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一例疑似患泌胰岛素性β细胞瘤的患犬进行诊治,试验通过临床检查,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并治疗。结果表明:经实验室检查发现该患犬血糖浓度严重偏低、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胺转移酶升高,结合B型超声波检查胰腺呈低回声,提示胰腺弥漫性增厚,初步诊断该犬所患疾病为泌胰岛素性β细胞瘤;治疗以降血糖为主,并辅以综合对症治疗,但鉴于患犬病情较为严重且预后不良,4 d后采取安乐死。剖检发现胰腺上有多个肉眼可见的肿瘤,抽取组织内容物进行细胞学检查,可见细胞核较大,占整个细胞的70%,核内有多染色结节,细胞膜界限模糊,诊断为泌胰岛素性β细胞瘤。  相似文献   

2.
1只12岁金毛犬,雌性,未绝育,发情周期不正常,外阴有分泌物,食欲不振,精神沉郁,为了对其所患疾病进行诊治,试验采用临床检查、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结合病理组织学方法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犬所患疾病为双侧卵巢无性细胞瘤,实行子宫、卵巢切除术后进行抗生素治疗,患犬状态慢慢恢复正常。但术后1个月经B型超声波检查发现该犬腹腔淋巴结肿大,术后3个月死亡。说明对于双侧卵巢无性细胞瘤手术切除子宫和卵巢及术后内科治疗可以暂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如果术后出现转移,一般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文章报告一例患有肥大细胞瘤的雌性老龄犬的诊断、治疗过程。通过临床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对患犬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肿瘤摘除和脾脏摘除。术后患犬愈合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果提示,犬肥大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包括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可改善患犬的预后,并降低复发率。同时,宠主应关注宠物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以降低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1只7岁雄性贵宾犬,2018年10月份到青岛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就诊,接诊时该犬口腔上腭右侧长有一个粉色肿物,该肿物已增长至口腔外,导致口腔无法闭合,吞咽困难,为了对该病犬进行诊疗,试验采用临床检查、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综合分析各项诊断结果,确诊该患犬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及术后口服中药对患犬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术后6个月回访已基本痊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5.
对临床接诊的1例犬体表肿物进行诊断,采用临床检查、血液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组织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结果为犬肥大细胞瘤,术后患犬痊愈.该病例可为犬肥大细胞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犬的胃肠道肿瘤疾病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发病前期容易被误诊为常见胃肠道疾病,从而耽误有效治疗,加重病情发展。本文介绍了一例犬盲肠肿瘤病。患犬初步诊断为腹腔肿物,手术探查为盲肠末端肿物,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胃肠道基质瘤,后经外科手术切除等治疗达到预后良好效果。此外,本文探讨了犬盲肠肿瘤发病特点以及血液检查、影像学、细胞学、组织病理学等诊断程序及外科治疗方法,以期为犬肠道肿瘤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犬皮肤组织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犬良性皮肤肿瘤,在兽医临床上一般通过患犬的年龄、症状、肿物生物学表现及细胞学检查进行诊断。尽管该肿瘤生长快速,但这是一种在2~4个月内可自行消退的良性肿瘤,且很少出现复发,预后良好,一般不需要治疗,兽医师应尽可能选择先行观察而非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一例犬撞伤进行诊断及治疗,笔者根据患犬的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指标检查、生化指标检查、放射学检查)结果做出判断,确诊患犬为膈疝并伴随骨折,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经治疗后,患犬病情逐步得到改善。10 d后拆线,5个月后电话回访患犬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1只1岁史宾格犬公犬,因长期食欲不振最后食欲废绝而就诊,无其他临床症状。为了对该病犬所患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试验采用一般检查结合X射线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的方法进行初步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临床检查、X射线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及心电图检查初步怀疑患犬所患疾病为犬动脉导管未闭,使用剖胸探查术探明病因后采用结扎的方式进行动脉导管封闭术,术后对患犬进行了为期174 d的护理及观察,在确定患犬症状完全消失后完成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0.
