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规模化牧场苜蓿青贮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日粮中以苜蓿青贮替代部分苜蓿干草、玉米青贮及羊草,进行饲喂效果及饲喂成本对比,探讨苜蓿青贮对产奶量、乳品质及饲喂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日粮中添加苜蓿青贮,试验组奶牛日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日粮成本降低4.96元/头,明显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探讨日粮中添加苜蓿鲜草和青饲玉米对奶牛生产性能及其乳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用荷斯坦泌乳奶牛20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秸秆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饲喂苜蓿鲜草、青饲玉米和精料补充料日粮。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苜蓿鲜草和青饲玉米,可极显著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乳脂率(P<0.01),显著提高干物质采食量和乳蛋白含量(P<0.05)。  相似文献   

3.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其中4头带有瘤胃瘘管)研究苜蓿青贮料和燕麦青贮料刈割长度(短为6mm,长为19 mm)的不同效果。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处理采用2×2排列。试验期为21 d,其中包括14 d适应期和7 d采样期。奶牛全混合日粮组成为(DM基础):42%大麦为基础的能量补充料,10%蛋白质补充料,24%长或短的苜蓿青贮料和24%长或短的燕麦青贮料。瘤胃pH持续测定,瘤胃液相流通速率用带有瘤胃瘘管的牛进行测定。采食行为用录像方式进行测定,采食日粮类型通过连续称量8头牛食糟中日粮来确定。降低苜蓿青贮料和燕麦青贮料的长度降低了日粮几何长度,分别从14.2~10.9 mm和13.4~10.4 mm。降低苜蓿长度不影响奶牛采食量,但减少燕麦青贮长度增加了奶牛干物质采食量(19.4~21.2 kg/d)。降低苜蓿青贮和燕麦青贮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发酵、采食行为、日粮类型和血液代谢产物均不产生影响。所有日粮的平均产奶量、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分别为36.1 kg/d、3.00%和3.16%。较低的乳脂率表明日粮易引起奶牛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这一点同时被瘤胃pH证实,所有日粮瘤胃pH每天低于5.6超过122 min。尽管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足够多,但物料颗料大小及较长时间的咀嚼都会影响长物料的作用,因此也会发生瘤胃亚急性酸毒症。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粗饲料来源、可代谢蛋白质(MP)浓度、碳水化合物种类及其互作效应对奶牛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评价。所有日粮(干物质基础)均有50%由苜蓿青贮、玉米青贮构成的粗饲料、10.7%的瘤胃降解蛋白质(RDP)、4.1%~7.1%的瘤胃未降解蛋白质(RUP)、8.8%~12%的MP和22%~30%的淀粉组成。本试验共有15种日粮,试验牛分为6个区组,每个区组6头荷斯坦奶牛,分别进行3个为期21 d的试验。每期按特定顺序饲喂3种日粮后测定试验牛的产奶量、乳成分、采食量及主要营养物质消化率,还考虑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日粮淀粉浓度对奶牛养分消化率和生产性能影响较小;用苜蓿青贮代替玉米青贮可降低奶牛的氮消化率、提高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还能增加奶牛对日粮干物质(DM)和日粮消化能(DE)摄入量,从而提高能量校正乳(ECM)、乳脂及乳蛋白产量;增加日粮MP浓度可提高奶牛对氮的消化率、ECM和乳蛋白产量,但乳蛋白含量的变化远小于NRC所推荐模型的预测值;DE浓度随淀粉浓度升高呈线性升高,但同时受粗饲料种类和MP浓度互作的影响,即日粮MP浓度较低时,DE浓度会随苜蓿青贮比例升高而降低,而日粮MP浓度较高时,DE浓度会随苜蓿青贮比例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为测试全混合日粮饲喂方式对奶山羊产奶量、奶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以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对象,进行两组不同饲喂方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全混合日粮的试验组平均产奶量较传统方式饲喂的对照组高9.46%(P0.01),乳脂率提高0.12个百分点(P0.05)。利用全混合日粮方式饲喂奶山羊,可以显著提高奶山羊产奶量和乳脂率,同时对提高奶山羊采食量、降低饲料浪费也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方式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对其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选定中国荷斯坦牛开展全株玉米青贮饲喂试验。将28头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4头。