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饲养方式对文昌鸡肉质的影响,测定了散养和笼养118日龄母鸡胸、腿肉样的理化特性、常量化学成分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与散养鸡相比,笼养鸡腿肌的熟肉率高、滴水损失和剪切力低、灰分含量低、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高。饲养方式对胸肉的所有肉质测定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3.
选择经110日龄坡养后的文昌母鸡1440只,随机分为4个组(A1、A2、A3、A4),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鸡。其中A1、A2、A3组分别饲喂不同类型的干性颗粒饲料,A4组为对照组(传统煮喂育肥方式)。育肥试验结束后,每组每个重复随机选6只肉鸡屠宰测定,取胸肌和腿肌制样后,测定肌肉营养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肌肉品质(熟肉率、肌肉系水力与失水率、贮藏损失)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研究结果表明:(1)在肌肉营养成分和胸肌、腿肌肌纤维直径上,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在肌肉品质上,用干性颗粒饲料育肥文昌鸡的肌肉品质较好,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从肌纤维密度这项指标来看,各组的变异程度比较大,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文昌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昌鸡是海南省优良地方肉用鸡品种,传统名牌产品。文昌市是该鸡的原产地和主产地。该鸡历史悠久,具有体型紧凑,行动敏捷、适应性强、耐热耐蛆饲、早熟易肥、皮薄骨酥、肉质鲜嫩、肉味馥香、营养丰富等特点,赢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是海南“四大名菜”之一,远销国内广东、上海、广西、福建等地和港澳地区。 相似文献
5.
文昌鸡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海南省地方鸡种文昌鸡的肉质特点,本研究测定了110日龄上市的75羽文昌鸡的胸肌和腿肌肉样的理化特性、常量化学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等指标。结果表明:腿肌的pH值、肌内脂肪含量、水分含量、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必需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胸肌,失水率、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胸肌;腿肌还含有胸肌没有的7种脂肪酸,即C14∶0、C15∶0、C16∶2、C17∶0、C18∶3、C20∶2和C20∶3;母鸡肌肉的pH值、烹饪损失显著高于公鸡,失水率、水分含量、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公鸡。 相似文献
6.
7.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只注重肉鸡的数量,更注重质量。培育优质的肉鸡成了肉鸡产业中的一个热点。为此,动物营养学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阐明饲养方式和营养与肉鸡肉质的关系,希望能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工作的深入。1 饲养方式对肉鸡肉质影响1.1 饲养方式类型肉鸡的饲养方式有地面平养、笼养、圈养(指室内带运动场的养殖方式)、放养几种。1.2 影响肉鸡肉质的机理不同的饲养方式下,鸡的运动量不同导致了肉鸡的肉质不同。运动量大的鸡,其肌肉在运动中得到能量,血液循环加快使肌肉发达,肌肉的嫩度降低,肌间脂肪… 相似文献
9.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为了满足人们对鸡肉产品数量需求的增长,肉鸡的饲养从原来散养的传统饲养方式逐渐转向高密度的笼养方式发展,这种饲养方式虽然在满足人们对鸡肉产品的需求方面起积极的作用,但是高密度笼养违反动物福利原则,使家禽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体脂沉积过渡其产品缺少风味,品质下降。因此,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脂肪代谢的影响,其实践意义十分重大。此次试验采用笼养、平养和散养3种饲养方式,饲养福建河田肉鸡,旨在研究各饲养方式对肉鸡胴体品质和脂肪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肉用土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试验用1800羽1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100只鸡进行90d试验。处理1为笼养(对照组),处理2为放养,处理3先笼养30d再放养60d,处理4先笼养45d再放养45d,处理5先笼养60d再放养30d,处理6先笼养75d再放养15d。在本试验条件下,结果表明:①各处理的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时间长可提高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腹脂率,放养时间长有利于腿肌率、胸肌率的增加。②笼养和放养对肌肉pH值、肉色、肌肉蛋白质无显著影响;全期放养(处理2)的肌间脂肪、嫩度显著高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而肌肉水分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11.
12.
