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硝酸银对黄瓜离体子叶培养芽再生的促进效应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无菌苗子叶为材料,研究了AgNO3对离体子叶芽再生频率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在含KT 2mg/L和NAA 0.1~0.4mg/L的MS培养基中附加AgNO3 2~6mg/L,可显著地提高离体子叶芽再生频率,其中最适培养基为:KT 2mg/L+NAA 0.3mg/L+AgNO3 2mg/L,芽再生频率达到77.2%。这种促进作用与AgNO3抑制乙烯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子叶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陆地棉种子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不同苗龄的子叶、激素组合、硝酸银等对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影响.试验结果:15 h苗龄的子叶,在附加BAP 3.0 mg/L、IAA 1.0 mg/L、2ip 1.0 mg/L和AgNO3 5.0 mg/L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上,珂字棉312和泗棉3号的不定芽诱导频率分别为70%和60%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不同光源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Capitatal)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采用LED红光、LED黄光、LED蓝光及对照荧光灯光源,选用12-1、12-2、12-3三个结球甘蓝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LED红、黄、蓝色光源下,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100%;在不定芽的诱导中,LED红光的诱导率显著大于LED黄光,与荧光灯没有显著差异,平均诱导率高低依次为:红光>荧光>蓝光>黄光;在继代过程中,从再生系数看,LED红光与LED黄光存在显著差异,与荧光灯存在较明显差异,再生系数高低依次为:红光>蓝光>荧光灯>黄光;在根的诱导中,平均诱导率高低依次为:荧光>红光>蓝光>黄光,培养期间观测发现,LED光源下诱导的根粗壮,须根多,LED红光最明显;但在LED光源培养下有明显的褪绿和瓶壁凝露现象,LED红光下凝露最重;LED光源下先长愈伤组织再长腋芽,叶片变小且易碎,生长势弱,蓝光光源下节间伸长有明显的徒长现象;而荧光灯光源愈伤组织少,腋芽生长正常,没有出现以上现象。  相似文献   

4.
平邑甜茶子叶和下胚轴离体再生不定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高效的平邑甜茶离体再生体系,以平邑甜茶子叶和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外植体部位、暗培养时间、基本培养基、激素种类和浓度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近轴端子叶的再生频率是远轴端子叶的3.1倍、下胚轴的3.7倍.在附加不同浓度的NAA、IBA与TDZ的SC培养基上,近轴端子叶的不定芽再生率达90%以上.在附加1...  相似文献   

5.
新疆棉花子叶节直接诱导多芽发生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三大棉花产区之一的新疆棉花中长绒陆地棉和特色长绒棉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子叶节作外植体,为防止陆地棉品种外植体褐化的影响,以分步添加6-BA来启动和/或诱导多芽的发生,此时用葡萄糖作为碳源代替通常使用的蔗糖,经过伸长培养后,以1/2 MS培养基添加10 mg/L BA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72.2;.并通过对不同品种诱导多芽发生的比较,认为以子叶节为外植体直接诱导多芽发生受棉花品种的基因型影响不大,为用农杆菌介导法规模化遗传改良棉花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6BA和AgNO3对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研究两个甘蓝型油菜 (BrassicanapusL )亲本材料“宁A6”和“宁R1”带柄子叶外植体不定芽再生能力 ,探明了 6BA和AgNO3 浓度对外植体不定芽再生能力影响效果 ,并确定了促进两种不同基因型甘蓝型油菜不定芽再生的最适 6BA和AgNO3 浓度。组织学观察表明 ,不定芽是由子叶柄基部维管束薄皮组织分化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基因型和培养因子对诱导草莓叶片再生芽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草莓品种M14叶盘为外植体,建立了一个有效的、高频率的芽再生系统。通过对基本培养基、叶龄、基因型、暗培养处理以及激素组合等因子的研究,探讨了这些因子对草莓叶盘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在MS基本培养基附加3.0mg/LBA和0.2mg/L2.4-D的培养基上,M14叶盘不定芽再生频率达94.44%,平均每叶盘再生芽率10.56个。暗培养处理不能提高M14叶盘的芽再生频率。14~30d叶龄的叶盘有较高芽再生频率。M14叶盘再生芽系统可用作草莓的微繁殖系统和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  相似文献   

