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水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蜜蜂当然也不例外。1个正常的蜂群为了维持生命和调节蜂巢的温度、湿度,每天需采水200~300 m L。尤其是早春和夏季干旱时期,需水量更多。蜂群中每日有数百只蜂专职采水。为避免早春大冷天蜜蜂出巢采水冻死野外及夏秋蜜蜂去远处采水的劳累,养蜂人早春要做好巢门喂水工作,夏秋季节要在蜂场喂水。笔者庭院养蜂十几年来,给蜂群喂水曾用过几种办法:办法一:养蜂头二年早春用罐头瓶在巢门口踏板  相似文献   

2.
<正>在吉林南部的半山区,每年3月下旬,养蜂者都选择晴朗无风、气温6℃以上的天气,给越冬蜂群出窖进行排泄、整巢、紧脾补加饲料,在适当的时候添加粉脾开始繁殖。这时的天气还比较寒冷,冰雪没有完全融化,蜜蜂在饲喂幼虫时需要大量的水,就会飞出采水而被冻死,所以有很多养蜂户采取巢门内喂水以保障繁蜂的需要。但也有不少的养蜂人不管天气变化,不用巢门饲喂器喂水,任蜂群自然发展,虽然在大流蜜期也能发展成强群,但也影响了新分群及使叠  相似文献   

3.
蜜蜂同其他动物一样,缺水时会渴干难忍,这种现象在气温高的季节不易为人察觉,在春季特别是气温低的早春则显而易见。早春,蜜蜂为了采水补充蜂群的需要,常冒着临界低温的危险出巢采水,结果因天气突变常发生大批的采水蜜蜂冻死在箱外,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春季尤其是早春除注意对蜂群补助饲料外,还要特别注意给蜂群喂水,以满足蜂群繁殖时对水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郴州及附近地区气温低,阴雨天气长达一个多月,对养蜂生产影响极大.养蜂人都知道新出房的蜜蜂只有经过排泄、试飞才能积极的哺育、采集.遇到长期低温阴雨天气,越是勤喂稀糖水、花粉,蜜蜂会低温出巢排泄,有去无回,随处可见排泄后死亡的新蜂.  相似文献   

5.
张大利 《中国蜂业》2022,(12):22-23
<正>张老师您好:我养蜂多年,最近几年由于天气很不稳定,特别是在喂完越冬饲料到正式越冬这一段时间,外界已经没有蜜粉源,但天气仍很温暖,所以有大量的蜜蜂在巢外空飞。有时,蜂群在越冬期间也有出巢空飞的现象,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才能防止蜜蜂空飞呢?读者:赵志刚赵师傅您好:蜂群越冬前这一段时间的状态对蜂群越冬很关键。正如您所说,  相似文献   

6.
蜜蜂的早春管理是全年的关键,管理得好坏,对蜂群的发展和全年的产量关系极大。为了搞好早春蜜蜂的饲养,培育强群,夺取早春油菜蜜和全年蜂蜜、王浆的高产,早春蜂群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一、控制蜂王早产卵立春前后,本区气温日渐回升,越冬的蜜蜂开始活动,遇到晴朗的天气,有一部份蜜蜂即出巢飞行排泄和采水,有的蜂王开始  相似文献   

7.
蜜蜂放潮与飞逃都是在晴朗的天气下巢内蜜蜂大量出巢飞翔的现象。不过放潮与飞逃有区别。放潮时间通常在午后1~3时出现。放潮是采集蜂(老工蜂)带领幼龄工蜂(新工蜂)出巢认巢试飞。这批新工蜂熟悉自巢之后,将要成为采集蜂。放潮时有大量蜜蜂涌出巢外,但它们既有出巢蜜蜂,又有进巢蜜蜂,  相似文献   

8.
早春给蜂群喂水,对蜂群的恢复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养蜂人所共知的.过去几年中,我都是进行人工喂水的,并且还在水中放入少量食盐,在容器的边缘上涂抹少量蜂蜜.可是我发现,几乎没有蜜蜂来采水.相反,在不远处的快干涸的臭水坑中却有好多蜜蜂在采水.这些水坑中  相似文献   

9.
夏邦建 《蜜蜂杂志》2006,26(3):18-19
作为一个养蜂人,除掌握一定的养蜂技术外,还必须了解一些与养蜂有关的气象知识,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因为养蜂业与农业、天气有着直接的联系。我认为许多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谚语比气象预报还要准确,因为气象预报只对整体而言,而这些农事气象谚语是经过许多有经验的老农民多年流传下来,故在局部气象上还是很实用的。如天气热、燥时,我就知道要变天,这时蜜蜂性情也不好,如果去强行查蜂或取蜜就有麻烦,因此就应暂缓行事;再如,掌握了局部天气变化规律,知道了近几天要下连阴雨,即使是流蜜期也不能将蜂群中的蜜摇干净。因为平时常听蜂友讲:要是知…  相似文献   

10.
夏天加水脾慎防脾变霉1995年夏,天气很热。由于蜂箱遮荫不好,蜜蜂出巢采水困难,我就在每个箱内加了2张水脾给蜂群降温。谁知过了几天我检查蜂群时,竟发现有个别水脾变霉,脾内水变馊。霉脾多出在弱群。在蜂场巢脾紧缺的情况下,我把霉脾从箱内提出,弃去馊水,并...  相似文献   

