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近年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日益受到威胁,城市森林建设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受既有上位规划、气候、河流、农田分布等基础条件的限制,城市边缘区的城市森林营建是森林城市建设的难点,尤其是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建设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技术困难。本文以北京市黑庄户地区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营造为例,详细介绍其具体营建策略与方案并验证有效性,为此类区域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提供案例依据。【方法】通过宏观规划城市森林结构布局、中观优化城市森林结构特征以及微观营建城市森林植物群落,运用Ecotect与Winair建立在不同重现期(西北风5、10、15 m/s)下城市森林营建前后的两种3D模型并进行对比。【结果】(1)结合黑庄户地区现状条件和通风廊道作用原理,构建以宏观规划林地结构、增加林地面积,中观保留生态冷源、明确林廊西北—东南走向为主、宽度大于150 m,微观营建草地型、灌木型结构为主并结合现状地形的植物群落的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体系。(2)在西北风5、10、15 m/s条件下,平行于通风廊道城市森林的样带平均空气流速较未改造前提升了0.042、0.033、0.101 m/s;垂直样带平均空气流速提升了0.023、0.059 3、0.075 3 m/s。改造后模拟区域内空气流速均有所增强,总体随着风力增强空气流速增幅也有提高;森林廊道内的空气流速高于廊道外。【结论】使用多维度策略结合的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改造后的区域相对于现状地区的空气流速大幅度提升,充分说明在城市边缘区通风廊道型城市森林的营建可有效加速风速,实现换气、降温、排污等综合目标。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潘涛  罗颖  潘裔莎  王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204-1206
选择以郑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郑州市实证研究相结合来分析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特征,探讨其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寻求解决郑州市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土地需求日趋旺盛,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存在着耕地迅速减少、格局混乱等突出问题.通过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对土地进行动态的信息化管理、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等改善策略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4.
邢厚道  杨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382-5384
通过对城市边缘区概念的辨析,城市边缘区的演化过程和城市边缘区特点的剖析,揭示了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是城市核心扩散的直接后果。  相似文献   

5.
城市边缘区是城郊接壤的地方,城区和农田并列其中相互交错,属于过渡地带。既是村镇城市化的重要地区,也是城市发展进程中最优先考虑的地区。它的行政区划边界是动态的,因此对于该种区域的管理显得特别重要。城市化进程中必然伴随的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扩展城市产业,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城市的范围扩大、增加土地的面积增加。因为独特的社会结构——城乡二元性,使得城市和乡村的管理体制和文化产生一定的冲突,产生的问题大部分是土地利用上的问题,比如土地利用类型增多和用地区域分异不明晰。一旦用地管理失控,就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管理失调。笔者详细分析了城市边缘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思考了一些针对这一难点和矛盾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城市边缘区是城市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该文在阐述了阶段划分方法论的意义及其对边缘区研究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1949年以来我国城市边缘区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案,将整个发展过程划分为6个阶段,并分别阐述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7.
王涛  彭笃明  李德一 《甘肃农业》2006,(11):285-286
随着土地利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转化及其驱动力机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利用两期遥感影像,以烟台市为例,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烟台市区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信息,分析了烟台市区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过程。结果表明:1990-2000年之间的建设用地迅速增加,耕地显著减少。这一变化是人口驱动力、城镇化发展驱动力、经济驱动力、政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乡相互作用不断加强,在城市郊区出现了城乡要素逐渐过渡的新型地域实体--城市边缘区.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边缘区的认识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兰州市为例,对城市边缘区范围进行界定,就特征、功能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9.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与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 ,定量分析其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情况 ,并运用马尔柯夫模型 ,对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揭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演变规律 ,提出研究区土地利用扩展的“北工南农”模式。  相似文献   

