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飞碟瓜,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的新型蔬菜。引进初期,因其瓜型奇特,仅作盆栽观赏用,没能用于规模化蔬菜生产。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把它作为稀有蔬菜品种。我们近几年加速其栽培研究工作,继露地栽培成功后,在冬暖大棚嫁接栽培也获得成功。产量也相应提高,每亩可达40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2.
飞碟瓜是我国九十年代后期引进的特菜新品种,它原产于美洲,属葫芦科,瓜形似菜碟,又象飞轮,故名飞碟瓜。飞碟瓜肉质细密、脆嫩无纤维,果肉腔小而坚实,生食、凉拌、炒菜、做汤、做馅均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并且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食之能促进胆汁分泌,对心血管、肥胖症、肝肾胃等都大有脾益。 为了给辽北地区新年春节期间蔬菜市场增添新的特菜种类,2001年秋冬季节我们引进了飞碟瓜,在温室内进行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飞碟瓜于12月下旬应时上市,至2月初拉秧,……  相似文献   

3.
张建 《长江蔬菜》2009,(12):12-13
飞碟瓜,又叫碟形瓜、齿缘瓜、扁圆西葫芦,果缘具棱齿,扁圆、碟形或钟状,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飞碟瓜在我国栽培的历史很短,20世纪90年代从俄罗斯、韩国、美国等地相继引入栽培。生长习性和一般西葫芦相似,凡能栽培西葫芦的地方,均可种植。瓜色因品种不同而异,分绿色、黄色、乳白或微绿色三类。  相似文献   

4.
特种美洲南瓜(飞碟瓜、棱角瓜、双色角瓜等)在我国引种栽培成功,不仅增填了我国发展“菜篮子”的花色品种,而且丰富了我国瓜类蔬菜的种质资源,为更好地研究美洲南瓜的遗传规律,向市场提供更好的瓜菜产品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飞碟瓜,又叫碟形瓜、齿缘瓜、扁圆西葫芦,果缘具棱齿,扁圆、碟形或钟状,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飞碟瓜在我国栽培的历史很短,20世纪90年代从俄罗斯、韩国、美国等地相继引入栽培.  相似文献   

6.
飞碟瓜是近几年从俄罗斯、韩国等地引进的一个稀有蔬菜新品种,属于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因其外形奇特,酷似飞碟,风味鲜嫩,集食用与观赏于一体,故一上市就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黄瓜秋延后栽培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再安 《蔬菜》2002,(3):32-33
大棚黄瓜秋延后栽培前期生长快,后期生长慢,生产周期比春夏栽培长,收获期迟而相对分散,但品质好,且能丰富冬季瓜菜的市场供应,深受消费者青睐,又因价值高,销路畅,倍受菜农钟爱,但在我省尚无专用秋延后黄瓜品种。为了探索适合于我市秋延后栽培的品种,避免品种选用的盲目性,1999年秋季对引进的4个黄瓜品种进行了秋延后栽培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①津绿四号B,天津市绿园园艺研究所生产,新引入益阳; ②津春四习再安,湖南省益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表2 各品种商品性比较品名果形果色津春五号…  相似文献   

8.
青岛市城阳区于1997年率先与以色列进行了设施蔬菜技术合作项目,引进应用了以色列的蔬菜品种、滴灌设施和栽培管理技术,取得较好的效果。根据几年来应用以色列设施蔬菜技术的经验,认为对引进的技术必须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充分发挥其优势特长,科学地应用,才能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主要应掌握3个方面。1根据蔬菜品种的特性进行栽培应用以色列是一个干旱、缺水、土壤贫瘠的国家,其蔬菜生产主要以设施栽培为主,在设施应用上多为大高度、大跨度的塑料大棚和连栋温室,因此在蔬菜育种和品种应用上大都以适宜保护栽培、生长…  相似文献   

9.
正设施栽培是克服蔬菜生产靠天吃饭的一项重大技术革新,不仅解决了蔬菜生产因天气原因受害减产的问题,更延长了蔬菜生产周期,为蔬菜的周年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我国蔬菜产业的大发展。由于耕地有限、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生产栽培条件的影响,瓜  相似文献   

