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糯优1号是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浙糯1A×浙糯恢04-01杂交选育而成的单季杂交晚糯稻新品种,于2013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浙审稻2013021。在2013年试制种成功的基础上,制定出了2014年浙糯优1号的制种操作技术,用于指导制种生产。  相似文献   

2.
中浙优8号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浙优8号(中浙A/T-8)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与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是一个适宜长江中下游区域作单季种植的迟熟优质杂交中籼,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浙审稻2006002).  相似文献   

3.
浙单11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于2008年以ZSD04为母本、以ZM1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优质玉米单交种,2014年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46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号:浙审玉2014006)。  相似文献   

4.
<正>浙油50油菜是浙江省农科院育成的一个高含油量油菜新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高含油量等特点,于2009年、2010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年,浙油50油菜种植面积稳步扩大,逐渐成为我县油菜栽培主导品种。为了探讨油菜品种浙油50的生长发育规律,笔者对其播期和密度进行了试验,从中总结出最佳播期和适宜的密度,为该品种的大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刘伟明 《作物杂志》2004,20(6):29-29
浙秋豆3 号原名浙A9502, 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秋大豆新品种, 熟期较早, 丰产性好, 品质优, 抗逆性强。该品种于2003 年3 月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浙单9号浙单9号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于1986年以齐302为母本、E28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1994年5月该品种通过了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浙单9号在1989~1990年参加金华市玉米杂交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3...  相似文献   

7.
玉米新杂交种──浙单9号张赞飞,蒋炳松浙单9号是浙江省东阳县玉米研究所于1986年选配育成的中迟熟玉米杂交种,1994年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浙单9号生长势强,成株茎秆粗壮,株高220~230厘米,穗位高70~87厘米,全株……  相似文献   

8.
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是杂交水稻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而选育利于实现籼粳亚种间优势利用的亲本材料是发挥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遗传潜力的重要材料基础。浙科82S是以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7001S为核不基因供体,以自育的籼粳中间型育种材料GS206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籼粳中间偏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对浙科82S的育性、开花习性、自交和异交特性及配组优势等研究表明,浙科82S不育起点温度低,花时较早且集中,较高的异交率,且株型理想和具弱广亲和性,配组杂一代在穗粒数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是籼粳亚种间优势利用的重要两系不育系。201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正>中浙优8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用优质不育系中浙A与恢T-8配组而成的优质高产迟熟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年通过福建省引种通告。我镇在2012年引种中浙优8号作中稻种植,试种获得成功,2013年扩大示范规模,在各村多地  相似文献   

10.
<正>中浙优10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中浙A×06制7-1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2014),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业厅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4)第001号]。1高产栽培技术1.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中浙优10号在古田杉洋作中稻种植,一般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播种,秧地应选择肥力中上、向阳、排灌  相似文献   

11.
甘薯新品种浙薯13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伟明 《作物杂志》2005,21(4):51-51
浙薯13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采用“浙3481”和“浙255”两个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用途甘薯新品种。该品种于1994年开始配组杂交,1999年提供生产试种、示范,并参加国家长江流域大区区试,2002年通过国家区试,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台州市于1999年开始引入浙薯13试种,至2004年示范种植面积已达到880hm2,该品种具有食用鲜薯、淀粉加工和薯脯加工三大用途,推广前景良好。1产量与效益浙薯13鲜薯产量较高,1998年和2000年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进行的浙薯13品比试验,均以徐薯18和南薯88为对照。其中1998年,浙薯13鲜薯平均产量53250kg/hm  相似文献   

12.
浙双6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以芥65[(浙油七号×马努)F4]×双8[(扬2008×鲁6)F6]复合杂交选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同年11月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油2003026)并已获得国家新品种保护(公告号:CNA000915E).  相似文献   

13.
中浙优8号(中浙A/T-8)是中国水稻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高产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浙江省杂交水稻晚籼稻区试.平均每hm^2单产744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2.3%:2005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8050kg,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06002号),适宜在浙江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熟晚粳杂交新组合嘉优6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优6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选育的中熟晚粳杂交新组合,2012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12015.介绍了嘉优6号的品种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浙江省农业厅发布公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缙云县农业局、缙云县上湖茶叶合作社联合选育的特异茶树新品种"中黄2号"通过了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非)审茶  相似文献   

16.
湘早籼11号(原7-81)是湖南省水稻所1983年用浙辐802作母本,湘早籼1号作父本杂交于1987年定型育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1991年由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1989~1990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68.2kg与494.3kg,分别比浙辐802  相似文献   

17.
俞法明 《中国种业》2020,(12):100-101
浙1702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绍兴市舜达种业有限公司以浙农82为母本、G09-3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常规早籼稻新品种,具有熟期早、株高适中、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稻米适宜加工和储备等特点,202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总结了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尚明  罗敏  候再芬  田飞  杨天海 《种子》2017,(9):116-117
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所选育的三系籼型晚熟品种,农业部认定为超级杂交稻,2013-2015年农业部推介水稻主导品种,贵州禾睦福种子公司引进,于201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12-2014年11点次高产示范,总结中浙优1号高产核心技术是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适时晒田,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19.
浙甜16是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育成的优质甜玉米新品种,201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玉2018004)。该品种分别参加了2016-2017年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抗病鉴定、品质分析,表现出高产、稳产,甜度高、色泽好、品质优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及周边地区作春、秋玉米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叶曙光 《中国种业》2004,(12):58-58
中浙优 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用航天育种育成的恢复系航恢 570与优质米不育系中浙 A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经 2002- 2003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稻区域试验和温州等地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容易栽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04年 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中浙优 1号在浙江温州的种植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