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广益'扁穗牛鞭草花粉特性及结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益’扁穗牛鞭草不同部位小花花粉活力、形态、自花授粉花粉管在柱头上的萌发及自然结实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广益’扁穗牛鞭草花粉粒形状大多为球形,少数为长球形,极面观和赤道面观大多为近圆形、圆形。花序不同部位小花花粉活力不同,顶部最高,中下部位低。已萌发的花粉管尖端分叉、盘绕在柱头表面、尖端膨大等异常现象对‘广益’扁穗牛鞭草自交亲和性有很大影响。其自然结实率仅为1.17%,该研究结果可为扁穗牛鞭草人工授粉和实行杂交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I2-KI染色法和离体萌发法测定芒(Miscanthus sinensis)花粉活力以及不同保存条件下的花粉寿命,并利用H2O2法检测雌蕊柱头的可授性。结果表明:芒花粉量大,平均花粉量/胚珠比(P/O值)达到5445±2883,属于专性异交性植物,且花粉初始活力较高,平均为78.68%±17.46%,但离体花粉的活力丧失快,室温干燥和湿润条件下保存的花粉寿命分别为70min和100min。不同基因型在花粉量、花粉活力及寿命上存在变异。雌蕊柱头可授性较高,活性可持续8d,最佳授粉期为开花前1d至开花后1d。  相似文献   

3.
在模拟遮荫条件下对扁穗牛鞭草的净光合速率、生长指标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扁穗牛鞭草在自然光强1 200μmol/(m2.s)左右时达到饱和点,遮荫48%~79%的光强下很难达到光饱和状态;在中、低光强辐射时,遮荫16%~79%的净光合速率仅为全光下的33.8%~86.4%,高光强辐射下,不同遮荫度下的净光合速率为其全光照的35.0%~94.7%;不同光照强度或者同一光照强度的不同遮荫梯度下,扁穗牛鞭草净光合速率都表现出显著差异[F遮荫=44.09>F0.05(3.84),Pv<0.05;F光照=11.72>F0.05(4.46),Pv<0.05];遮荫改变了光照条件,影响光合产物的合成,进而抑制了扁穗牛鞭草的茎粗生长、植株萌发以及生物量的积累,对株高生长则表现为抑制和促进2个方面;不同遮荫梯度下扁穗牛鞭草产值下降幅度为35.0%~83.1%,年产出0.512 3万元/hm2为扁穗牛鞭草种植的临界值,林(竹)-扁穗牛鞭草模式的冠层遮荫度需等于或小于43%,才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科尔沁沙地西部地区选取长势一致乌丹蒿植株,定株观察其开花动态和花后柱头的形态变化,并用TTC法检测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检测其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乌丹蒿整体开花格局是从上至下,头状花序内的小花是由外向内逐次开放,头状花序开花持续时间为3~7d,单株花期最长时间为19d;花粉寿命长达4d,在开花后第3d花粉活力最高,为47.12%;最佳授粉期为开花后3~4d;柱头可授性时间为6d,边缘花开花后第3d柱头的可授性最强;乌丹蒿花粉活力最高期与柱头可授性最佳期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5.
摘要:本试验采用玻片捕获法测定了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种群花粉密度的日变化及不同风速条件下花粉散布格局。结果表明,开花时间集中在上午06:00-08:00和下午15:30-19:00,其中16:00-18:00花粉散布数量最多。无风(风速<1 km/h)及一级风(风速1~5 km/h)条件下,花粉主要散布在花粉源周围5 m内;三级风(风速12~19 km/h)条件下,可在距离花粉源21 m处捕捉到花粉。在花粉散布的主要范围内,扁穗牛鞭草植株基本上来源于同一基株,同株异花授粉现象不可避免。花粉散布特性与专性远交繁育系统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其结实率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牧草型‘雅安'扁穗牛鞭草(Hemarthria compressa‘Ya'an')和草坪型‘H055'扁穗牛鞭草(H.compressa‘H055')为材料,用~()60Co-γ射线分别照射种茎,研究其形态变异及变异的适宜射线剂量.旨在为扁穗牛鞭草辐射诱变育种提供基本信息。结果表明:诱变材料的存活率随辐照剂量增加而降低,‘雅安'扁穗牛鞭草种茎适宜诱变剂量为80~1 00 Gy,‘H055'扁穗牛鞭草种茎适宜诱变剂量为70~90 Gy;辐射当代材料在植株形态性状上发生了较明最变异,其变异频率分别为47.5%和37.5%。并获得75%叶片变小、株高变矮、茎变细的草坪型‘H055'扁穗牛鞭草优异种质和10%植株变高的牧草型‘雅安'扁穗牛鞭草突变体,表明辐射育种方法更适合于草坪型扁穗牛鞭草的选育。  相似文献   

