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田养蟹是一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河蟹能清除稻田内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增加稻田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水稻能够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发育、觅食、栖息等提供良好的环境。2018年山东省高青县探索多模式渔业转型升级工程,积极试验推广稻田养蟹,示范工程区位于大芦湖湿地西部瑞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田块基础条件好,质地粘壤,盐碱较轻,保水性能好,非常适宜稻田河蟹养殖,是该县今年稻田养蟹的技术示范点。示范点共规划稻田养蟹面积6.7 hm^2 ( 100亩),每667m^2产水稻550kg,收获河蟹30kg,达到水稻稳产、河蟹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北方稻蟹共作综合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稻田养殖河蟹既符合国家提出的发展生态渔业要求,又可提高水稻和河蟹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朝阳产业。稻田养蟹的好处很多,河蟹能清除稻田中的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使水稻生长;而稻田又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促进河蟹生长。要推广稻田养蟹就要了解掌握稻田养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稻田成蟹养殖试验平均亩产河蟹27.4kg,平均规格114g/只,体重100g以上的成蟹占68.3%,回捕率60%。稻田培育扣蟹试验平均亩产扣蟹55.2kg,平均规格27.6g/只,回捕率20%。稻田养蟹模式比单一种植水稻增效明显,按照市场产品价格计算,稻田养殖成蟹平均亩新增效益1600元,稻田培育扣蟹平均亩新增效益1666元。  相似文献   

4.
实践篇     
<正> 盘山县河蟹养殖概况盘山县地处辽河入海口,淡水资源丰富,从1985年开始养殖河蟹。当年在盘山县胡家镇150亩稻田中放蟹苗10kg,产扣蟹4000多kg,获纯利10万元;1991年河蟹养殖面积3000亩,1992年5000亩,养殖扣蟹一般亩产值3000~5000元,每亩获纯效益1500元左右。高利润带来大发展,1993年全县河蟹精养面积近5万亩,其中:水库养蟹8000亩,稻田羊蟹1.1万亩,坑塘养蟹3万亩,预计产扣蟹150万kg、成蟹20~25万kg,全县总产值可达1.8亿元。该县胡家镇1992年河蟹养殖面积3688亩,投  相似文献   

5.
稻田养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蟹,蟹稻共生,好处很多。蟹能清除田中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田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环境,互惠互利,形成良性循环系统。我国稻田广阔,河蟹又是名贵水产品,发展稻田养蟹已成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致富农民的重要举措。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河蟹学名中华绒鳌蟹(Eriocheir Snensis)、又名毛蟹、田蟹等。河蟹是在半咸水中繁殖在淡水中生活的生物,稻田环境适宜其生长栖息。河蟹食性杂,稻田中的浮游生物、固着藻类、杂草、小动物等都是它的天然饵料。河蟹的一生要经过多次脱壳逐渐长大,稻田水浅畦面,很适合其脱壳栖息。我市于1996年从浙江省温州瓯海区天河镇二甲实验农场引进稻田养蟹技术,在小松镇湖头村谢棋春等村民的1公顷稻田,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实践证明,蟹稻共生,河蟹吃掉与稻禾争夺肥料的水生生物,增加了水稻的肥料;河蟹善食必须经过水才能到稻子上去的害虫,如二化螟、象鼻虫等,还吞食落水昆虫,如稻飞虱、浮尘子等,减少了稻病的发生;河蟹饲料残留物及蟹的粪便可以肥田,节约了种稻肥料。同时,水稻净化蟹田水质,并为河蟹提供了良好的遮阴避暑、避敌的栖息场所。稻蟹并作,互利共生,可使粮食增产5—15%,每667m~2稻田当年可养成10—30只/kg的上市规格蟹30kg以上。现将湖头稻田养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河蟹是特种水产养殖中的一个珍品,养殖河蟹能充分利用各类水域资源,且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不毁田、无污染、千家万户都能养等优势。稻田养蟹能充分利用和发挥稻田的特点,节水节地进行水产养殖,不仅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而且还稳定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养殖河蟹收入。为了推广稻田养蟹,2005年在福建省政和县星溪、石屯两乡镇分别选择1000亩稻田进行河蟹放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试验目的以县畜牧水产局的东和蟹业有限公司基地为主,开展稻田养蟹,成功地利用稻蟹共生互利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在“稻蟹共生体系”中有效  相似文献   

8.
在背河洼地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发展稻田养蟹,获得亩产水稻500多kg,河蟹20-40kg,最高亩均净收益2984元,投入产出比1:3.09  相似文献   

9.
北方稻田养蟹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北方稻田养幼蟹和成蟹,获亩均产蟹30.2kg,水稻585kg,盈利897.24元,比未养蟹稻田的经济效益提高2.83~2.95倍。  相似文献   

10.
刘志国 《科学养鱼》2002,(11):64-64
我国的稻田养蟹是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水产养殖项目,其养殖范围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和辽宁等省。这种养殖方式既可以使稻田节肥省工,增加稻谷产量,又不妨碍河蟹生长。随着稻田养蟹的不断发展,其养殖技术也不断趋向成熟和完善,各地都出现了一批稻田养蟹的高产典型。实践证明,稻、蟹共生的生态结构,既有利于水稻生产,又适合河蟹生活习性要求的外界环境和水体条件,同时也具有投资少、效益高、技术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据分析,稻田养蟹还能明显改变土壤结构,连续三年养蟹的稻田,耕作层0~15厘米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养…  相似文献   