10.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城市边缘区特殊而复杂的土地利用环境,从规划理念、规划理论与方法、规划评估机制等方面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了创新探索,以期为城市边缘区土地管理及城乡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街道景观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边缘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以新农村社区街道景观为切入点,从街道与铺装材料、街道与建筑、街道与围墙、街道与节点景观4个方面分析优化方法:街道铺装材料在提高路面的耐磨程度上,还要增强透水性;街道最小宽度应与支配街道的建筑物高度相同,街道最大宽度不超过建筑高度的两倍;街道围墙处理成绿篱、生动的栅栏来软化墙面的生硬感;根据街道两旁面积大小、地理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的灵活布置街道节点景观。新农村社区街道景观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我国协调城乡关系,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城市边缘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地带,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了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析了我国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15,(8):1045-1049
在对土地置换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边缘区土地置换的概念和类型进行了界定;对云南省目前的城市边缘区土地置换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我国东、中部地区发达城市在城市边缘区置换成功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到云南省在非权属性的城市边缘区土地置换运作上相对成熟,但在城市边缘区权属性土地置换上,置换模式和土地置换后对置换区农民的补偿方式明显单一,并提出了云南省城市边缘区土地实现有效置换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边缘区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地带,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了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分析了我国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留白增绿”,让森林进入城市。城市森林具有多种功能,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索城市森林功能类型及栖息生境型城市森林营建策略,以期实现特定城市背景下城市森林功能的拓展,使城市森林成为解决不同城市问题的绿色空间,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本文在对大量文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不同尺度城市森林所能发挥的主导功能、周边用地类型、城市总体规划定位三大因素对城市森林功能类型进行论述,并对栖息生境型城市森林营建策略进行研究。结果提出生态型、生活型、生产型3个一级分类,包括栖息生境型、环境调节型、景观游憩型、科普教育型、康养服务型、设施防护型、经济生产型共7个二级分类。城市化进程造成了城市生物多样性锐减,重视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本研究选择以提高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标的栖息生境型城市森林为研究对象,提出目标物种选择、林地生境、水体生境营建策略,并以横街子城市森林为例,对营建策略进行实践。结论对城市森林功能类型进行论述,能够为城市森林营建提供目标指引。对栖息生境型城市森林进行营建策略研究可以为未来城市森林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简述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及其经济特殊性的基础上 ,分析了城市边缘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优势 ,从发展的思路、方向和道路以及目标市场、产品结构和消费群体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据此从战略与规划、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升级、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城市边缘区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暴露度理论是分析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桥梁。本文以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作为主要干扰因素,选取杭州城市边缘区所辖街道为基本单位,以距市中心距离、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景观分割度指数、建设用地比重、最大斑块指数6方面指标构建暴露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熵值法对杭州市城市边缘区暴露程度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杭州市城市边缘区暴露度总体分布规律并非是从城东向城西逐渐递减,而是呈现出高、中、低3个等级相间排列的现象;(2)结合当前杭州市社会经济数据,发现空间分异状况、城市系统体制转换阶段差异对杭州市边缘区的暴露程度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张杰  吕瑞钰  刘晓文  郭盼盼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45-14747,14750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边缘区发展状况的研究,运用SWOT方法对兰州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进行了优势与劣势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与可行性建议,通过对新城镇的规划构思,旨在建设一个交通便捷、设施完善、居住舒适的现代化小城镇。  相似文献   

19.
城市边缘区是农村与城市的过渡地带,具有农地利用市场程度高,集约利用和流转频繁等特点.我国边缘区农地利用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特点,边缘区土地类型复杂多样,许多农地被低效利用或是浪费了,甚至农业用地被过度转为非农开发,城市边缘区农地利用矛盾重重.应该从稳定边缘区农业生产、加强边缘区土地的规划管理、规范边缘区土地流转和建立科学的定级估价体系等方面来加强我国边缘区农地利用.  相似文献   

20.
冯艳  刘传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333-11335
以低技术运用的提法来关注皖江城市边缘区河道、堤岸景观的改建,认为城市边缘区动态发展的,在某个特定时间、特定区域内的发展带给环境的破坏往往大于建设,因此景观改建的合适技术选择显得很重要。基于这个主题,分析了皖江城市边缘区河道、堤岸景观发展性与功能性定位,在此基础上,从河道、堤岸景观改建的材料选择与运用,尊重皖江城市边缘区特定的环境文化,适应皖江城市边缘区河道景观改建技术的整合3个方面,阐述了皖江城市边缘区河道、堤岸景观改建的低技术运用,以期利用河道、堤岸的生态环境改善边缘区环境,进而改善城市建成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