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蒙古地区天然臭柏种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标记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臭柏种群的遗传分化,所用的18条引物对4个臭柏种群的55个样本扩增出124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00个,多态率达80.7%。种内的平均Nei's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286和0.428,种群内分别为0.232和0.347,基因多样性变化趋势为毛乌素沙地(0.258,0.386)>阴山山脉西部(0.258,0.376)>浑善达克沙地(0.231,0.345)>内蒙古贺兰山(0.184,0.281)。臭柏种群总的基因多样性(Ht=0.288),大于种群间的基因多样性(Hs=0.233)。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183,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占总遗传变异的81.7%。臭柏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86,平均相似性系数为0.918,4个种群之间有比较相似的遗传多样性,由于地理隔离,种群间也存在分化。  相似文献   

2.
黄柳是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固沙先锋植物。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内蒙古境内黄柳4个天然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用13个引物对4个种群的36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检测到153个位点,其中有128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百分比(PPB)达83.66%,种群内的多态位点百分比变化范围为88.24%-96.08%,说明黄柳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遗传分化系数(Gst=13.79%)表明黄柳的遗传变异主要以种群内的遗传变异为主(86.21%),种群间的基因流较大(Nm=3.13)。对黄柳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做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53,P<0.01)。黄柳的繁育方式和种群间频繁的基因流等因素可能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应就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黄柳的遗传资源,以维持其较高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新疆野生啤酒花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APD技术分析新疆7个啤酒花(Humulus lupulus L.)的天然居群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间的遗传分化,12个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21个可重复的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9个,占总位点的98.35%.由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估计,居群内遗传分化百分比分别为63.55%和65.65%,表明啤酒花种内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分析认为,新疆境内啤酒花自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很丰富,居群间产生了一定的分化.啤酒花居群的基因流Nm=1.0037,相对有限的基因流可能在居群遗传分化的维持中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来入侵种北美车前种群内遗传多样性水平,以期揭示其较强环境适应性在分子水平的根源。方法:用60条10碱基随机引物对生长于浙江师范大学校园内北美车前的9个不同样本进行了PCR扩增,筛选出7条有较高多态性检测能力的引物,用这7条随机引物对北美车前的RAPD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结果:(1)共扩增到82条带,每条引物扩增带数在6~17条,平均带数为11.71条,其中60条带具有遗传多态性,约占总数的73.17%。(2)浙师大校园种群内的北美车前不同样本之间DNA指纹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受到了相对空间位置和极端土壤环境条件的影响。结论:(1)北美车前在种群内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北美车前对极端土壤环境有较强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乌恰县境内自然分布的6个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M.Pop.)Cheng f.)居群的120份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水平和种群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33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多态性较高且扩增稳定的引物,共扩增出41条DNA条带,多态位点26个,多态性比率(PPB)占63.41%,物种水平遗传多样性相对丰富,居群水平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各居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不大,Nei's基因多样性(h)指数和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1169和0.1707,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171,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居群之间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基因流Nm为0.6989。根据UPGMA聚类图,6个居群可划分为两支,一支是吾合沙鲁居群和2个肖尔布拉克居群,另一支是康苏居群、巴音库鲁乡的托帕尔居群和阿合其居群。新疆沙冬青6个自然居群的遗传距离的分子聚类结果与其地理分布位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放牧压力下大针茅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针茅(Stipa grandis)是我国北方典型草原上最重要的饲用植物之一,分布广,数量大,是优势种之一。本研究应用RAPD技术检测大针茅植物不同放牧压力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探索放牧强度与遗传分化的相互联系。在放牧和对照群体中,利用18个有效引物共获得了129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05个,占81.40%,说明个体发生较高的遗传变异。两个群体都具有特异性位点,说明放牧压力导致某些位点发生了变化,但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群体内(遗传一致度为90.43%)。  相似文献   