8.
2,4—D对小白菜和大白菜子叶诱导不定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以栽培大豆品种‘Jackson’为试材,用萌发5 d的子叶节作外植体,接种于不同激素配比的萌发培养基和诱导培养基中,分析和比较TDZ(噻二唑苯基脲)和6-BA(6-苄基腺嘌呤)单独和复配使用时对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中丛生芽的诱导效应,并对其优化组合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培养基中,0.5 mg·L-16-BA或TDZ单独使用时,前者能使丛生芽诱导率达到75.56%,诱导效应好于后者,但每个子叶节出芽数低于后者。在诱导培养基中,0.5 mg·L-16-BA和1.0 mg·L-1TDZ复配使用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且每个子叶节出芽数最多,分别为84.75%和3.04。  相似文献   

10.
对丹参直接芽再生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基因型、外植体类型(幼茎,下胚轴和叶)和BA、IBA及蔗糖的浓度对其不定芽诱导、伸长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来自丹参99-5幼苗的叶外植体芽诱导率最大。诱导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mg·L^-1BA,在该培养基上培养30 d的外植体可获得最多的不定芽。将再生芽转移到MS+0.1mg·L^-1BA培养基上进行伸长培养,当芽长至3.5 cm时,将其转移至1/2 MS+1.0mg·L^-1IBA+10%蔗糖的培养基中诱导生根。  相似文献   

11.
何士敏  李吉  唐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11-18413,18416
[目的]揭示茎瘤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pH、底物浓度、温度对SOD活性的影响。[方法]以茎瘤芥的瘤茎及叶片为试验材料,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测得它们中SOD的活性,以及pH、底物浓度、温度对其活性的影响,从而比较茎瘤芥瘤茎及叶片中SOD的含量,以及是否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结果]茎瘤芥瘤茎SOD的活性在200~300 U/g;茎瘤芥叶片SOD的活性在250~400U/g。说明茎瘤芥叶片SOD活性高于茎瘤芥瘤茎SOD活性。茎瘤芥SOD在pH为8.3~8.6有最大酶活性;最适温度为50℃;最适底物浓度为7 mmol/L左右。[结论]茎瘤芥叶片SOD活性高于茎瘤芥瘤茎SOD活性。研究结果为开发茎瘤芥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3个高菜品种三池高菜、紫高菜、柳川大缩缅为试材,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小孢子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限制小孢子胚发生的主要因素,相同处理条件下,不同基因型之间出胚率有显著差异,紫高菜出胚率为16.00%,三池高菜出胚率为10.67%,而柳川大缩缅未产生小孢子胚;热激诱导时间对胚发生也有明显影响,当热激(33℃)时间为48-72h时出胚率有较大提高;转胚后适宜胚状体生芽培养基为85+0.02mg·L~(-1)TDZ+0.02mg·L~(-1)NAA+0.05mg·L~(-1)KT+1g·L~(-1)活性炭+30g·L~(-1)蔗糖+8g·L~(-1)琼脂,生芽率为88%;继代生根培养基以1/2MS+0.2mg·L~(-1)NAA+30g·L~(-1)蔗糖+8g·L~(-1)琼脂为宜,紫高菜生根率为100.00%,三池高菜生根率为96.00%.  相似文献   

