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阵样地调查是瑞典国家清查的方法。它是在一套方阵样地中扩大各样园之间的距离,获得更多的信息。 1983年元月,B·A哈格伦德教授来哈期间,建议清查体系设置群状样地(即方阵样地)。我队根据B·A哈格伦德提出的方案,分别于1983年和1984年在山河屯林业局和通河林业局,结合复查省级固定样地,设置了方阵样地。现将在通河林业局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运用方阵样地进行森林资源清查的基本原理与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管理局根据瑞典林学家哈格伦德教授的建议,于1984年在通河、山河屯两林业局建立了132个方阵样地与原有森林连续清查的系统抽样(相隔8×8km)设计进行对比(见图1)。试验数据在VAX小型机上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方阵无论从蓄积、面积估计,还是时间效率都较原方案好得多。因此1986年及以后的省级森林连续清查体系中,我们设计了部分重复替换系统群团抽样新方案。  相似文献   

3.
集锦     
<正> 瑞典国有林调查的新方法1983年,瑞典引入了包括永久和临时两种样地的国有林调查新方法。它是采用部分重复抽样调查和监测林分的变化与发展趋势,基本单位是永久样地和临时样地方阵。这种方阵均匀地分布  相似文献   

4.
瑞典的国家森林资源调查开始于1923年,从1953年起,外业调查成为一种连续性的作业,每年都抽取全国的部分地区进行调查。调查工作已经为制定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及国家,地方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情报。收集的情报越来越详细。系统抽样从一开始就得以应用。从1953年开始了所谓的“方阵”方法的应用,即沿方形各边设置样地。至今仍然使用临时样地,为了适应森林资源的消长情况,将在1983年使用部分复位的抽样技术设立固定样地。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对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对重庆市现有森林资源监测抽样体系进行了优化探索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校验样地产出森林面积、固定样地产出森林蓄积的方法是可靠的,抽样精度完全能满足国家技术规定要求,如果单纯产出省级层面的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不进行第二次分解,各省样地个数还可以适当减少,比如重庆:校验样地可减少3/4,只要1 268个校验样地即可,其抽样精度可以达到95%以上;固定样地可减少1/2,只要2 566个固定样地,其抽样精度可以达到90%以上;2)校验样地大小500 m×500 m是比较合适的,重庆市森林面积估测变动系数从500 m开始往上减小速度逐渐平缓,趋于稳定,抽样结果精度均达到了95%以上,完全符合国家对森林面积的抽样精度要求;3)校验样地和固定位置应该长期固定,年度监测之间的数据变化才有可比性;4)对省级数据如何分解到区县的方法上不可“一刀切”,具体到每个区县是采用抽样调查、小班区划还是联合估计的方法,应根据各区县森林资源分布特点和数量大小,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科学可行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面固定样地是大区域尺度范围内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基本抽样调查单元。地面固定样地对林分的预估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整体区域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从样地类型、空间排列方式、样地尺度大小出发,在1 hm2大样地中采用随机抽样法,通过抽样精度验证在不同类型林分中开展森林资源监测的最优样地类型。结果表明:1)在不同类型林分中开展蓄积量监测的最优样地面积尺度大小不一,在布设地面固定样地时,应当根据林分起源、龄组的不同,确定样地面积、间距;2)在样地面积相同情况下,单一圆形样地抽样监测精度略高于单一方形样地,群团样地的蓄积抽样监测精度明显高于单一样地,四点圆形群团样地抽样监测精度略高于方阵式群团样地。  相似文献   

7.
根据林业部的要求,1979年,在我省范围内,以4×4公里的点间距设置了11,021个固定样地,建立了省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1984年,采用系统抽样的  相似文献   

8.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是现代林业的基础工作。神农架林区拟在省级30个动态监测固定样地的基础上,新增146个动态监测固定样地,探索对各乡镇、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实行动态监测。建立以数据库技术和ARCGIS技术应用平台,每年对动态监测固定样地变更调查一次,及时掌握区域森林资源资产动态变化情况,适时统计资源变化数据为手段的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方法和技术,编制出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森林资源资产离任责任、年度责任目标等审计考核数据指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评价试点工作,运用面积成数法和点抽样估计法,统计校验样地、森林资源一类清查、二类调查和国土三调等成果的森林面积构成,并对比分析不同体系的数据差异.结果表明:"一张图"更新与校验样地调查核实相结合的方式产出省级森林资源面积科学可行;国土三调认定的林地面积与森林资源"一张图"林地面积总量上...  相似文献   

