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长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752-275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FY-2E气象卫星云图、加密自动站资料等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对2010年8月4~6日发生在本溪地区的暴雨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和贝湖冷涡南下冷空气交汇对峙,为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地面冷锋和强盛的低空急流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区处于大气不稳定能量大值区中,其西北侧存在明显的能量锋区。涡度、散度、垂直速度等物理量的垂直分布有利于暴雨产生。卫星云图能较好地监测中-β尺度对流系统的生成及发展,同时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展及移向与雨团的移动和自动雨量站的雨量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33-235
应用环境场分析、物理量场诊断,对2015年7月29日盘锦地区暴雨的形势背景、低空急流、水汽输送、垂直运动、中小尺度系统和对流云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系统前倾及200 h Pa极锋急流分流区背景条件下,高层的强辐散造成的抽吸和通风作用,配合700 h Pa切变暖区与925 h Pa低空急流附近激发出的中小尺度系统是这次暴雨产生的直接原因;“V”型强对流云团的生成、移动与强降水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焦焕杰  吴金玉 《北京农业》2013,(21):151-152
利用MICAPS2.0常规天气图、FY-2卫星云图、数值预报产品、以及乡镇自动雨量站资料,从高低空环流形势、影响系统和物理量方面入手,对2008年7月发生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的2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个例分析,寻求暴雨预报的思路和方法,找出预报着眼点,以提高类似天气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4.
齐杰  孙莹  王浩  王焕毅  白华  杨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556-6557
[目的]分析丹东地区一次灾害性暴雨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实时资料,从环流形势、影响系统、低空急流对暴雨的触发作用以及稳定度和动力条件,对2009年6月9日一次灾害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蒙古气旋为暴雨的产生提供抬升的动力,江淮切变线将南部水汽源源不断地向北输送,副高西侧有江淮切变线,东侧的西南气流叠加形成的西南急流在丹东南部有水汽通量的幅合,使南来的水汽在丹东南部堆积抬升,水汽凝结潜热释放,加强了中尺度上升运动,致使此次强降水持续时间较长,从而产生暴雨。[结论]该研究为暴雨预报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唐山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icaps常规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唐山地区2010年7月19~20日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南低涡在副高外围西南气流的引导下向东北方向移动,是造成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强降水区与湿度场的大值区、垂直速度场和θse高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低空急流的建立,为此次强降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和位势不稳定能量;西南低涡、地面低压倒槽以及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为暴雨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帅  崔景林  徐爽  李晓鸥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98-101,112
该文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云图资料,分别在天气尺度系统、热力条件、水汽条件、抬升触发条件、中尺度等方面,针对2014年9月7日沈阳地区一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天气尺度系统:此次降水过程主要由蒙古气旋所诱发,系统移动速度快,因而此次降水有降水时间短的特点。(2)热力、水汽、抬升触发条件等条件:热力条件上康平形成θse锋区的时间比辽中早,这也验证了康平主要降水时段较辽中早。辽中假相当位温梯度比康平大,因而高低空假相当位温差辽中的值更大,从侧面反应出辽中存在的能量较康平大。水汽条件上无论是辐合还是辐散的中心值康平低于辽中,这也反应了辽中的水汽比康平有更好的抽吸作用。抬升触发条件上700h Pa上辽中上升速度中心的数值为18m/s,康平上升速度中心的数值为10m/s,说明辽中垂直上升运动更强。(3)中尺度分析:地面上南北两条辐合线,决定了沈阳地区南部和北部主降水时段的不同,北部降水时间早,而南部降水时间晚。  相似文献   

7.
戴蕾  王雪萌  彭峰  张巍  金宇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0):139-143,146
利用MICAPS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云图资料,分别在天气尺度系统、热力条件、水汽条件、抬升触发条件、中尺度等方面,针对2014年9月7日沈阳地区1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降水过程主要由蒙古气旋所诱发,系统移动速度快,因而本次降水有降水时间短的特点。(2)热力条件上康平形成θse锋区的时间比辽中早,验证了康平主要降水时段较辽中早。辽中假相当位温梯度比康平大,因而高低空假相当位温差辽中的值更大,从侧面反应出辽中存在的能量较康平大。水汽条件上无论是辐合还是辐散的中心值康平低于辽中,这也反应了辽中的水汽比康平有更好的抽吸作用。抬升触发条件上700h Pa上辽中上升速度中心的数值为18m/s,康平上升速度中心的数值为10m/s,说明辽中垂直上升运动更强;(3)地面上南北2条辐合线,决定了沈阳地区南部和北部主降水时段的不同,北部降水时间早,而南部降水时间晚。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加密站实时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7月25—26日吉林省一次副高后部切变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当副高呈东西带状分布时,与之相配合的北部冷涡持续南下,形成冷空气入侵,是导致西南急流所携带暖湿空气释放产生强降水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水汽通量研究可以发现水汽的源地,水汽通量散度能判断出强降水的落区;强降水落区与K指数32℃弯曲的区域、700 h Pa垂直速度中心以及850 h Pa假相当位温能量锋区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2011年6月12~15日江西宁都县受高空低槽等影响,出现了大到暴雨天气过程,通过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分析得出,高空低槽、切变线、低空急流等是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红外云图资料,对2013年7月14—16日呼伦贝尔市一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的环流形势为典型的副热带高压与西风槽相互作用的暴雨天气形势.系统垂直发展旺盛且坡度陡直,使得中低层影响系统始终处于上升运动区:地面气旋的辐合作用和辐合线的抬升作用是这次暴雨产生的触发机制;中低空急流的耦合配置为对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低空急流为这次暴雨天气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南北长达数千公里带状云系上的对流云团强盛发展与暴雨落区时应很好、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达回波产品等,对2012年9月7—8日鄂北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物理条件和可能机制进行了分析,发现此次暴雨属于比较典型的湖北省秋季9—10月暴雨天气形势,暴雨的发生在有利的高低空系统配置下,暴雨出现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低层正涡度、高层负涡度和深厚上升区域中。暴雨发生前期副高的稳定维持,为暴雨区水汽的聚集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暴雨发生过程中低层急流的建立和加强,为暴雨的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相似文献   

