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1概述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在产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内顺利排出。奶牛在产后6h内胎衣不能排下的称为胎衣停滞,母牛在分娩后12h胎衣不排出即称胎衣不下,若不及时诊治,易引起子宫内膜炎,严重的病例会引起败血症。2发病情况2016年6月1日,决肯村养殖户孙某的68头奶牛当中有一头2.5岁荷斯坦牛,在怀孕6个月时早产,因畜主没有对犊牛救治,牛犊弱胎死亡,畜主找笔者诊治时已是胎衣不  相似文献   

2.
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是指奶牛在产后正常时限内(产后12h内)胎衣完全或部分滞留在母牛子宫或阴道内,不能正常排出。据文献报道:胎衣不下患牛中有80%以上,会继发子宫内膜炎,除此还会继发乳房炎及产后代谢病等。使奶牛产奶量下降淘汰率增加。为了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并做好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生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8-12h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其发病率与饲养管理水平关系密切,我国平均发病率在10%左右。而有的奶牛场可高达40%。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次数增加,从而大大降低繁殖率,使许多奶牛提前淘汰,给养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分娩后,胎衣在8—12小时内不能自然完全排出即可定为胎衣不下。一般在我国的发病率在12%-30%,有高于40%以上的报道。胎衣不下不但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会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恢复推迟和子宫脱导致产后发情延迟、配种受胎率降低,使许多优秀的高产奶牛被淘汰,给养牛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胎衣不下是母畜分娩后,胎衣不能在正常时间排出,也称为胎衣滞留。常见于各种家畜,以奶牛极为多见,发病率高达40%~50%。胎衣不下极易继发产后疾病(如慢性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前庭炎、外阴炎等),由于产后疾病的发生,导致奶牛不育、不发情或习惯性流产,甚至危及母牛的生命。在生产中,不仅要重视对胎衣不下的临床治疗,更要重视产后预防。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是产后牛12小时、羊4小时。  相似文献   

6.
张梅 《云南农业》2014,(11):29-30
母牛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正常情况下,胎衣排出时间不超过5h,产后12 h仍未见胎衣排出就认定是胎衣不下.导致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牛本身胎盘结构、营养状况、个体差异、各种应激等.结合临床实践,浅析母牛产后胎衣不下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母畜娩出胎儿后,胎衣在第三产程的生理时限内未能排出,叫胎衣不下或胎膜滞留,牛正常排出胎衣时间为12h。胎衣不下是母牛的常发病和多发病之一,滞留在子宫内的胎衣发生腐败分解,可引起子宫炎,影响母牛的发情及再次受孕,使许多奶牛被迫提前淘汰,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养牛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成功治愈了多例胎衣不下的病例,本文例举一例典型母牛胎衣不下的诊治过程,为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母牛胎衣不下主要是因为在分娩后未能在正常时间内排出胎盘,通常情况下,若是母牛在分娩后12h内没有排出胎盘,胎盘会出现腐败,引发子宫内膜炎症。本文首先分析母牛胎衣不下病因,同时阐述母牛胎衣不下的临床表现,最后总结母牛胎衣不下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胎衣不下是指母牛分娩后,经过12小时仍不能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产后胎衣排出的正常时间一般不超过4~6小时.胎衣不下是奶牛常见的产科疾病,胎衣不下的母牛80%以上继发子宫内膜炎,由此导致奶牛不孕、发情延迟、增加配种次数,影响母牛的繁殖力,也可能引起母牛全身感染,在患病期间产奶量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母牛生命.  相似文献   

10.
1胎衣不下 1.1孕畜分娩后,经过5—12h不能排出胎衣,即为胎衣不下。产后8-10h胎衣不下的,可用垂体后叶素40-80IU,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并隔2h后重复1次。为促进胎儿胎盘缩小并从母牛胎盘上脱落,可用5%-10%氯化钠向子宫内灌注,然后再排出来,液体排出后,在两子宫角撒布四环素(或土霉素)0.5-1g,隔日1次,视情况可用1-3次,或等到分泌物清亮为止。  相似文献   

