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氨基寡糖素2%水剂防治番茄病毒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田间试验以明确氨基寡糖素2%水剂防治番茄病毒病的效果。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2%水剂能够很好的控制番茄病毒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对照,且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2.
氨基寡糖素对番茄晚疫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0.5%水剂防治番茄晚疫病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增强番茄的抗病能力,使用剂量在14~18.8g a.i./hm2时,防效均在80%以上,优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嘧菌酯250g/L悬浮剂。由于氨基寡糖是从海洋生物外壳提取而来的安全、无毒、无残留的多糖类天然产物,在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类健康的威胁、抗药性等问题凸显的今天,氨基寡糖素是一个很有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的绿色环保型农药,可以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配套药剂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海带多糖抗病毒剂对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病的诱导抗性及其对TMV感染后的保护作用,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0.5 mg/mL海带多糖水剂、0.5 mg/mL香菇多糖水剂、6.25 mg/L氨基寡糖素水剂和0.1 mg/mL盐酸吗啉胍.铜可湿性粉剂对TMV侵染的预防保护作用和对TMV感染植株的治疗作用,并检测施用海带多糖后烟草体内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和海带多糖对感染TMV后烟草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接种前喷施0.5 mg/mL海带多糖后,再接种TMV病毒,其抑制率可达42.42%,与喷施6.25 mg/L氨基寡糖素抑制率44.96%的效果相当,预防保护作用较好;但两种药剂处理感病植株的治疗效果较差,其抑制率仅分别为38.93%和40.13%。海带多糖能够系统地诱导烟草体内POD、PAL及SOD活性,从而控制了感染TMV后烟草叶绿素含量下降。说明海带多糖可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氨基寡糖素5%水剂对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效果和增产作用,特进行了相关试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桃树上喷施氨基寡糖素5%水剂后,对桃树主要病害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效可达63%以上,与单独使用常规化学药剂防效基本相等,具有防病、抗病、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护环境的效果;同时可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增产率在7%左右。可在桃树生产中大面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壳寡糖对辣椒炭疽病和寒害的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壳寡糖溶液处理后辣椒植株受寒害和炭疽病为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壳寡糖溶液处理的辣椒植株,其寒害程度和炭疽病发病率明显低于用清水处理的辣椒植株,壳寡糖溶液处理能提高辣椒抗寒和抗炭疽病能力。其中,浓度为100 mg/L的壳寡糖溶液处理,对辣椒植株寒害和炭疽病控制效果最好,与25 mg/L和50 mg/L处理差异显著,但与浓度为200 mg/L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氨基寡糖素与噻唑膦混用对哈密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在海南省东方市感城镇开展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0 d、30 d和60 d,10%噻唑膦颗粒剂、0.5%氨基寡糖素颗粒剂和10.5%噻唑·氨基颗粒剂(噻唑膦∶氨基寡糖素=20∶1)对哈密瓜根结线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氨基寡糖素与噻唑膦混配可减少噻唑膦的用量,提高哈密瓜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5%氨基寡糖素水剂对棉花抗病增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加快5%氨基寡糖素水剂(海岛素)在棉花上的推广应用,特进行海岛素在棉花上抗病、保桃、增产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对华重楼叶斑病具有良好防效的药剂,选择了6种生物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选出对叶斑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药剂,以田间喷雾施药法验证其防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多抗霉素、乙蒜素、宁南霉素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283、1.938、1.029 mg/L;春雷霉素、氨基寡糖素毒力较弱,EC50分别为11.921、13.511 mg/L;中生菌素毒力最弱,EC50为16.488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防效最高,第3次药后7 d防效为76.98%;80%乙蒜素乳油和68%宁南霉素水剂第3次药后7 d的防效也达到55%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符合高效、低毒且环境友好的新型烟草花叶病毒(TMV)抑制剂,以具有季铵盐结构的新型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合成了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并研究了不同浓度该纳米银溶液诱导烟株产生抗TMV的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在透射电镜(TEM)下显示分布较均匀,粒径主要集中在7~12 nm。在珊西烟上以25μg/m L的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对枯斑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74.0%,比50μg/m L壳寡糖溶液和2%宁南霉素水剂分别高41.5%和24.4%;对于普通烟K326,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纳米银溶液可缓解被病毒侵染的烟草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提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PPO)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表明壳寡糖季铵盐纳米银溶液可提高烟株对TMV的抗病性。  相似文献   

10.
