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制备IBD和ND二联卵黄抗体以及在计划鸡群的IBD和ND免疫程序时,都需要对鸡体内的IBD及ND抗体水平进行监测。通过对一群鸡按一定免疫程序高免IBD疫苗和ND疫苗后,利用鸡所产鸡蛋卵黄液和相对应鸡的血清测定IBD琼扩(AGP)抗体效价和ND凝集抑制(HI)抗体效价的对比试验认为:用卵黄液测定的抗体效价与用鸡血清测定的抗体效价呈一致关系,完全可用鸡蛋卵黄液代替鸡血清进行鸡体内IBD和ND抗体水平的监测。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是不宜用于种鸡。目前建立高免鸡群时虽然采取临床诊断、抗体监测等手段剔去一些病鸡,但一些经蛋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的病鸡很难除去;在制作高免卵黄过程中虽然加入了抗生素和防腐剂,但高免卵黄中的病毒不易杀死。因此,种鸡应用高免卵黄抗体后,容易造成某些病毒性传染病的垂直传播。二是不宜用于预防。高免卵黄抗体进入鸡体后的免疫有效期仅14天左右。若采用高免卵黄抗体预防,必须每隔14天进行一次免疫,既增加了养鸡成本,也易引起鸡的应激反应。三是不宜和疫苗同时应用。高免卵黄抗体在鸡体内属被动免疫,如果同时接种相应的疫苗,疫苗与高免卵黄抗体发生中和,这样,疫苗不但起不到免疫效果,反而会降低高免卵黄抗体的效价。为此,使用高免卵黄抗体后,应间隔12天后接种相应的疫苗,接种疫苗时应间隔5天才能使用相应的高免卵黄抗体。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相鸡新城疫(ND)是目前危害养鸡生产最严重的两种疫病。许多鸡场对该两种病进行了密集免疫,但由于疫苗质量、母源抗体水平、野毒存在、免疫程序等的差异,免疫后仍有疫病流行,而且IBD、ND常呈混合感染。以往对IBD、ND病暴发后采用紧急接种,对症治疗。但效果不理想,经济损失严重,近年来采用高免卵黄进行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经蛋传播传染病的存在,卵黄抗体的应用受到限制。高免血清是最有效的治疗药品,但由于价格较高而未广泛采用。本试验通过免疫程序筛选,宰前牛羊的综合利用,制成了高效价的免疫血清,降低了成本。抗IBD、ND二价高免血清用于暴发  相似文献   

4.
一是不宜用于种鸡。目前建立高免鸡群时虽然采取临床诊断、抗体监测等手段剔去一些病鸡,但一些经蛋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的病鸡很难除去;在制作高免卵黄过程中虽然加入了抗生素和防腐剂,但高免卵黄中的病毒不易杀死。因此,种鸡应用高免卵黄抗体后,容易造成某些病毒性传染病的垂直传播。二是不宜用于预防。高免卵黄抗体进人鸡体后的免疫有效期仅14天左右。若采用高免卵黄抗体预防,必须每隔14天进行一次免疫,既增加了养鸡成本,也易引起鸡的应激反应。三是不宜和疫苗同时应用。高免卵黄抗体在鸡体内属被动免疫,如果同时接种相应的疫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流行猖獗,已成为当前威胁养鸡事业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之一。目前多采用 IBD 疫苗接种防治。实践证明,单靠疫苗接种,防疫效果不甚理想。甘肃农业大学实验鸡场在严格执行消毒措施的基础上,用 IBD 高免卵黄对雏鸡早期预防,然后适时接种 IBD 弱毒疫苗,提高了免疫效果。介绍如下:一、IBD 弱毒苗免疫效果1991年5—8月,该鸡场分两批从甘肃省种鸡场购伊莎褐商品代雏鸡1200只,网上育雏。第一批鸡分别于19和47日龄用 IBD 弱毒疫苗(南京生药厂制)首免和二免。65日龄突然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经对症治疗,死亡率为26%。第二批雏鸡19日龄用 IBD 弱毒菌首免,未及二免,便于26日龄感染发病,死亡率为37%。免疫失败的原因,可能是野  相似文献   

6.
