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间作种植有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目前关于间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仍存在争议,为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变化规律,本研究基于2016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设置的间作模式定位试验,探究西北绿洲灌区间作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试验包括7个处理:玉米单作(M)、豌豆单作(P)、油菜单作(R)、小麦单作(W)、玉米间作豌豆(M/P)、玉米间作油菜(M/R)和玉米间作小麦(M/W)。2019年10月作物收获后采集0~20 cm和20~40 cm土壤样品,分析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结果表明,间作处理有增加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和微团聚体(0.053~0.25 mm)含量以及降低黏粉粒(<0.053 mm)含量的趋势。与M处理相比,M/W和M/R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和20~40 cm土壤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和平均几何直径,而M/P处理则与M处理无显著差异。间作模式增加了土壤及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M/W处理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比M处理显著提高11.5%,M/R和M/W处理20~4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则分别比M处理显著提高4.3%和9.6%。M/W处理增加了土壤有机碳储量,在0~40 cm土层,M/W处理土壤有机碳总储量比M处理显著提高10.2%,M/W处理有机碳储量的增加是由于0~40 cm土层>0.25 mm和0.053~0.25 mm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储量提升。研究表明,西北绿洲灌区间作种植模式增加了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含量,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耕作方式下绿洲区农田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之间的关系,选择4种耕作方式(免耕、少耕、深松、秋翻),对不同土层(0~20、20~40 cm)的土壤进行样品采集和分析,研究各粒级(粒径>2.00 mm、>1.00~2.00 mm、0.25~1.00 mm、<0.25 mm)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4种耕作方式下,在0~20 cm土层4种粒级的土壤团聚体中,粒径>2.00 mm的土壤团聚体的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最高,免耕、少耕、秋翻处理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对同一粒级的土壤团聚体而言,0~20 cm土层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高于20~40 cm土层。随团聚体粒级变小,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逐渐降低;在秋翻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均最高,说明对该地区土壤翻动处理,可改善土壤微环境、增强土壤肥力,可作为改善绿洲区农田土壤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稳定性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由于不同植物 (植被 )有机体具有不同的碳稳定性同位素特征 ,因而土壤和沉积物有机碳的碳稳定性同位素表现出植被的标示作用 (plantsignature) [1 ] 。近 1 0多年来 ,运用碳稳定性同位素研究土壤有机碳的分布及其变化以及评价植物 (作物 )对土壤有机碳变化的研究日益活跃[2 ,3] 。本文简要报道了采自不同土壤的团聚体有机碳的稳定性同位素分析结果 ,借以讨论土壤团聚体粒组中碳稳定性同位素分异和评价选择我国区域发展计划中低产土壤改良与植被恢复下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异。1 样品与分析方法1 1 土壤样品 白浆土 (漂… 相似文献
4.
改良剂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结构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能够很好地反映土壤的结构状况。为了探究不同改良剂对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以太原古交市屯兰煤矿区复垦基地采集的复垦土壤为供试材料,经干筛法和湿筛法获得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并以土壤大团聚体的含量(0.25 mm)、土壤团聚体结构破坏率(PAD)、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分形维数(D)为评价指标,分析泥炭、腐植酸和蛭石加入复垦土壤后土壤中团聚体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使用改良剂能够不同程度地改善复垦土壤质量、增强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泥炭的加入能够提高复垦土壤机械稳定团聚体的稳定性,但抗侵蚀能力较弱;腐植酸的加入有效提高了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增强了抗侵蚀能力,且在6个月时效果更加明显;蛭石的效果较差,对土壤稳定性的提高无明显效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MWD与GMD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分形维数(D)呈极显著负相关,MWD、GMD和D值能很好地反映复垦土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且在表征过程中具有一致性。当土壤中加入5%的腐植酸进行改良后,土壤团聚体D值最小,团聚体最稳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实施不同的作物秸秆还田模式对农田土壤稳定性团聚体粒径组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不进行秸秆还田措施条件下,土壤中粉粒(粒径2~20 μm)的百分含量最高,达(54.41±2.87)%,而小麦秸秆还田能够分别增加38.90%的砂粒、降低24.53%的粉粒和14.37%的黏粒含量,且能够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而施肥和玉米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稳定性团聚体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依据吉林省德惠市田间定位试验(始于2001年),对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模式下秋翻(MP)、垄作(RT)和免耕( NT)3种耕作方式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粒级分布、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耕作方式下,>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均在70%以上,最高可达93.29%,各粒级含量在两个土层中表现规律性不强.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均在20%以上,最高可达35.5%,且表层高于底层.与干筛法测定的团聚体相比,>0.25 mm团聚体含量明显减少,最大减少幅度为58.76%.两个土层中玉米-大豆轮作和玉米连作下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与水稳性团聚体对耕作处理的响应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即RT>NT>MP.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3种耕作方式下有机碳含量表现为NT>RT>MP,表层高于底层,且玉米-大豆轮作高于玉米连作.比较3种耕作方式,垄作更有利于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且玉米-大豆轮作好于玉米连作.