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3×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用7日龄的Ross 308白羽肉鸡504只,3种饲养方式分别为地面厚垫料平养、笼养和网上平养,2个饲养密度分别为12(正常密度)和16只/m2(高密度),共6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显示:1)饲养方式极显著影响7~28日龄和29~42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 P<0.001)。7~28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为垫料平养>笼养>网上平养,平均日增重为垫料平养>网上平养>笼养,料重比为网上平养<垫料平养<笼养。29~42日龄,肉鸡平均日采食量垫料平养显著高于笼养和网上平养(P<0.05),平均日增重笼养显著高于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 P<0.05),料重比笼养<网上平养<垫料平养。在7~28日龄,高饲养密度有降低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
0.05)。在29~42日龄,高饲养密度则有提高平均日采食量的趋势(0.05
0.05),且垫料平养的高饲养密度肉鸡的腿肌pH1最低。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和饲养密度都会影响肉鸡生长性能,但两者不存在交互作用;但在垫料平养和网上平养方式中提高饲养密度会对腿肌肉品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The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2007,16(4):613-622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ed withdrawal (FW) periods (3, 6, 9, 12, 15, and 18 h) on live broiler weight loss, dressed and chilled carcass yields, and chilled breast meat quality attributes of chickens reared in an alternative system, without the use of any antibiotics, growth promoters, coccidiostats, or ingredients from animal sources. Live weight loss and dressed and chilled carcass yields after FW were determined, and also fillet color, water-holding capacity (WHC), pH, shear value, cooking loss, and proximate composition, and a sensory analysis was conducted. Longer FW period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 (P ≤ 0.05) increases in live broiler weight losses, from 1.3 to 5.3% in the 18-h period. The drops in dressed and chilled carcass yields becam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t 12 h of FW, with dressed carcass yields of 65.2% after 3 h of FW and 63.8% after 12 h. Chilled carcass yields dropped from 68.8% after 3 h of FW to 67.0% after 12 h. Fillet color, as indicated by the L* values, became darker with longer FW periods, as shown by regression analysi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for the a* values, b* values, WHC, cooking losses, and proximate composition of the fillets for the different FW periods.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values showed a significant but low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illet pH and shear force, which varied with FW period. The highest carcass yields were obtained for broilers submitted to FW periods of between 3 and 9 h. 相似文献
17.
18.
本研究旨在探究3种不同添加剂对91~115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肌肉品质、肌肉感官评定及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选用1 200只91日龄清远麻鸡母鸡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饲养周期25 d。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CON),3个处理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纳米铜复配预混剂(NC)、灵芝孢子粉复配预混剂(GLS)和大豆异黄酮预混剂(SI)。试验结束后,采集试验鸡血浆、空肠黏膜及胸肌样品,测定血液与空肠的抗氧化能力、胸肌肉质性状及风味物质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①3种添加剂对91~115日龄清远麻鸡的生长性能及胴体性状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3种添加剂组试验鸡胸肌亮度(L*)值显著降低(P<0.05)、pH显著提高(P<0.05),GLS组胸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③使用蒸的方式烹饪时,SI组肌肉的色泽与外形评分显著提高(P<0.05),GLS组肌肉在蒸和煮的烹饪方式下多汁度均显著提高(P<0.05);④NC与SI组试验鸡肌肉中肌苷酸与谷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SI组肌内脂肪含量也显著提高(P<0.05);⑤NC组试验鸡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氢酶(GSH-Px)活性及SI组试验鸡空肠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GLS组试验鸡空肠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3种添加剂对91~115日龄清远麻鸡生长性能与胴体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改善其肉品质,提高肌肉感官特性,其中NC与SI可增加肉中风味物质含量,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择笼养和放养条件下49周龄的卢氏绿壳蛋鸡各20只(公母各半),测定了其屠体性状。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卢氏绿壳蛋鸡的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翅重、心脏重、肝脏重、脾重、肠重、胃重和生殖器官重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方式对公鸡的各项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而对母鸡的头重、颈重、脚重影响很大(P<0.01);相同饲养条件下公鸡的全净膛率、腹脂率、头重、脚重、颈重、翅重、心脏重和肠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对肝脏重、脾脏重和胃重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时公鸡的活重、腿肌率和生殖器官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对半净膛率和胸肌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放养时母鸡的生殖器官重极显著的高于母鸡(P<0.01);不同饲养条件下,公鸡头重、颈重、肠重、生殖器官重与屠宰率相关性不显著(P>0.05);母鸡脚重、翅重、肠重、脾脏重与屠宰率的相关性显著(P<0.05)。 相似文献