10.
1973年,在南、北方进行的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试点中,都采用了以1:5万地形图做系统抽样调查的方法。现以北方试点的材料为主,将具体做法简介如下: 此方案是在1:5万地形图上系统布置必要数量的样地,在现地准确确定样地位置,在样地上进行测树调查并记载样地所属类型。根据样地材料推算全局森林总蓄积和各类土地面积、蓄积,为了今后能正确掌握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将所设样地予以固定,以便建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相似文献   

11.
<正> 固定样地式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办法,最早于一九七○年在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开始引进试验。一九七五年吉林全省建立了省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以下简称《体系》)。为从宏观上迅速查清各省(市、区)及全国森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前言我国为连续森林资源清查设置了大量的省级和局级的固定样地,它们对大区域的森林资源估测,检查和控制森林经理复查数据,监测森林资源消长的动态变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人们忽视了这些数据的另一特  相似文献   

13.
1984年省决定在韶关市十二个县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根据《广东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操作细则》规定,在进行小班调查的同时,对蓄积量在200万m~3以上的县进行群状抽样控制,并把样点,样木固定下来,建立县级连续清查体系。群状抽样调查适用于林地小块、分散的粤北集体林区,采用这种方法,缩短了外业调查时间,节省了调查经费,并达到了精度要求。1984年采用群状抽样调查,全市总蓄积量为5081万m~3,同1983年省级连续清查体系采用方形样地调查的结果4965万m~3比较,相差2.3%,各县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方案是在1∶5万地形图上系统布置必要数量的样地,在现地准确确定样地位置,在样地上进行测树调查并记载样地所属类型。根据样地材料推算全局森林总蓄积和各类土地面积、蓄积。为了今后能正确掌握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所设样地应予以固定,以便建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方案是在1∶5万地形图上系统布置必要数量的样地,在现地准确确定样地位置,在样地上进行测树调查并记载样地所属类型。根据样地材料推算全局森林总蓄积和各类土地面积、蓄积。为了今后能正确掌握森林资源变化情况,所设样地应予以固定,以便建立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利用遥感样地和高分遥感影像,通过判读解译获取林分类型和森林地类,依据样地到总体的概率估计方法,估计区域总体各林分类型和地类面积,并用德国NFI(National Forest Inventory)数据检验估计误差。在德国布设334个1km×1km遥感样地,获取高分遥感数据进行判读和抽样估计。结果表明:德国陆地面积估计误差为2.43%;森林面积估计误差为0.59%;森林覆盖率估计误差为2.96%;并获得省级森林资源详细数据。综上易知该方法切实可行,估计结果可靠、因子丰富,实现了境外森林资源的主动监测,为境外森林资源监测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吉林省一个试验区的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Landsat TM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采用精度交叉评价方法研究了k-最近邻(k-NN)法用于小面积统计单元森林蓄积估计的有效性。结果表明:k-NN方法对样地覆盖区影像像元单位面积蓄积量的估测平均误差在1.5 m3.hm2之内,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低于传统的基于绿度指数的线性方程估测方法;采用k-NN方法可以实现县市级统计单元的参数估计,估测效果优于只利用固定样地数据的传统成数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林业近闻     
我省是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的7省区之一,全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第四次复查工作已全面展开。 我省现有样地7519块,其中国家级固定样地6440块,地方监测的省级固定样地1079块。通过全面复查,既要完成国家监测任务,同时也要按地、市提交地方监测体系的成果资料。样地各项信息因子的监测精度要求较高,样木复位率要求达到90%以  相似文献   

19.
固定样地是森林资源清查体系最基本的抽样单元,通过对所有固定样地多期的调查监测,最终得出各地区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所以固定样地的准确复位便成为森林资源清查体系的核心工作。目前,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依靠人工设置一些固定样地标志,以保持样地位置的固定,并保证样地在以后的调查监测工作中不再发生位置和形状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自70年代起,我国各省(台湾、西藏除外)相继建立起省级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简称“连清”),嗣后每隔5年复查一次。目前全国已布设了26万个固定样地,平均每个县约有100个固定样地。近20年来,该体系每5年提供一次全国和省的森林资源数据,但由于技术问题,现在还不能提供各省、地、县的森林资源数据。如能解决这个问题,对我国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建立将起到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贝叶斯联合估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