11.
正"稻-蟹-虾共作"是一种集约经营的综合种养模式,它利用河蟹清除稻田杂草,吃掉部分害虫,促进水稻生长,同时稻田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河蟹生长。可使水稻少施1次肥料,又可增加稻谷产量,稻田养蟹可提高种稻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兴化市钓鱼镇姚家村养殖户李德剑2017年稻田面积91亩。  相似文献   

12.
稻田养蟹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具体实例剖析了稻田养蟹者在防止蟹种性早熟中,采取了加大投放密度,停上投饵、延长注排水时间等技术措施,控制蟹种营养以达到予防蟹处性早熟之目的。但由于上述技术措施实施不当,结果造成河蟹自身营养不足,同时也破坏了田内稻一蟹之间达成的一定的、合理的生态平衡,使命河蟹生病,水稻被河蟹大量残食。其次笔者还指出了养蟹田内的边沟工程面各点稻田面积太少,致命稻与蟹之间不能在同一水体内建立起合理的生态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13.
进入夏季 ,是水稻生长分孽期 ,也是稻田养殖河蟹的生长旺季 ,近来下乡检查河蟹养殖时发现 ,有很多稻田养殖的田块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现象。有些养蟹户总认为河蟹放池子里了 ,围栏不倒就可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 ,有很多关键实质性东西被忽视了。1 稻田养殖河蟹的蟹沟太浅。主要是养蟹户为了图省事 ,在插完秧后没有及时清沟 ,蟹沟沟深只有 2 0cm以下 ,而且有蟹沟已被淤泥淤平 ,起不到蟹沟应有的作用。按北方稻田养蟹技术要求 ,稻田中的集蟹沟 ,沟深应保持在 3 5cm以上 ,加上水稻正常生长所需用水 7-1 0cm ,最少也要保证水深 40 -45cm ,沟宽 3…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稻蟹共作"模式下稻蟹产出以及不同日期土壤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理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稻蟹共作"模式下,养蟹田水稻的实粒数、实粒重、空粒重、单位产量均高于非养蟹田,但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与非养蟹田相比,养蟹田千粒重略小,但水稻的单位产量增加了3.55%。河蟹收获时,体质量由14.9g增至(84.45±3.62)g,增重倍数接近6;根据当年河蟹收购价格15元/kg,扣除稻田工程、饲料及防逃设施费用,利润可达3 661.5元/hm2。不同日期养蟹田土壤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与非养蟹田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一、河蟹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滨江临海,是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原产地。境内湖泊河道纵横交错,池塘水库星罗棋布,水域资源丰富,有着发展河蟹养殖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白上世纪80年代中期突破河蟹工厂化育苗、90年代全面推广养殖以来,江苏的河蟹养殖一直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池塘养蟹、湖泊养蟹、稻田养蟹、网围养蟹模式多样,蟹苗繁殖、扣蟹培育、商品蟹养殖配套成龙,河蟹生产、销售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蟹要把好“六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田养蟹是河蟹养殖的一种好方法,与稻田养鱼一样,稻蟹共生互利,能取得稻蟹双丰收。江苏南通市郊区闸东乡尖沟头7组徐国成1987年开始养殖河蟹,去年7月份在1亩稻田  相似文献   

17.
陈卫境 《渔业现代化》2002,(1):15-16,18
在江苏的特种水产养殖中 ,河蟹的养殖规模一直高居榜首。河蟹的养殖模式不断追随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创新 ,目前在全省具有代表性的养殖模式有虾蟹混养、稻田养蟹、种草养蟹等。无论何种模式 ,放养的大规格蟹种越来越多。河蟹养殖已经开始从传统的“大养蟹”向“养大蟹”、“养好蟹”转变。1 坚持走小群体、大规格、集约化之路短短数年时间 ,每 5 0 0 g河蟹已从动辄百元的“天价”降至现在的 2 0~ 30元甚至 1 0~ 2 0元。蟹价走低已使河蟹养殖步入微利时代。不过 ,养蟹边际效益的大幅递减已使其处于新一轮结构调整的临界点。因此 ,今后河蟹…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蟹的养殖形式一般有荡滩粗养、池塘精养及稻田养殖等。为了进一步探索稻田养蟹技术,研究水稻和河蟹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创造稻蟹共生的优良环境,我们选用了敌百虫、氧化乐果、硫酸铜、生石灰四种农药,对河蟹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蟹是一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河蟹能清除稻田内杂草,减少水稻病虫害,增加稻田土壤肥力,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水稻能够净化水质,为河蟹生长、发育、觅食、栖息等提供良好的环境。2013年山东省高青县贯彻落实淄博市“十百千”现代渔业工程,积极推广稻田养蟹。示范工程区位于大芦湖湿地东部农凯米业种植基地,基地水源充足,水质清新,田块基础条件好,质地粘壤,盐碱较轻,保水性能好,非常适宜稻田河蟹养殖,是该县稻田养蟹的技术示范点。  相似文献   

20.
第七讲 稻田养蟹  一、稻田养蟹及其特点稻田养蟹是指运用生态学和生物学原理 ,在稻田中以种稻为主 ,兼作放养河蟹 ,或者在稻田中主养河蟹 ,再搭养一种或几种鱼、虾类 ,在确保水稻产量的前提下 ,额外获得河蟹等水产品 ,并使总产值和经济效益超过单纯种稻的养殖方式。传统的种植业仅利用水和土壤中的肥源 ,并未充分利用水和土层的空间和生产力。稻田养蟹(鱼、虾等 )这种养殖模式 ,改善了稻田原有的生态环境 ,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 .稻蟹 (鱼、虾 )共生 ,优势互补稻田养蟹实行种养结合 ,一般不会影响水稻田的单产 ,如有减产 ,一般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