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林木育种中心并入森林综合研究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林政新闻》2007年4月4日报道,日本独立行政法人森林综合研究所与林木育种中心合并后,于4月1日成立了新的森林综合研究所。通过合并,新成立的森林综合研究所已转变为从基础研究到新品种开发的科研机构。该机构拥有职员约800人,包括林木育种中心的144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二十多年来,南朝鲜在林木育种工作中,一方面强调引种、杂交的实用性,如世界著名的刚松引种、刚松×火炬松杂种、意大利杨树品系的引种等均已广泛运用于生产中;另一方面,从1960年起开展选优建园工作,对全国10个主要造林树种进行科学规划,并强调群体与个体选择的实用性.因此在引种、杂交与选择联合运用的实用化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林木育种体系.一、林木育种研究所南朝鲜在战后即开始林木育种工作.1956年,在中央林业试验场下设立了育种科与水原林木育种支场.在此基础上,于1963年成立了中央林木育种研究所,隶属  相似文献   

3.
《防护林科技》2010,(6):F0003-F0003
李树森,男,1963年7月出生,黑龙江省泰来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先后就读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林业学校、东北林业大学及齐齐哈尔大学。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原黑龙江省防护林研究所)从事防护林、造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及林木遗传育种等方面研究工作,现任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所副所长,  相似文献   

4.
丹心探绿几十秋──记林木育种专家、研究员金志明金志明,男,1933年11月生,河北省平顺县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级林木育种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市劳动模范,省、市模范共产党员,白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金志...  相似文献   

5.
《经济林研究》2016,(4):175-175
正2016年7月16日,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主任黄伟华率领专家组对我校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卢孟柱,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所研究员李来庚,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省部共建森林培育和保护教  相似文献   

6.
南朝鲜林木育种始于50年代初,1956年建立了林木育种研究所,以后经历了新品种的培育,速生绿化树木的开发、选优建园等时期。最近,应用了生物工程等育种手段并取得较大进展。几十年来,南朝鲜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林业部门胜利地完成了治山绿化十年计划中的第1、2项。经过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的《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要点》以及《林业部关于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的的意见》的精神,为使学校的科技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密切科技与经济的关系、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去年年底,南京林业大学决定成立以下12个研究所、中心。它们是: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资源信息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园林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人造板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干燥技术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森林植物化学工程研究所、南京…  相似文献   

8.
《河北林业科技》2007,(4):F0002-F0002
<正>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建于1958年,是河北省唯一的省级林业科研机构。全院设有4个职能管理部门、6个研究所(生态林业技术研究所、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所、经济林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林  相似文献   

9.
朱之悌(1929.10-2005.1),男,湖南长沙人,林木育种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开创者之一.1954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林业专业并留校任教.1957年赴莫斯科林学院留学,在著名林木遗传育种学家A.C.雅勃拉可夫院士指导下,于1961年获前苏联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国.历任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毛白杨研究所所长,长期担任中国林学会林木育种分会副主任,原林业部科技委委员、部科技进步奖评委会评委,国家科技进步奖、发明奖评委会评委,<林业科学>编委等职.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0.
城步苗族自治县林木良种场成立于1979年,1984年列入部省联营林木良种基地。历经30年风雨耕耘。现建成有马尾松种子园89.4公顷,采穗圃3公顷,种质资源库3.2公顷,试验林68.4公顷,累计提供林木良种71000公斤,是目前中南地区最具规模和技术力量的马尾松种子园。2009年被授予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相似文献   

11.
时间:1997年5月20日地点:湖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科研接204空人物:程政红.53岁,副研究员,副所长,省林木天性系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省世行办科研推广组组长.林业部绥宁科技兴林示范县业务负责人,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委员,《湖南林业科技》副主编,中南林学院研究生导师。微笑着站在我们面前的就是程政红!他中等身材,衣着普通,那透亮透亮的力图,显示出凡事连根究底的执著,那红而激黑的脸庞,使人觉察出一个林业专家的艰辛和风采。尤其令人眩目的是,他1986年受到国务院三委一部表彰;199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金质奖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回顾了国内林木育种工作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育种的特点,并对福建省林木育种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程鹏 《安徽林业》2008,(1):12-14
受日本林木育种协会和日本林木育种中心邀请,2007年11月我对日本林木育种协会、京都大阪森林管理事务所、京都府立北桑田高等学校、关西育种场、日本林木育种中心等7个单位进行了访问与学术交流,考察了日本的林木育种、森林组合模式、松材线虫病防治等工作,所见所闻,很受启迪。一、日本的林木育种事业1.从历程看,日本的林木育种事业始于1957年,当时为满足战后重建对森林资源的激增需求,以及满足社会对提高林木生产力的迫切需求,借鉴欧洲林业发达国家育种工作的先进经验,组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林木育种工作体系。从那时起,林木育种事业就一直作为日本的一项长期国策开始施行。  相似文献   

14.
孙庆传 《山东林业科技》2006,(5):I0001-I0004
春华秋实五十载,与时俱进谱华章。2006年金秋10月,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迎来建院50周年。在此,我代表山东省林业局,向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全体职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林业科研事业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是我省唯一的省级林业科研机构,其前身是成立于1 956年的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所,2(X]1年5月撤所建院。设有林木遗传育种、经济林、资源与环境、森林保护、生物药物、园林绿化、社会林业等9个专业研究所;辖有盐碱地造林试验站、燕子山试验林场、饮马泉试验苗圃等3个科研中试基…  相似文献   

15.
韩国林业及林业科学研究中国林科院赴韩考察团应韩国林业研究院院长的邀请,我们一行5人于1993年10月20~30日对韩国进行访问考察。在韩期间,除了访问林业研究院和双方交流科研领域的情况以外,还访问林木育种研究所、3个道(省级)林业研究所,并考察森林培...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林木育种事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日本的林木育种事业开始于1957年,在过去的40多年里,日本的林木育种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介绍了日本的林木育种简要历程、林木育种机构、林木育种事业的三大内容(新品种培育、森林遗传资源保存和海外技术合作)、育种成果及对未来育种的期待。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林木育种、人工林经营科技协作会议,自一九七五年四月一日到四月五日于带岭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营林局、林业局、县林业局(科)、国营林场、苗圃、森林经营所、各研究所、大专院校等单位的代表八十多人. 会议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传达了全国林木引种驯化科技协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林木育种、人工林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7月16日,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主任黄伟华率领专家组对我校经济林培育与保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官春云,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卢孟柱,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所研究员李来庚,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省部共建森林培育和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徐程扬,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学院院长尹佟明,  相似文献   

19.
1979年9月7日至14日中国林学会在青岛市召开了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会议的主要目的:交流我国林木遗传育种的科研成果,成立中国林学会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26人,列席代表18人。主要是来自全国各省(市、区)从事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科研、教学和生产单位的专家、教师和科技人员。参加山东省林木遗传育种学术会的50名代表也列席了会议。应筹备委员会的邀请,山东海洋学院方宗熙教授,到会作了细胞遗传学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鲍文奎同志及应存山同志、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李继耕教授、副研究员李向辉同志,也在会上作了有关遗传育种方面的学术报告。代表们对大会所安排的报告都很重视,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朱之悌,男,湖南长沙人,1929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54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林业专业,并留校任教。1957年赴莫斯科林学院留学,在著名林木遗传育种学家,AC雅勃拉可夫院士指导下攻读研究生,于1961年获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后归国。历任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他是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学科首位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毛白杨研究所所长。他还长期担任林业部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副主任、《林业科学》编委、国家和林业部科技进步奖评委、林业部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1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