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塑料污染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本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针对被塑料污染的土壤和未被塑料污染的土壤进行配对采样,经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利用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团聚体破坏率(Percentage of aggregate destruction,PAD)、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和标准化平均重量直径(Normalized mean weight diameter,NMWD)]体系的差异,研究了塑料污染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团聚体组成来看,农田土壤塑料输入增加了>5 mm机械稳定性大团聚体比例,降低了<0.25 mm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比例;塑料输入降低了>2 mm水稳性大团聚体比例,增加了<0.053 mm土壤颗粒的比例。农田土壤塑料污染显著增加了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的MWD和GMD,但对水稳性团聚体直径无影响。农田土壤塑料污染显著增加了团聚体的PAD,降低了土壤结构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农田土壤塑料污染会明显增加土壤大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略降低团聚体的水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就拉萨市农田土壤团聚体的组成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干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均以>2 mm粒径为主,总体随粒径的减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湿筛处理下土壤团聚体以<0.25 mm粒径为主,总体随粒径的减小呈增加的趋势。干筛处理下,林地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大于农田;土壤平均重量直径与>0.25 mm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分布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秸秆不还田(T0)、秸秆还田3 000 kg·hm-2(T1)、6 000 kg·hm-2(T2)、9 000 kg·hm-2(T3)、12 000 kg·hm-2(T4)5个处理,研究持续5 a秸秆还田条件下,秸秆还田量与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团聚体碳氮分布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总碳、碱解氮、速效钾有显著影响。与T0相比,T3和T4处理土壤总碳提高4.29%、6.13%,土壤碱解氮含量提高11.41%、13.86%,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11.63%、14.89%。T4处理下土壤粒径大小为1~2mm的水稳性团聚体百分含量与T0间差异显著,T3处理下土壤粒径大小为0.5... 相似文献
10.
以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南麓阿荣旗全境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机械筛分法测定团聚体组成,并采用经典统计学对其团聚体组成结构进行分析,探索农田耕层土壤团聚体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阿荣旗各乡镇农田土壤团聚体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大团聚体为主,粒径≥2 mm的大团聚体占总体的一半以上;粒径≥2 mm和0.25—2 mm的大团聚体之间及粒径0.053—0.25 mm和<0.053 mm的微团聚体之间具有极强的相关关系。各乡镇之间粒径≥2 mm和0.25—2 mm的大团聚体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各乡镇之间粒径0.053—0.25 mm和<0.053 mm的微团聚体稳定性差异不显著,微团聚体结构相对稳定。相关结果表明:大团聚体容易受到耕地不合理利用、水土流失等外因影响而产生崩解或分解为微团聚体,造成各乡镇间微团聚体差异性较大团聚体显著,直接影响土壤质量。合理利用耕地,保护性耕作才能阻止水土流失,维护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农田防护林带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选取该区坡度、坡长和前茬作物基本一致的有农田防护林带和无林带的坡面(简称有林地、无林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萨维诺夫法测定有林地、无林地不同坡位(坡上、坡中上、坡中、坡中下、坡下)表层(0~20 cm)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有林地与无林地中各粒级风干和水稳性团聚体比例、团聚体稳定性总体差异不显著。但林带影响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和稳定性的坡面变化,表现在有林地与无林地相比,坡中上、坡中下的中粒级(粒径0.5 mm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微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其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关中平原历时7年、不同耕作方式(深松、旋耕、免耕、秸秆还田+传统耕作、传统耕作)的定位试验田为研究对象,于2008-10玉米收获后采集耕层(0~20 cm)土样,测定了全土及0.05~0.25 mm,0.01~0.05 mm,<0.01 mm土壤微团聚体中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难氧化有机碳含量,并对其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与传统耕作比较,深松和旋耕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降低了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而免耕和秸秆还田+传统耕作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及氧化稳定性的影响较小。旋耕和深松使土壤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难氧化有机碳含量在0.05~0.25 mm和0.01~0.05mm微团聚体中显著增加,而在<0.01 mm微团聚体中有所降低;深松和旋耕对微团聚体有机碳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免耕明显降低了各粒级微团聚体有机碳的氧化稳定性。相关分析表明,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全土和0.05~0.25 mm,0.01~0.05 mm微团聚体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而与<0.01 mm微团聚体之间无相关关系。【结论】土娄土总有机碳含量和氧化稳定性主要取决于0.05~0.25 mm微团聚体,深松、旋耕有利于总有机碳含量的积累及有机碳氧化稳定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对华北平原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02,自引:7,他引:102
【目的】研究华北平原保护性耕作制度对土壤团聚数量、大小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本文采集了华北平原河北栾城试验站经过四年保护性耕作(旋耕和免耕)与传统耕作(翻耕)处理下原状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容重、有机质和粘粒含量等物理性质,重点应用干筛和湿筛法分析了土壤团聚体数量、分布和分形维数。【结果】表层(0-5cm)土壤容重的大小顺序为免耕>旋耕>翻耕,免耕使表层土壤的容重显著增加;旋耕与翻耕的表层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但旋耕使10-20cm的土壤容重明显增加。干筛法分析表明,免耕处理下0-10cm内>0.25mm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eometric Mean Diameter,GMD)均高于旋耕处理和翻耕处理,而旋耕与翻耕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湿筛法分析表明,土壤中的团聚体以非水稳性团聚体为主,水稳性团聚体的 和GMD大小顺序为免耕>旋耕>翻耕;在0-5cm土层内免耕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分维数(D)最小,而旋耕下5-10cm层的分形维数D值显著高于翻耕、免耕处理,说明旋耕使得该层内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结论】经过四年保护性耕作试验,免耕处理促进表层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起稳定性,旋耕和翻耕处理由于对土壤的强烈扰动,降低了耕作深度内土壤团聚体的团聚度和稳定性;在10-30cm三种耕作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秸秆生物炭对烟区土壤剖面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科技》2018,(21)
