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普通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高等学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分析入手,指出了考试作弊的危害,并提出了有效应对考试作弊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考试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是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考试作弊古来有之,从有科举考试制度开始,就有作弊现象。但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有越来越严重之势,大学生考试作弊已经成为高校学风建设中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所以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进行分析,了解作弊动因,对防范大学生考试作弊、建设良好的学风和校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存在,令人担忧.通过对考试作弊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思想教育、校风建设和考试管理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本研究以Y高校为例,以问卷调查数据和走访内容为主要资料,从考试作弊现状、作弊现象分析和高校管理三方面对高校考试作弊与防范措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普遍存在,令人担忧。通过对考试作弊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思想教育、校风建设和考试管理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原因和控制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试作弊破坏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原则,影响了考风考纪,进而会败坏学风,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考试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考试结果是检测教与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但近几年来考试作弊在大学中逐渐蔓延 ,已成为高校考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这是社会上不良风气在学校中的反映。虽然作弊的学生占少数 ,但它是一种腐蚀剂 ,侵害教学这个肌体 ,有很大的危害性 ,和大学的培养目标完全背道而弛。尽管各高校为了提高考试结果的真实性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但这种现象却屡禁不止。如何有效地根除这种现象 ,已成为高校各级教学领导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1 大学生考试作弊方法及其作弊心理1.1 作弊方法 如今大学生作弊…  相似文献   

8.
本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过程、直接心理和深层心理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这一大学校园里常见的问题行为,并提出了防治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对策,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石志建  葛伟  葛超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87-88,91
通过对河北农业大学大学生近几年考试情况分析,指出考试作弊对大学生的影响,并从改善考试环境、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诚信教育3个方面提出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某高校的大学生中主要针对学风考风现状、考生对作弊的认识态度、考试作弊的原因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目前高校的学风考风状况不容乐观,的确存在一些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加强学风考风建设势在必行。遏制大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主要应从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大考试管理力度,改进考试内容和改革考试模式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试是评价教学过程的一种手段,也是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标志之一。可是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在考试中的作弊现象比较严重,对高等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形成一定的冲击。本文就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形式和原因,从学生、教师、社会及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杜绝考试作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考试为国家选拔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遍布各行各业,为现代化建设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做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考试在做出积极贡献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存在的弊端也越来越显露,考试的环节需要改革和完善,其中危害最大、影响最坏的就是作弊行为屡有发生,而且大有升级扩大之势。分析了各种作弊行为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各种防范作弊的相应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博弈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杜绝和减少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是高等院校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措施。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基本动因,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导出学生和监考教师行为选择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点,并提出监考教师监督空间和学生作弊空间的概念。最后基于扩大监督空间和缩小作弊空间的途径,从强制性和引致性两种作用入手提出治理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的可操作性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罪旨在将使用欺诈手段骗取银行贷款,致使银行贷款的安全回收产生了具体性危险,又难以证明借款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的范畴,从而将预防金融风险的防线前移。本罪采用的是具体危险犯与实害犯折中的立法模式。骗取银行贷款后用于生产经营等正当目的,以造成重大损失为成立该罪的条件,否则,即便按期还本付息,只要骗贷行为使银行贷款的回收产生了具体性危险,也有可能评价为“其他严重情节”而构成本罪。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考试制度与方法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考试作弊现象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考试作弊的原因,提出应从规范考试管理,调整考试时间,改变考试成绩比例,采用多样化的考试方法和改革学生成绩衡量办法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考试作弊问题。认为考试作弊的原因是复杂的,但课程考试方法的改革是解决高等学校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In search of repeatable ESP experiments, modern investigators are using more complex targets, richer and freer responses, feedback, and more naturalistic conditions. This makes tractable statistical models less applicable. Moreover, controls often are so loose that no valid statistical analysis is possible. Some common problems are multiple end points, subject cheating, and unconscious sensory cueing. Unfortunately, such problems are hard to recognize from published records of the experiments in which they occur; rather, these problems are often uncovered by reports of independent skilled observers who were present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is suggests that magicians and psychologists be regularly used as observers. New statistical idea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some of the new experiments. For example, many modern ESP studies provide subjects with feedback--partial information about previous guesses--to reward the subjects for correct guesses in hope of inducing ESP learning. Some feedback experiments can be analyzed with the use of skill-scoring, a statistical procedure that depends on the information available and the way the guessing subject uses this information.  相似文献   

17.
西宁绿色村庄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宁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自发开展以绿化美化为重点的绿色村庄建设,结果表明,新农村建设试点活动使村级面貌焕然一新,提高了农村文明程度,对其他村庄加快绿色建设工作很有促进,并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外会计舞弊案件不断揭诸于世,会计诚信已成为会计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沉重话题.越来越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已经或正在失去对会计的基本信任,会计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统一战线工作大有可为,但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广泛性、复杂性、艰巨性等方面。我们要根据这些特点制定相应对策,发挥统一战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稳定社会、智力和资金支持以及民主监督的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诚信考试是高等教育考核与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大学生诚信考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学生不良的思想意识与心理、教育管理制度的缺陷、家庭教育不科学和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是造成学生缺乏诚信、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强化大学生诚信意识,自觉消除考试作弊心理;改革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综合考评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诚信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