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几种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和鉴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病原细菌是寄生在植物上的原核生物,个体微小,繁殖速度快。根据其形态学性状进行分类鉴定较为困难,其检测和鉴定技术不同于常规真菌、病毒的检测和鉴定。综述了植物病原细菌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评述了植物病原细菌无毒基因近年来最新的研究进展:avr基因间的DNA序列及同源性、avrBs3基因家族,avrD基因、avr与hrp基因的关系及Avr蛋白的种类和生化功能。  相似文献   

3.
PCR相关技术在植物病原细菌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CR及其相关技术用于体外扩增DNA、RNA具有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原细菌的检测.本文综述了real-time fluorescent PCR、REP-PCR、Immuno-RCR、RAPD-PCR、Nested-PCR等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病原细菌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4.
中国植物病原细菌名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5.
及时有效地做好真菌病害的检测诊断工作是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保证之一.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是观察孢子形态、病斑特征、发病症状等,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对于交叉感染、病原菌产孢困难、病斑病症相似的发病作物则较难检测,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PCR技术的诞生为快速、准确检测植物病原真菌提供了基础.根据目前常用诊断植物病原真菌方法的分类及其利弊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技术原理、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应用前景等,以期为今后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病原细菌分类最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冯洁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2):2305-2314
随着人们对植物病原细菌研究的不断深入,细菌分类一直处于一个变化的过程。除了传统的属被拆分成若干个属以外,新属也不断增加,植物病原细菌属的数量已增至近40个。革兰氏阴性细菌中,传统的欧文氏菌属(Erwinia)又分出了4个属: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迪基氏菌属(Dickeya)、泛菌属(Pantoea)和布伦纳氏属(Brenneria),导致作物软腐病的胡萝卜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和黑腐果胶杆菌(P.atrosepticum)最初分别归在胡萝卜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和黑腐亚种(subsp.atroseptica);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中分出了雷尔氏菌属(Ralstonia)、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和噬酸菌属(Acidovorax)。新种的命名更是层出不穷,迪基氏菌属中已陆续增至8个种,导致玉米细菌性茎腐病和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病菌现名为玉米迪基氏菌(Dickeya zeae)。有些亚种或致病变种上升为种,导致西瓜细菌性果斑病的病原菌由燕麦噬酸菌西瓜亚种(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变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很多病原菌的学名经历了数次变更,棉花角斑病的病原原名为野油菜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malvacearum)和柑橘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X.citri pv.malvacearum),现为地毯草黄单胞菌锦葵致病变种(X.axonopodis pv.malvacearum)。革兰氏阳性细菌家族的成员也在不断壮大。国内学者在学名使用上存在落伍和不规范现象。论文对近年来植物病原细菌分类体系的变化进行了梳理,并呈现了新老拉丁文学名的变化过程。关注植物病原细菌分类学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的研究工作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7.
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药性监测、交互抗性、抗药突变体生物学特性、抗药性机制、抗药性遗传5个方面对我国植物病原细菌抗药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按照现行细菌分类系统,植物病原细菌分属于原核生物界4个门中的3个,即:薄壁菌门、厚壁菌门、软壁菌门。目前为止,植物病原细菌共包括25属,120种,19亚种及219致病变种。分类地位变化较大的属有Corynebacterium,Erwinia,Pseudomonas及Xan-thomonas。  相似文献   

9.
植物病原细菌的分类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综述了现代细菌分类研究中的多元分类和系统发育分类的特点和应用,阐述了植物病原细菌从高级分类单元(界、门、纲)至属、种及亚种(致病变种)水平上的分类进展,讨论了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检测水稻病原细菌的过敏反应寄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植物激素生理作用与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凯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8):35-36,72
植物激素作为植物体内的痕量分子,对于调节植物的各种生长发育过程和环境的应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植物激素的检测技术就要不断创新和提高。综述了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各种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相似文献   

12.
郝生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695-15696
[目的]探究自制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自制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为材料,对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餐具及水质进行了监测,并比较了自制纸片、市售纸片和国标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检测水质时,自制纸片与国标法的符合率、合格率相一致;检测餐具时,自制纸片与市售纸片的符合率、合格率相一致。[结论]纸片法比发酵法能大量节省人力和物力,且与市售纸片结果相似,适合在基层检验单位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量壳聚糖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壳聚糖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与其分子量的关系。[方法]通过测定最小抑制浓度和抑制圈,研究不同分子量的低分子量壳聚糖对稻胡麻叶斑病菌等13个植物原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对多数植物病原菌来说,可溶性的低分子量壳聚糖分子量在662-5492范围内,随分子量的增加,其抑菌能力增强,抑菌效果更明显,最小杀菌浓度减小,杀菌能力增强。其中以聚合度在10~34,分子量在1628~5492的低分子量壳聚糖抑菌效果最好,对野油菜黄单孢-8004菌、青枯雷尔氏菌GM11000菌株和辣椒斑点病菌的抑菌效果都很好。[结论]该研究为植物病原菌抑制剂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围绕植物病原真菌粘附寄主表面、侵染结构的形成、侵入寄主、在寄主内定殖与扩展四个侵入寄主的主要步骤,进行分子解析的阐明,有助于更好的评估病原真菌致病性的影响,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燕  刘杰  李玉兰  刘芳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252-2253,2256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对在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中应用前景广阔的多重PCR技术、生物芯片技术、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技术、蛋白芯片技术及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了概述,为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肖秋芸 《北京农业》2012,(33):15-16
随着水稻基因组的测序完成,很多基因功能的揭示,对水稻响应病原菌侵染的相关途径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通过蛋白组学的研究手段,可以揭示在病原菌胁迫下,水稻蛋白组的表达变化,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水稻与病原菌的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