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西瓜育种历程及育成品种的种质基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对美国1870~2001年育成的235个西瓜品种选育方法及系谱分析的基础上,概括了美国一百多年间的西瓜育种发展历程,计算了91个通过杂交选育的品种直接亲本和祖先亲本的核遗传贡献值,评定出核心直接亲本和核心祖先亲本及核心中间亲本,并对如何重点引进和有效利用这些核心种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前言在作物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选配具有遗传差异的亲本是成功的关键。过去,育种工作者往往根据亲本的地理差异或表现型差异来估计遗传差异。但近年来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亲本的地理差异与遗传差异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7个枇杷组合的遗传研究分析表明,枇杷的成熟期遗传因亲本的选配方式不同其后代表现明显的差异,属数量性状遗传。亲本成熟期相同,杂种成熟期大多接近亲本,有晚熟的超亲遗传现象;亲本成熟期相近,后代以介于双亲范围内的个体数为多,有早熟的超亲类型;亲本成熟相差较远的杂交类型,其早熟性状遗传占明显优势。因此,在枇杷育种中,亲本选配类型关系到后代育种目标的选择,特别是对早熟性状的选择,其以双亲成熟期相差较远(晚X特早)是获得大量早熟群体的技术天党。叶斑病遗传研究材料为12个批权组合,结果显示批把对叶片叶斑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了甜菜良种繁育过程中的亲本配置,特定交配体制下的遗传组成和不同遗传组成群体所蕴含的可能意义上的增产增糖潜力,交配群体的亲本数量,配比和方式是决定品种经济性状的关键环节,交配后代的杂交成分含量和类型的多少是决定品种杂种优势程度和区域宽窄的基础,本文建立的非纯系亲本和杂交后代的符号表达体系为现行甜菜育种和良繁材料的遗传与系谱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果树杂交有种中,亲本性状遗传支配着杂种的性状,选配杂交条本是整个育种过程的关键。郑少泉等对批粑果实性状的遗传做了大量的工作,对果实重量,形状,综合质做了研究,本文着重通过对我所1977一1981年冬杂交的13个组合的199株余种的果实困形物含量进行遗传倾向分析,以得出其遗传特点,为批把进一步杂交有种选配亲本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材料取自本所批把育种园1977-1981年杂交的子代,亲本为解放种、太城四号、梅花霞、白梨、乌躬白、板红、和车本、香甜、森尾早生、瑞穗、津云等11个品种。果园环境条件为山坡梯田,土质较粘重的红…  相似文献   

6.
葡萄杂交后代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0个杂交组合与5个自交后代801个株系的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果粒重量、含糖量和含酸量的遗传均符合数量性状连续变异的遗传特点。子代果粒重量小于亲本值,并趋向小粒亲本,出现超高亲个体的比例较低,平均遗传传递力为70.34%。欧美杂交种品种间杂交和欧亚种与欧美杂交种间杂交传递力高于欧亚种品种间杂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值接近亲本值,超高亲比例大,表明含糖量遗传中加性效应较大,在后代中选择高含糖量单株的潜力大,组合传递力为101.7%,欧美杂交种品种问杂交传递能力较弱,而欧亚种与欧美杂交种杂交,性状传递能力较强;含酸量的遗传中含有较大比例的负向非加性效应,子代含酸量大大高于亲本值,后代含酸量普遍升高,超低亲单株比例低,选择难度较大。平均组合传递力为134%,欧亚种品种问杂交遗传传递力高于欧美杂交种品种间和欧亚种与欧美杂交种种间杂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酿酒葡萄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方法】以香宝馨(Chambourcin)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以及它们的正反交后代为试材,对其果粒质量、大小等果实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和遗传倾向分析,并初筛选出表现优良的单株。【结果】正反交后代果实性状变异较为广泛;单粒质量、果粒横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以及种子数在正反交后代中的遗传呈正态或偏正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单粒质量、果粒横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以及种子数的平均值均小于亲本中亲值,表现出趋小的遗传倾向;单粒质量、果粒横径、种子数都整体表现出趋中偏低的遗传倾向,果粒纵径、果形指数表现出明显偏低遗传的倾向,果皮厚度表现出明显的趋中遗传倾向,果粒形状、果皮颜色、果皮涩味、果肉香味遗传倾向于亲本,果肉质地遗传倾向趋向于亲本赤霞珠,果肉颜色遗传倾向则趋向于亲本香宝馨。【结论】通过聚类分析结合田间观察初选出表现优良的杂交单株XC090、XC120、XC215、XC252、CX032、CX070、CX073、CX095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相似文献   

