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0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林业的大喜年,藤县连获两项全国先进的殊荣:一是荣获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 1998— 1999年度“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二是荣获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藤县人民能取得这样的殊荣其实不易,因为 1987年藤县还是广西的百万亩荒山大户县。正是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运动,推动了藤县从百万亩荒山大户县成为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的大跨越。藤县人民不会忘记, 1987年全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结果让全县上下当头一棒:全县有荒山和疏残林 9.33万公顷,是广西的百万亩荒山大户…  相似文献   

2.
藤县位于桂东南,地处丘陵地带,属亚热带季风区。全县人口79万,总面积591.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18.8万亩。山多耕地少是藤县的一大特点。因此,历届县委和政府都重视发展林业生产,把造林绿化工作列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全县林业生产获得较大的发展。60~70年代期间,全县有林面积保持在269.18万亩左右,森林蓄积量保持在609.9~653.5万 m~3之间,年产木材8万 m~3左右,松脂2.5万吨以上,林业收入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5%左右,被列入全区多林县的行列。但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藤县林业也盲目照套农业的做法,除国营和各级集体林场外,几乎全部  相似文献   

3.
藤县是全国松脂生产的重点县。全县418.8万亩宜林山地中,有生产松脂的马尾松、湿地松基地268万多亩,80年代期间年产松脂平均在2.5万吨以上,最高产松脂年份达3.2万吨,曾获国家林业部授予“青山长在,松脂常流”、年产“万吨松脂县”的表彰和奖励,松香生产前景广阔。为了充分利用本县丰富的松脂资源,提高松脂产品的价值,增加经济效益,藤县人民政府选择了松脂深度加工的项目,先后于70年代和80年代办起了藤县松脂厂和藤县太平松脂厂,生产松香和脂松节油。全县生产脂松香能力1.6~2.0万吨,生产  相似文献   

4.
栾川县地处豫西深山区,有“洛阳后花园”之美誉。位于县西南部的40多万亩飞播林基地,四季常青,苍翠如黛,绵延百里,宛若系在“后花园”上的绿色绸带,引来许多专家、学者和大批旅游观光客人。 栾川县总面积371万亩,山坡面积330万亩,林业用地面积304万亩,耕地仅17.6万亩。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栾川历史上也曾山青水秀。但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到70年代末,全县森林资源不足,荒山面积达120多万亩,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不少地方陷入了缺林少柴、温饱不足的境地。严重制约着全县经济的发展。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广大干部和群众急切盼望绿化荒山  相似文献   

5.
1990年,石门县被列入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县,给全县的林业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五年来,长防林建设完成荒山造林57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其中重点工程造林30万亩。现有防护林面积达4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18%,昔日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得到初步控制;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70%的280万亩山地已绿化,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八十年代的45%上升到59%;1994年大林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产值的25%。我们初步实现了“以长防林工程促灭荒造林,进而推进高效林业发展,综合开发绿色产业”的目标。树立大林业观念,构造高效林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藤县79万人口,有宜林山地418.8万亩,耕地面积50.47万亩,人均林业用地是人均耕地的8.3倍。山多耕地少是藤县一大特点。如何才能把藤县的山地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进而发展为林业商品经济的优势?这不但是县委、县政府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林业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奋斗目标和职责。藤县的林业曾出现过兴旺发达时期,也发生过危机,1987年的森林资源普查结果,给林业主管部门敲响了警钟——藤县林业生产存在着“两危”的局面:全县有林面积仅237.74万亩,蓄积量570.95万 m~3,森  相似文献   

7.
从1989年开始,按照《5年消灭宜林荒山,10年绿化湖南的决定》,每年造林500万亩左右,目前已有几十个县消灭了荒山,到1993年前全部能完成。在消灭荒山过程中,经济林生产出现了新趋势,根据湖南林业2000年发展总体规划,全省经济林发展到4279万亩,其中油茶2 038万亩,楠竹1000万亩,油桐300万亩,栗、枣、柿200万亩,其他740万亩,全省1989年水果总产 769 248t,人均拥有量12.61kg。  相似文献   

8.
去冬今春以来,徽县按照"潜力在山,希望在林"的战略方针和全县"绿色长廊"大示范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六抓"并举,实施科技兴林,全县"绿色长廊"示范区建设工程和城区生态圈建设工程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去冬至今春共完成造林6.0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2.23万亩,荒山造林2.85万亩、经济林0.99万亩;绿色通道栽植了以国道316线为主的3条干线公路70公里长的行道树共计4.8万株;完成县城生态圈重点景区--周主山绿化1000亩,栽植各类经济苗木和生态树种5.8万株.  相似文献   

9.
我国早则妇女革命运动领袖向警予的故乡──溆浦县,1989~1993年,短短五年中,人工造林36万亩,封山育林79万亩,比原计划提前两年摘掉了荒山大户县的帽子,在34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写就了消灭宜林荒山的崭新篇章。消灭宜林荒山以后,淑浦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反复论证的药础上,于1994年5月作出了《关于发展高效林业的决定》,为再写林业高效新篇章拟定了基本的框架:到2000年全县建速生丰产林基地30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70万亩,十乡百里枣子基地10万亩,名、优、特柑桔进地10万亩,药材基地8万亩,辅竹基地12万亩,汕铜基地6万亩,…  相似文献   

