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移动机器人在变电站设备巡检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智能移动机器人完成电站设备巡检,以期提高变电站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推进变电站无人值守进程.分析目前我国变电站设备的两种主要巡检方式的不足,介绍变电站设备巡检机器人系统的总体结构,并给出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远程红外监测与诊断、远程图像监控与诊断、远程防盗报警诊断3种功能,可以使机器人系统的非接触式移动检测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接触式监控相结合,真正实现变电站设备全监控.根据操作人员在基站的任务操作,可以自主完成变电站设备的巡检工作.通过3G无线网络,利用红外远程监控系统实时将相关数据传送至远端管理人员,完成对变电站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指挥.  相似文献   

2.
远程实时监测是采摘机器人远程调度和控制的重要依据,针对当前视频监控平台凸显的瓶颈,如流媒体服务器负载过重、容灾能力弱、扩展能力弱等缺点,结合当前流行的开源分布式框架Hadoop,提出了基于分布式视频存储和并行计算视频处理的采摘机器人远程监测控制云平台系统。为了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以采摘机器人自动引导设备(AGV)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例,对使用云平台技术的通信误差和控制精度进行了测试,并对使用和不使用远程监测系统得到的定位导航效率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采用云平台分布式远程监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AGV系统的定位导航效率和精度,对于采摘机器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改善农民劳动环境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设计了基于图谱识别的智能农业机器人,用来进行草莓采摘和移栽等。系统包括上位机Android手机和下位机单片机的设计,上位机利用Java语言开发安卓手机操作的客户端界面,利用Java构建APP后台操作平台,XML构建手机APP界面,使其通过Wi Fi模块与机器人通讯,实现对机器人进行图谱识别和远程操作等。下位机采用STM32F407处理器作为移动智能机器人的核心CPU,借助分布的方式实现对于机器人的控制,主要包括供电模块、电动推杆模块、驱动模块、摄像头模块、机械臂模块和通讯模块等。用户用手机可实现移动机器人远程操控和图像处理。测试表明:该农业移动机器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制造成本较低,使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远程监控系统是基于Android应用平台开发的一款作物生长远程监控软件,该系统利用socket通信方式,将手机客户端与农业生产现场服务器相连,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获取农业现场传感器信息,利用自定义的通信协议与手机进行通信,实现农业信息查看与农业现场的远程控制。经过在黑龙江省依安县农业示范区的试验证明,该系统能降低农民及农业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浑北灌区渠首枢纽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分别由硬件及软件系统组成.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原则、基本功能、总体设计,系统的硬件以及灌区设备控制系统软件的设计等.系统采用以计算机控制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集控系统,对灌区渠首枢纽运行状态、水位、水量进行监控,并实现泵站视频监控图像上传灌区渠首监控中心,具有远程监测、远程与现场控制以及远程监视等功能.本系统已运行二年,运行情况正常并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多移动机器人协调是当前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但是在农业上的应用并不多。为了提高采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及作业效率,实现多机器人的协同实时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多机器人远程编队控制系统。针对当前Web实时应用程序技术的不足,构建了一种基于SingalR的Web实时应用程序框架,该框架可以实现逻辑和动态的执行任务,并将实时更新的数据定时地发送到所有连接的客户端。结合多智能体网络对采摘机器人的编队控制进行了研究,根据具体的多机器人系统,进行了实验测试,得到了多机器人编队控制的规划路径,计算了多机器人控制的残差精度,最后对多采摘机器人的工作效率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基于SingalR的Web实时应用程序框架在多采摘机器人编队控制中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陈涛 《南方农机》2023,(20):147-149+155
为了更好地研究工业机器人在应用与维护过程中的技术手段,以调查工业机器人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构成为例进行研究。笔者阐述了工业机器人信号处理系统、远程监控系统、故障诊断模块等的原理以及研究现状,展望了工业机器人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未来发展前景。结果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技术逐渐完善,融合网络技术、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系统等形成了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应用,能够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起到良好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越来越成熟,作为全球的新兴技术,大大提高了数据信息传输效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无线通信技术因成本造价低廉、设备灵活性高和施工周期短等优势,正逐步取代有线技术,渗透到农业领域的每一个阶层。为此,以LTE-Advanced和微粒群算法为通信路径搭建了采摘机器人无线通信系统,采用高效的质效控制和通信协议,很大程度提高了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无线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率较高、丢包率为0,符合采摘机器人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要求,对实现果实采摘无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冷伟 《农机化研究》2019,(4):209-212,217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要求,对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模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规模化种植背景下,随着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种植、管理和收获的劳动量也越来越大。研究开发果实收获机器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是现代农业工程的重要课题。在果园采摘机器人自动化作业过程中,远程监控是关键,其不仅可以观测到采摘机器人的作业状态,对于机器人的远程控制也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WDM光纤传输的采摘机器人远程监控系统,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包括数据传输性能和采摘机器人的作业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采用DWDM光纤传输系统可以成功地将白天和夜间的作业场景图像传输到远程控制终端,在远程控制终端的协同控制作用下,采摘机器人具有较高的果实识别效率和采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灌溉智能化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物联网遥感技术对农作物灌溉状况进行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了机井水位、农业灌溉用水量的远程和动态监测,以及数据的无线远程采集和监控。