8.
用CTAB法提取3个番茄品种及6份品种亲本材料的DNA,通过AFLP-PCR分子标记方法,构建亲本及品种的指纹图谱。其结果利用如下:从分子水平构建了3个品种及其6份亲本材料的指纹图谱,6份亲本材料扩增的多态性条带从10~27条不等,平均17.56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41.3%。通过符合率测定,亲本纯度符合率为100%,杂种一代为98.7%。利用NeiLi法计算番茄遗传相似系数,3个品种及亲本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于0.37~0.61和0.53~0.62,采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对3个番茄品种及其亲本的遗传关系进行分析,为番茄杂交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五个梨杂交组合的调查材料的分析表明:梨皮色遗传方面不存在褐色对绿色或者绿色对褐色的显隐性规律;梨杂交后代果实大小的遗传受亲本果实大小的影响,亲本较大的,后代果实也较大,亲本小的后代也小,总的遗传变异倾向是果实减小,纵轴变短,品质和风味变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但都出现了一定比例的超双亲株。个别组合(鸭梨×麻梨)的杂交后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超过亲中值,优株率达到50%。  相似文献   

10.
芸薹属植物是我国蔬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传资源的多样性直接关系到我国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通过远缘杂交、种间嫁接、体细胞杂交、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在芸薹属蔬菜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中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并对芸薹属蔬菜种质改良方法以及亲本新资源的创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耐热性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吴国胜  王永健 《园艺学报》1997,24(2):141-144
以两组耐热和热敏感的大白菜对应亲本(177与276;176与279)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1、F2、B1、B2)为材料进行耐热性遗传模型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得到一致的结果:大白菜的耐热性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以加性遗传效应为主,兼有上位性效应,显性效应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以耐热和热敏感的5个代表性亲本材料采用Grifing的双列杂交方法Ⅱ配制杂交组合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加性遗传方差组分很高,而显性遗传方差组分很小,与上述结果一致。同时,耐热亲本材料176和177均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是耐热性选育的较好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12.
遗传距离测定在金针菇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上探讨了9个金针菇菌株的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根据RAPD分析结果所估算的遗传距离将供试菌株分为3大类,按照亲本的遗传距离对各杂交组合的杂种优势进行了预测。实际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产量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类内杂交组合大部分为低产组合,遗传距离较大的类间杂交组合杂种优势较强。因此,在分子水平上所估测的遗传距离不但能准确地反映亲本菌株间的遗传差异,并可以作为食用菌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遗传参数.  相似文献   

13.
刘有春  李嘉琦  刘成 《果树学报》2023,(10):2050-2060
【目的】揭示越橘果实大小遗传规律,了解果实大小与花冠、叶面积的相关性,为杂交亲本选择与选配、杂交后代早期筛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果实大小有明显差异的大果越橘品种Berkeley和小果资源N6为亲本组配正反交遗传群体,共计314株,连续3 a(年)测量果实单果质量并进行遗传分析;根据果实大小选择55份品种/品系构成自然群体,测量单果质量、花冠大小及叶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遗传群体验证源自自然群体的相关性是否能在遗传群体中稳定遗传。【结果】越橘果实单果质量在正反交群体中均呈正态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大果亲本做母本的群体其单果质量分布范围、群体中间值、平均值大于小果亲本做母本的群体,说明越橘果实大小存在母性遗传特性;供试正反交群体果实大小平均值(分别为1.46 g和1.79 g)均偏向低值亲本N6(1.11 g),远低于高值亲本Berkeley(2.90 g),说明越橘果实大小遗传存在明显的趋小变异,广义遗传力(H2)大于0.90,说明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大,环境效应影响小;自然群体果实大小与花冠大小(R=0.81,P=2×10  相似文献   

