ,结果表明水稻不同品种体内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均增强 ,但抗性品种中的上述酶活性均比感病品种增强的幅度大 ,这可能是抗病品种具有抗性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小豆应答锈菌侵染的生理机制,以不同小豆抗性品种与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互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锈菌侵染后不同抗性品种中防御酶活性及防卫反应基因表达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接种豇豆单胞锈菌后小豆抗病品种叶片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均比感病品种显著提高;接种192 h后,小豆抗病品种中CAT和SOD活性最高,分别为16.93 nmol·g-1·s-1和950.89 U/g,较对照提高了496.13%和89.61%,小豆感病品种中CAT和SOD活性分别在接种192 h和120 h后达到峰值,分别为10.54 nmol·g-1·s-1和884.51 U/g,较对照增加了256.08%和55.50%,增加幅度小于抗病品种;接种12 h后,小豆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与毛白杨抗锈性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叶锈菌的侵染使寄主的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增加,且高感无性系的酶活性变化幅度较高抗无性系的大。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因抗、感无性系受侵染后显症时间的不同而有差异;但PAL酶活性高峰则不论抗、感病无性系,均在接种后第10天左右出现。侵染还可引起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使多数供试无性系有新酶带出现。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变化不能明确反映寄主的抗病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感染花生条纹病毒(PStV)后花生生理生化性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表明,花生接种条纹病毒发病后叶片的光合强度、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下降,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却显著提高。高感花生品种白沙1016上述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大,发病植株叶片中POD同功酶出现了4条健株中没有的新带,迁移率分别为0.67、0.73、0.80和0.89,而原有的迁移率为0.38的1条谱带变弱消失,发病后SOD同功酶谱带数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油菜对毒素草酸的吸收代谢与抗性机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放射自显影实验发现14C-放射性物质在抗、感菌核病油菜品种中的分布不同,抗病品种表现限制放射性物质转运。油菜叶对所吸收草酸的转化率在57%以上,而且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在放射性物质中未转化的可溶性草酸盐仅占1.2%,而不溶性的草酸盐占28%以上。在草酸转化物糖、有机酸和氨基酸中糖所占比例最大。草酸诱导油菜苗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其增加幅度是抗病品种大于感病品种。草酸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发现草酸在较高浓度下也抑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  相似文献   

14.
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通过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的小麦抗根腐病突变体后代M1、M2和M3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其突变体后代M1、M2和M3都能保持抗病性,同时,突变体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较标准型对照品种明显增强,在同工酶谱中出现2条新的酶带。  相似文献   

15.
黄瓜感染霜霉病菌叶片中一些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78,自引:2,他引:178  
 黄瓜抗病组合受霜霉病菌侵染的部位周围的叶组织内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增加高于中抗和感病组合,而中抗组合又高于感病组合;抗性和中抗组合的过氧化物酶(PO)活性的增加高于感病组合;抗性组合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增加高于中抗和感病组合。抗性组合受侵后产生两条新的PPO同功酶带和两条新的PO同功酶带;中抗组合产生一条新的PPO同功酶带和一条新的PO同功酶带;感病组合只产生一条新的PO同功酶带,没有新的PPO同功酶带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