10.
黑河军分区万亩林场 被列为国家生态林重点保护单位 黑河军分区万亩林场地处小兴安岭与大兴安岭结合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官兵每年都到林场植树造林,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植树300多万株。经过边防官兵20多年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已绿化荒山1.1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被国家  相似文献   

11.
简讯     
藤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松脂生产县十年前还是广西百万亩荒山大户县的藤县,经过十年的封山育林已消灭了荒山,实现了绿化。近年来,该县推广科学采脂,提高松香生产质量,使松脂松香生产成为县农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和县财政收入的支柱。去年全县生产松脂3.1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松脂生产县,松脂收购总额9304.8万元,全县78万农村人口人均松脂收入119.2元,松脂特产税和松香增值税费2200多万元,占县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强。今年藤县的松脂松香生产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创历史最好水平。截至11月20日,全县累计收购松脂达33976吨,占全年…  相似文献   

12.
自1981年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决议》以来,浙江省江山市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支持下,义务植树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经过20多年的奋斗,江山市的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1.森林资源稳定增长,宜林荒山基本绿化。根据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市有林地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的134.6万亩增加到1997年的188.9万亩,增长40.3%;活立木蓄积量从135.7万立方米增加到312万立方米。增长了129.9%;森林覆盖率从46.8%提高到67.1%。而荒山面积从45.9万亩减少到3.1万亩(其中部分是高山顶草山等近期难以绿化的荒山)减少了93.3%…  相似文献   

13.
“封山育林,也是造林”,这是唯物辩证的科学观点.实践证明也是如此,1986年以来,我县用系统工程封山育林,不但投资少,见效快,收到的效果也十分显著:封山育林面积由1987年前的28万亩,增加到1991年的110万亩。据我们进行的封山育林成效调查表明,1989年前封育的平均每亩幼林126株,年均增加6株,年均增高每株0.6m,封山育林区原有资源得到了保护,残林幼林普遍呈现复苏,生机盎然.据标准地观测,全县封山育林成效面积48.82万亩,其中达到良好成效面积的有101546亩,中等成效面积386656亩。为1992年消灭荒山,1995年基本绿化藤县奠定了基础。由于大面积的封山,森林资源得  相似文献   

14.
滁州市大柳种羊场位于滁(州)定(远)路南侧.距市区约26公里。70年代韧占地总面积7.9万亩,现被周边乡村开荒占用仅剩4.8万亩;下辖10村民组,农田1824亩.地貌属典型的江淮丘陵。  相似文献   

15.
2000年退耕还林实施试点以来,重庆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止2006年底,该市共完成国家下达的退耕还林计划1487万亩,其中坡耕地退耕还林661万亩,荒山荒地造林756万亩,封山育林70万亩.  相似文献   

16.
青春染得荒山绿──记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杨志贵易豫州1988年11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经过慎重研究,批准了州团委副书记杨志贵承包6万亩荒山植树造林的申请。这位中等身材、皮肤略黑的青年人,站在册亨县达秧乡双江村村头,望着眼前连绵起伏的秃...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徐州市的荒山大部分是石灰岩山体,岩石裸露,无土缺水,造林条件差,植树难度大。20世纪50年代,全市百万名群众通过炸石挖坑、背土上山、挑水浇树,让50万亩荒山秃岭披上绿装,走出了一条艰苦卓绝的荒山绿化造林之路,但到了2002年末,仍有20  相似文献   

18.
在湘西沉陵县境内,过去荒抚已久的山山岭岭如今已充满了绿色的生机,幼林抹去了昔日的荒凉。为了摘掉荒山大户的“帽子”,唤回绿色的大地,自1990年起,沉陵县展开了规模浩大的飞机播种造林工程。连续4年完成飞播造林778万亩,成活率、成苗保存率等指标均达到部省规定的最优标准,为该县按期消灭宜林荒山作出了巨大贡献。曾有“后杉之乡”、“天然林国”之称的沉陵,由于历史和自然的诸多原因变成了全省的荒山首户。1988年统计,荒山面积高达234万亩,其中集中连片的大面积荒山就有SO余万亩。要实现省委省政府全省5年消灭宜林荒山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藤县天平镇,曾是绿之歌海、绿之世界、绿之骄傲—— 这个拥有36.67万亩林地的山区镇曾于70年代中后期创造了有林面积35.83万亩,森林覆盖率68%,活立木蓄积47万立方米,年产木材近万立方米、松脂3640吨,荣获国家林业部授予“青山常在,松脂长流”奖旗的光辉历史。 然而,这里又曾是绿遭浩劫、森林蒙难的重灾区—— 80年代中期,由于与林业体制改革相配套的管理措施一时跟不上等社会性原因,那些担心林业重新收归集体经营的急功近利者乘机大肆伐木出  相似文献   

20.
据悉,今年沈阳实施了规模空前的七大造林工程,打造绿色大沈阳。计划35万亩的造林作业面积,创下了沈阳市年造林面积之最。 ——退耕还林工程。总任务为27万亩,其中退耕还林为14万亩,荒山荒地造林为13万亩。其地区分布是:康平为9万亩,法库为10万亩,新民为5万亩,辽中为3万亩。国家对退耕还林农民实施相应的补助政策。 ——国家“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 ——防沙治沙工程。今年治沙造林任务为6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