前者饲喂不添加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后者饲喂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统计各组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日均产奶量、料重比、乳脂率和乳蛋白率,计算各组奶牛日均经济效益和试验期总经济效益。[结果]采用添加青贮菌剂制备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后,奶牛日均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日均产奶量、平均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显著提高(P<0.05)。每头牛日均产奶量增加1.91 kg,乳脂率增加0.22个百分点,乳蛋白率增加0.06个百分点。试验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头牛日均经济效益增加4.73元,正试期内总经济效益增加1 986.60元。[结论]采用添加青贮菌剂的全株玉米青贮饲喂奶牛,能有效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饲喂苜蓿干草对引入澳大利亚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苜蓿干草,对引入纯种澳大利亚荷斯坦奶牛的影响,选择48头产奶量、膘情、年龄,泌乳阶段一致的引入纯种奶牛进行完全随机单位组设计,分为试验Ⅰ组(对照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饲喂苜蓿干草2.5kg/d、5kg/d、7.5kg/d,3kg精料基础料加每产4kg奶补1kg产奶料,玉米青贮自由采食。测定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乳成分和试验前后奶牛体重。结果对照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脂率、4%标准乳日产量、乳蛋白率、乳糖率和干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乳脂和乳蛋白的平均日产量均随苜蓿喂量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试验Ⅱ组体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试验Ⅲ组比对照组和试验Ⅱ组极显著减少(P<0.01)。增加苜蓿干草喂量,对提高引入澳大利亚高产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和奶品质有一定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裹包青贮苜蓿代替50%等量干物质的苜蓿干草,分析其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产奶性能以及乳品质的影响。选取产奶量相近的中产奶牛20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头,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使用裹包青贮苜蓿代替50%等量干物质的苜蓿干草,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在试验期间测定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及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在30 d内平均干物质采食量较对照组提高了8.2%(P0.05);产奶量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乳脂率和乳蛋白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7.2%和9.3%(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在奶牛日粮中用裹包苜蓿青贮替代部分苜蓿干草能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并对乳品质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泌乳母猪乳成分、采食量、背膘厚、断奶后发情间隔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相近的长白母猪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A组和试验B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0.20%缬氨酸和基础日粮+0.45%缬氨酸。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泌乳母猪日采食量、背膘厚和断奶后发情间隔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0.20%缬氨酸在第1天和第15天时可显著提高乳中乳脂、总固形物和非乳脂固形物含量(P0.05),显著降低乳糖含量(P0.05),但乳蛋白的含量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不同类型日粮和粗料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用12头健康荷斯坦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试验分两期进行.在精料相同条件下,第一期分别选用精粗比为40∶60的秸秆型A日粮(粗料仅为干玉米秸秆)、40∶60的青贮型B日粮和60∶40的青贮型C日粮(B、C日粮粗料仅为玉米秸秆青贮)为不同类型试验日粮进行试验;第二期粗料分别以干玉米秸秆(a日粮)、青苜蓿干草(b日粮)、干玉米秸秆和青苜蓿干草混合(50∶50,c日粮)为不同粗料类型试验日粮,进行奶牛饲喂试验.第一期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代替玉米秸秆或适当增加日粮中精料比例可显著提高奶牛的产奶性能,但乳脂率有降低的趋势.第二期试验结果表明:精料相同条件下,苜蓿青干草代替干玉米秸秆有助于提高产奶量和乳蛋白率,但是会显著降低乳脂率.