高免卵黄抗体在兽医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对减轻某些病毒性传染病对养禽业所造成的损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生产的“卵抗”均为商品代母鸡所产,某些经卵垂直传播性疫病人为扩散的危险性越来越引起广大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目前虽然用异种动物生产防治禽病的血清抗体(如绵羊IBD血清抗体)已研制成功,但由于高免蛋易收集,卵黄液易制作,临床应用数量仍占很大的比例.为解决高免卵黄液的病原污染问题,我们自1992年以来对IBD和ND二联高免卵黄液进行了甲醛和56℃灭能处理及4℃和——18℃保存观察,其色感、浓度、PH值均无改变;经定期监测,抗体滴度不降;临床应用效果可靠.其制作程序采用山东省兽医总站制订的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血清琼脂扩散试验,虽然比较简易,检出率较高,但由于需要采血,故而对鸡产生应激反应,影响母鸡产蛋,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根据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抗体能从输卵管上皮层分泌滤泡分泌到卵黄内,从而传递给子代雏鸡的原理,用卵黄琼扩试验监测鸡IBD卵黄抗体水平。一、材料和方法1、鸡IBD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由英特威公司提供。2、鸡IBD琼扩抗原及阳性血清:由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提供。3、试验用种卵和血清:来自上海市华申曾祖代蛋鸡场罗曼曾祖代三世代测定群母鸡。该群鸡于16日龄、23日龄曾用鸡IBD.D_(78)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各一次,18周龄时用IBD IB ND三联灭活油苗肌注免疫。于注苗后5个半月取种卵,并于产蛋后2小时对种鸡分别对号静脉采血,分离血清。4、卵黄稀释液:配制8%枸橼酸钠溶液、16%氯化钠溶液和0.15mol/L.PBS液。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防治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主要应用疫苗,但由于雏鸡免疫应答功能尚未健全,雏鸡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母源抗体,接种疫苗后产生中和作用等因素,单靠疫苗防治本病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据报道,15—45日龄雏鸡应用抗 IBD 高免卵黄液防治本病,有一定效果。笔者于1991—1992年经实验室制备和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选择体况良好,经检查无白痢、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等介蛋传递疾病的250日龄产蛋母鸡86只。2.毒株来源于该场 IBD 死亡病鸡的法氏囊和脾脏。3.新城疫灭活苗由省站提供。4.用琼脂扩散和血凝抑制试验法定期监测IBD、ND 抗体效价。5.用1:2000IU 双抗液洗法氏囊,制成1:5悬液。放入冰箱反复冻融3次,取出后产蛋母  相似文献   

9.
应用抗鸡新城疫病毒(NDV)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联合高免卵黄抗体(NDV-HI效价1:640以上,IBDV琼扩效价1:80以上)肌注免疫,可抵抗ND或IBD强毒对1~2月龄雏鸡的攻击;饮水免疫效果不确实.体内抗体完全消失的鸡发生ND后,用卵黄抗体难以治愈,体内抗体未完全消失的鸡发生ND后,卵黄抗体的治愈率很高.临床应用总有效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已成为当前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于IBD病毒血清型多、交叉免疫幅度小、弱毒疫苗性能差,故许多鸡场虽接种疫苗,但仍有该病发生,且常与鸡新城疫(ND)混合感染。针对以上情况,各地研制出诸如IBD卵黄抗体、IBD、ND双抗卵黄液和抗血清等作紧急防治,大都收到明显效果。根据近年来的报道和我们不断探索发现,不同疫苗和方法接种产卵母鸡的IBD、ND卵黄抗体效价有明显差异。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近10年来,我省鸡IBD严重流行,虽用疫苗接种.但预防效果并不理想.更重要的是.本病能引起机体免疫抑制.而影响其他疫苗的接种效果。由于感染此病.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疫病.尤其是鸡ND的流行.造成养鸡业严重损失。为此.我们研制了抗IBD和ND二联高免蛋黄液,已防治10万只鸡以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制备和应用方法介绍于下。一、蛋鸡的高免 (一)鸡只的选择: 选择临床上健康的临开产或已开产的产蛋母鸡.经查无白痢等经蛋传播的疾病,几户家庭饲养的小群鸡。 (二)鸡只的免疫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前用于制作卵黄抗体的高免蛋均为普通商品代母鸡所产,因而被某些通过卵垂直传播的病原体污染不可避免。对此,即使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抗菌剂和防腐剂,也仅能杀灭或抑制卵黄液中的细菌,而对病毒毫无作用,故而卵黄抗体在临床应用时带有疫病传播的危险性.为探讨切实可行的对策,笔者以鸡法氏囊病(IBD)卵黄抗体为例,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由于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的大量发生,且疫苗免疫效果不佳,又无确实有效的化学药物用于防治,所以用抗IBD高免卵黄液预防或治疗此病已成为重要手段,并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也有一些雏鸡在注射了高免卵黄液之后,发生急性或慢性死亡,现仅就引起的急性死亡做如下报道。 一、发生情况:注射高免卵黄液后引起的急性死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在我市广泛流行,许多鸡场虽接种过 IBD 疫苗,但仍有该病发生,且临床及剖检所见常与新城疫(ND)混合感染。据此,笔者试制了抗 IBD、ND 高免卵黄液(下称高免卵黄液),经在本市初步应用,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用北京某鸡场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死鸡的法氏囊和脾脏,制成IBD组织灭活苗,强化免疫产蛋母鸡,收集经琼扩检测卵黄中IBD抗体滴度高于1∶256的鸡蛋制成高免卵黄液,用于该鸡场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不同IBD疫苗免疫后对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5种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商品疫苗和 1种中试产品 (NF8株 )免疫 7日龄SPF雏鸡和有IBD、新城疫 (ND)母源抗体的雏鸡。 1周后免疫新城疫ND疫苗 ,随后每周测定NDHI效价。在SPF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IBD商品疫苗有 2种对ND免疫产生显著的持续的免疫抑制作用。在有IBD、ND母源抗体鸡上的试验表明 ,5种商品疫苗中仅有 1种对ND免疫产生 过性免疫抑制作用。NF8疫苗在SPF鸡及有IBD母源抗体鸡上对ND免疫均未产生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免卵黄液临床应用五不宜山东省垦利县畜牧局赵昌廷高免卵黄液临床用于治疗鸡法氏囊病、新城疫等疾病,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弊端,要了解其临床应用有五不宜。1不适宜于种用雏鸡使用因为目前,用于制作高免卵黄液的蛋一般为普遍商品代母鸡所产,蛋在形成和产出过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城疫(ND)、克隆-30株,传染性法氏囊病(IBD)CT株的含毒鸡胚胚体和尿囊液研制成二联活疫苗.用10个免疫剂量ND、IBD二联活疫苗免疫7~10日龄雏鸡,不引起ND和IBD临床症状,说明该苗安全可靠.ND、IBD二联活疫苗与ND、IBD单苗免疫对比试验,测定血清抗体结果,无显著差异,接种7~10日龄鸡,7天产生免疫力,14~21天达到高峰,一次免疫,免疫期2个月,保护率95%以上,从而能产生注射一次疫苗起到一针同时能防两种传染病,减少运输成本和应激的效果.现地应用已逾2亿羽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高免蛋黄液防治IBD获得了理想的效果。据此,我们于1992年按IED高免蛋黄液的制作方法制备了新城疫(ND)高免蛋黄液,用以治疗ND,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ND高免蛋黄液的制备 1.鸡群的选择和接种 ND高免蛋鸡群系选择临开产日龄或正在产蛋的鸡群。经鸡白痢净化,剔除鸡白痢  相似文献   

20.
当IBD的卵黄琼扩效价在1∶256以上和ND的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在1∶2048(11log_2)以上时,对雏鸡皮下注射0.5~1ml/只进行预防,不能完全阻止鸡群中ND和IBD的发生,但发病日龄推迟;IB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双价高免卵黄液对IBD发病当天治疗,可减少发病率48%,减少死亡率16%;发病第二天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减少28%和11%;发病第三天治疗,发病率仅减少2%,死亡率未减少。双价高免卵黄液对ND的治疗效果不显著,无论是发病初期,还是中后期,均不能阻止发病和继续死亡,远不如用NDI系疫苗紧急注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