与传统的灌溉技术相比,智能遥控灌溉测控系统依托物联网信息技术为机井配置了远程智能监控设备,以高效节水信息化管理系统为平台,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化农业灌溉管理服务和智能监测体系。通过4G网络互联实现数据共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农业机器人已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器人的可操作性,降低劳动强度,以果园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利用蓝牙技术传播距离远、受外界干扰小等优点,结合单片机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对果园机器人运动的无线遥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业上降低生产安全危害、减少生产成本及节约劳动力的需要,提出了机器人远程控制的精细化要求,即快速性、可靠性。本设计上位机选用基于QT5.0的开发平台,无线通讯方面选用NRF905无线通讯模块作为通讯手段,选用MPU6050作为姿态传感器采集机器人的实时姿态数据。经验证表明:该控制系统平台的反应速度较高,且能准确传回姿态数据,达到了短距离无线控制与检测姿态的目的,为农业大棚采摘定位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和远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能机器人成为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到目前为止,采摘机器人还很少采用移动互联网进行远程监控,如果将移动互联网应用到果园采摘机器人的设计上,将会大幅度地提高采摘机器人的实时在线控制水平,提高多机器人编队控制能力。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信道估计和远程监控网络的果园采摘机器人设计方法,并结合果实图像的分割、归一化、细化和增强技术,提高机器人果实图像的识别能力。通过夜间对采摘机器人平台的测试发现:机器人在加入信噪比的干扰信号情况下,采用OFDM传输系统的机器人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吻合程度很高,误码率很低,为新式智能远程控制采摘机器人的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洪涛 《农机化研究》2022,44(3):111-115
以农业移动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遥操作技术,并基于ARM嵌入式技术,设计了农业移动机器人硬件方案,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设计实现了该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出色地完成任务,满足了预期的效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视觉导航轮式移动机器人横向预测模糊控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提出了一种对机器视觉导航的轮式移动机器人进行横向控制的有效算法,根据轮式移动机器人运动学模型预测其横向偏差和方位偏差的变化,以修正严重滞后的机器视觉采样横向偏差和方位偏差,利用修正后的横向偏差和方位偏差设计了系统横向模型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克服了因非结构化农田自然环境视觉识别延迟过长所引起的控制系统性能下降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和较强的纵向速度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黄忠仕 《农机化研究》2022,44(4):226-230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逐渐成熟,机器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机器人通信系统大多采用有线通信方式,数据传输缺乏实时性,同时不利于数据信息的远距离传输。为此,设计了基于无限传感网络的采摘机器人通信系统,完成了采摘机器人通信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并对通信系统的硬件电路、协调器选型和电机驱动电路进行设计,同时完成了通信过程中控制信号和传感信号的通信协议的设计。通信系统数据传输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采摘机器人通信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数据传输准确性高,传输速度快,能够保证农机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农田作物信息的快速获取与解析是开展精准农业实践的前提和基础。根据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实际程度进行变量喷施和作业管理,可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优化作物栽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从而实现农业精准管理。近年来,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快速发展,无人机农业遥感技术因其空间分辨率高、时效性强和成本低等特点,在农作物病虫草害监测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精准农业航空的基本思想与系统组成和无人机遥感在精准农业航空的地位。接着探讨了无人机农业遥感系统常见的成像方式和遥感影像解析方法,并阐述了国内外无人机农业遥感技术在农作物病虫草害检测研究的最新进展。最后总结了无人机农业遥感技术发展至今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将为开展无人机农业遥感技术在精准农业航空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机器人是机器人领域重要分支,农业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给出了农业机器人定义和分类,分析了农业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应用需求和技术挑战,划分了农业机器人3个发展阶段。通过对各类应用场景农业机器人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农业机器人的物境信息智能感知、智慧决策与智能控制、灵巧臂手精准作业、自主导航稳定行走、端-边-云协同机器人系统5大技术要素,阐明了农业机器人关键技术发展趋势,给出了其技术标准体系架构方案。指出了农业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是助推智能农机升级、智慧农业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指出我国农业机器人正进入快速发展期,也是我国追赶国际技术前沿的战略机遇期,最后为我国农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了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摘机器人在作业时遇到通过自主导航无法越过的障碍物时,或者在危险的地带无法进行人工采摘作业时,需要借助远程方式进行实时控制,使其成功越过障碍物,并在高危环境中有效地展开采摘作业。为了优化采摘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手势识别的远程控制方案,并引入了势场蚁群算法,提高了机器人的控制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在远程控制方案中,将基于视觉的手势识别与远程控制机械手相结合,通过深度相机采集手势图像并提取手势特征,转换为机械手舵机的控制命令,并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采摘机器人控制单元,实现视觉手势对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对采摘机器人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发现:基于蚁群算法的手势识别系统可以有效地追踪得到不同的动态手势,且可以准确地识别手势所代表的意义,成功实现了机器人远程控制的手势识别。该方法不仅可以远程实现机器人避障功能,还可以将其应用在山谷、沼泽等危险地带进行采摘作业,实现其非凡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