玉米秸秆与苜蓿混合饲喂和单一饲喂玉米秸秆相比,产奶量与乳蛋白率均有所提高,但乳脂率显著降低;和单一饲喂苜蓿相比,虽然乳糖率略有提高,但产奶量和乳蛋白率明显减少,乳脂率也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粗饲料日粮对奶牛产奶量、乳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影响,选取体重、年龄、胎次、泌乳日龄相近的荷斯坦奶牛25头,分别饲喂玉米(Zea mays)秸秆(100%)、玉米秸秆(70%)+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30%)、羊草(Leymus chinensis)(70%)+苜蓿干草(30%)、全株玉米青贮(70%)+苜蓿干草(30%)和全株玉米青贮(50%)+羊草(30%)+苜蓿干草(20%),精粗比50∶50。结果表明:与粗饲料单纯饲喂玉米秸秆相比,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组可提高产奶量26.52%,提高乳脂率6.03%,增收3.87元·头-1·d-1;其次为全株玉米青贮+羊草+苜蓿干草组,可提高产奶量21.20%,提高乳脂率4.6%,增收2.83元·头-1·d-1;再次为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组可提高产奶量10.05%,提高乳脂率2.59%,增收2.46元·头-1·d-1;羊草+苜蓿干草组可提高产奶量11.85%,提高乳脂率2.01%,增收不明显。表明全株玉米青贮+苜蓿干草组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甜高粱青贮(SS)相比于苜蓿青贮(AS)对于奶牛的饲用价值。使用两种试验日粮,精粗比均为50∶50。每种日粮中甜高粱青贮和苜蓿青贮占粗饲料的70%(干物质基础)。试验选用12头泌乳早期荷斯坦奶牛,进行交叉试验设计。相对于AS,SS含有高于AS 58%的中性洗涤纤维,而酸性洗涤木质素和粗蛋白质含量较AS分别低36.6%和72.7%。饲喂SS组奶牛产奶量低于AS组(33.0对36.7kg/d)。但是,两处理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能量校正乳和饲料转化率相似。利用SS替代AS提高了乳脂肪浓度(4.44%对3.80%)和总固形物含量(13.31%对12.88%),降低了乳糖浓度(4.55%对4.61%)、乳非脂固形物浓度(8.88%对9.08%)及乳尿氮浓度(10.0对14.0mg/dL)。由此得出结论,即利用SS替代AS对于产奶量有负面影响,但干物质采食量、能量校正乳含量和牛奶转化率相似。  相似文献   

13.
选用24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进行为期6周的奶牛饲养试验,采用2×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以一年生黑麦草青贮料(RS)或以50∶50混合的一年生黑麦草青贮料和玉米青贮料组成的混合料(BLEND)为基础日粮,添加饲喂破碎玉米(GC)或蒸汽压片玉米(SFC)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日粮包含49.6%的粗饲料,以全混合日粮的形式饲喂,1次/d,试验期4周,预饲期2周。处理之间没有发现交互作用。饲喂BLEND组比饲喂RS组的奶牛的干物质(DM)、有机物(O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采食量高。但饲喂RS组的OM、NDF和ADF的总消化率高于饲喂BLEND组。测定第4周营养物质消化率,未发现各组间营养物质采食量有差异,但SFC组的DM和OM的消化率要高于GC组。饲喂BLEND的奶牛比饲喂RS的奶牛生产更多的能量校正乳,表现为提高了生产效率。当日粮中添加SFC时,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减少,产奶量增多,但乳中乳脂率较低。与饲喂GC相比,饲喂SFC乳蛋白生成量和生成效率较高。各组间血糖和乳尿素氮生成量相似,但饲喂GC的奶牛比饲喂SFC的奶牛血尿素氮水平要高。本试验的结果表明,与只饲喂黑麦草青贮料相比,饲喂一年生黑麦草青贮料和玉米青贮料效果更好。日粮中添加SFC与GC相比,奶牛生产性能和效率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桑叶替代青贮玉米对奶山羊生产性能、乳品质、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胎次、产羔日期、产奶量、体重相近的西农萨能奶山羊,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头。玉米组饲喂青贮玉米全混合日粮,其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含量和消化能分别为26.97%、47.05%、17.54%和5.56 MJ/kg;桑叶组饲喂青贮桑叶全混合日粮,其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粗蛋白质含量和消化能分别为25.62%、46.85%、17.88%和5.67 MJ/kg。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桑叶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产奶量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饲料转化率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桑叶组的乳蛋白率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非乳脂固体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体细胞数、乳脂率、乳糖率和乳中尿素氮含量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桑叶组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4)桑叶组的瘤胃液pH极显著低于玉米组(P0.01),瘤胃液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瘤胃液异戊酸浓度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瘤胃液氨态氮、异丁酸、戊酸浓度在2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5)桑叶组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玉米组(P0.01),血清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玉米组(P0.01)。