13.
以脆嫩儿菜、特大儿菜、临江儿菜和天赐儿菜为材料,观察了其花器官结构特征,并利用扫描电镜对花粉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儿菜品种在花瓣纵横径和花柱长度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供试品种花粉形状基本为长球形或球形,极面观3裂圆形,均具有3条萌发沟,花粉外壁纹饰为典型的网状雕纹,网眼内含有颗粒状物质;花粉极轴长、赤轴长以及花粉外壁的网眼密度和网眼内颗粒物数量在不同儿菜品种间差异显著。综合以上指标分析,可以有效区别和鉴定儿菜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80-13382,13384
[目的]优化果胶酶辅助有机溶剂提取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叶片中叶绿素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新鲜茎瘤芥叶为原料,研究果胶酶辅助有机溶剂提取茎瘤芥叶片中叶绿素工艺,并对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研究酶解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提取剂体积对茎瘤芥叶片叶绿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茎瘤芥叶片叶绿素提取优化工艺为酶解温度10℃,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时间60 min,提取剂体积70 ml,茎瘤芥叶片叶绿素理论得率为32.29 mg/g,其实测值为31.87 mg/g,与理论值接近。[结论]该研究可为合理充分利用茎瘤芥资源,提高叶绿素提取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芥蓝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 Bailey品种‘尖叶夏芥兰’带叶柄子叶和不带叶柄子叶切块为外植体,探讨了直接分化形成不定芽以及不定芽生根的适宜培养基组成.结果表明:带叶柄子叶比不带叶柄子叶切块的不定芽分化率高,其中在MS+0.05mg/L NAA+2.0mg/L6-BA+30.00g/L蔗糖+8.00g/L琼脂(pH5.8)培养基上,带叶柄子叶的不定芽分化率达93.75%;将分化形成的不定芽转接到不添加NAA和添加0.1mg/LNAA的生根培养基中,不定芽生根率分别达到100%和86.11%,其中以后者所形成的根多且较粗壮.  相似文献   

16.
范莉  王妍  何永坤  代磊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8):4297-4300
根据涪陵区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tumida Tsen et Lee)生长发育与气候条件的关系,筛选出茎瘤芥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借助重庆市1∶5万地形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涪陵区茎瘤芥进行了种植气候区划,按照气候条件适宜性,划为种植一季适宜区、种植两季适宜区和不适宜区,为涪陵区发展茎瘤芥生产进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结球芥菜游离小孢子培养的胚状体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对6种不同结球芥菜品种进行了小孢子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各品种胚状体的发育是不同步的,胚状体的平均产量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以大平铺的平均产胚量最高,为3.52个/蕾,其次为哥历蕾。  相似文献   

18.
辣椒子叶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10个辣椒品种的子叶为试材,探讨了影响辣椒子叶离体培养及再生的各种因素(子叶外植体的生理年龄、外植体的部位、基本培养基、激素、硝酸银及光照强度等),筛选出辣椒子叶高效芽分化培养基为MS 6-BA 5.0 mg/L IAA 1.0 mg/L AgNO3 4.0 mg/L,平均芽分化率达到90.5%;高效芽伸长培养基为MS 6-BA3.0 mg/L IAA 1.0 mg/L GA32.0 mg/L AgNO34.0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AA 0.2mg/L NAA 0.1 mg/L,建立了辣椒高效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茎瘤芥涪杂2号种子纯度进行检测,为茎瘤芥及其他杂交种纯度鉴定提供参考,也为加快涪杂2号的推广应用打下基础.[方法]以茎瘤芥杂交种涪杂2号、父母本及易混杂植株为试验材料,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结合改良CTAB法快速提取DNA,进行特异引物筛选及验证,对涪杂2号种子纯度进行快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田间表型鉴定.[结果]从80对SSR特异引物中筛选出6对特异性强的引物,其中引物Na14-G06能清晰地扩增出父、母本的特异性条带,并且双亲互补,该引物同时可将杂交种中的异源花粉植株分离出,其余5对引物可将机械混杂植株区分开;两对引物联用Na 14-G06+O11 1-H02、Na 14-G06+Na 14-G 10或Na14-G06+O112-D09能较好区分假杂株.利用所筛选引物对涪杂2号杂交种群体进行SSR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种子纯度为95.8%,与田间生物学表现性状检测结果(96.7%)基本一致.[结论]两对引物联用可用于涪杂2号杂交一代种子纯度的快速检测和准确鉴定,SSR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茎瘤芥杂交种子纯度检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