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筛选防治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有效药剂,试验选择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测定。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6种杀菌剂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抑制率,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高,为97.42%;其次是甲基硫菌灵的相对抑制率为95.90%;多·福、腐霉利和咪鲜胺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分别为91.87%、89.76%、82.60%,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最小,为75.65%。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噁霉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好,多菌灵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最低。由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结合可以看出,噁霉灵、甲基硫菌灵和多·福对油用牡丹根腐病的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2.
苏北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菌灵、咪鲜胺、十三吗啉、戊唑酮、百菌清等5种药剂对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的病原菌——杜仲生拟茎点霉菌进行室内药效测定,结果咪鲜胺锰盐和多菌灵对病菌菌丝都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一种药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随供试药剂配比度增大而增强。在野外田间防治试验中,采用退菌特、咪鲜胺、福美双、多菌灵等4种药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福美双、多菌灵对杜仲生拟茎点霉菌均有较好的防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4.1%,94.1%,88.2%,退菌特防治效果较差,为58.8%。  相似文献   

3.
20%苍耳素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苍耳素乳油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具有很好的防效,20%苍耳素乳油500倍、300倍和100倍3种处理剂量在春稍停止生长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69.7%、81.6%和85.9%,其中100倍液防治效果与20%的多菌灵防效80.9%呈显著差异;在末次施药后10 d供试药剂3个处理剂量的防效分别为65.5%、76.2%和78.8%,对照药剂50%多菌灵则为77.5%,方差分析表明,20%苍耳素乳油300倍、100倍液防效与对照药剂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4.
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6g/L丙环唑乳油、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2%咯菌腈悬浮剂和竹醋原液,采用生长速率法对香樟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测定了几种杀菌剂的抑菌率和室内毒力,以为田间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香樟炭疽菌的防效最好,其次为156g/L丙环唑乳油和12%咯菌腈悬浮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和竹醋液对香樟炭疽病菌的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5.
通过0.9%阿维菌素乳油、40%毒死蜱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3%印楝素乳油4种药剂单剂及3种复配剂对枸杞蓟马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种药剂均有较高毒力,3种复配剂较单剂毒力大幅提高,增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6.
梨喀木虱与异喀木虱混合发生区防治药剂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3类(生物剂、低毒、有机磷)8种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异喀木虱比梨喀木虱对药物的敏感性稍高,这也是田间异喀木虱种群小于梨喀木虱的一个原因。1.0%爱诺虫清3000倍液、20%梨虱霸乳油2000倍液、5%蚜虱净乳油1500倍液防治效果都在95%以上,1.0%爱诺虫清作为生物药剂,更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室内生长速率法和载玻片上萌发法测定了50%多菌灵超微WP等10种供试杀菌剂对坏损尾孢菌Cercospora destructive Ravo菌落和孢子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WP、30%氟菌唑WP、50%多菌灵超微WP和15%三唑酮WP等4种药剂对坏损尾孢菌菌落具有极强的毒力,70%甲基硫菌灵WP、50%腐霉利WP、30%氟菌唑WP和50%多菌灵超微WP对坏损尾孢菌孢子萌发抑制率极高。  相似文献   

8.
杨梅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杀菌剂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梅腐烂病是湖南省杨梅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杨梅主干分枝处,引起干腐和枝枯.经鉴定,杨梅腐烂病菌为核果壳囊孢菌(Cytospora leucostoma).室内药剂试验结果表明:抑制该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是扑菌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退菌特、炭必灵和波尔多液;红杀和湘研植病灵抑制菌丝生长效果较好,但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差;石硫合剂、新万生、疫霜锰锌和敌克松抑制孢子萌发的效果较好,而抑菌丝生长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调查发现云南澳洲坚果树一种新的果实病害,暂定为澳洲坚果黑果病;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菌为假毛丛赤壳菌(Nectria pseudotrichia);药剂毒力测试表明,50%多菌灵、450 g/L咪鲜胺、250 g/L丙环唑乳油等3种农药在25℃时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达到极显著,推荐用于田间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
花椒蚜虫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种杀虫剂,每种3个浓度,对花椒蚜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25%的赛丹乳油和25%的蛾蚜灵可湿性粉剂对蚜虫有较强的杀伤效果,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上述2种药剂对花椒蚜虫防效在91.98%~97.06%之间,且防治成本低,环境污染小。  相似文献   