10.
张博 《蔬菜》2001,(1):14
碟瓜为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变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型新颖美观,颜色漂亮,酷似碟子,故称碟瓜,又称飞碟瓜。既可食用又可观赏。以嫩果食用,味道鲜美,果肉清香,细腻,可凉拌,炒食。近年来作为特种蔬菜栽培,很受欢迎。 一、植物学特性 碟瓜分矮生和短蔓生2种,叶掌状深裂,似葫芦叶,叶柄直立中空,有刺毛。花冠黄色,雌雄异花同株,果实一株多瓜,形状扁圆,边缘有齿状突起。颜色分深绿、淡黄、乳白。目前栽培的品种有京乐101、京乐102及进口品种。 二、对栽培环境的要求 碟瓜属喜温作物,种子发芽适温18-30C,…  相似文献   

11.
黄瓜别名胡瓜、王瓜,在华南地区又称青瓜、刺瓜、吊瓜,是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印度,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黄瓜作为主要蔬菜在世界各地均广泛栽培,在中国的栽培面积和品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黄瓜霜霉病是黄瓜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严重病害,无论是露地种植还是保护地栽培,常常因此病而遭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长泰县秋冬霜少、昼夜温差大,适宜栽培黄瓜,在11~12月收瓜,正逢北方瓜类淡季,经济和社会效益均佳。但秋延迟黄瓜栽培技术性强,生产尚未普及;为促进高优蔬菜品种结构的调整,增强蔬菜市场竞争能力,几年来,对秋黄瓜延迟栽培技术进行了试验、总结,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蔬菜的规模生产与集约栽培是我国蔬菜生产的两种形式。规模生产是大面积、按品种连片种植,是现代农业的特征。集约栽培是小面积、多品种自留地式的栽培,或一块地家家有,或一块地样样栽,它是我国当前蔬菜生产的主体,是传统蔬菜生产的形式。现将环保型蔬菜的规模生产与集约栽培两者的优缺点及集约栽培中如何发展环保型蔬菜生产的两个内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南瓜又名麦瓜、番瓜、倭瓜、金冬瓜,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实,原产于亚洲南部,是我国栽培历史最悠久的植物之一。我国从明末清初时开始引进南瓜种植,南瓜的适应性很强,为夏秋季的主要蔬菜之一。嫩瓜可作蔬菜,味甘适口,老瓜可作饲料或杂粮,故不少地方又称之为"饭瓜"。现我国大  相似文献   

15.
我站于2004年2月引进了杏鲍菇这一珍稀品种。经过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飞碟瓜原产于中南美洲,属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因形状似飞碟而得名.在美洲、俄罗斯、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飞碟瓜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蔬菜类型,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飞碟瓜(Cucurbita pepo L.var.patisson)又名碟瓜、碟形瓜、扁圆西葫芦,原产于中南美洲,属葫芦科南瓜属,美洲南瓜的一个变种,因形状似飞碟而得名。果实既可观赏,又可食用,是一种难得的现食兼用园艺植物。食用飞碟瓜对治疗肥胖症、动脉硬化、肝肾病、糖尿病,调节微循环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黑龙江地区对飞碟瓜的引入栽培较晚,目前已有零星栽植,产品很受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18.
针对藤蔓类蔬菜生产中的制约因素,开展吊蔓栽培技术研究,选择吊蔓栽培的适合瓜蔬品种,提出西甜瓜、番茄、丝瓜、豆类等蔬菜吊蔓栽培的优势与关键技术,主要在种植密度、培管技术方面与传统的架构或地爬栽培有较大的区别。瓜蔬吊蔓栽培技术在生产上应用后,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蔬菜》2018,(1)
正"京研"牌伊丽莎白甜瓜为一代杂交种,由北京蔬菜研究中心(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日本引进亲本,经多年选育而成,我"中心"是该品种在国内率先制种的单位。该品种果实正圆形,黄皮,白肉,具芳香。冬春日光温室早熟栽培,单瓜质量500~1000 g;春季大棚栽培,单瓜质量1000~1500 g;含糖量13%~18%,早熟,抗病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优质蔬菜品种的引进和菜园土复种强度的增强,微肥的应用愈来愈受到重视.西红柿是我省蔬菜主栽品种之一.樱桃西红柿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优质品种,口味香甜,形如樱桃,我国大多采用冬暖式大棚栽培生产.笔者就喷施硼肥对樱桃西红柿的品质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