7.
中国不同地区致病疫霉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RAPD技术检测了我国主要马铃薯产区致病疫霉的遗传分化情况及不同地区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用筛选出的10个随机引物对1997-2001年间采自我国9省市的82株及3株来自日本的致病疫霉DNA进行了PCR扩增,获得了79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标记75条,占95%。根据扩增结果,运用UPGMA分析,获得了表现菌株间亲缘关系的树状图。菌株间的最大遗传距离为0.5,以距离0.3为阈值,可将供试菌株划分为10个组(RG1-10)。结果发现:A1交配型菌株群体内的差异大于A1和A2菌株群体之间的;RAPD分组与菌株的地理来源、交配型及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无明显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来自中国北方甘肃、内蒙、吉林、黑龙江地区的菌株与一些来自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的菌株亲缘关系相近。病原菌随种薯的迁移可能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两个不同地区棉铃虫种群的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不同地区棉铃虫种群的差异研究,过去主要限于生物学特性的比较、体内同功酶分析和幼虫体内游离氨基酸的测定等,均未从DNA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迅速、简便、有效的分子标记技术,且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外已利用此技术研究了蚜虫的地理分化、生物型,蚊虫的种群多态性,象甲的地理起源及蚱蜢的种群遗传和分类等。我国尚未见此项  相似文献   

9.
浑善达克沙地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浑善达克沙地榆 ( Ulmuspumila var. sabulosa)是白榆的一个变种 ,天然分布于浑善达克沙地 ,在维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 RAPD技术对浑善达克沙地榆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地位进行了研究。在浑善达克沙地榆六个居群和对照白榆两个居群中 ,1 6个有效引物共获得了 1 1 5个位点 ,其中居群水平多态性位点为 49个 ,占 42 .6 ,高于 H amrick等的统计得出的平均多态位点比率 ( 3 4 ) ,表明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居群内发生了较高的遗传变异 ,个体水平多态性位点为 89个 ,占 77.4。根据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得出 :居群水平上以 0 .1为阈值 ,浑善达克沙地榆和对照白榆聚为明显的两支 ,本实验结果支持浑善达克沙地榆作为白榆一个变种的结论 ;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 ,个体水平上浑善达克沙地榆各居群之间遗传距离有一定的差异 ,并与地理分布范围相关。浑善达克沙地榆由于各居群都存在相对较大的遗传变异 ,反映了在居群内具有较大的变异潜力。本实验结果也表明 ,RAPD可应用于浑善达克沙地榆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学的研究。文中还对浑善达克沙地榆的遗传变异与繁育系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选用6个随机引物对淡紫拟青霉IPC菌株及其15株突变菌株的全基因组DNA进行随机多态性扩增,共扩增出114条250~2500bp的DNA片段,多态检测率为83.3%。利用UPGMA方法对扩增的DNA片段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应用RAPD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菌株是否突变及突变程度;参照突变菌株表型特性上的改变,该方法可以作为确定其遗传性上是否发生分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烟草黑胫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采自贵州各个地区的38个烟草黑胫病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探索了贵州省主要烟草种植区间的烟草黑胫病病菌的遗传分化关系.结果表明,受试38个菌株共产生65条谱带.其中多态性为59条,占90.7%.说明贵州省主要烟草种植区的烟草黑胫病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地点烟草黑胫病病菌的遗传结构之间都有一定的差异.根据引物扩增的指纹图谱,运用UPGMA分析法,以遗传相似系数0.74,将供试38个菌株划分为9个基因型,发现除少数地区的菌株被划分为同一基因型外,其他不同地理区域的菌株基因型的划分与地理来源没有直接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野燕麦种群遗传多样性的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燕麦AvenafatuaL.分布极为广泛,因各地自然地理、气候和作物栽培制度不同,不同地区的野燕麦通过长期的适应和进化,在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型[1~3]。这些类型的确认和划分,对于野燕麦的生物学特性、危害以...  相似文献   

13.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 Bei-Bienko是我国北方草原和农牧交错区的主要害虫。为评价内蒙古地区亚洲小车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应用ISSR标记方法对内蒙古15个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条引物扩增出85条ISSR条带,均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P)、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和香农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82.59%、0.2319和0.3421,表明亚洲小车蝗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基因流(Nm)和基因分化系数(Gst)分别为1.2298和0.3352,表明亚洲小车蝗不同地理种群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地理距离和地形差异可能是形成亚洲小车蝗种群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苹果蠹蛾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苹果蠹蛾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种群分化及传播扩散情况,利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甘肃9个不同苹果蠹蛾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应用POPGENE 1.32和NTSYSpc 2.1软件分析表明:9对引物共检测到21个多样性位点,多态性百分比为95.45%;9个不同地理种群的观测等位基因为1.954 5,有效等位基因为1.741 3,Nei氏指数为0.411 3,Shannon指数为0.592 7±0.147 2;遗传相似度在0.325 8~0.817 0范围内。UPGMA聚类分析表明甘州、金塔种群聚为一支,与肃州种群合为一支;临泽种群与总寨种群聚为一支;七里河与敦煌种群聚为一支;高台与民勤种群聚为一支,各分支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分别为0.795 0、0.531 4、0.857 9、0.598 0。Mantel检测表明,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甘肃苹果蠹蛾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较少,在甘肃省的传播以人为被动传播扩散为主。  相似文献   