青枯菌4号生理小种引起的姜瘟病是我国生姜生产上的巨大障碍。本研究以分离自5种不同寄主的8株青枯菌为研究对象,采用最小抑制浓度法(MIC)评价了它们的铜抗性水平,发现分离于山东安丘的4号小种Z-AQ-2菌株的铜抗性水平最高,为1.6mmol/L;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常用杀菌剂对Z-AQ-2菌株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姜瘟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其EC50为5.2mg/L,其次为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EC50为21.2mg/L,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在3种不含铜的农药中EC50值最高,为58.7mg/L,4种铜制剂抑菌效果相对较差,EC50为51.5~148.7mg/L;进一步采用Colby法评价了叶枯唑与氢氧化铜、叶枯唑与中生菌素以及中生菌素与氨基寡糖素的混用效果,结果表明:三组药剂的混用均可产生增效或加成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型生物产品及其减药增效配方, 于2016年分别在湖北襄阳和荆州开展田间试验?评价了植物免疫蛋白质生物农药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诱抗剂0.5%大黄素甲醚水剂和生物刺激素爱诺森可溶液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 筛选了上述3种生物产品与常规化学农药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减药增效组合配方?结果表明: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和0.5%大黄素甲醚水剂处理的防效分别在20.18%~24.37%和18.32%~22.98%之间, 爱诺森处理对小麦赤霉病无防治效果?430 g/L戊唑醇悬浮剂?25%咪鲜胺乳油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3种杀菌剂减量20%分别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复配田间防效表明,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减量20%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3种生物产品复配处理的病情指数在3.34~7.81, 防治效果在63.99%~77.56%, 其增效范围在3.22%~47.59%, 与430 g/L戊唑醇悬浮剂未减药用量的防效相当( P >0.0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减量20%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3种生物产品复配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未减药的多菌灵处理产量( P <0.05), 增产幅度在3.74%~9.28%之间?30 g/L戊唑醇悬浮剂和25%咪鲜胺乳油减量20%与寡糖·链蛋白?大黄素甲醚和爱诺森3种生物产品复配处理的防效和增产效果趋势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壳寡糖和钕复合处理诱导黄瓜对枯萎病的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研四号"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壳寡糖和钕Nd3+对黄瓜幼苗的诱导抗病性及对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 mg/L壳寡糖和10 mg/L Nd3+复合处理的相对防效达74.7%,比50 mg/L壳寡糖和10 mg/L Nd3+的单独处理分别提高22.0%和43.8%。分析比较壳寡糖和Nd3+单独和复合处理黄瓜幼苗后,黄瓜根部防御反应相关酶系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β-1,3-葡聚糖酶(GLU)比活性的变化趋势,发现壳寡糖和Nd3+复合处理黄瓜植株根部PAL、POD、PPO和GLU等防御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壳寡糖和Nd3+复合处理能诱导黄瓜幼苗对枯萎病的抗性,且诱导黄瓜抗病性的产生与激活黄瓜相关防御酶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寡糖诱导物的分子结构与诱导抗病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7个化学合成的寡糖为诱导物,研究了烟草植株对黑胫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β-1,3-乙酰氨基葡聚四糖、β-1,4-乙酰氨基葡聚三糖和β-1,4-乙酰氨基葡聚四糖的诱导处理对烟草黑胫病表现活体抗性,相对诱导效果分别为62.5%,50.0%和75.0%;β-1,3-乙酰氨基葡聚四糖、β-1,4-乙酰氨基葡聚三糖和β-1,4-乙酰氨基葡聚四糖的诱导处理对烟草黑胫病表现离体抗性,相对诱导效果分别为56.25%,50.0%和62.5%。研究结果表明寡糖的聚合度以及寡糖主链的糖苷键连接方式可能是影响诱导抗病性的重要因子,不同浓度寡糖处理后烟草的诱导抗病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氨基寡糖素防治番茄苗晚疫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番茄晚疫病是兰溪市番茄的主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番茄种植面积和连作面积逐年提高,番茄晚疫病发生逐年加重。 2000年全市种植面积 333.3 hm2次,发病面积 253.3 hm2次,绝收面积 73.3 hm2次,平均损失 20.25 t/hm2。为此我们引进氨基寡糖素对番茄苗期晚疫病进行了防治试验,防治效果好。1试验设计及方法  试验设 2%氨基寡糖素水剂 (大连凯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产,商品名称好普,下称 )800、 550、 300倍液, 72%锰锌·霜脲 WP(美国杜邦公司产,商品名称克露,下称 )500倍液为对照药及清水对照共 5个处理, 4次重复…  相似文献   

15.
