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效植保机械与精准施药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植保机械(又称药械)与施药技术是影响农药喷施效果、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效率的3个同等重要的因素。药械与施药技术随着农药学科的发展而发展,整体来讲药械发展经历了人背机器、机器背人、人机分离、喷雾机器人4个典型时代。我国现有耕种面积大小不同的各类农场3.2亿个,总耕地面积1.2亿hm2,年均植保防治作业面积4亿~5亿hm2次,至今我国连续10多年的粮食连年增产,新型植保装备与高效施药技术的研发应用推广功不可没。与20世纪相比,在新千年前20年,国内外药械和施药技术与高速发展的绿色农药生产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至2020年我国植保机械社会保有量突破2.5亿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260多万台,各类果园喷雾机150多万台,植保无人机10多万台;新型植保装备与高效施药技术为农药减量提供了手段,助推了农药利用率的提高和农药的减量计划的实施。2020年全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的农药利用率达到40.6%,较2015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新型植保装备与高效施药技术为解决诸如农药有效利用率低、操作人员中毒、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我国自走式喷杆喷雾机、...  相似文献   

2.
植保施药机械喷雾雾滴飘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农药产品80%以上通过喷雾方式施用,药液从喷头到靶标作物过程中产生的随风飘移和蒸发飘移是农药造成人畜健康风险、生态环境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航空施药技术的发展,解决或减少喷雾雾滴飘移的问题成为施药技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基于此,本文分别从喷雾雾滴(尺寸分布、黏度、表面张力、蒸气压、挥发性、密度等)、喷雾模式(喷头类...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时农药雾滴飘移规律以及施药作业人员职业暴露情况,依据喷雾飘移田间测试国际标准ISO22866和人体暴露贴片测试法,对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和电动背负式喷雾器在水稻田喷施氯虫苯甲酰胺和苯醚甲环唑时的农药雾滴飘移量及施药作业人员人体农药沉积量进行了对比测试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环境条件下,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在作业速率4 m/s和作业高度1.8 m参数下施药时,在距施药区下风向边界0~30 m范围内地面均有农药飘移性沉积,30 m处氯虫苯甲酰胺飘移率为0.9%,而背负式喷雾器施药的飘移量则主要集中在距施药区0~3 m区域内,3 m以外区域飘移率均≤0.6%;背负式喷雾器在距施药区5 m以及10 m远处空中不同高度的飘移量均小于0.001 μg/cm2,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在距施药区5 m远处空中的飘移量大于10 m处,并且在垂直分布上,距冠层2 m左右 (无人飞机的飞行高度) 处飘移量最多。结合两种施药机具的雾滴粒径(背负式喷雾器DV50 值为149.4 μm,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DV50 值为115.3 μm) 分析,无人飞机的雾滴具有更高的飘移潜力。由于实现了人机分离,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进行作业时人体暴露量很低,而背负式喷雾器施药时对作业人员身体各部位均会造成一定的暴露,其中以手前臂和腿部正面暴露最为严重,在施用苯醚甲环唑时,右前臂背面暴露量最高,达到15.19 μg/cm2。本文中针对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喷雾作业时在下风向的飘移沉积研究方法和试验结果,以及对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施药过程中职业暴露的研究,可为农药喷雾作业缓冲区距离确定和人员作业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农药对人体、农副产品和周围环境的毒害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精准施药就是有效控制病虫草鼠的为害,减少浪费,提高施药效果.使化学农药对农副产品和自然环境的污染达到最低程度.以利于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农业生产持续发展.保障人类健康生存。  相似文献   

5.
植保无人飞机是现代植保施药机械,具有作业效率高、精准、节水省药、灵活机动和对施药人员安全等特点,然而,与传统施药方式不同,其用水量少,喷施农药浓度高,喷雾易飘移,存在潜在的应用风险。目前关于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雾滴沉积分布、飘移影响因素和防治效果评价等领域,有关其在膳食风险、环境风险和职业暴露健康风险评估等方面研究较少,且药剂登记和管理标准法规等相对滞后。为全面了解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应用以及管理现状,本文综述了植保无人飞机施药应用、风险研究及国际航空植保农药登记管理情况,总结了我国在该领域发展潜力和管理建议,以期为我国植保无人飞机安全施用农药和登记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建辉 《新农药》2005,(4):26-26
北京市京郊农民今后在田间施药有“准”了,配药可以不再随意了,从而减少农产品药物残留。在北京近日举办的市精准施药暨常温烟雾施药技术培训会上,市植保站在京郊全面推广精准施药技术。  相似文献   

7.
农药的施用方式和施用效果与其在植物中的内吸和传导行为密切相关.农药在植物表面和内部的内吸和传导行为,不仅与其自身理化性质有关,还受植物种类、生长期、生长条件及施药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和传导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选择合适的施药技术及提高农药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内吸和传...  相似文献   

