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对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使用。文中指出植被建设是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根本措施,并分析了植被建设的重要性,可行性及其基本原则。同时,还提出了加强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土高原水资源十分短缺,已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黄土高原持续干旱,黄河下游严重的断流现象,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解决黄土高原水资源短缺问题,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高度重视黄土高原的植被建设。  相似文献   

3.
对黄土高原丘陵区定西县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果及生态修复工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个黄土丘陵区生态治理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生态环境建设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总结了中国东北地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6.
沙棘在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吕荣森 《沙棘》2003,16(1):3-7
中国发生荒漠化的土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7.3%,荒漠化的主要地理范围在西部地区,只有大面积恢复和重建植被,才是解决水土流失、防治沙尘暴、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恢复和建造植被应遵循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重建植被。植被建设应以种植灌木为主,乔木草类次之,实践证明,沙棘在西部植被建设中是一个关键树种,建议国家正在实施的林业工程中,尽可能多地种植沙棘,增加沙棘在“乔灌草”中的比例,比充分发挥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文华 《林业科学》2000,36(5):10-11
这里所说的西南地区是指滇、黔、桂、川、渝 4省 (区 ) 1市 ,面积约 1 37× 1 0 4 km2 ,约占全国的 1 /7;人口 2× 1 0 8多 ,约占全国的 1 /5。该区自然条件复杂、区位重要 ,又是少数民族最为集中的地区 ,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现仅就生态环境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谈几点初步看法。1 要从思想上认识西南地区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的重要性西南地区由于受特殊的地形地势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区西部 ,属于山地地形 ,由于地质构造的年青性和变动性 ,河流下切作用强烈 ,坡度陡峭 ,基质疏松 ,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滑坡…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从建国初期单一木材生产的弱小部门发展成为目前集营林、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林业机械等多产业于一体的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部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目前,全国森林面积已达1589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6.55%,活立木总蓄积124.9亿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与蓄积的双增长。全国木材产量已由建国之初的500万立方米提高到1998年的5966.2万立方米,(1998年实施"天保"工程后木材产量逐年调减,2001年全国木材产量为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生态区划分与评价和保护建设的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1.
12.
川西干旱河谷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四川西部干旱河谷的自然状况和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些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的的些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经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大经营应是实现我国林业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主体地位的必要模式。从理论上论述了林业大经营的内涵,提出了林业大经营的基本特征,即经营区域广泛性,经营内容复合性,经营主体多元性,经营目标的主导综合性和动态性,经营措施的科学性与集约性,经营运行的双重市场引导性,经营过程的可持续性等。同时从总体性目标和分类别目标体系2个方面提出了林业大经营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何方 《经济林研究》2003,21(4):27-29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5.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6.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7.
何方 《经济林研究》2003,21(2):23-27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8.
何方 《经济林研究》2002,20(4):23-26
生态区评价是国际上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科学方法和实践。有利解决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中国生态区划分以地面景观为标准,并建立二级分类系统,区一亚区,同时充分利用政府行为。将全国共划分为10个一级生态区;天然林保护生态区、自然保护区生态区、水土保持生态区、防护林生态区、荒漠生态区、湿地生态区、林业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农业生态区、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  相似文献   

19.
20.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此为核心思想的“生态环境生产力论”,传承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蕴含了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价值诉求,张扬和凸显了“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的精神实质,体现了中国政府对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生产力的积极认知,为我国当前林业建设提供了新的生产力标准,进一步为林业建设树立起价值维度,即从“发展绿色”走向“绿色发展”的生态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