1只8岁比熊犬因突然后肢瘫痪,无法正常行走,患病2 d不见好转,遂就诊。为了对该患犬进行诊断治疗,笔者采用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检查)、核磁共振(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对患犬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经过检查初步诊断该犬是由L3~L4椎间盘钙化并突出压迫脊髓导致后肢瘫痪,经过手术治疗加术后针灸、推拿,该犬后肢瘫痪成功治愈并出院。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犬瘫痪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犬睾丸支持细胞瘤是兽医临床常见的犬睾丸肿瘤,主要发生于老年犬,尤其患隐睾的病犬,病犬表现为脱毛、色素沉着、不育等临床症状。2009年8月,我们根据病史调查、临床检查、腹腔探查及病理解剖学检查的结果,诊断病犬为腹股沟隐睾良性支持细胞瘤,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犬睾丸支持细胞瘤是兽医临床常见的犬睾丸肿瘤,主要发生于老年犬,尤其患隐睾的病犬,病犬表现为脱毛、色素沉着、不育等临床症状。2011年9月,我们根据病史调查、临床检查、腹腔探查及病理解剖学检查的结果,诊断病犬为腹股沟隐睾良性支持细胞瘤,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犬肥大细胞瘤(Canine mast cell tumor, MCT)是起源于真皮组织肥大细胞的恶性肿瘤,最常见于躯干、四肢和头颈部。犬肥大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多样,其表面可能脱毛、溃疡、红斑、色素过度沉着。一例患犬通过临床症状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X射线以及病理组织学观察,最终确诊为犬的多发性肥大细胞瘤。对该犬实施了肿瘤及周围健康组织切除手术,并建议术后进行化疗,为后续提高犬多发性肥大细胞瘤治疗和诊断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患犬进行病史调查、一般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X射线检查、钡餐造影检查及开腹探查,确诊为异物性肠梗阻继发肠套叠,采用手术方法取出异物及术后局采取部消炎和全身抗感染措施,患犬痊愈。诊治过程提示,对犬肠梗阻继发肠套叠病例应建立正确的诊断思路,除应用一般诊断方法外,必要时还需应用特殊诊断,并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以及护理,才能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明一德牧犬腹胀、流涎的原因,通过一般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初步诊断结果显示:该犬患胃扭转-扩张综合征。通过手术复位,排出胃内气体,并摘除脾脏。术后抗菌消炎并进行营养支持,经过10 d治疗,预后良好。由此说明手术疗法对犬胃扭转-扩张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猫皮肤肥大细胞瘤是猫第二常见的皮肤肿瘤,常发于中老年猫,病例数约占猫科动物皮肤瘤的20%,目前在我国文献中鲜有报道。本文介绍了近期临床接诊的一例猫肥大细胞瘤病例。患猫体表肿物位于右耳根部,呈粟粒样突起,无游离性;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检查结果显示,患猫单核细胞数目、百分比下降,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上升,球蛋白含量上升;H.E.染色可见病变位于表皮下真皮层内,病变细胞为卵圆形,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排列成条索状或巢团状,细胞核呈圆形,胞质较丰富。综合临床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以及病理组织细胞学检查结果,体表肿物被诊断为猫肥大细胞瘤。经手术切除后,对患猫进行消炎抗菌、抗组胺以及肿瘤靶向药物治疗,1月后复检,患猫痊愈。该病例可为猫肥大细胞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犬桡骨骨折会导致犬行动受限,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残疾,严重情况须截肢,甚至导致死亡。为探究犬桡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文章以某宠物医院接诊的一例因车祸导致的犬桡骨骨折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整体检查、血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指标检查和X射线检查对患犬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在患犬的桡骨处放置骨板固定进行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患犬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文章通过分析该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为宠物医生临床工作提供借鉴与帮助,以期减少或减轻宠物犬受到的伤害,从而得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8.
1只6月龄英国斗牛犬,连续多日腹泻、呕吐,最后因饮食欲废绝、呼吸困难而就诊。为了对该患犬进行诊断和治疗,试验采用血液学检查结合X射线、B型超声波检查的方法进行初步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根据患犬病史和临床症状,结合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确诊该犬患有先天性横膈心包疝。通过对疝内容物的整复及疝环的修补缝合,结合合理的术后护理,8 d后该患犬痊愈。说明先天性横膈心包疝进行手术治疗具有可行性,并能取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幼龄藏獒犬左侧后肢股骨骨折后由于处理不当,骨折部肿胀严重,并出现呼吸困难、精神严重沉郁等症状。通过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及X线检查,诊断为脂肪栓塞综合征。采取骨折内固定治疗及术后精心护理,术后患犬第2天呼吸变得较为平稳,术后第3天,患犬精神状况基本正常。2个月后进行复诊,X线检查显示骨折部基本愈合,犬患肢可以着地,其它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20.
对于犬、猫前纵隔肿物,影像学是首选的检查方法。高阶影像学能总体评估前纵隔肿物对周围组织的浸润程度和涉及范围,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非常重要。本院接诊1例前纵隔肿物导致咳喘症状的患犬,计算机断层扫描(CT)提示肿物呈脂肪衰减、与周围肌肉边界不清,浸润/侵袭至肌肉、脊柱,细胞学检查怀疑脂肪瘤,综合结果怀疑浸润性脂肪瘤。手术切除肿物大部分结构,但肿物与周围肌肉紧密联系,难以完全剥离,患犬术后恢复良好。由于高级影像学检查的普及,前纵隔肿物的临床报道越来越多,本病呈现经典的浸润性脂肪瘤影像,可为前纵隔肿物的影像学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