15.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RAPD)技术对4种不同地理种群的白刺属(Nitraria L.)植物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个引物扩增出118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95个(80.5%),各引物的Nei's指数和Shannon's 多样性指数差别较大,利用UPGMA方法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白刺属植物的遗传分化程度和基因流因种而异,除球果白刺以外,其余3种白刺的种群间有很大的基因流,其遗传一致度在0.8561~0.9694之间,而种间遗传分化程度较低,故4种白刺有着相近的祖先,这与形态学和细胞学的分析结果一致,说明RAPD分析方法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白刺属植物的系统学分类提供更为有利和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来,在北美、西欧、南美、菲律宾等20多个国家大面积商业化应用Bt玉米防治欧洲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Hübner)等鳞翅目害虫的实践证明,其不可避免地胁迫靶标害虫产生遗传分化,出现新的抗性种群。研究精准有效的抗性检测方法,将为抗性监测和抗性治理策略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获得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转录组数据,应用MISA (MicroSAtellite)软件搜索SSR位点,从61 622条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序列中获得了3 467个SSR位点。通过设计、筛选,共获得3 316对特异性引物,从中挑选了150对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有51对扩增出目的条带,对亚洲玉米螟敏感种群(ACB-BtS)及5个Bt毒素抗性种群(ACB-AbR、ACB-AcR、ACB-AhR、ACB-FR、ACB-IeR)进行多态性检测,最终得到20条高多态性引物。利用这20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12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6.3个。不同Bt抗性种群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种群间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_(st))为0.195 9,即说明种群间的遗传变异为19.6%。根据遗传距离建立了UPGMA系统发育树,显示6个种群的相似度,即ACB-AbR与ACB-AcR相似度高。种群变异相似度规律与已报道的亚洲玉米螟对各Bt毒素的交互抗性规律相一致。本研究发现的SSR位点可作为亚洲玉米螟不同Bt毒素抗性种群的分子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刘刚  胡德夫  赵莎莎 《干旱区研究》2011,28(6):1051-1056
从染色体、血型和血液蛋白(酶)、线粒体DNA、微卫星DNA和MHC等遗传标记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EPR)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近交衰退依然存在,EPR的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而且EPR与家马(Equus caballus,ECA)的亲缘关系尚有争论。历...  相似文献   

18.
遗传多样性透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遗传多样性内涵 ,依据其理论分析遗传多样性的现状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指出DNA序列变异尺度是遗传多样性最佳指标。随后介绍了遗传多样性与生态遗传学、遗传生态学的相关性以及干旱区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现状 ,阐明生物群落遗传结构是它们研究的核心单元。  相似文献   

19.
松材线虫种群遗传多样性AFLP标记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材线虫是极具危险性的外来入侵生物,其引起的松材线虫病,目前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扩展和蔓延,对我国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开展松材线虫的种群遗传学研究,是了解其成功入侵和爆发成灾内在机理的重要途径。但迄今为止,尚未找到很有效的分子标记方法来检测松材线虫入侵种群的遗传变异。本文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对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及对多态性引物组合的筛选,成功地建立了松材线虫的AFLP分子标记实验体系,并筛选出52对高效多态性的引物组合。应用4对引物对27个松材线虫种群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结果表明,AFLP是进行松材线虫种群遗传学研究的一种很灵敏和可靠的分子标记。此外,本文还对AFLP技术在松材线虫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不同干扰生境中荒漠小灌木红砂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APD标记技术对荒漠小灌木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群在不同扰动下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8条随机引物对红砂6个种群的120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检测10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99个。研究结果表明:红砂种群的多态位点比率(P)为96.86%,显示了不同生境中红砂种群内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Shannon多样性指数(0.5007)、Nei基因多样性指数(0.3307)和基因分化系数(Gst=0.1952)揭示了红砂种群遗传变异多存在于种群内,种群间的遗传分化则较小。聚类分析表明:红砂种群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物种特性和不同干扰生境有关,与生态因子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