为了探究秸秆生物炭还田对改良植烟土壤品质的影响,在保山烟区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剖面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炭4 500、9 000 kg/hm2提高了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其中增施生物炭4 5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中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20~40 cm土层中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增施生物炭9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0~20 cm土层中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20~40 cm土层中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炭4 500、9 000 kg/hm2处理增加了2~5、1~2、0.5~1.0、0.25~0.50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其中增施生物炭9 00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增幅为78.31%;与常规施肥对照相比,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增施生物炭4 500、9 000 kg/hm2处理各粒级有机碳的含量均显著增加,其中增施生物炭9 000 kg/hm2处理对各粒级有机碳含量的增加量均大于增施生物炭4 500 kg/hm2处理,增幅分别为17.78%、17.86%、18.08%、27.64%、54.28%和61.19%。由此说明,秸秆生物炭还田不同程度提高了耕层土壤中土壤养分含量、各粒级土壤团聚体以及有机碳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17.
黄土高原旱地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特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春玉米品种沈玉17为材料,设置保护性耕作(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传统耕作(CT)3种耕作方式,通过多年定位试验,研究黄土高原旱塬地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NT与TS和CT相比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干筛法分析结果表明,0-30 cm深度,NT处理粒径〉0.25mm的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均显著高于TS和CT处理。湿筛法分析结果表明,水稳性团聚体MWD在0-10 cm深度为NT〉TS〉CT,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0-20 cm深度,NT处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均低于CT处理。保护性耕作能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而传统耕作则由于人为扰乱土层结构,降低了土壤团聚体数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耕作措施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通过9a不同耕作的定位试验,研究了深松、旋耕、免耕和传统耕作4种耕作措施对关中塿土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有机碳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旋耕、免耕措施均提高了0~40cm土层中>2mm和0.25~2mm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而传统耕作相应地增加了0~40cm土层中0.053~0.25mm微团聚体和<0.053mm粘砂粒含量及其有机碳贡献率。同时深松、旋耕、免耕措施提高了各土层总有机碳和耕层0~10cm所有级别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相比较而言,深松的作用效果更大。秸秆还田进一步提高了各土壤层次上总有机碳和所有级别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及大团聚体的形成与稳定。在玉米秸秆不还田的条件下,隔年深松比连年深松更有利于0~30cm大团聚体形成及总有机碳和各级别团聚体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关中地区土壤团聚体组成特征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关中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菜园、果园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经干筛法后分别测定各级团聚体组成、土壤结构稳定性及机械稳定性,结果表明,〉10 mm,10~〉7 mm和5~〉3 mm团聚体占的比例较大,其他级别的团聚体占的比例较小,果园土壤的结构性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渐变好,而菜园和农田土壤的结构性有先变好再变差的趋势,土壤出现了明显的"疲劳"症状,土地的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与影响。当振荡10 min时,团聚体的GMD值与e的系数的相关性最好,关中地区土壤干筛的最佳振荡时间为10 min。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不同复垦模式对矿区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氮分布的影响,以平朔矿区安太堡露天煤矿3 a荞麦复垦、3 a苜蓿复垦为研究对象,以3 a自然恢复地为对照,分别采集3种模式下表层0~20 cm土样,测定机械稳定性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其有机碳、氮含量,并进行相关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荞麦复垦与自然恢复地下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1~2、0.25~1.00、≤0.25 mm粒径内,其中,2 mm粒径中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表现为苜蓿复垦显著高于荞麦复垦和自然恢复地,0.25~1.00 mm粒径中苜蓿复垦显著低于荞麦复垦和自然恢复地,≤0.25 mm粒径中各复垦模式间无显著性差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主要集中于≤0.25 mm微团聚体内,而苜蓿复垦显著提高了0.25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其中,苜蓿复垦下2 mm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达23.77%,比荞麦复垦与自然恢复地分别高出13.37%和14.12%;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从大到小表现为苜蓿复垦荞麦复垦自然恢复地。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主要集中于0.25 mm粒径内,其中,苜蓿复垦下0.25~1.00 mm粒径的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7.66、1.35 g/kg,各处理团聚体碳氮储量均以0.25 mm大团聚体为主;植物复垦提高了0.25 mm土壤团聚体C/N值,降低了≤0.25 mm粒径团聚体C/N值。植物复垦能够提高0.25 mm粒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强团聚体的稳定性,并且可提高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氮含量;苜蓿效果优于荞麦,其可作为矿区复垦优选植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