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葡萄糖含量及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在2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贮桑叶同比例替代青贮玉米可以促进奶山羊瘤胃发酵,提高养分表观消化率,增加产奶量,改善乳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紫花豌豆替代部分日粮中豆粕和玉米对奶牛采食量、乳产量、养分消化率、尿氮和粪氮损失的影响,选用24头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依据胎次、日产奶量以及2周产奶量的变异相关性分为两组。两组试验奶牛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紫花豌豆日粮组,试验组采用15%的紫花豌豆(干物质基础)替代对照组日粮中近45%的玉米和78%的豆粕。紫花豌豆中含有25%粗蛋白质,泌乳净能约为1.98 Mcal/kg。试验持续70d。试验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对照组与紫花豌豆日粮组分别为25.9和26.3 kg/d)、乳产量(35.4和35.6 kg/d)、4%乳脂校正乳产量(33.0和34.6 kg/d)、乳脂率(3.54%和3.76%)和乳蛋白含量(3.00%和2.99%)以及产量、乳中有效氮含量(26%和24%)等在两种日粮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乳尿氮含量不受两组日粮处理的影响(分别为14.3和15.0 mg/dl)。日粮有机物和氮采食量不受日粮处理影响,但对照组中性洗涤纤维采食量降低,淀粉采食量升高。紫花豌豆日粮组的淀粉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2.1%和88.3%),而干物质和有机物表观消化率相对于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两组日粮条件下,尿氮和粪氮损失量无显著差异。牛奶感官综合评定结果显示,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豌豆替代15%日粮豆粕和玉米可安全饲喂高产奶牛,并对乳产量和乳组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薛瑞婷  李栋 《中国饲料》2022,1(8):109-112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青贮绿豆叶对泌乳期奶牛采食量、养分消化、乳成分及血液代谢物的影响。试验将平均泌乳量为(6.47±0.68)kg的24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与处理组分别饲喂青贮绿豆叶水平为0、5%、10%和15%的浓缩料,整个10周的饲养试验期间,各组均自由采食水稻秸秆。结果:10%和15%青贮绿豆叶组奶牛的水稻秸秆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0.36%和11.01%(P<0.05),10%青贮绿豆叶组奶牛总可消化养分摄入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5.74%(P<0.05)。对照组奶牛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10%青贮绿豆叶组显著降低7.54%(P<0.05),同时该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较10%和15%青贮绿豆叶组分别显著降低9.81%和10.32%(P<0.05)。与对照组相比,10%和15%青贮绿豆叶组乳脂肪产量分别显著提高5.63%和5.18%(P<0.05)。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青贮绿豆叶对奶牛血液代谢物浓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浓缩料中青贮绿豆叶添加水平为10%时可以提高泌乳期奶牛水稻秸秆采食量和总可消化养分的摄入量及纤维消化率,提高乳脂肪产量。 [关键词]绿豆叶|奶牛|采食量|养分消化|乳成分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苹果渣饲料对奶山羊产奶量的影响,试验将体况相近的健康泌乳期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包括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各组饲喂等量的干草和精料,对照组饲喂玉米青贮料,试验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苹果渣青贮料替代50%的玉米青贮料。试验期间采集奶样、血样和饲料样,进行营养成分及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的苹果渣青贮料对奶山羊产奶性能和羊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奶山羊的采食量和产奶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随饲喂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饲喂苹果渣青贮料能够使羊奶乳脂率、干物质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苹果渣青贮料对奶山羊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用苹果渣青贮料替代50%的玉米青贮料饲喂奶山羊可以提高产奶量,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3种粗饲料(燕麦草、青贮玉米和苜蓿,其中苜蓿添加比例恒定为10%,青贮玉米+燕麦草添加比例恒定为60%)饲喂斯布牦牛的组合效应,并对不同组合饲粮进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测定,筛选出适宜斯布牦牛采食的组合饲粮。