8.
为规范植保无人飞机防治烟草病虫害的技术应用, 评估了植保无人飞机在烟草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对烟株的安全性, 并筛选出适合烟株生长中后期飞防施药的植保无人飞机类型及飞行方式。本试验选用目前主流的9种不同类型的植保无人飞机, 分析对比了9种植保无人飞机在烟草成熟期进行飞防作业时对烟草植株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 烟草植株成熟期采用四旋翼植保无人飞机以4 m或3 m 的飞行高度垂直于烟草种植垄作业对烟草的损伤较低。  相似文献   

9.
农药、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为植物化学保护的三大支柱,其中施药技术是连接农药学科和植保机械学科的关键环节,是农药从研发到田间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农药科学使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农药和施药量的药物学问题,而是涉及作物学、植物保护学、农业工程学、气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系统工程。本文就农药雾滴雾化与运动特性、沉积与分布状态、流失与飘失行为,以及害虫行为与农药雾滴雾化运动和沉积分布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总结该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可为提高植保机械水平与施药质量、提高农药利用率与防治效果、减轻农药负面影响、提高粮食与食品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施药器械的好坏,直接影响药液使用量以及防治效果.为掌握红花岗区现有施药器械类型及存在问题,根据贵州省水稻重大病虫防治安全用药技术研究应用项目实施方案要求,2006年引进和示范应用新型高效施药器械,以提高精准施药技术和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农药对水稻和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易导致残留超标等风险。本研究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采集、清洗农药登记信息,挖掘风险指标数据,构建了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药使用风险智能预警模型,以期降低农药使用风险,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该模型可集成到农业生产管理系统和监管系统中,供农户和监管部门使用。当农户录入农事操作信息时,模型可根据用药记录智能识别出超范围、超剂量、超频次等不当用药操作和违反安全间隔期的采收操作,给出预警提示,将安全保障的窗口前移,从而实现产中实时预警、产后自动研判,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监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功能材料、缓释技术以及加工工艺的不断发展,传统农药剂型颗粒剂焕发出新的生机,基于防治场景的省力化、精简化、功能型颗粒剂不断涌现.在中国农业农村部提出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的背景下,发展缓释颗粒剂是当前提高农药利用率的一个重要且有前景的方向.本文按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进行分类,综述了不同类型颗粒剂的制备原理、载体材料类型、...  相似文献   

13.
农药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传统的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由于需要昂贵、大型的检测仪器往往不能满足现场、实时检测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制备及功能化技术日趋完善,其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领域的研究日益活跃。纳米材料与荧光法、比色法、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法及电化学法结合,可构建各类纳米传感器,在检测特异性和灵敏度上有较大提升,实现了快速检测技术的突破。本文综述了上述4类主要的纳米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未来构建选择性高、分析范围广、抗干扰、简单便携的纳米传感器仍将是农药残留检测领域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药穿透生物学的杀菌剂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菌剂的生物测定是进行新品种筛选及抗性监测的重要手段。杀菌剂的生物活性是药剂、病原、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药剂在植物体的吸附、穿透和代谢是影响其生物活性的重要因子。基于农药穿透生物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杀菌剂的作用特点、病原菌入侵行为、杀菌剂作用方式、传导方式以及杀菌剂的应用环境的分析,指出杀菌剂的生测离不开靶标寄主的参与,生物测定方法应尽可能真实地反映药剂在应用实践中的行为学特点,才有可能准确地表征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或抗药性变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农药残留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郑永权 《植物保护》2013,39(5):90-98
农药残留是农药应用后的必然现象。农药残留引起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农药环境行为、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变化、我国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等四个方面简要综述近年来农药残留研究的基本状况及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天然性农药增效剂对N型杀虫农药具有较好的增效性能,与N型农药的配比以9∶1或8∶2为最佳比,与其他化学杀虫剂复配也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这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有利于农田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7.
This review concentrates on the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systems for the prediction of toxic hazard via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ucture-activity correlations.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olecules referred to include topological analysis, molecular orbital calculations, input of chemical structures, molecular modelling, cluster analysis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importance of identifying substructural fragments of sufficient size and physicochemical specificity to act as toxicophores. Procedures for processing structural information include decision-tree and probabilistic systems, as well as algebraic and related statistical analyses for obtaining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QSARs). The principal differences between knowledge-based and automated rule-induction expert systems, and their utilis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activity of chemicals, are discussed by reference to the use of several methods, including DEREK, HAZARDEXPERT, COMPACT, CASE and TOPKAT.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se AI expert approache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to play in predictive toxicity screening as alternatives to animal experiments. Also, knowledge-based expert systems are being developed further for risk 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8.
<正>200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辽宁、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新疆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7  相似文献   

19.
农药生态毒理学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农药生态毒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对近30多年来,农药生态毒理学从群落到分子水平等不同层次上发展出来的研究方法与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了分类阐述,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农药生态毒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农药应用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它不仅影响作物产量,还会影响农药应用风险问题,包括农药使用量、农药环境行为、毒性效应等。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农药应用风险问题受到高度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分析了气温升高、降雨变化以及极端天气频发对农药应用的直接影响,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农药应用的间接影响,为气候变化下农药应用风险评估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