7.
19份野生扁穗牛鞭草种质农艺性状遗传变异的数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扁穗牛鞭草在我国的野生种分布进行深入调查表明,在四川、重庆分布有广泛的不同生态型的野生扁穗牛鞭草资源。以其中19份野生扁穗牛鞭草为供试材料,对其株高、分蘖、茎叶比、干物质重量、粗蛋白质含量等农艺性状进行初步的数量化研究表明,多数扁穗牛鞭草适合做牧草并极具培育优良新型牧草品种的潜力。经测定,大邑生态型扁穗牛鞭草和草坝生态型扁穗牛鞭草表现出植株高大、茎粗壮、叶量丰富、干物质含量高等许多牧用性饲草的优良特点,特别是草坝生态型扁穗牛鞭草的粗蛋白质含量比重高牛鞭草高约3.0%,所以,它有望成为优良的扁穗牛鞭草新品种。综合聚类显示,所有材料可分为四大类型,每个类型在饲用特性方面都有所差异,为不同目的的进一步筛选和利用及为加快我国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改良其人工草地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杂交狼尾草母本美洲狼尾草不育系Tift 23A和父本象草N51为材料,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活力,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结合柱头形态特征观测与田间人工杂交授粉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象草抽穗1d后开始散粉,散粉期持续7d;散粉第1d花粉活力较高,为71.6%,第2~4d花粉量最多,花粉活力显著高于其它各天,平均值达77.2%,之后迅速下降,第7d时散粉量极少,花粉活力降到50.3%。美洲狼尾草柱头可授期为7d,可授性为2~3d柱头1d、4d柱头5~7d柱头;柱头抽出第1~4d人工授粉杂交结实率极显著高于5~7d,其中2~3d的田间人工授粉平均结实率显著高于其它各天,为84.1%;柱头呈白色,开裂角度为60°~90°时具有最强可授性。  相似文献   

9.
以 南高丛蓝莓‘蓝雨’为试材,研究了花龄对柱头可授性和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蓝雨’蓝莓雌雄性器官的育性具有同步性,有利于自然授粉结实。从花后第1d-5d花粉活力都较高,特别是花后第2d-4d,花粉活力保持在50%以上,是人工辅助授粉花粉的良好收集期;从花后第2d-4d柱头分泌黏液较多,此期柱头具有强可授性,是开展人工辅助授粉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寻红阳、贵长猕猴桃的高效授粉时间,应对优质授粉雄株与待授雌株花期不遇问题。【方法】分别于一日内不同时间及不同开花天数,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试红阳与贵长的柱头可授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授粉雄株倍性。离体培养法检测授粉雄株花粉活力。【结果】红阳和贵长整个花期内柱头均有可授性,红阳和贵长均在开花第一天和第二天柱头可授性较强,一天内红阳11:00-16:00,贵长09:00-16:00柱头可授性较强。4种花粉在-80℃干燥保存一年后花粉活力(49.6%-70.1%)可满足猕猴桃生产需求。【结论】红阳和贵长整个花期内柱头均有可授性,可在花开较多时,集中在11:00-16:00对红阳授粉,09:00-16:00对贵长授粉,不必频繁授粉。花粉在-80℃干燥保存,可用于次年授粉以应对雌雄花期不遇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