11.
炭疽病是我国油荼的一种重要病害,严重影响果实产量。以市场上容易购买到的最常见的5种药剂(75%百菌清、50%多菌灵、50%代森锰锌、58%瑞森霉、70%扑菌清)为试验药剂,检测其对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种药剂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对油茶炭疽病能有效的控制,其中,以50%多菌灵和70%扑菌清处理组的防治效果最佳,但5种药剂防治效果的持续性较差,建议适时采取第3次药剂喷洒。  相似文献   

12.
10种杀菌剂对花椒枝枯病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孢子玻片萌发法做了10种杀菌药剂对花椒枝枯病的室内毒力测定,初选出7种对花椒枝枯病分生孢子较敏感的药剂参加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铵、退菌特、代森锰锌喷雾防治效果显著,以45% 代森铵100倍液防治效果为好、平均防效可达925% ;多菌灵采用高压注射、根埋防治也可取得818% 以上的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本试验选择了百菌清、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代森锰锌、敌克松5种药剂进行试验,测定5种药剂不同剂量处理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樟子松出苗后进行药剂喷施,试验的5种药剂均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敌克松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效果最高,使用7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稀释800倍液处理后对樟子松树苗木猝倒病的防效达84.8%,多菌灵的防治效果次之,使用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1 200倍液处理后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效达81.6%。百菌清、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的防治效果较低,但对樟子松苗木猝倒病也具有一定的防效。生产中建议在樟子松出苗后,使用敌克松、多菌灵喷雾进行处理防治樟子松苗木猝倒病。  相似文献   

14.
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成50%乙草胺微胶囊剂,并通过田间除草试验对微胶囊剂和乳油两种不同剂型对竹林杂草的作用情况进行比较。田间试验表明:高施药量条件下60d后微胶囊刺的抑草效果为72.95%,比乳油高31.74%;乙草胺微胶囊剂可以延长药效,减少用药次数,达到高效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室内测定了8种化学杀菌剂对无花果果腐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和80%多菌灵2种化学药剂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显著,EC50值分别为0.373 5和0.647 9 μg/mL.野外防治试验结果与室内基本一致,表明10%苯醚甲环唑和80%多菌灵可作为防治该病的药剂.  相似文献   

16.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两种药剂平均杀虫效率均70%以上,50%甲胺磷的效果略高于40%氧化乐果。药剂对云南松树梢和针叶均无不良影响。以8月采取每孔注射1.5mL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最佳,杀虫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17.
云杉落针病化学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药剂筛选、药效测定的基础上,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证明:①烟剂:防治效果可达到84%以上,安林Ⅰ号与Ⅱ号之间的差异不明显,防治1次与2、3次之间的差异显著,防治2次与3次之间的差异不显著。②喷雾:4种药剂的3次防治效果均在86%以上,其中,百菌清95.7%,多菌灵94.8%,甲基插布津90.0%,代森锌86.4%。③喷粉:4种药剂的3次防治效果均在75%以上,其中百菌清79.4%,多菌灵84.2%,甲基托布津80.2%,代森锌75.8%。④地面消毒:用硫酸亚铁在林地上进行病落叶消毒,效果甚微。⑤在同一种主剂成份、同一质量浓度的情况下,防治方法不同,其防治效果差异显著,喷雾优于放烟,放烟优于喷粉。  相似文献   

18.
短须突瓣叶蜂是近年来危害柳树的一种新害虫,选用7种杀虫剂对短须突瓣叶蜂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短须突瓣叶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1.8%阿维菌素乳油>10%阿维·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丙溴磷乳油>4.5%联菊·啶虫咪微乳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施药24h后,1.8%阿维菌素乳油、10%阿维·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是防治短须突瓣叶蜂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9.
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a Green是昆山地区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等植物的主要害虫。选用48%毒死蜱乳油、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悬浮剂、2%阿维菌素乳油及混剂进行田间防治日本龟蜡蚧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效果最佳,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9.03%,与毒死蜱等体积混合的吡虫啉溶液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为72.54%,这2种药剂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它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20.
选出6种药剂在室内进行防治栗疫菌的毒力测定,结果多菌灵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最好,代森锰锌抑制孢子萌发效果最好,自配农药“DD”即能抑制菌丝生长,也能抑制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