11.
<正>胎衣不下,又称为胎膜停滞,是指分娩后不能在正常时间内将胎膜完全排出。母牛分娩后,正常情况下胎衣3-4小时内即可排出,少数在10小时左右排出,如果胎衣超过12小时仍然没有排出,即为胎衣不下。如果不及时将胎衣取出,胎衣就会在子宫内腐败,造成子宫内膜发炎,轻者影响产奶量、母牛不易受孕等产后功能性疾病,重者易患败血症而死亡。因此,当母牛胎衣不下时应及时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12.
奶牛产后12h胎衣仍未排出就叫胎衣不下,又称胎衣滞留或胎盘停滞。常并发子宫内膜炎,严重时可造成奶牛败血症。1病因1.1胎盘分离障碍①胎盘未成熟:这是发生流产的母牛胎衣不下的重要原因。胎衣不下的发生率取决于排出胎儿时妊娠时间的长短。流产或早产时,内分泌激素对分娩的控制失调,影响了胎盘成熟及产后子宫的正常收缩活动,致使  相似文献   

13.
<正>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一般母牛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胎衣不下不但可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还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复旧延迟和子宫脱出,从而导致不孕,致使许多奶  相似文献   

14.
胎衣不下(Retertion Fetal Membranes,RFM)系母牛在分娩后12小时内胎衣不能自然完全脱落。其属于母牛产后最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一般为10%-25%,少数可达40%,且常会伴发子宫内膜炎,导致不育,发情推迟,产奶量下降等症状。最终给母牛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故而了解母牛胎衣不下的原因、探讨与制定有效的诊治技术是形势所趋。  相似文献   

15.
正正常情况下,母牛产犊后,在12小时内都能自行排出胎衣。如果母牛产犊后12小时内,胎衣不能自行排出而全部或部分滞留于子宫内,就叫胎衣不下,又叫胎衣滞留。胎衣不下可导致母牛子宫内膜炎,影响母牛正常繁殖,还可导致奶牛乳房炎、不孕症,甚至引起败血症而死亡。一、发病原因1.日粮营养不均衡。母牛在怀孕期,特别是孕后期,奶牛的干奶期,粗饲料品质差,日粮营养水平不均衡,特别是矿物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的含  相似文献   

16.
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的一种常见病,产后经过12小时胎衣尚未全部排出即称为胎衣不下,统计某良种场2007~2008年正常产犊母牛的胎衣不下率为16.3% (108/662).胎衣不下的奶牛,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其发病率达到70%以上,还容易继发其他代谢病和乳房炎等.胎衣不下还可以引起奶牛产奶量下降,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应该准确地把握胎衣不下的诊断和防治,降低牛群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提高奶牛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母畜分娩后胎衣在正常时限内不排出称为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胎衣不下是奶牛产后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通常在10%~25%,有些报道高达50%以上。单纯胎衣不下的初产母牛,常使其产后首次配种受胎率明显降低。在经产母牛中,胎衣不下不仅对产后繁殖力和产奶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正母牛分娩后,不能在正常的时限内将胎衣排出,就叫胎衣不下或胎衣滞留。奶牛胎盘排出的正常时限为分娩后12小时内(一般4—6小时即可排出)。【病因】引起胎衣不下的原因很多。1产后子宫收缩微弱无力:奶牛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后期,饲喂的饲料单一、缺乏微量元素及矿物质和维生素,特别是缺乏钙盐与维生素A,孕畜消瘦、过肥、年老体弱、运动不足等,都  相似文献   

19.
胎衣不下是牛、羊产后的一种常见病.家畜分娩后不能在正常的时间内排出胎膜,而致使胎膜完全或部分滞留在子宫内,叫胎衣不下。排出胎衣的正常时间是:牛4~6h,羊1-2h。  相似文献   

20.
<正>正常情况下,母牛产后4~8小时胎衣排出体外。如果胎衣超过12小时仍未排出,即为病理现象,称为胎衣不下或胎盘滞留。导致胎衣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产前劳役过度,营养不良,饲料缺乏钙盐及其他矿物质、维生素,母牛体质瘦弱;分娩后子宫颈外口闭锁过早或产程过长,双胎羊水过多;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