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 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 人类居住1976年 水 :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 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 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 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 新的 10年 ,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 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 ;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 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 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 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 ;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 沙漠化1985年 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 环境与和平1987年 环境与居住1988年 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  相似文献   

2.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  相似文献   

3.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  相似文献   

4.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3):19-19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的历年世界环境日主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  相似文献   

6.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23(3):79-79
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境意识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  相似文献   

7.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3):57-57
<正>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防治水土流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在质量、效益、速度方面要有新的突破,使有限的投入解决更多的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水土保持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人类从依附自然、崇拜自然到改造自然、破坏自然,最后回到顺应自然、调控自然,这种对自然的不断深入认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生态文化,它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预示着人类将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防治水土流失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群众生活不断提高,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了加快防治水土流失的几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有效控制人类破坏环境与无节制地开采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自我国1997年在刑法中设置环境犯罪专节以来,环境犯罪得到了一定控制。但在环境犯罪追诉时效领域仍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而有效的追责机制。其中,模糊的追诉时效起算点、过短的追诉时效、对法人犯罪的规定缺失是其主要不足。应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规定,弥补缺失,以完善我国环境犯罪追诉时效制度。  相似文献   

10.
攀西地区人类经济活动频繁之处,泥石流活动强烈。该区由于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和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例如,森林集中过伐、毁林开荒、陡坡垦殖、修路开山炸石而破坏山体、矿山开采、乱倒弃渣、过度索取生物能源等,都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山地自然环境,破坏了森林而招致山地灾害发展,泥石流灾害频繁。泥石流给国民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极大影响,它影响矿山开发、交通运输、水电建设、城镇发展和农牧业生产等。泥石流防治对策有预防保护措施和综合治理措施。人类进行经济活动时首先要保护环境,预防泥石流发生。在短期尚不能治愈的泥石流地区,经济建设布局应避开泥石流危险区,防患于未然。对泥石流的治理应当是应急(工程)先行,生物与工程治理结合,重视社会防治措施,三者综合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1.
应诸多读者来信要求,咨询国外的泥沙防治对策,现将2001年中日合作JICA中国水利人才培训项目中的水土保持培训教材———日本国独立行政法人土木研究所首席研究员渡正昭先生撰写的《日本的泥沙灾害对策(工程措施)》献给读者,期望得到普及与提高。这是我们所希望的事,也是世界科学家所希望的事。科学无国界,科学旨在造福于人类。本文编者有删改,但没有通过原作者,敬请谅解。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目前世界上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口超过50%,并且这一比例仍在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对水土资源的干预强度不断加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与经济的矛盾日益突出,生态与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香港中文大学资源与环境系主任林健枝教授和伍世良博士2000年5月组织了第1届两岸三地水土资源保育与生态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随后连续召开了6届学术会议,促进了海峡两岸三地水土资源与生态保育领域学者的交流。2007年12月拟在广州和香港召开主题为“城市化、水土资源开发与生态保育”的第8届两岸三地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会议议题为:1)城市化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2)生态环境演变的监测、预测和评估;3)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区域环境演变;4)坡地改良利用与流域环境管理。会议征文截止日期为2007年10月1日。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灌木林灾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实地调查与资料分析方法,研究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灌木林遭受的灾害主要为全球环境变化、人为破坏、病虫鼠危害及火灾危害4种。以气候为主的环境条件变化是祁连山区灌木林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地域改变的主要原因。近、现代以来,人为的破坏和不合理利用使灌木林面积在其自然分布区域内迅速减少,并导致病虫鼠害和火灾的严重发生危害,加剧了灌木林的衰退。提出预防和控制灌木林灾害的对策为:(1)全球合作,减缓全球环境变化;(2)加强管理,制止人为破坏;(3)积极防治,减轻病虫鼠害;(4)全面监控,预防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4.
我想就有关环境保护问题讲点意见:一、搞好环境保护是长期的战略任务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生产的发展、人口的膨胀和对物质消耗的剧增,环境的变化越来越迅速,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是对人类的严重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社会生产的发展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人们的物质消耗是无止境的。因此,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决不是一劳永逸的。老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决不是抓一阵子就  相似文献   

15.
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园林是最适合人类生存居住的环境。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化进行转移,城市也成为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聚集地。在人居环境中引入园林设计,有利于最大程度的塑造城市形象,展现生产城市的良好生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绿色,和谐,健康的人居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未来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宁化县农业生态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屡遭破坏;耕地面积萎缩,地力下降;农业环境污染加重;农业气象灾害频繁。并针对此提出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业生态保护意识;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搞好水土保持;切实保护耕地,防治环境污染;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增强农业抗灾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正走向生态文明建设,而城市生态化是现今时代的发展特征和过程。生态城市可以帮助人们寻求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关系,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人们将逐渐实现理想居住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更多地表现在城市的规划中,在此过程中,根据建设思想的不断变化,为人们展示了未来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8.
盘龙河水沙输移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盘龙河自1951年以来的水沙输移特性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盘龙河径流量在1951—2003年期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从1951年起流域内也修建了大量拦蓄泥沙的水库与水电站,但河流输沙量仍然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这主要与当地森林植被破坏、耕地面积扩大和工程建设中任意排放废弃土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盘龙河输沙率持续增大是当地生态恶化的一种征兆,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常规农业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影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以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影响最小化为其基本原则 ,近 10 a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和推广。与常规农业相比 ,有机农业的环境破坏风险较低。介绍了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并就有机农业可能影响到的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健康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全面评估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0.
济源市位于中条山南麓,是河南省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之一,以小流域为单位的治理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山区公路、水利建设工程,工矿等业迅速发展和其他人为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有的十分严重。这种边治理边破坏,一家治理,多家破坏的现象,成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隐患。这是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要防治新的水土流失,必须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监督和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与配合,实行综合治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防治新的水土流失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