12.
科尔沁左翼后旗2010年7月20日暴雨天气过程个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欧洲数值预报、日本传真图、T213数值预报及卫星云图等资料对科尔沁左翼后旗2010年7月20日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副热带高压北上、850hPa低空急流是这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利用数值预报产品,结合预报经验综合分析,逐步探索数值预报产品与日本传真图相互配合的使用方法,从而积累经验,提高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云图、雷达回波等资料,对2022年7月23日齐齐哈尔市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高空欧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齐齐哈尔受该低压槽的控制,低压槽东移加深,配合地面低压。从地面到850 hPa低层辐合明显,低层湿度好,并且存在水汽的辐合与聚集,有利于产生强降水。齐齐哈尔处于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左侧高层辐散区下方。高空急流为强降水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4.
孙莹  齐杰  白广田  薛金艳  白华  王浩  杨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347-1835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10年7月19~21日辽宁省特大暴雨过程的环流背景、低空急流对暴雨的触发作用、稳定度和动力条件进行初步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0 hPa存在辐散场,500 hPa长波槽带动冷空气东移到暴雨区上空,副热带高压脊线稳定维持是辽宁出现特大暴雨的有利环流背景条件。暴雨区上空底层存在明显水汽辐合,中层存在水汽辐散,底层水汽辐合长时间维持为暴雨的连续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冷平流的入侵,在暴雨区上空出现能量锋生,因此河套冷平流的存在是此次特大暴雨生成和触发机制之一。高空辐散流场的增强,有利于低空低压的增强和维持,加强暴雨区的对流不稳定和垂直环流。  相似文献   

15.
黄天福  刘鹏  袁辉 《农技服务》2011,28(3):368-370
采用对常规观测、大气环流形势特征(500hPa高度场、700hPa风场)、卫星云图、雷达回波、物理量场(用NECP的omega和RelativeHumidity资料作垂直剖面分析)、实时探空资料等,重点围绕大气环流形势特征和物理量场对贵州省中西部6.28特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高空槽和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低涡的长时间维持并且地面从27日20时到28日20时一直有明显的辐合区维持,为强对流天气提供了天气背景。由于地面辐合线与中低层切变线触发了大量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贵州省的西南部出现强降水天气。由于辐合区较强,因此中低层辐合线及地面冷锋在贵州省境内移动缓慢,造成长时间强降水而形成了暴雨天气过程。②贵州省中西部从地面到高空为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为强降水提供了动力务件。③贵州省中西部从地面到高空为高湿区,为强降水提供了水汽条件。④在700hPa、850 hPa有东西风向辐合,风速很小,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维持发展。综上因素是造成此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16,(12):1-3
利用欧洲中心再分析资料、朝阳多普勒雷达资料以及葫芦岛市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对2014年9月20日发生在葫芦岛的一次短时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本次极端短时暴雨过程,是发生在高空冷涡控制下,700h Pa槽后干冷气团叠加在850h Pa暖湿气团上、在地面倒槽前部偏南气流区内产生的一次强对流天气;通过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尺度云团主要是在冷涡后部西北气流和底部偏南气流下生成发展,其演变过程与葫芦岛的降水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各种雷达产品的分析,发现连山站强降水主要是受一条带状回波影响,该回波内有中小尺度辐合,产生强烈上升运动,引发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17.
利用地面、高空、雷达、云图及自动站实况观测资料,对2016年8月14日18:00至15日8:00出现在临夏州的区域性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主要受副高西进东退和冷空气共同影响,且高温高湿水汽充足,高层冷平流和低层暖湿气流相互作用下形成对流不稳定层结,高原低槽的东移和北部冷空气下滑影响逼迫副高东退是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天气图和物理量场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降水天气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等方面,分析2008年8月21日发生在山东省济宁市的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成因。结果表明:此次暴雨天气是在有利的天气背景下发生的,是受西风槽和低空切变线共同影响形成的。低空急流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水汽条件。暴雨落区在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中心的左前方。卫星云图资料上暴雨云团的移动与天气系统的移动基本一致,切变线上云团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9.
高低空急流对广西强降雨作用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2006年5月27日广西一次强降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雨发生在高空槽、切变线和地面冷锋共同配合的天气系统中,副热带经圈环流上升支和极锋急流经圈环流对暴雨区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边界层南风急流、低空西风急流和高空西风急流上下的耦合作用是暴雨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2013年5月15—16日,受高空低槽和中低空切变线以及地面弱冷空气共同影响,武夷山市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过程。通过天气形势及物理量特征等分析可知,高空低槽、低层切变及西南急流是该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低层的强辐合上升运动和源源不断的水汽输送为该次暴雨过程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