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2006-2008年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对辽宁省外来有害生物进行总结。结果表明,目前对辽宁省造成危害的外来物种共计116种,分别为外来植物89种、外来害虫17种和外来病原微生物10种,其中危害性较强的主要有14种。这些外来物种的传播和扩散速度较快,传播途径多以无意引入为主,对辽宁省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外来物种入侵地多为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的农田草场或人工林系统;入侵地多为辽宁省气候温暖湿润的南部,且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论外来入侵物种与特种动物引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顺才 《野生动物》2004,25(4):16-19
改革开放以来,特种动物的引种工作促进了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但由此外来物种引进而引发的外来物种入侵,不仅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还威胁着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因而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问题。据报道,我国外来物种入侵已造成我国引进地物种的减少甚至灭绝,导致生态功能的  相似文献   

3.
田文坦  刘扬  王树彦  韩冰 《草业科学》2015,(11):1781-1788
生物入侵严重威胁着内蒙古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目前,内蒙古地区乃至于全国对外来物种只重引进、疏于管理,导致外来物种逃逸到自然环境中,造成潜在的环境灾害。本研究据文献查阅以及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信息,整理分析内蒙古境内分布的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来源地、侵入途径及对草原的危害状况,并对内蒙古草原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根据统计,外来入侵植物中的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和光梗蒺藜草(Cenchrus calyculatus)已表现出蔓延趋势,其他物种有待进一步的调查。  相似文献   

4.
51种外来物种入侵威胁湖北生态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永峰 《草业科学》2005,22(7):43-43
湖北环保、农业、出入境检验检疫等15个部门,前不久结束了对湖北省生物物种资源保护执法检查工作。有关部门呼吁:加强生物物种保护,警惕外来物种入侵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6,(7):23-27
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从境外引入外来蜜蜂、熊蜂或胡蜂用于养殖或为设施农业授粉的现象已经很普遍。但引入外来蜂种应慎重,外来蜂种逃逸为野生种群后,因缺乏自然天敌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与本地传粉蜂形成食物竞争或捕食关系,还有可能传播病虫害、干扰本地传粉蜂的生殖,甚至破坏植物-传粉者之间的互利关系,对本地传粉蜂类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可能产生较大危害。在大量外来蜂种进入我国的现状下,为保护本地传粉蜂的物种多样性,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建议引种单位应充分评估引种风险并严格管理外来蜂种;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大力开发本地熊蜂资源为设施农业授粉服务;建立中华蜜蜂保护区,保护我国本土蜂种。  相似文献   

6.
蛇岛是我国唯一一个以蛇岛蝮蛇(Agkistrodon shedaoensis)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态保护价值,但外来物种入侵已经对该岛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对蛇岛外来物种的入侵现状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并对其入侵途径、危害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为有效保护蛇岛蝮蛇及蛇岛的生物多样性,提出了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惠民 《草业科学》2004,21(12):111-111
近日,云南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规定严格控制外来物种人侵,不得随意向天然湿地引进外来物种;对于沼泽和沼泽化草甸要坚决杜绝将其随意转为建设用地;对破坏天然湿地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严肃查处。  相似文献   

8.
刘铮 《草业科学》2002,19(8):80-80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近日在有关研讨会上说 ,在我国几乎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出现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危害 ,每年受害森林面积达 1 33 33多万hm2 。据测算 ,我国林业每年因几种主要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造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损失达 5 60亿元。所谓外来有害生物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被引入新生态环境 ,并对新生态系统、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物种。它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引起物种的消失和灭绝 ,破坏生态系统功能。随着交通运输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贸的频繁交往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正日益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据美国、印度、南非…  相似文献   