14.
香菇交配型基因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建立了一种香菇交配型基因测定的新方法--原生质单核体亲本交配型极性标记法,用这一方法不仅成功地分离和鉴定出不同香菇菌株的上标准交配型基因,还有效地区分出亲本型和重组型两种交配型基因类型,这一技术为深入开展异宗结合食用菌的遗传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杂交育种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亲本的选择。亲本的某些性状能否遗传及其遗传能力的强弱,常因不同的品种、组合而异。为了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正确选配亲本,提高育种效率,我们对酥梨、猪嘴梨、二宫白等多个优良亲本杂种后代的遗传倾向进行了观察。本文着重分析了酥梨与苹  相似文献   

16.
日本已注册的李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国宏 《落叶果树》2003,35(2):58-59
介绍了日本国农林不立省注册的23个李品种,并对其亲本或来源,主要果实形状及成熟期做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7.
SRAP分子标记预测萝卜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应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萝卜亲本遗传距离从而预测F1杂种优势的可行性,为萝卜杂交种亲本的性状改良及F1杂种优势选配提供参考。选择来源不同、农艺性状有差异的11个耐抽薹萝卜亲本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30个杂交组合,运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萝卜亲本遗传距离以及其和萝卜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通过运用327个多态性SRAP标记来计算11个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其范围在0.162~0.486,且平均为0.291。亲本间SRAP标记的遗传距离与F_1杂种表现既有相关显著,也有相关不显著;与各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相关达到极显著、显著相关或不显著相关水平,表明SRA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农艺性状杂种优势的强弱,但其相关程度还不能准确地预测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芥蓝×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后代的遗传背景,加速回交转育进程,采用蕾期授粉结合胚挽救手段进行远缘杂交,获得芥蓝和甘蓝型油菜的种间杂种F1和BC1群体。利用已有的220对SSR引物对双亲进行多态性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51对。挑选均匀分布在甘蓝9条染色体上、扩增稳定、条带清晰的33对多态性SSR引物,对3株F1单株和35株BC1单株进行遗传背景筛选。NTSYSpc2.11a分析结果表明:F1植株的遗传背景与亲本甘蓝型油菜更为接近,遗传相似系数为0.74;而BC1植株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与亲本芥蓝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26~0.65之间。在35株BC1植株中,单株14Y1与芥蓝的遗传背景最为相近,形态观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单株的遗传背景与回交亲本芥蓝更相似,可用于下一步回交转育。  相似文献   

19.
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遗传背景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SSR分子标记探讨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材料的遗传背景。结果发现: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的相似性系数为0.6399 ~ 0.8566,F1代与四倍体母本之间的平均相似性系数高于其与二倍体父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说明子代从母本继承的遗传物质更多,遗传上倾向母本。且F1代与亲本之间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大于或小于亲本之间,随亲本的组合和相应的F1代而定;结合聚类图和双变量主坐标分析,可知:基本上子代和母本排列并聚在一起,而且父本、母本、子代彼此之间距离相对较近地聚在一起;因此还是体现了“子似亲”的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20.
我所自1960年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对桃与樱桃进行了品种选育工作。在育种工作过程中,对其亲本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进行了初步探索,现摘要总结如下: 一、果实大小桃与樱桃的果实大小的遗传,属于数量遗传。但这两种果树果实大小的遗传倾向,稍有不同。樱桃果实的大小,受双亲中小果型亲本的影响较大,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