吴文静  林燕 《农药学学报》2020,22(6):1027-1032
建立了以4-氯-7-硝基苯并呋喃 (NBD-Cl) 柱前衍生为基础测定土壤中草甘膦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土壤样品经0.6 mol/L KOH溶液提取,加入NBD-Cl衍生剂,在0.125 mol/L (pH = 9.0~10.5) 硼酸盐缓冲液介质中、60 ℃水浴条件下反应80 min。以0.02 mol/L V (磷酸氢二钠水溶液) : V (甲醇) = 70 : 30的混合溶液为流动相,经C18反相色谱柱分离后,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500 nm波长处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草甘膦在0.01~2.0 m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定量限 (LOQ) 为0.02 mg/kg;向空白土壤样品中添加0.02、0.1和10 mg/kg 3个水平的草甘膦标准溶液,平均回收率在82%~9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为2.5%~3.9%。该方法简便高效,适用于土壤样品中草甘膦的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5%氨基寡糖素水剂和0.5%几丁聚糖水剂为对照,进行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田间防效试验,并筛选出防控效果最好的组分配比。结果表明,组分配比为0.001%羟烯腺嘌呤+8%岩藻多糖+20%黄腐酸钾的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对槟榔黄化病的防效最佳,药后60d的防效为75.19%,且对槟榔安全无药害,可在生产上作为防控黄化病的备选药剂。  相似文献   

17.
氨基寡糖素在新疆的应用实践及使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连续2年在新疆开展了5%氨基寡糖素水剂诱导抗病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氨基寡糖素对甜瓜、制种西瓜等8种作物上的12种病害有一定的诱导抗病和防控作用,防效为8.1%~100%;对棉花、莴笋等6种作物有不同程度的增产作用,较对照增产1.6%~53.4%;可以显著促进甜瓜、大枣、莴笋的生长;改善甜瓜、番茄、西瓜、大枣的品质;对缓解制种刀豆冷害和因2,4-滴丁酯引起的棉花药害有较好作用。结合该药剂在新疆的应用实践,探讨了氨基寡糖素与常规杀菌剂组合减量使用、确定合适的施用次数及施药适期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田间施用氨基寡糖素后对杧果的抗病、增产和提质作用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处理对炭疽病的防效达88.82%,有较好的防控效果。产量表现上,氨基寡糖素处理组单穗坐果6.48个,单果重265.44 g,单株杧果产量为56.28 kg,均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增产效果明显。从品质指标来看,氨基寡糖素处理组杧果可食率达72.58%,可溶性总糖为17.48%,维生素C含量37.16 mg/100mL,均高于两个对照组,但可滴定酸含量7.69 mmoL/100g,低于两个对照组,可见氨基寡糖素处理可提高杧果品质;贮藏5 d、8 d和12 d后,失重率、腐烂指数和转黄指数均低于常规管理对照,应用氨基寡糖素对改善杧果品质和贮藏保鲜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检测24-表芸苔素内酯原药含量的分析方法。在优化的ELSD条件(漂移管温度50℃、增益值10、辅助气压力350 kPa)下,采用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V(乙腈)∶V(水)=55∶45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30℃时,24-表芸苔素内酯原药中的有效成分和其他组分在10 min内能达到基线分离。在43.8~700.7 mg/L范围内,24-表芸苔素内酯峰面积的对数与质量对数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999 3,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0.75%,平均回收率为99.7%。该方法简单实用,可为24-表芸苔素内酯及其他芸苔素甾醇的质量控制提供一种准确可行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两种除草剂对水葫芦和大薸的防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枯叶指数、枯柄指数、新根抑制、鲜重防效等指标,评价480g/L灭草松水剂和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葫芦及大薸的防除效果。盆栽毒力测定结果表明,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葫芦和大薸新根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药后10d,LC50分别为14.22和7.21mg/L;480g/L灭草松水剂对水葫芦和大薸鲜重的毒力较强,药后10d,LC50分别为548.22和3.49mg/L;药后20d,LC50分别为53.28和3.31mg/L;而2种除草剂对水葫芦叶片、叶柄和大薸的叶片毒力均较低,其中480g/L灭草松水剂对水葫芦叶片和叶柄毒力优于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30dLC50分别为94.40和93.43mg/L;对大薸叶片毒力较强的是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药后20dLC50为165.07 mg/L,在实际应用中,为提高防治效果,可适当提高剂量或进行混配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