选用体重相近的干奶期斯布牦牛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牦牛,进行消化试验。配制5种试验饲粮,其组成如下:Ⅰ组,60%燕麦+10%苜蓿+30%精料;Ⅱ组,45%燕麦+15%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Ⅲ组,30%燕麦+30%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Ⅳ组,15%燕麦+45%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Ⅴ组,60%青贮玉米+10%苜蓿+30%精料。结果显示:Ⅲ组的采食量、总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Ⅰ、Ⅱ、Ⅲ组粗蛋白质和粗灰分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Ⅴ组(P0.05);Ⅳ组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5);Ⅲ组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Ⅱ组钙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Ⅴ组(P0.05);Ⅳ组总磷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Ⅴ组(P0.05)。以青贮玉米添加比例作为自变量(X),以粗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作为因变量(Y)去拟合模型,得到三次方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均呈强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7和0.937。由此得出,燕麦草与青贮玉米的混合饲喂对斯布牦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具有组合效应,当青贮玉米添加比例为30%、燕麦草添加比例为30%时,斯布牦牛的料重比、增重及饲粮中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达到较好的效果,尤其是蛋白质和纤维的利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酵母培养物对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2.5岁)相近、胎次(2胎)相同、泌乳期(55 ~ 60 d)的健康关中奶山羊4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只羊。对照组不添加酵母培养物,试验组在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20 g/只的酵母培养物。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日平均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奶料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2)试验组奶山羊乳蛋白、乳脂肪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3)试验组奶山羊平均产奶量提高0.48 kg/d,每只羊经济效益增加 2.44 元/d。综上所述,在关中奶山羊TMR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其采食量和产奶量,改善奶品质,提高奶料比,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奶山羊|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  相似文献   

20.
A.  R.  J.  Cabrita  张喜武 《中国畜牧兽医》2007,34(5):28-28
试验选取12头奶牛采用正反交设计模型(基础日粮为玉米青贮),分3期试验(每期试验历时3周)研究不同蛋白质和淀粉浓度对采食量、产奶量、乳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日粮组成为45%玉米青贮、5%铡短麦秸和50%精料的全混合日粮(以干物质计)。4种日粮处理能量均相同,但粗蛋白质和淀粉含量不同(以干物质计):低蛋白低淀粉(LPLS;含14%粗蛋白质和15%淀粉);低蛋白高淀粉(LPHS;含14%粗蛋白质和25%淀粉);高蛋白低淀粉(HPLS;含16%粗蛋白质和15%淀粉)以及高蛋白低淀粉(HPHS;含16%粗蛋白质和25%淀粉)。试验结果表明:LPLS处理组干物质采食量、产奶量、乳蛋白、乳糖均降低,其原因可能是日粮缺乏瘤胃微生物需要的可降解蛋白和供应动物机体的生糖营养素;而HPLS和LPHS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此类日粮能提供满足瘤胃微生物需要的可降解蛋白,同时也不降低采食量;同时也表明此类日粮提供了充足的生糖营养素,节省了氨基酸,满足了奶牛泌乳中期的氨基酸需要。当日粮进一步增加蛋白质含量可导致奶牛血浆尿素含量上升,降低了日粮中氮向乳中氮的转化效率。日粮不同浓度淀粉和蛋白影响乳脂脂肪酸组成,且前者影响大于后者。另外,随着日粮淀粉含量的增加降低了日粮多不饱和脂肪酸向乳中转化的表观转化率,且间接表明增加了日粮脂肪酸向脂肪组织的转化。同时,本试验结果还进一步表明,动物组织中十五烷酸和十七烷酸是从头合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