11.
<正>北方蜂群越冬,室内比室外多。室外越冬的蜂群在初冬和越冬中期,一旦遇到暖和天气,就有少数蜂采水。夜晚外界结霜,空气湿度达60%左右,雨雪天会更高。刮西北风,干燥,蜂易口渴。气温下降到-5℃时,地面水结成冰,水分被固定,空气湿度下降,蜂一定会口渴。天冷时,蜜蜂结团抗寒,不能出巢采水,这时口渴只有多吃蜜。而室内越冬蜂群,由于遮光黑暗采不到水,  相似文献   

12.
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蜂群在育儿期间没有水是不行的。早春以外的时间工蜂都能到有自然水源的地方采水,可是早春由于气温偏低,工蜂自由外出采水受到限制,这对蜂群育儿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阴雨低温天气,工蜂外出采水冻死很多,壮年蜂损失很大;如果温度低到一定程度,工蜂不能外出的时间超过三、四天,巢内幼虫就会渴坏,会不同程度地减缓蜂群春繁的速度。为此,养蜂者必须关注春季蜂群喂水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办法喂水。一、设水盆早春一开始就设上水盆,培养蜜蜂到水盆采水的习惯。根据蜂群的多少,可设数个水…  相似文献   

13.
初春时节,常有蜜蜂在天气好时出巢试飞和排便,但由于气温低,出巢的蜜蜂回不了巢,冻僵在蜂箱周围,给春繁带来一定损失.可用下面一法使"假死"蜜蜂安全回到原箱.  相似文献   

14.
齐志永 《中国蜂业》2002,53(3):10-10
在我地 ,大多养蜂员在夏季大开底窗、巢门 ,更有甚者 ,将覆布折起 ,以利通风降温 ,结果造成秋衰。年年如此 ,却不知其因。上述做法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弊端 :1 不易控温。有时气温达 3 7℃ ,热气直入箱内 ,加大蜜蜂调控负担。春末夏初 ,突如其来的冷空气 ,即便是微弱的天气变化 ,也会使刚刚拆除外包装的蜂群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而容易染病。2 不易控湿。干旱的天气让蜜蜂终日采水保湿 ,而潮湿的环境更使蜜蜂难以调控。3 破坏了暗度。黑暗的环境才能使蜜蜂保持安静和正常的工作。4 为抵御不良的环境蜜蜂会多耗体力 ,群势下降快 ,大开巢门…  相似文献   

15.
夏日气温高,晚上工蜂在巢门外集结,试以倒挂水瓶在巢门旁供蜂采水,发现工蜂在巢门旁采水,晚间竟比白天采入巢内的水更多,说明在无水供应的夜晚,蜂群是强忍着干渴的,因为不像在白天可以外出采水。三十年前便开始业余养蜂,同时也坚持每天多饮水以增强体质,在人的保...  相似文献   

16.
《中国蜂业》2014,(12):39-40
<正>自从发明活框养蜂技术以来,蜂箱都是从顶部打开盖子将巢框从箱中垂直地取出和放入进行观察和管理。毋庸置疑,活框养蜂技术奠定了现代养蜂的基础。由于顶部开箱操作的局限性,也限制了活框养殖技术在某些方面的推广应用。经过几千万年的长期进化,自然界中生活的蜜蜂选择了洞穴、树洞、石缝等隐蔽环境中筑巢,说明洞穴环境对蜜蜂的生活居住有巨大的优越性和吸引力。我国先民利用洞穴养蜂,流传至今仍有  相似文献   

17.
<正>本人是长期工作在养蜂第一线的普通蜂农,近几年来由于把遮阳网应用到养蜂生产中取得了几点小经验,并且实用效果不错。现利用《蜜蜂杂志》一角介绍给读者,感兴趣的蜂友不妨一试。(1)春繁期间低温、阴雨、寒潮等恶劣天气频繁,巢门口经常出现大批的落地冻僵蜜蜂,如果用人力去捡,费工又费时,而且效果也不好。此季节若在每个蜂箱的巢门口铺1条1 m宽的遮阳网,这种落地冻僵蜜蜂的现象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2)在炎热的夏季长途转运蜂群,如果用遮阳网  相似文献   

18.
影响荆条蜜生产的因素1.干旱:荆条喜高温高湿,花期若没有降雨,会提前开花,早枯萎,开花不泌蜜,造成减产。2.低温阴雨连绵:荆条花期持续低温或阴雨连绵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和泌蜜,另一方面还会影响蜜蜂出巢采集。3.高温天气:荆条花期持续高温,会加大蜂群采水...  相似文献   

19.
蜜蜂出巢采集活动的格局与蜂群自身和外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在德昌地区,早春已有较多植物开花,但受温度影响蜜蜂全天活动时间较短。不同蜂群出巢蜂数量的时间格局在相同日期极为相似,而在不同日期间存在变化,但均表现为单峰格局。群势是影响外出蜂数量的主要因素,群势越大则出巢采集蜂越多;观测蜂群全天出巢频次在2 718~6 858。建议充分利用出巢蜂活动格局研究蜜蜂行为和指导蜂群管理。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动植物都离不开水,蜜蜂自然不例外.巧妙地给蜂群用水,能促使蜂群健康快速地发展.特别是被人戏称为“水蜂子”的中蜂,科学合理地用水,则显得更为重要.一、箱内箱外喂水减轻工蜂劳动强度1脾足蜂,高温天气一日耗水量在100g左右.工蜂有采水记忆,它们不停地奔波在采水路上,常常被途中的蜻蜒、胡蜂等所擒,但还是前仆后继,不畏艰险.所以,给蜂群箱内、箱外给水喂水是专业养蜂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