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省自然、气候条件优越,茶叶生产历史悠久,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实践中,茶区广大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我省茶树栽培地域广(除东山、平潭两海岛县外,县县(市)产茶),茶树品种资源及选育种经验丰富,茶树良种多(国家级良种19个,省级良种21个),茶类较齐全,名优特产品多且销售量大等特点,为我省茶叶生产的发展和提高奠定了基础.为总结群众的茶叶生产经验,开展茶叶科学研究工作,建所七十年来,尤其是建国五十多年来,经过全所科技人员和职工的努力,我所开展了二百多项试验研究,取得了四十多项获奖成果.回顾我所在茶树栽培技术研究方面的成绩,主要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2.
加强茶树植保工作 降低茶叶农药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浅谈茶树病虫生防与茶叶绿色食品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茶树病虫生防对促进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意义和茶叶中农残量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新挑战角度,论述了生防在茶叶绿色食品生产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并详细叙述了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和获得产品注册的程序,同时还总结了茶树病虫生防现状。提出发展茶树病虫生防,促进茶叶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措施:1.加强茶树病虫生防的宣传工作,尽快减少或避免农药的使用,使茶叶中农残量符合绿色食品的卫生要求;2.建立茶叶绿色食  相似文献   

4.
茶树病虫害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其进行防治是茶叶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怎样才能达到既经济又有效的防治目的是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研究的主要内容。湖南省茶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自50年代初期进行调查开始,经过40多年的发展,到今天已经建成了以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和湖南农学院为主体,全省各级  相似文献   

5.
我国茶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茶树病害容易滋生。病害侵染不仅使茶叶产量降低,还会使茶叶品质受到严重影响,如以感染了茶白星病的芽叶制成干茶,其味奇苦,且有异味。据美国对亚、非主要产茶国的调查统计,每年由于病害造成的损失约占茶叶总产量的15%,与虫害相当。因此,科学、及时地防治茶树病害,是建设与管理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的必要措施。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用于病原检测,无需进行病原物的分离和培养,具有灵敏、快速、准确等优点,为茶树病害的早期快速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了可能。近年来,PCR技术在国内植物病害检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但尚未见用于茶树病害检测的报道。本文分析了茶树病害检测的研究现状,提出运用PCR技术进行茶树病害检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该项工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7.
8.
建所60年,尤其是建国45年以来,本所科技人员,对茶树生物学特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揭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茶树根系的生育特性,深耕对茶树根系的更新效果;茶籽的贮存方法对成活率的影响;茶花开放期和茶果成熟期;茶树品种的生育类型;茶树种群的原始生殖特性;茶树枝梢的生育轮性和鱼叶的生育特性等。对茶籽的“后熟”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茶叶科学理论,并对茶叶生产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今后应利用现代高科技手  相似文献   

9.
贵州茶树栽培在品种资源的调查、良种繁育推广、密植免耕快速高产栽培、病虫害调查与防治、土壤及肥陪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把成果推广应用。测土施肥、茶叶区域布局等是将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杨玲 《广东茶业》2010,(1):36-39
贵州茶树栽培在品种资源的调查、良种繁育推广、密植免耕快速高产栽培、病虫害调查与防治、土壤及肥陪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把成果推广应用。测土施肥、茶叶区域布局等是将来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我所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1000余份,选育出5个国家级良种、10个省级良种和一批表现突出的新品系.本文着重提出今后资源补充征集、鉴定、利用和保存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植保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重视农业植保技术推广。农业植保技术推广具有长期性与复杂性的特点,为达到理想效果,应着重应用好三种科学推广方法,即发挥职能部门作用、应用农业互联网技术、建立“田间学校”。助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进行农业植保技术推广,还必须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关措施包括强化田间管理,健全病虫害防治系统,科学应用化学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及物理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3.
我所茶树土壤肥料研究起始于1936年,迄今70年了.70年来,我所土肥科技工作者本着科研面向生产,面向社会的方针,立足基层,辛勤耕耘,先后取得了30多项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茶区得到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我省乃至全国茶叶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茶树杂交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末。1978~1987年广泛地进行了茶树亚种、变种间杂交,少量变种内品种间杂交。研究了杂交授粉技术、茶树杂交亲和性、茶树的孕性及F1遗传窥测,选育出一批优质绿、红茶茶树新品种。展望提出了21世纪茶树杂交育种在选育无性系品种的同时,开展双无性系组合选配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阐述建国以来茶树病虫由不治到治,历经以人工捕杀、农业防治为主的时期,到使用化学农药,以化防为主的时期,以生防为主综合治理,生态控制开始的时间期等4个时期,使用不同的药械和喷雾方法,分别例举了平地,高山茶园进行生态控制病虫已见成效的单位。  相似文献   

17.
嫁接技术在茶树上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嫁接技术在茶树上的应用为快速改造低产茶园,加快茶树良种化进程,提高茶叶品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茶树嫁接技术研究进展并对它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为今后利用该技术提高茶叶产业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茶园单位面积要达到优质、高产、增产增收的效果,良种是关键。本文回顾28年广西茶科所建所初期,1982年引进福建省4个茶树优良品种(福云6号、福云7号、福鼎大白、福鼎大毫茶)经本所栽培→繁育→示范→推广取得的成效证明,这4个无性系良种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特点,适合在广西栽培,其推广效果证明引种非常成功,应加大力度推广无性系良种茶园种植面积,对未来无性系良种茶园占有率不断提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杨玲 《中国茶叶》2009,31(12):18-19
一、品种资源研究1940年9月,贵州湄潭实验茶场(现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进行了贵州乃至全国最早的茶树品种调查分类,在务川发现了野生乔木大叶茶。同年,湄潭实验茶场主持了“全国茶树品种征集与鉴定”,共整理出湄潭苔茶、务川大树茶等17个品种,汇编入《全国茶树品种志》。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办于1935年8月,至今已70周年。70年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55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关怀下,根据院所领导的部署和茶叶科学、生产发展的需要,先后对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等各大茶类的制茶工艺与技术理论开展多项研究,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乌龙茶做青工艺及其设备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茉莉花茶窨制新工艺、设备研究与中间试验”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红茶制作工艺的研究进展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我所科技工作者即开始对传统的红茶初制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主要是针对工夫红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