9.
《当代畜牧》2014,(27):48
外来生物的入侵,在严重干扰生态系统的同时,还给我国带来了年均超过570亿元的经济损失。2014年7月29日农业部发布消息称,入侵我国的物种达到529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以及农牧业生产等构成了巨大威胁。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站长王衍亮介绍,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来物种在我国呈现出更快的增长趋势,近10年新增入侵物种近50种,20余种危险性入侵物种接连在我国大面积爆发成灾。外来生物入侵范围也相当广泛,涉及农田、湿地、森林、河流、岛屿、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0.
杨紫美 《四川草原》2011,(1):32-32,34
<正>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是一种侵占力极强的恶性杂草,被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列入入侵国内16种外来物种之首。20世纪90年代初,凉山州普格县首次发现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的入侵,现已成为普格县天然草场和林下草地内的一种毒害草。  相似文献   

11.
食人鱼揭秘     
近日在我国境内陆续发现非法引进、养殖、销售的食人鱼(也称食人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加强对外来水生物种的监督管理,保障物种安全,防止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经过细致调研,中华人民共和国渔政渔港监督局于2002年12月25日发出《关于查处食人鱼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一是各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以及公园、水族馆等养殖、展示的食人鱼进行检查,一经发现,立即予以没收并  相似文献   

12.
按《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编目》和《中国外来入侵种》所录的物种中植物,有24种属蜜粉源植物.自引进至今发现2种危害生态环境,其他种都在各地广为种植.今后引进外来物种必须严防在先,但对有益无害的外来物种引入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当代畜牧》2013,(30):63
2013年9月26日,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办,中国农学会、湖南省农业厅和岳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外来入侵生物水花生(空心莲子草)现场灭除活动在湖南岳阳举行,旨在通过对水花生进行集中灭除,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意识。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高尚宾指出,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总体  相似文献   

14.
王德朝 《中国蜂业》2009,60(11):34-34
近年来,一个外来物种紫茎泽兰由越南、老挝、缅甸人侵我国云南省,并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向周边地区扩散。目前已越过省界向四川、贵州蔓延,使我省原有的分布广、流蜜量大的矮杆蜜源植物如野坝子等完全或部分被紫茎泽兰覆盖,给云南蜂业发展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为预防生物物种资源的流失和外来有害物种的侵害,我国将着手建立生物物种资源监测预警体系,及时掌握重要生物物种资源的动态变化,科学地预测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趋势,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国际篇     
VirginiaMorell在Science上撰文称,外来物种的入侵、气候变化以及财政削减使美国国家公园自然与人文资源受到巨大威胁。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彰总干事迪乌夫在应对世界粮食威胁、粮价不稳定和气候变化等方面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海南坡鹿是中国特有的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栖息地的稳定和发展对该物种种群有重要意义。潜在的外来入侵植物会对栖息地产生长期不可恢复的影响。因此,我们于2009—2011年采用样方调查和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坡鹿的栖息地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外来植物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外来植物40科95属115种。其中,草本植物80种,占总物种数的69.6%;不论从科区系还是属区系上看,外来植物的区系分布都具有热带性;50.4%的外来植物产自美洲,在草地中分布最多。保护区内分布广泛的外来植物已对乡土物种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将可能对坡鹿的食物资源产生不利影响。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外来入侵种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可能对地方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四川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种威胁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20多个外来入侵种。为了防止外来入侵种的泛滥,应当建立外来物种的引入评价机制,慎重进行有意引种:加强口岸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种通过贸易途径无意引入,同时采取措施控制已经产生危害的外来入侵种。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同时也为集约化畜牧业的产业化结构创造了条件。随着规模化养殖方式的形成,外来疫病对规模化畜牧业的影响更加明显。因此,外来疫病是规模化畜牧业需解决的一个难点。本文首先介绍了畜禽规模养殖概述,论述了外来疫病的传入媒介,并详细分析了畜禽规模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外来入侵种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入侵种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多样性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可能对地方的生态环境和经济造成严重危害。四川已经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种威胁的省份之一,全省现有20多个外来入侵种。为了防止外来入侵种的泛滥,应当建立外来物种的引入评价机制,慎重进行有意引种;加强口岸管理,防止外来入侵种通过贸易途径无意引入,同时采取措施控制已经产生危害的外来入侵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